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上海这个厅官,也太狠了点 -- 漂浮游

共:💬1192 🌺6441 🌵18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0
下页 末页
            • 家园 最近郭沫若儿子郭志鸿去世了,这是他的一段话,历史就是这么神奇 -- 补充帖

              留白写好了,最小的六岁的鸿儿,我用“片假名”替他写了一张纸,我希望他无病息灾地成长起去。顶小的可爱的鸿儿,这是我心上的一把剑。儿,望你容恕你的父亲!

              我是怀抱着万一的希望的,在不久的将来,总可以再见。

              电车开来了,我决绝地踏上了车去。

              这是郭老回国抗战的文字,显然写了东西给孩子们,但骂他的人就是看不见,指责他抛妻弃子。

              说36年去世的鲁迅知道37年这事骂他作风坏。

        • 家园 与人交流,善意理解,互相学习!

          先捉个虫:

          前苏联倒下也才34年而已!

          1991年12月26日,苏联正式解体,今年是2024年,满打满算苏联解体至今是33年,还差一年到34年😂。

          至于楼中方平兄所说的“寒门出身的团委学生会干部”,方平兄关注的应该是“团委学生会干部”,老虎兄关注的是“寒门出身”,各人关注重点不同而已,并非就是您所说的“为了黑”,我认为这应该在可以善意理解的范围之内(如有说错还请见谅)。

          我也十分能够理解并体会到老虎兄关注的“寒门出身”,因为由于自己的出身,我对“低端人口”一样的底层人民历来有一种天然的情感上的亲近,即使在还未明白“阶级”一词意味着什么之时。毕竟用现在一些人的讲出身的论调,从我母亲一脉来看,我就是一个“臭力巴”出身的“下等人”,但因为新中国、因为毛主席、因为一共,无数个像我外公外婆一样的“臭力巴”站了起来他们都成为了国家的主人——光荣的工人,他们也为自己的子女能够成为这伟大光荣的工人阶级的一员感到自豪,无数个像我母亲一样人都是这样成长起来的。虽然我母亲在1990年代的下岗潮中成为了“被抛弃的人”,但她从来都不因“做过工人”怨恨。而我这么多年对于个人前途的最大心愿也一直没有变过——成为如我外公外婆、我的母亲一样的人,像他们一样真正成为这个国家的主人。有人可能看不起我这个“工三代”、“下二代”的出身,但我历来都将其不以为耻、反引以为傲。原因就是我在同为“下二代”。中所讲的“出自工人阶级家庭对我来说就是一种光荣,我永远为我的家庭出身感到骄傲和自豪。该感到羞耻的、说不出口的是那些对他们用完即弃和看不起他们的人”。

          改开以来,寒门出身之人要想在官场中占有一席之地难度是越来越大的。“没有能够交换的利益,人家凭什么要撇开高门子弟不提拔来提拔你?还想上桌吃饭?你连做盘菜的资格都没有”。但这样就对吗?自然不对。

          您说

          怎么,主席的革命目的是干啥的?是让红二代红三代一直把控政府吗?

          近年来,看人不看言行却先看出身甚至只看出身的现象越来越多,这其实就是在用修正的宗派主义代替一共的阶级路线,把革命原则抛到九霄云外,不理会各种派别带有政治性、阶级性,妄图用出身论、血统论代替阶级性,企图混淆阶级阵线是办不到的。

          一共和毛主席是重视阶级成份出身的,但同时反对唯成份论。每一个人都需要在斗争中长期考验自己,证实自己的世界观属于哪一个阶级。思想意识不是天生来的,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阶级斗争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或者反映这一个阶级,或者反映那一个阶级,包括无产阶级也是如此。

          马列主义者认为:工人阶级按照自己的社会地位来说是容易接受科学社会主义的,但是科学社会主义不是工人阶级自发产生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按其社会地位曾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列宁、斯大林以至于毛主席也是一样。但他们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家,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总结了国际工人运动各个时期的全部经验,创立和发展了科学的社会主义,引导工人阶级前进。有一些工人出身的并不一定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如英国工党领导人成了反对工人阶级的工具,在苏联也有一批工人出身的……。

          所谓的“自来红”​、​“自来黑”​、“基因优势”、“血统高贵”,制造和散布这些观点的人,才是要制造混乱,这些人否认在革命前进中要不断改造,否认别人能够改造,自己不愿革命也不准别人革命。

          不重视阶级出身是错误的,但唯成份论不重视政治表现和离开阶级分析去看多数和少数也是错误的。

          不可否认,红X代中有好的人,国民党的高干子女不也有很多人投身革命了吗?大汉奸周佛海、张景惠等人的儿子都背叛了自己的阶级去参加革命斗争,但他们占比多少?他们中有多少人背叛了自己祖辈您口中的“穷棒子”的阶级出身想必不用多说,他们中更多的人是要走修正主义的倒退之路的。对他们不进行分析只醉心于其专权专政,是完全违背马列毛主义的。

          我对自己的一个要求就是在思想上千万不能背叛“下等人”的出身,在思想上无论如何都不能让自己工人阶级的家庭出身蒙羞。哪怕,工人阶级这个词已经在近半个世纪的改开中被扔到了偏僻的角落之中,但是,无论如何我都不能写对不起这个阶级的一个字、不能说对不起这个阶级的一句话、不能做对不起这个阶级的一件事。

          通宝推:胖老猫,方恨少,从北苑到太古,踢细胞,审度,freesong,起于青萍之末,surfxu,西安笨老虎,居陋巷不改其怒,有思想的鱼,偶卖糕的,rentg,
          • 家园 从中国传统道德来说,张发奎就是楷模,南昌起义是他的队伍

            广州起义是教导团、部分警卫团,秋收起义还是他的警卫团。

            按照果粉的说法,你们共产党薅羊毛也不能揪着张发奎一个人硬薅啊。

            张发奎,有一点投机心思,也绝对是爱国心理,一旦抗战,召回就必回。这真是一个仁慈的温和的人,除了瞧不起政治工作在其他方面几乎毫无瑕疵。

            但是,他反对土地革命,真正的涉及到本人的革命,没到自己身上,心里没感触。

            所谓果粉宣称的,张发奎感到了中共的土地革命将来的残酷,哈哈。好像张发奎不杀人似的。

            他确实在715汪精卫清党之后礼送了我党,甚至他知道一些党员留了下来,也没干涉,真的是极其温和的人了。比冯玉祥等国民党左派也要温和得多。

            是当时最温和的国民党左派,他其实也是反对背叛革命的国民党右派的,如果汪精卫再坚持一下,张发奎也许就左转了,可惜汪精卫也投了,中共看起来实在是不似人君,张发奎真不是谁力量强跟谁,一直反对蒋介石也是勇气可嘉。

            但是他是真反对土地改革,倒不是反对中共。应该是认识问题。支持中共是良心,反对土改是苟且。

            张发奎(1896年9月2日—1980年3月10日),又名逸斌,字向华,出生于广东省始兴县隘子镇。汉族客家人。

            1912年考入广东陆军小学,参加中国同盟会。1925年冬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二师师长,次年参加北伐战争,在攻占汀泗桥、武昌城等作战中,因有战功升任被誉为“铁军”的第四军军长。1927年任第十一军军长,为第二方面军上将总指挥。

            1896 年,张发奎降生于广东省韶关市的客家之家,其与贺龙元帅年岁相同,宣称乃唐朝宰相张九龄之后裔。张发奎之父于县城任小吏,常离家在外,家中田地予以租出,每年可得数十担粮食之地租收益,家境并不殷实。

            鉴于家庭收入微薄且子女众多,当张发奎年满十五岁时,其父亲最终毅然决定,给予张发奎十两银子,令其前往广州谋求生存之路。

            光绪二十二年七月二十五日(1896年9月2日),我生于粤北毗邻江西省的始兴县清化乡矮岭村(今隘子镇彩岭村)。我父亲叫我翼斌。

            我们家族在彩岭村住了多久?我不清楚了。从哪里迁来?我也不能确定,但知道我们是客家人,我的祖先来自河南中州。清化乡的张氏宗族声称自己系唐朝宰相、始兴伯张九龄的后裔。张九龄是彩岭村附近石头塘的客族人。他的两个弟弟也当过官,其一任职于粤西南高州(今茂名市),另一在四川为官。时至今日,当我们见到四川和粤西南的张姓人氏,都认他们为我们的族人。

            彩岭是一个非常贫瘠的村庄,那里居住着的100户张氏宗亲。在广东省,大多数村庄是按宗亲聚居的。外姓人是不允许迁入的。在清化乡的其他村庄,居住着刘姓、潘姓等。邻近的华屋村居住着华姓族人。所有的村庄之间相距约十里。所有这些村庄既小又古怪,人们都在梯田上耕作,每年仅收成一次,可耕地很少。

            村民主要种植稻谷,也有玉米、番薯、芋头。每个家庭平均收成不超过150担(每担折合120斤)。很少有一户人家收成超过200担粮食。如果稻米不够吃,人们就用芋头熬粥,或以番薯、芋头充饥。人们也种植杉树,它可以制作棺材以及房屋的梁柱。所以邻近地区栽满了杉树。

            大多数村民是贫穷的农民,中农很少,没有富农,更不必谈什么地主。多数农户是自耕农,少数系佃农。清化乡是很大的,涵盖了始兴县四分之一的面积,住有八千多村民,然而土地多为山岭,一眼望去山多人少,人们在此长途跋涉都不见人烟。始兴县其他乡的人口比较稠密,尤其是毗邻县城的乡镇,那个小镇住有两三千居民。镇上的人讲始兴方言,同我们清化乡的方言略有不同,但我们听得懂。

            始兴县住的都是客家人,全县人口约十万人。我们客家人保留着许多古老的风俗,其中有些已经延续了几千年之久。我们比一般的中国人更为稳健。譬如,我们习惯于维持天足,妇女从不缠足,因为她们经常要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读书人的妻子不让丈夫下田劳作,她独自揽下所有的重活,认为书生动手是羞耻的事。书生待在家里,养育孩子。我们可以说,客家妇女比男子更为强健,因为妇女下田劳动,而有些男子不下田。

            我们客家人重男轻女。例如,客家人对初生女婴漠然置之。倘若一连生下三个女婴,第三个女婴就会被溺死。是不是只有穷人家才这么做?也未必。富人生了女儿又生女儿时,父母会埋怨姐姐拖来一个妹妹,为何不拖个弟弟来。溺毙第三个女婴后,他们期望下一胎是男婴,因为女婴会畏难却步。这当然是封建迷信。有时富豪家也会溺死女婴,所以溺婴的动机并非经济困难。客家人不管家中人口多少,从来不会溺毙男婴。

            我的祖先都是农民,祖父是贫农,他的四个儿子都务农。我父亲张居之排行第二。他二十出头就放弃农耕,投奔一位叔父到始兴县城,在县衙门充任一名刑房小吏。

            我祖父那一代未曾上过学,父亲这一代多少都受过点教育。我父亲上过村塾。由于祖父勤奋操劳,家境渐有改善。我父亲念书没花很多钱,他还没有达到参加昂贵的科举考试那一步。在那个年代,进学是很艰难的。在我们村里,男孩子半天上学,半天放牛砍柴。秋收之后,牲畜不需要放牧。在16岁以前,男孩没有能力在田野看住牛,所以不能被视为成人。

            • 家园 张最大的问题

              就是如果不把他定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就显不出我党优秀军事人员的光辉形象

              • 家园 唉,共产党负老张实在多

                还骂人家,良心?对杀共产党多的嫡系都比对老张好。

              • 家园 请问,何意?张发奎我党评价不错

                我觉得确实也不好说,他可不是杨虎这种两面三刀的货色。

                • 家园 初中历史课本上

                  张发奎是负面形象。一般人都会觉得张发奎是个反革命的军阀。

                  • 家园 是阻止了南昌起义,但破坏谈不上,破坏是蔡廷锴8000人的离开

                    如果详谈的话,蔡廷锴更恶劣。起义暂时挫折,他就离开了,给起义带来了巨大的负面的影响,实在糟糕,中共总是能在周总理领导下遇见最低潮的情况!!!

                    实际上,南昌起义的主体始终是张发奎,稍微加强一点研究,就会感到张发奎不是那么恶。

                    另外,这还没算上的周总理说的,张发奎不听话就要搞掉他,张发奎对此也始终耿耿于怀。

                    你这个说法太浅了,在知乎体现的也是这点,这就是周总理宣传的粗糙的结果,好合好散都做不到。

                    现在来说,太多小资同情张发奎了。我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指出张发奎的不足,但是对于一个国民党左派,恐怕不好指望、要求太多。

                    国民党左派爱国是没问题的,关键时期,也真上,统战他们也没有错误,全中国大家一起开开心心进入中国现代化发展也是正确的。

                    但是,建国后,土地改革是必然的,这不是他们应该抵挡的,也是抵挡不了的,因此他们必须面对抉择,前进还是退步。还真不是共党故意要搞这些投降、起义人士。

                    大家也知道,很多支持起义的国军将领在建国后加入了土匪抵抗土改的行列,所以必须严惩。这就是镇反的意义。

                    而这也是新中国进步发展的根源和基础,在这里,认识不足,还是需要自己注意的。

          • 家园 我看不起的,就是这种一心攀进“宅门“的所谓”寒门“

            这些人,本就是广大寒门子女中的小人。尤其是,改开以来,这种所谓的“寒门”,早已经泛滥成为一种背叛自己阶层、委身”贵门“、成为“贵门”,为“贵门”增加统治力量、维护其统治的标准模式了:

            这种所谓的“寒门”学生会干部仕途,本就是改开之后,贵门补偿自家儿女的一种常见模式。

            甚至发展成为嚣张狂妄,蔑视最基本规则、践踏最起码底线的败类:

            “采取不正当手段恶意干扰纪检监察机关办案工作,诬告陷害纪检监察干部”

            对这种所谓的“寒门”,我不鄙视,难道还要仰视不成?那不是笑话嘛。

            丽华先生这番话,问的尖锐,答得更好,好就好在最后那四个大字:“自然不对”

            改开以来,寒门出身之人要想在官场中占有一席之地难度是越来越大的。“没有能够交换的利益,人家凭什么要撇开高门子弟不提拔来提拔你?还想上桌吃饭?你连做盘菜的资格都没有”。但这样就对吗?自然不对

            当然是“自然不对”!

            那么寒门出身之人,靠什么?就两条:

            1、自尊;

            2、为人民服务。

            如果还有第三条,那就是:要有对不公待遇的豁达与通透。

            我父母的出身,我本身的经历,只能让我对以高某人为典型代表的这种一心靠攀附进“贵门”的所谓“寒门”,加倍的鄙视。

            我父亲的出身,不必赘述。这里要说的是:我父亲是最早的所谓“团派”:

            1、农村贫农,从小孤儿,自尊自强,品学双优:高中校团委书记、全高中唯一一名学生党员

            2、文革中大学毕业,作为湖北省当年从北京相关院校毕业生中,选取的三个“苗子”之一,直接进入省委组织部

            3、然后服从组织分配,到最艰苦的沙洋农场体力劳动了三年,患下了影响一生的疾病,也是在农场与我母亲结为终身伴侣,以至有我

            4、父亲当年在官场上两位好友(都曾在针对我父亲的长年的诬陷案中起到了关键作用:那叫省委常委中的两票)---- 都是省团委书记出身,一位是省里当时唯一的40+中央候补委员(古月在中央党校单独谈过话),另一位是省公安厅长、武汉市委书记、某部常务副部长,中央政法委正部职退休。

            这两位,都是标准的寒门出身的团派,都很清廉 ---- 否则,以他们当年所在的省份(江苏,抗美的好友)、部门(中央政法委),早就进秦城养老了。

            所以,我从来不屑于污名化所谓“团派”。恰恰相反:《污名化团派最厉害的,恰恰是习时代之前的团派时代》

            父亲一生对我影响至深的一句话:“老子一辈子不给任何人拎包”。更不用说攀附任何人 ---- 这就是“自尊”

            另一句话是:“我一生不想做官,只想做事” ---- 这就是“为人民努力”

            “我若想跑官,当年在省委组织部,我的科长就坐我办公桌对面,后来是省委组织部长、省委副书记。我一辈子从来没有因为工作外的事去找过他一次”。

            至于我自己,年轻时候,高某人这种“攀附”,也不是没有经历过嘛。譬如中国最赚钱的某全国性银行之一,当时在改革开放之地也就是该行最重要的分行时任行长,曾经是我父亲好友。他唯一的女儿,多次到我读书的宿舍约我,我却连这位女孩是哪个学校读书,至今都不知道。其父与其母,也曾专门宴请我全家,把话挑明了:“方平不是想出国读书嘛,也不必考试那么辛苦了,钱我们可以出”。

            当然了,最后我还是苦哈哈的考了GRE,拿了美国人的全奖,也替中国省了这笔学费。

            我父亲一直为我这种“不走捷径”的自尊选择而自豪,用他后来对这位好友开玩笑的话说:“我不卖儿子”,哈哈。

            类似“宅门”,也不止这一次了,也不必多说。

            多年后,我回国探亲。父亲曾提过一次:“现在可以跟你讲了。当年你在学校,组织部曾考察过你。当时连我也不知道。退休后很多年,当年组织部的老同事退休了,偶然提起”。

            河里曾有河友发文问过我,为什么选择出国?当年那个环境,有一心攀附进宅门的高某人在前,有我自己长辈被诬告被抄家的现实在后 ---- 所以嘛,人各有志,我丝毫不后悔今天,凭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

            美妻爱女,幽兰满室,游泳遛狗,种瓜得豆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当然了,天涯羁旅,丝毫不会改变我对毛主席的信仰,对祖国灿烂未来的笃定。

            这也是为什么,我至今仍然是中国人。

            通宝推:东方白了,北庄,AIRAIR,崂山一道士,李根,衣香楚楚,时间的影子,风起,棋人鲁大耍,红尘无极,河兮兮,邪豆,游泳的鱼,落木千山,flycloud,林三,田雨,方恨少,ashok,寒冷未必在冬天,凤城,潜望镜,不如安静,寄意寒星,盲人摸象,rentg,慧诚,肖羽,审度,wuhanren,南门桥,广阔天地,ccceee,白马河东,亮子,绿色蔬菜我的爱,freesong,起于青萍之末,秦波仁者,newbird,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按照你和七天关于阶层的帖子 -- 有补充

              攀进豪门也算你所谓综合能力的一类,你没有道理鄙视,万一人家攀进豪门也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呢。

              另外,你是二代中有能力靠自己混出来的,这当然令人钦佩。然而,不为人拎包,会不会是潜意识里认为混官场不拎包的投资回报低呢。

              老实说,除了大汉武帝时代,我真的很少发现有哪个国家,国力蒸蒸日上,民生却日益凋敝。因而,您基于江山万代的那点治标不治本的小进步的颂扬,真的难以让人赞同。

              既已去国,何必以主人翁自居。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老实说我也不认可老狐狸两手一摊 -- 补充帖

              现状如此,夫复何如的态度。

              答案您口中敬佩的毛主席早就给出来了,那就是引进人民监督,而不是蓝血对杂血的围剿。

              • 家园 方平心态不对,居然以为自己被攀附

                方平那一段太搞笑了。人家行长家姑娘落花有意,他流水无情,这没问题。但是,二三十年后,把这旧事翻出来,说人家企图“攀附”他,就太荒谬了。两家一个行长,一个厅长,多年好友。厅长级别高些,可是行长钱多,正是门当户对。而且,厅长是清官,权力不可能继承。行长肯定是要留不少钱给女儿的。居然说人家攀附,我觉得那帖子应该进笑话楼。

                至于酒桌上的话,那不过是父母为了女儿的心愿和幸福,放下面子,最后做一次努力,当面确认没戏。可怜天下父母心哪。

              • 家园 同样都是面对底层寒门,方平较忙总差的多了

                同样面对努力向上爬的寒门子弟,忙总没有高高在上从道德上批判当年的“媚如春”,也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优越感,反而表达了理解和同情,更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加以引导,无愧当时河里大家尊称“忙师”。

                以忙总的资历和能力,真可谓既“身怀利器”,又“菩萨心肠”,不知道什么时侯才能再见到忙总给大家开讲解惑。

                通宝推:花棍舞,
                • 家园 方平的意思多简单,组织给了他机会,但他没选,心里过不去,没选

                  他母亲也是因为负气而已。

                  虽然这倒没啥,好吧,有点和组织讲条件的小意味,但是这么做了也正常,这种人太多了。

                  80年代90年代的组织完美无瑕的吗?那是理想、信仰被冲击接近崩溃的时代!!!

                  无事忙只不过是积极入世罢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