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求助】毕业生工作选择咨询 -- Kern53

共:💬162 🌺607 🌵7新 💬1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做人比的就是:思考的框架,决心和实干。

            宝推这个思考的框架。

            最后一句话非常中肯:

            一定想明白这一点,自己来做决定,自己来努力。

            任何路的都不可能一直平坦;哪里都没有天上落下来的馅饼!

            做人比的就是:思考的框架,决心和实干。

        • 家园 医疗教育工作方面的优势

          要认识到北京的两面,一个是北京市一个是首都行政中心。

          医疗综合水平全面且技术领先,你父母可以享受到一些,还可以随你入京户口,以后的各种社会福利政策 措施不可能差。

          教育水平很全面且资源多,不想写稿了回去搞博士后或再修门专业,你们专业比考公去县市好点。尤其你们专业更依靠政策 国资吃饭而不是依靠市场吃饭,距离行业头部越近越好。

          工作方面各部委资源多且面向全国,不想在京 过两年申请外派。其实雄安很好。房子肯定不能排在第一位去考虑,以后房子不会少,特殊人材会分房的 努力就是了。

          普通人家 没什么资源 埋头苦干做技术牛人 自己就成了资源,这是硬实力。

          利用平台提供的外部资源,多学习创造些机遇能敏锐抓住新科技发展方向,这是软实力。技术大牛最后成为领导是因为了解技术的根本来整合协调各方 创造出收益。象华为的任总和余总 掌舵也要自己技术过硬。

          不努力想去躺平就可能一路下跌,因为哪里都不养闲人。

    • 家园 也说几句,不一定正确,供参考。

      1 工作地点的选择和工作方向的选择上说,后者更重要,因为后者决定是否可以在体制内或者说单位内部进行流动。工作方向上起步时最好选择接近实际可实施的工作,这样容易出成绩,可以进行岗位变动;管理类秘书类岗位看起来可以掌控全局信息,但对实际工作执行成果的因果关系不了解,提交的成果基本是认认真真地作假,学习全部系统运作规律的难度要更大一点,此类岗位的最优路径是在学习一段时间后,有上层人脉的情况下,可以下放至某个具体项目,入手了解系统运行对后续工作的开拓和上升帮助更大,但这样的路径很困难,窗口期在3-4年,之后就比较困难了。基本上说不同的工作方向对后续工作发展的思路和做法是有不同的,可以看看自己喜欢或者擅长做什么样的工作。

      2 从不同城市的收入情况对比看,北京的性价比差了一点,工资差不多,但是房价高很多,现在北京的房价一般需要3-400万买一个可供3人居住的,郊区的大一点,市里的小一点,但是总价基本不变。其他城市需要查一下进行对比。当然预期的工资水平在北京已经不算低了,租房和生活条件已经比较好了。

      3 其他两地的条件基本差不多,都在体制内,而且J内好像是可以分房或者有补贴的,选择评价标准应该是万一出现问题的情况下,或者说后续更换单位的难度,如果密级太高,或者民用性不强,就业面窄,更换难度可能大一些。

      4 大型私企的内部管理更加混乱一些,人际关系更加疏离一些,如果有那个本事在私企搞好,那在国企的管理秘书岗位也能搞好。

      5 前期互联网发展主要是数据收集和加速商品流通速度,通过掌控销售领域而对生产单位进行收租,后续发展可能是落地与实业结合,估计不太可能让互联网企业掌握现有国有重资产,难以进入生产领域,还是集中于流通领域。

      • 家园 请教一下

        谢谢大佬的耐心分享。

        想请教一下,您提到的“管理类秘书类岗位”是指的那个做企业智库战略研究的工作吗?还是单纯就是指的管理文秘工作?

        这个北京的央企子公司工作,是集团总部成立的集团智库和行业智库,工作更多是积累行业研究和行业宏观研究等方面的技能,大概率不会有机会下放到具体生产业务部门。从您的经验来看,这类偏软课题的研究工作该怎么形成自身积累呢?

        我粗浅的感觉,这是偏务虚的工作,而且也不幻想干十几年会有晋升当领导的机会。

        • 家园 在说说,供参考

          凡是以总结分析类的文件报告作为工作成果,而不是用产值、利润等目标衡量成果的,都是“管理类秘书类岗位”,起到的是参谋建议的作用。

          集团总部成立的集团智库和行业智库,工作更多是积累行业研究和行业宏观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基本和写论文一样,是一个认认真真作假的工作:

          1 此类工作的实际要求是作为工业间谍,对竞争者、用户、政府、子公司的具体对象进行:对象识别、能力确定、意图判断、后果推导,实际上是指出现有体系的另外一种行动模式;由于实际无法深入接触上述单位的内部信息,单从外部历史数据进行推导后续关键点的行动并制定对策,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是通过公开信息和短期会议进行了解和分析,对分析者要求很高;或者说,只有极小概率发现现有其他对象存在的盲区,从而制定行动方案。基本上此类工作的成果是概述性质的,关键的政策落地的配套措施也是概述性的,是否可行要看是否符合领导其本身的意图和资源调动能力和决心。

          2 执行上述过程,如果认真做,由于接收到的信息量很大,视野比较宽泛,对分析者的公开数据的提取能力和实际会议或考察中的见微知著、错误信息排除的能力是较大的考验和提高;与执行实际项目相比,这样的工作对新手来说难度更大,但混日子也更方便:领导本来不指望参谋能搞出来什么可执行的战略,提交的报告就是一个行业情况简述,说明大家还是有向前看的态度,要是能说点什么领导不知道的动态当然更好。

          3 企业内部是存在横向发展的可能性的,在展示了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后,可能会存在获得解决问题的机会,但实际执行的赛道的所需能力和态度等等,将会与参谋岗位不同,而且这个窗口期很短,除个人努力外,还要看领导的意图和走向。

          4 好像河里有忙总写的文章:我是怎样开会的。这个是对实际工作的信息收集和决策行程过程的总结,可能对后续工作开展有帮助。

    • 家园 山东老乡胡说几句

      去哪里其实和你的个性,能力,情商,见识关系很大。

      如果你很有抱负,其实深圳,上海更合适,但能源专业不是太吃香,而且山东小县城出来的吧,人情练达上大概率会是个问题。

      能接受平淡点生活的话,你这三个offer看上去未来差不多,都不是赚大钱的。相比之下成都这个更好。北京央企,及时能力比较强,也多数是干苦力的,唯一出路就是娶个好老婆,这得看个人魅力。武汉太热,而且船舶这个行业不大赚钱,就不建议了。成都是中国气候最好的城市之一,而且核能这个方向不错,市场前景好,有钱,成为专家未来是比较稳妥的。关键是成都肤白貌美的软妹子很多,性格也好,我老婆是四川的,嘿嘿。至于离家远,比起日后后悔,那也叫个事?

      未来特别发达的机会很少,所以还是要惜福,认真选择,经营好第一份工作。选了就不要后悔,熊掌鱼肉不可兼得。

      外面的世界没那么好,美国,欧洲,日本啥的也就那么回事,大多数人生活比你的情况差,以后去看看就知道了。

      手机草草……

    • 家园 不推荐北京,房价太高

      除非找到在京大厂的offer

      楼主还年轻,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

      把自己辛勤劳动的收入全都给了地价和房东,不值得,人生还有很多精彩去体会,别当拉房子的驴

    • 家园 我怎么觉得是一个很简单的选择题。

      北京、成都、武汉都是很好的大城市,日常生活没有本质的差别。工作的待遇差别也不大,那就选自己喜欢而且擅长干而且有实际意义的工作就好了。

    • 家园 我个人会推荐成都。

      相对来说武汉处于两边优势都不占的位置,感觉不用过多考虑。

      既然你会在这三个城市里犹豫,那说明你没有什么首都情结或者一线城市情结。那么在待北京并不会给你带来额外情绪价值的前提下,你的offer薪资两边差不多,选择成都的生活舒适度在未来多年内要比在北京好两个层次。要想这一点发生反转,除非你能抓住什么爆发机会一举让收入水平增加一个数量级以上。

      虽然成都比较远,但它对外来人的友善度极高,基本上只要你能打麻将吃火锅喝啤酒就能和当地人凑到一起。另外如果你还单身,考虑到家庭背景的话,按你的条件放在北京不够看,但在成都估计有一大堆肤白貌美川渝妹子让你挑。

      再说工作内容,我会觉得,既然你的家庭条件无法为你的工作提供支持,从你的行文条理表现出的极好理工底子来看,就应该先从务实的研发工作做起而不是做相对务虚的文字工作,未来如何调整等过几年再说。按你的成都offer来看,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能一步步过得更好的确定性是很高的。

      当然确实是,基本上你选择了成都,未来就大概率一直锁定在这里了。而现在选择北京,未来可能还有二次选择的机会。不过一是博士毕业也不算太年轻了最好一次确定,二是哪怕二次选择从北京跳到成都定居,这样多一次折腾,直接效果还是比不上现在就去。

      整体来说,只要你不是像我自己当年那样,铁了心要离家远远的立足一线城市,成都是更好的选择。

    • 家园 肯定是要选北京的

      我还以为所有回帖必然一边倒,心想就别去掺乎了。看来说啥的都有。

      要是北京或上海,还可以犹豫一下,剩下的不在一个量级上。

      要想的远一点,刚工作是最容易的一段时间,蜜月期。 7,8年之后,十年多左右是最难的。你可以想想,哪个地方的人看起来最守规矩。虽然说哪里都有你爸是李刚这种事情,但在哪个地方李刚的门槛最高。 这么想想,其实不难选择。

      中国未来进入存量时代。各个城市之间必然要争夺资源。有两个城市必然永远是赢家,北京和上海。所以,选赢家啊。

      刚开始工作的薪水,其实反倒是不用太纠结的。城市有发展,大家都水涨船高一点。城市发展差,最后总会拖累你。东北当年就是好例子。

      最后吧,看你的家庭条件。 大概也归结为普通家庭吧。我觉得未来做选择的时候,尽量遵循:贵的就是便宜的,辛苦的就是轻松的,有门槛的就是容易的这个反直觉原则。普通家庭就是没经验,没信息来源,没资金帮助你度过难关。 而这些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是非常有用的。如果把职场当作走独木桥,你是真走独木桥,一步没走好,摔下去了。而有些人是腰上绑着安全绳,玩蹦极呢。

      缺乏这些东西,也没关系。就是在选择的时候计算在内, 尽量偏保守一点,特别是刚起步的时候。 北京贵自然有贵的道理,对家庭事业都友好,所以才贵。 辛苦的工作,有门槛的东西,有背景的人才不会愿意和你抢,反而才容易。举个例子,医生这个行业,农村娃往往选类似寄生虫/儿科这种大家不喜欢的,反而是最可能留在省直大医院,最先当主任的。你选一个外科,跟人家省领导的孩子PK名额, 学的再好又怎样?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通宝推:天河行,
    • 家园 不管选什么,最后你都会后悔

      20年前我也有过类似的选择,是留在北京大厂体制外赚钱,还是回老家省会进央企事业公务员泛体制内。

      虽然后来回来了,舒舒服服生活了20年,但是我依然会经常想要是那个夏天继续留在北京干,今天会是什么样子?会不会发了,会不会失业了,会不会买了好几套房子,会不会还没结婚,会不会找一个北京土著有钱少妇少奋斗20年。。。

      所以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吧,也许到最后都是殊途同归,没有哪一条路是完美的道路。

      个人建议:高学历只有在体制内才更容易得到尊重,绿色通道才更多,体制外虽然也看学历,但如果比能力,你未必搞得过那些拼命三郎哦。

      通宝推:菜根谭,方恨少,亮子,审度,
    • 家园 现在有没有女朋友或是婚姻对象?四川

      的小妹儿与山东的男子汉是绝配啊!

      成都是国家产业重心西移的重点,将来是整个西部(包括西南西北)的重心所在,天府之国,如果能融入成都的圈子,比在北京好多了,除非你想走仕途。

      武汉人勇于内斗,还是算了吧。四川自然也有内耗,但能融入是重点。

    • 家园 考虑的太多了

      先说有没有背景?

      早年大学生包分配,看到有背景的同学都分到好单位,后来就提出了双向选择,结果还是有背景的同学分到好单位,还美其名曰,凭自己的能力。

      所以说,没有背景的学生,就不要想好事情,要想有所上进,必须去肯骨头去。

      在网上搜一下能源企业,特别是中石油的领导层的履历,很多都有边缘地区的工作经历。

      没有牺牲、没有苦难,就没有辉煌,更别论没有背景还想舒服,还想辉煌?

      不想辉煌,到哪里都一样。

      前苏联的电影台词:要想做将军的太太,先嫁给中尉,在边疆奋斗20年,就成为将军的太太了。

    • 家园 听直觉吧

      社会生活现在刚起步,所有的算计都基于不可靠的数据,甚至公式。其结果其实参考意义不大。往前一步的任何一个变量都可能权重大于现在考虑到的任何变量。

      尤其是在这个时代,这个时刻的,这个国家瞬息变化。就以河里的讨论能看出来,能来河里的都是主观上还愿意回望国内,付出一定的关注。然而,哪怕说的是现在报道(不确定是不是真实发生的,这个时代已经不可能有真相),其看事情的角度观点,思想和对现实的认知,听上去还是当初去国时一股上世纪和世纪初的怀旧感。

      眼盯前方,只考虑最近的因素,就像刘国梁还是谁说的,打好当前的每一板,随遇而安吧。这是面对巨变世界最实际的方法。古代那样相隔千年的两代人人生几乎一样的时代已经去结束了。

      这个世界的便利性,地点已经不是什么障碍,换个城市其实不难。

      虽然我人在上海,以我个人接到过的询问意向的offer,随遇而安吧。国内北京,河南,珠海,宁波,重庆,深圳,柳州,香港,武汉,国外墨西哥,泰国。只不过我现在对工作要求就只有一个硬性的,必须每天能去回家跟孩子一起睡觉。他喜欢我也好不喜欢去也好,我必须陪他走完18岁以前。不能只做一个财务资助者,搞得像希望工程。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