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我的工厂参观经历 -- Swell

共:💬208 🌺1556 🌵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 家园 英国16度就行

              符合法律要求房东为租客提供的室内温度。

              低于16度则为违法。

            • 家园 如果是热力公司就还好

              国有公用企业,社会满意度是KPI。但是私营企业就不一样,省下煤钱都是自己利润。大家的希望是最终接入市热力公司。但是因为比较边远,热力公司动力不大。等周围小区多了,人多了才有希望。不过看目前态势,那些小区烂尾概率高,希望渺茫。

              • 家园 热力公司是国企吗?不一定啊。

                忍着吧。

                总是需要完善吧。

                • 家园 通常意义上你说的对

                  热力公司当然不一定是国企。

                  不过在当地口语,一般把我们当地国营热力公司叫热力公司。其他的叫私人的。理论上人家也有自己企业名字,甚至很可能也包含热力公司四个字。但是大家记不住,也不关心。反而记得这个是办事处XX书记的关系,这个是房管所XX的关系等等。骂起来有对应姓名的人。

                  其实我们办事处的主任是我高中好朋友的亲姐。但是因为离婚了心情不好,那三五年平均一年也去不了三次单位,人和事都不熟,说不上话。后来我把父母接到我自己家,就不操心那了。

      • 家园 人间正道是沧桑

        nevermind河友你说得很对。

        正向的每一步艰难无比,回退总是那么轻易而冠冕堂皇。

        什么是正向?如何进步?

        “安安殍脬”杨嗣昌们看来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李自成们“不做”。现在几百年过去了,杨嗣昌还活着吗?还是活着的,美国不就理所当然的要中国这个那个么?郭台铭给饭吃,马总统福报,百度璩秒批,换了马甲就不认识了么?

        那么,谁是正向?杨嗣昌还是李自成?谁是杨嗣昌谁又是李自成? @nevermind河友举例的“市场化”“一言堂”哪个是正向? @Swell 河友说的工人待遇,是把工人待遇拉下来正向还是把所有人待遇拉上去才是正向?是生产队正向还是分单干正向?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强与国际接轨”正向,还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向?是“大水漫灌”正向还是“精准灌溉”正向?

        尔之理所当然彼之荒谬绝伦。力都有反作用力,问题都有反问题。哪里是正向?

        通宝推:亮子,方平,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续)写写想法吧

      说实话,写这个时候主要想的就是利润,剪刀差这些个词。回忆起来的主要是当年办公室里大家闲聊的话题:你说人家油井现场工人都说了,你们这些工具的费用对我们来说就是花生米(peanut),咱们为啥还在这里毛巾挤水。 另一个说:对呀,就说我们设计的那个阀,一个报价好几百,大一点的能上千。人家工程师看一眼,觉得好像是破损了,直接拆下来一扔,有几次我去看,根本就没坏。。。。这时候,睿智的美国老太太说话了,这就叫资本主义。说实话,在美国生活的人应该知道,这种对话是非常不常见的。没人没事说资本主义如何如何。但是不得不说,这一句话把大家都震住了,是哈,咱们负责省钱,省下来也没说给你啊。

      但好像突然跑偏到工人辛苦去了。确实挺辛苦的,但说实话如果从工作环境,工作量和收入来说。那个厂子肯定得是名列前矛的。收入高,待遇好。据说一开始所有的安全设备,比如铁头鞋,都是直接进口的,嫌国产的达不到要求。 很多工人,10多年前,就是开车来上班的。

      而且公司极度重视安全,所以早上有早会,晚上有总结会,专门由工人像领导层反映生产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隐患。每人必须写一页纸,扫描,进电子系统。周五下午有安全大会,领导对员工提出的问题给出解答。听着挺科学,但是你想你天天干一件事情。几个月以后还可能有新东西吗?所以这些会,怎么说呢,有点像穆斯林的朝拜了。大家伙都趁机摸摸鱼,还是挺人性的。 里面精神小伙多,说明在招聘的时候很强势,挑好的要。

      后来见识了很多代工厂。那真的,说实话,要是20年前的我,没准冲过去和那个线长打一架也是有可能的。还是有很多保密协议的,就不乱写了。再说现在脑子也不像以前那么简单了。毕竟有人给没多少教育的公民提供了一个不偷不抢不犯法就能提高很多收入的机会。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啊。像@真离网友反反复复念叨的当年的毛主席的工人。那时候的工人,相对于广大农民就是人上人。 而比如我小时的铁路工人,那是人上人中的人上人。都以这个标准衡量,那就偏颇了。现在很多工厂就是要求基本认字,不残疾,5,60岁也行。这些人过去是没法参与工业生产的。给我感触很深的就是我的一个农村亲戚,我叫小哥,比我就大几个月。我俩现在见面,说他比我大15岁绝对没有问题。他跟说我,现在有点干不动了。不想往广东那边跑了,感觉也攒不下来多少钱。好多服装厂,玩具厂感觉对身体还是挺有害的。但是要是能去富士康那种不伤身体的,还可以试试再干几年。等过了50,就不想再干了。 他挺可怜的,家里穷,连媳妇都没有。家里这一支算事绝后了。

      通宝推:史料推理,方平,西安笨老虎,桥上,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必然结果,无论什么时代什么主义。

      • 家园 老太太没有点破

        睿智的美国老太太说话了,这就叫资本主义。

        老太太没有点破,为何资本主义会发生这种事情?是不是社会主义就不会发生这种事情?

        反而你这句话接近了真相:

        是哈,咱们负责省钱,省下来也没说给你啊。

        为啥咱们省了的钱,会拿不到手呢?

        我能想到的答案是产权,这些设备的产权不是你的,你自然没有动机去为这些设备节省成本,作为一个工程师,你最大的动机,只不过确保这些设备正常运行而已,毕竟这是你收了工资的责任。而最省事的做法,就是直接换零件,换到工作为止,至于这些零件是否应该换,不是最重要的。

        其实至少有两种办法解决这个浪费的问题:

        第一,把业务外包给你,你自己购买设备,为业主提供服务,你自己负责设备的正常运行,要不要换零件,你自己看着办。

        第二,你有股份,公司的收益,你有份分享,成本过高,收益下降,你会分少点。降低成本,你有机会分多一点。

        这两种做法,或多或少,你都有了部分产权,有了产权,人的行为会有变化。

        通宝推:方平,
        • 家园 实践是两种方法都没走通

          懒厨兄,很多人认为制定一个合适的方案,就万事大吉了。比如你两个方案,方案一是典型的承包制,方案二是公社化。两个方案走通了么?目前都没走通。英美铁路电力的私有化几十年实践下来就是狗屎。中国的公社化被抛弃了。

          如何去走通?承包制不说中国上下五千年,从原理上和西方几百年的实践看,走不通。社会主义能不能走通?原理上能,但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成员思想觉悟。

          所有认为定一个好制度就什么都好了的,都是弱鸡。

          但是,制度是有阶级性的,不敢谈阶级性,无法解答为了谁。不解答为了谁,就无法做出正确的决定。

          通宝推:氵氵,
          • 家园 当然走得通

            逻辑很简单,走不通的话,中国不会有今天的经济成就。

            但是,如果你认为今天的中国暗无天日,人民生活苦不堪言,那么,轮到我落荒而逃,投降认输。

            • 家园 不行呀,懒厨兄你跟谁学坏了?

              但是,如果你认为今天的中国暗无天日,人民生活苦不堪言,那么,轮到我落荒而逃,投降认输。

              上面那段话不该是你能说出来的,跟谁学坏了?

              有人嘲笑说前27年描述资本主义社会平民水深火热,结果“打开国门一看”。现在再次“打开国门一开”的时候到了。

      • 家园 有关待遇,你总喜欢写铁路,也许你应该写你家,呵呵呵

        其实我建议你写吉化。

        这应该是吉化和一汽的竞争吧。

        我估计你除了说一汽贵族之外,你也知道你家也是特殊的。

        我其实算矿山子弟,总之我的确认为一汽可以普遍化。

        因为我们应该是社会主义国家,这个东德苏联都有先例,他们做到了。

        但是,私有制,你我心里有数。

        大家继续探讨吧。

        • 家园 我家和一汽以及吉化的渊源

          我的一位亲戚长辈是一汽的俄语翻译。她的爷爷当年是哈尔滨的大资本家,她的父亲放着荣华富贵不要,入关参加革命。从军队离休。 她当年曾经和江核心共事过。对江核心的很多感情经历算是第一手的资料。当然也对其能力深表佩服。

          我的另一个亲戚长辈,其实她家应该算是上海人。她还是上海出生的。但是作为老上海的汽车厂技工,被直接搬到了长春。于是安家落户。她的口音和东北人明显不同,还有这若有若无的那种上海人压低尾音的习惯。所以你看,我虽然是吉林人,但是和一汽却有很多关系。

          我的一个叔叔在吉化工作。他是属于赶上了文革的尾巴,也就是说他年龄小,文革基本没有耽误他读书。但是他也就是上了一个吉化的技校。但是当时能上技校,基本就包分配到吉化。于是就一干几十年,快退休了。有过好日子,挣钱一度比我爸爸这个单位2把手还多。当然更多的是苦日子。 吉化当年多次到了大下岗的边缘,或者至少相当多人可能会下岗。他这个没下岗的工资也是时有时无。想了很多办法。但是真的应了我姥姥的一句话:穷人千万别想着发财。 不想着发财,靠着积蓄什么的,还有可能扛过一些灾害。一想着发财,基本上你的眼界和人脉保证你在某一个时刻把钱都赔进去。他试试干这个,干那个,每次赔个数千,数万,这也是为什么他现在还得努力奋斗的原因。

          但他还是幸运的。我的几个姑姑叔叔,只要不在吉化的,都陆陆续续下岗了。甚至连下岗都不算,在那之前就没工作了。好在东北人就算一无所有,也绝不放弃欢乐人生。 大家苦一点,互相扶持一下,也算是走过了艰苦的日子。所有人虽然痛骂社会不公,但是没有人认为自己的命运应该社会负责,说的最多的就是:我吃亏就吃亏在没读书。我就是文革时候荒废了时光,像你舅舅那样读书上大学如今就不会下岗。对子女都是说:就是卖血也要坚持让你读完书。这份乐天知命,大概就是我们家最大的财富。

          通宝推:假日归客,桥上,史料推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