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咖啡的简要历史和主要饮法 -- 燕人

共:💬83 🌺412新 💬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们家每天就指望着摩卡壶啦

          老婆每天上午在家用摩卡壶做咖啡,前两天把刚磨的咖啡粉放入壶里烧,过了半天不见声音,然后就闻见了糊味。拿开一查原来底下没有放水,咖啡粉全焦糊,连皮垫圈也牺牲了。

        • 家园 要用有气的矿泉水,不难的就是贵。

          原理很简单的,

          就是70度之前,矿泉水溶解的气体放出,把温水压进去

          温水浸泡,咖啡粉膨胀,气密

          然后底下剩下的一半水,因为没有气体了,所以没有沸腾核心

          到了100度不会沸腾,会一直烧到140度才会暴沸

          然后,高压蒸汽,根据伯努利定律,把咖啡粉里的液体吸出来。

          气泡水不便宜,所以穷人不舍得花钱罢了,花点小钱,效果完全不同。

          • 家园 不搞了,实在太麻烦了

            综合起来,还是胶囊机最方便。。。。。

          • 家园 我以前写过自己的经历揭露老F的胡说

            现在找不到也懒得写了。总之老F这个有气水的说法纯粹是胡说。

            下面是狗屁通的分析。

            <<<<<<<<<<<<<<<<<<<<<<<<<

            这段话虽然描述了一些现象和原理,但存在一些技术性问题和误解。让我逐点分析一下它的科学性:

            --------------------------------------------

            1. 矿泉水中的气体释放

            “70度之前,矿泉水溶解的气体放出,把温水压进去”

            部分正确,但略简化了过程:

            矿泉水中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确实会随着温度升高而逐渐溢出,因为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降低。

            但是,这里提到“把温水压进去”的过程没有实际的机制来支持。温水进入需要外部压力(比如泵或蒸汽压力)推动,而气体释放本身并不会直接“压”水。

            --------------------------------------------

            2. 温水浸泡咖啡粉和膨胀

            “温水浸泡,咖啡粉膨胀,气密”

            基本正确:

            温水浸泡咖啡粉时,咖啡粉会吸水膨胀,同时释放出气泡(主要是空气和少量二氧化碳)。

            气密性可能改善,但这个过程与“气体释放”和“温水”的直接关系不大,主要是咖啡粉本身的吸水性。

            --------------------------------------------

            3. 剩下的水没有气体,不会沸腾,有“暴沸”现象

            “底下剩下的一半水,因为没有气体了,所以没有沸腾核心”

            部分正确:

            沸腾需要气泡的“成核点”,例如溶解气体或容器表面粗糙的缺陷。如果水中气体含量低且容器表面光滑,确实可能出现“过热”现象。

            过热水的温度可以超过 100°C,直到达到更高温度(如 140°C),才可能突然发生“暴沸”。

            问题在于: 矿泉水的气体释放是否会完全剥夺所有成核点,这在实际中并不容易,因为水中仍可能存在其他成核点(如杂质、咖啡粉颗粒等)。

            --------------------------------------------

            4. 高压蒸汽和伯努利定律

            “高压蒸汽,根据伯努利定律,把咖啡粉里的液体吸出来”

            有些问题:

            伯努利定律适用于流体动力学,描述流体速度与压力的关系(在流动过程中,速度增加导致压力降低)。但它并不是解释意式浓缩咖啡制作的主要机制。

            在意式浓缩咖啡机中,液体是通过加压水(通常 9-15 bar)迫使水流过咖啡粉层,从而萃取咖啡。这个过程主要依赖于泵的压力,而不是伯努利定律。

            高压蒸汽可能用于推动水通过咖啡粉,但现代意式咖啡机更多依赖水泵,而非单纯的蒸汽压。

            --------------------------------------------

            结论

            这段话虽然有一些科学依据(如气体释放、过热水的暴沸现象),但整体描述存在不少误解和过于简化的部分:

            - 温水进入咖啡粉层需要外部压力,而不是依靠气体释放。

            - 暴沸现象可能发生,但矿泉水是否足以完全避免成核点存疑。

            - 伯努利定律与意式浓缩的制作原理无关。

            所以,这话不能完全算胡说,但更多是基于一些片段性理解,没有准确地描述咖啡制作的过程。

        • 家园 也不至于

          摩卡壶就是简易版的家用Espresso机器。味道肯定不如咖啡馆里的,但是比过滤咖啡壶还是好多了。

          咖啡最好是新鲜现磨的,味道香浓。英国超市里卖咖啡,讲究的是充氮包装的烘烤咖啡豆,有咖啡机器的顾客回家自己磨粉,喝多少磨多少。没有咖啡机的顾客只好买充氮包装的咖啡粉。每次用后要封好口再放入冰箱防止氧化。即使如此,一周之后开袋的咖啡味道就差的远了。咖啡豆比咖啡粉能够保持香味久些,也都不如店里的。最好的效果是首次开袋烧咖啡,比咖啡店的不差,甚至好些都极可能,因为自己买的是好豆子。

          • 家园 我其实喝咖啡不讲究

            主要用于提神,没有咖啡的时候,红牛也能接受。

            那次搞摩卡壶,存粹是手痒,想玩玩,失败就放弃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