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讨论】什么是中医,中医算不算科学 -- 陈王奋起

共:💬63 🌺300新 💬8 🌺6 待认可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讨论】什么是中医,中医算不算科学

    这个话题是中文互联网的长期热点,一句话两句话也说不清,干脆,把脓包挤出来,放在一个楼里面。

    我先用几句话来说说我的中医的认识,中医是如何认识人体的,也就是中医的人体观,因为这是中医哲学的核心所在,中医可以用一切现代科学仪器,中医可以使用一切现代化学合成或者生物合成的药物,把中医和西医区分开来的,就是中医的人体观以及基于这个人体观对治疗思路不同。

    1. 整体观念: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部分相互联系,并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2. 阴阳平衡:健康是阴阳动态平衡的结果,疾病则是阴阳失调的表现。

    3. 五行学说:以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解释人体生理运行、病理及其与自然界的关系。

    4. 气血理论:气是生命的动力,血是营养的载体,气血调和是健康的基础。

    5. 脏腑经络:脏腑是生理功能的核心,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二者共同维持生命活动。

    6. 辨证论治:通过四诊(望、闻、问、切)辨别疾病的本质,针对个体差异制定治疗方案。

    7. 治未病:强调预防为主,通过调理身体、增强体质来防止疾病发生。

    8. 天人合一:人体与自然界是一个整体,顺应自然规律是保持健康的关键。

    9. 药食同源:药物和食物具有相似的来源和作用,食疗是中医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10.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和环境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中药是如何发现和确定药性的呢?

    中药在中国人经历几千年的经验积累与自然观察。神农尝百草:古代医者通过观察动植物对人体反应的直接作用(如止痛、退热、解毒),逐步总结药物功效。中医也不是盲目尝试一切物质,经常通过类比推演:根据植物形态、生长环境等自然特征推测药性。例如:

    根茎深长的植物(如葛根)被认为能“通达经络”;

    耐寒植物(如雪莲)被认为有“祛寒”功效。

    人参长得像人,推测对人有大补。

    根据上面的提到的观察总结和理论指导,对中医海量中药进行了分类:

    四气五味:药性分为寒、热、温、凉(四气),辛、甘、酸、苦、咸(五味),对应不同病理状态。

    归经理论:药物针对特定经络或脏腑起效(如黄连归心经,清心火)。

    单一药物的作用是有限的,且副作用难以克服。中医善用复方配伍搭配来解决问题,遵循“君臣佐使”原则,利用药物间的协同或制约关系增效减毒。例如:

    桂枝汤(桂枝+白芍)既发汗解表,又调和营卫,防止发散过度。

    中药的药性是如何验证的呢?

    1. 通过数千年临床实践,观察药物对特定症状或体质人群的疗效,逐步筛选有效方剂(如《伤寒论》113方的形成)。典型案例:青蒿治疟疾(《肘后备急方》记载)启发现代青蒿素研发。

    2. 动物与人体试验

    古代已有“以动物试药”的记载(如用中毒动物测试解毒药效),但缺乏现代科学系统性。

    3. 现代科学验证(不要把现代科学验证和中医对立)

    药理学研究:通过实验室分析中药化学成分(如黄连中的小檗碱、人参中的皂苷),验证其抗菌、抗炎、调节免疫等作用。

    典型案例:砒霜(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机制解析。

    随机对照试验(RCT)

    对经典方剂(如连花清瘟胶囊)进行双盲试验,验证其对特定疾病(如流感)的疗效和安全性。

    大数据与循证医学

    利用现代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中药在大规模人群中的实际疗效(如针灸治疗慢性疼痛的Meta分析)。

    中医的经络理论以及针灸实践

    中医认为人体器官之间是普遍联系的,是互相支持或者互相制约的,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路”。在我看来,人体器官之间的关系源自所有的细胞都是共同的DNA,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好像兄弟姐妹或者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过去西医否定中医的经络学说,最坚硬的质疑就是没有找到经络的物理存在,但是他们无法用这样简单的逻辑解释父母可以无偿替没有物理联系的子女送饭吃。

    总之,中医对人体和药物的认知是经验总结与哲学思辨的结合体,其有效性既依赖于历史实践(大样本、长周期验证),也可以通过现代科学方法进一步阐释。中药的发现与验证过程体现了“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螺旋上升逻辑。

    如果用卡尔·波普尔的可证伪性来衡量中医,它有清晰的理论,有明确的治疗方法和手段。哪怕只有1%的真实疗效,它就是科学。

    你可以质疑中医的某一个诊断,或者怀疑治疗的疗效好坏,你不能否认它是科学。在我看来,中医诞生在人类的蒙昧时代,它的这套针对黑盒子的人体哲学和发展起来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是有局限性的,但是在当年是无与伦比的伟大成就,因为哪怕每年提升1%的存活率,3000年累积下来,对中国的繁衍和福祉,都具备不可估量的巨大价值。即使将来,我们面对未知疾病和未知生理机制的时候,还是要用到中医的智慧。

    现代中医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与时俱进,引入白盒子机制,提升普通疾病的疗效。当然,如果引入了,那就是标准的中西医融合,不过是中医为主的融合。

    元宝推荐:审度, 通宝推:大眼,棋人鲁大耍,大道至简,秦波仁者,hattie,strain2,石狼,侎众,老王,草原狼,不如安静,林三,和平共处,东山之石,didae,广宽,cindia,呆头呆脑,起于青萍之末,
    • 家园 西西河原先对中医的讨论有两个观点给我印象很深

      一个是经络和组织液有关。

      另一个是中药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起到治疗作用。

      这两个观点都给人很大启发。

      这算是“友多闻”吧,是西西河的好处。

      留不住这样多闻的朋友,是西西河的遗憾吧。

    • 家园 阴阳五行是通过类比而分类的子系统

      阴,像女性一样的子系统

      阳:像男性一样的子系统

      金:像金属一样的子系统

      木:像木头一样的子系统

      水:像水一样的子系统

      火:像火一样的子系统

      土:像土一样的子系统

      例如一个组织像金属一样结构严密,例如军队的组织很严密,那就是金,军人的五行属性为金

      例如一个组织像木头一样具有成长性,那就是属木的组织

      金的优点是组织严密,缺点是肃杀不近人情

      木的特点是温和生长,但是容易自由散漫,就像一个娇宠的孩子自由散漫

      因此木没有金来制约变成顽木,有了金就会成栋梁。

      这就是一种不同性质的子系统的相互作用构成的动态平衡。

    • 家园 网上一说中医有问题,就会群情激愤

      中医分为:传统中医和现代中医。

      西医分为:传统西医和现代西医。

      仔细看传统西医,也是充满了“似乎自洽”的理论,这些西方传统医学的理论和“五行”相比不分伯仲。

      拿一块百达翡丽手表和一块苹果手表比较有啥意义呢?

      习大大说“不要用前三十年否定后三十年;也不要用后三十年否定前三十年”。

      我说不要用百达翡丽手表否定苹果手表;也不要用苹果手表否定百达翡丽手表。

      得病了,愿意中医的人就看中医;喜欢西医的人就看西医。

      就我个人而言,我基本上得病都是去医院用现代医学那一套化验、x光、CT等等。望闻问切的中医我是暂时没有去看过的。

      • 家园 其实很多都是行为艺术了

        中国新冠最后大放开的时候。

        为啥大家都去抢布洛芬,为啥没人抢中药?

        你说烂了也没用。啥东西好使,老百姓又不傻。

        老百姓啥时候看中医啥时候看西医,看几次西医看几次中医。

        家里有了肺结核的病人,你是像鲁迅一样去抓蟋蟀治疗,还是用三联疗法?

        人的命都只有一次。怎么对自己好谁也不傻。

        • 家园 哪个管用就看哪个

          妇科那边愿意看中医的患者多得是,所谓的“西医”面对很多病症也是无能为力,甚至一刀切了了事,现代中医能够结合先进仪器以及传统的诊疗方法,效果非常好。

      • 家园 你不过不愿接受事实

        现代人大多数经过现代科学文化教育,相信自己的经历接受现代科学转化的医学容易。但大多数现代人并不会主动学习、运用哲学思想,自然不会主动学习中医。

        科学的尽头是哲学,慢慢来。它是客观的存在,现实生活中医治病又不是特例,总会睁眼看到事实。中医一样在采用现代技术,但用中医理论治疗。

        • 家园 不要judge现代人。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

          传统中医理论里(黄帝内经之类)对人和药物的认知都是非常原始的,包含了很多的谬误。不少中医爱好者除了爱在网上喷口水又不愿意去著书立说完善和勘误传统中医经典文献,这就尴尬了。传统中医理论后继乏力,一个新冠到底是“火”还是“寒”,传统中医就看法不一,拿不出一个中医大家都认得说法。

          传统中医的望闻问切在现代医学的心电图、B超、验血、X光、各种化验面前更加显得乏力。

          传统中药就那么些品种,面对现代医学层出不穷的新药更是乏力。

          外科手术就更不讲了,最近谁喝过麻沸散? 刮骨疗伤你真信吗?

          所以我比喻传统中医是百达斐丽手表,这是非常给面子的说法。谁爱玩,谁继续玩去。我举手支持,但我是带苹果手表的,我给我父母也是买新型智能手表。

          从销量来看,智能手表已经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极少人依然爱玩机械手表。

          虽然你带着百达斐丽,但玩机械手表的人不要鄙视戴智能手表的人不懂哲学,没有文化。

          通宝推:Swell,
          • 家园 很多人学了哲学却不主动去想,你这里主动思考很好,

            那不妨主动去想一下中医 理论与方法的辩证关系,中医理论宗旨与现代技术应用的辩证关系。

            从西药进入中国 中西医药之辨已经过百年,各名家大家上场。现实是 比较大的综合三甲医院里的中医科使用现代医疗器械设备很普遍,经过中西医结合训练的医师注册后中西药处方都可以开。尤其建国初许多西医响应国家政策特别去脱产三年学习中医,学习中医辩证治疗理论和方法,其中很多成为中医大家的。中医药发展早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看不懂西医中医的人多了 但看法不是标准,标准是疗效好。各有所长各取所需。

            手表代表一种技术,手表做为计时工具 衡量标准是足够准确满足生活需要。计时的指导思想是观测日月星辰运行规律,而中国的历法一直很先进。你可以思考一下思想与工具的辩证关系。

          • 家园 请问judge怎么读?没学过这样的汉语拼音。

            @Swell 河友,一个当时中药抢断货的。参看我旧贴。二贴“细菌”只是一个名词。

            大家新春大吉。

    • 家园 你的中医十条里面

      123789都是属于那种玄之又玄,放之四海而皆准,对于实际诊疗价值不大的云端忽悠,搁奥卡姆剃刀一下割掉的那种

      当然里面的概念很好,比如:治未病、药食同源

      作为健康理论讲没问题,但是病人都躺那儿了,医学要救死扶伤的,大帽子咱先别讲了好吧

      10这个也不用说了,哪怕现在西医,难道是流水线一样直接所有病人一个手术方案吗?这个地方本来就需要既考虑共性,也考虑个性的;小毛病大家都一个方子,就是张仲景对待瘟疫也是这样的嘛;大问题,西医也讲多部门会诊也得个性化对待。所以单独列出来也没有必要

      45都是一样的,你都说了是理论了,那就和燃素理论类似了,检验、证伪呗。经络既然觉得是实体,那就找,这么多年找不到为啥呢?我们讲唯物辩证法,既然说要唯物,又找不到经络,这个事情不好办哪.....

      脏腑是生理功能的核心

      这个现代医学搞解剖都弄得明明白白的,哪个脏器负责啥功能也是清晰的,和传统中医理论对不上的地方,到底该谁改也很清晰,但是中医理论改不动呀.....

      6. 辨证论治:通过四诊(望、闻、问、切)辨别疾病的本质,针对个体差异制定治疗方案。

      这个是具体操作了,前面你还说:中医可以利用一切西医手段呢,这里咋又局限在传统的4招了?用啥招其实也不是关键问题,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嘛

      “辨别疾病的本质”这个事情大部分时候都是大帽子底下开小差了

      “针对个体差异制定治疗方案。”对大部分中医其实恐怕也就是个话,和一般人下围棋类似,看上去也是左盘算右思量,针对每局局势制定的最优方案,其实真的优吗?

      对经典方剂(如连花清瘟胶囊)进行双盲试验,验证其对特定疾病(如流感)的疗效和安全性。

      首先,连花清瘟是以岭药业资本家在非典疫情的时候,根据已有经方经过15分钟的考虑拿出来的方子,不能简单说经典方剂!

      你说他没变化吧又有变化;你说他根据疫情进行了针对性调整改进吧,对付甲流乙流新冠又都不需要调整改进了;你说他“针对个体差异制定治疗方案”了吧又没有;

      就是这样一个玄幻的药,居然还被陈王这么称道!

      当然啦,我对“验药”一直是支持的

      现代中医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与时俱进,引入白盒子机制,提升普通疾病的疗效。当然,如果引入了,那就是标准的中西医融合,不过是中医为主的融合。

      试图引入的努力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不能因为没有成功就说大家没有努力过!

      也许大家的努力就跟当年发明永动机的努力一样.....

      你不能否认它是科学。

      是科学就要能提出具体能被证伪的理论、预言,要接受实践的检验,新中国搞这么多年了都没法被证明,不能融入现代医学做出更大贡献,其实结论也在那里了

      中医历史上的作用当然是辉煌的,很多类似的辉煌都进博物馆、当非遗了,不妨碍辉煌!

      通宝推:Swell,中华土狗,
      • 家园 不远河友原来是中医粉

        从这个贴来看,不远河友是不反对陈王河友的意见,并明确认同中医辨证施治,因人而异的观点。

        另,待认可贴有人谈消毒细菌问题,古代医家对消毒杀菌是有明确而清晰的认知和对应措施的。自己找吧,不能否认中医就花样百出,花点时间了解一下中医就百般无能吧。

        恭喜发财。

        • 家园 怎么可能

          古代一个接生,死多少产妇?脐风听说过吧,剪断脐带的感染。

          为啥坐月子,有创口,乱活动容易感染。

          世界各地的古人都有原始的,从经验中获得的消毒杀菌方法,硫磺,酒精等。但是都不知其所以然。比如给伤口消毒但是不知道给医生的手消毒。

      • 家园 你看没人捧场你把

        我来捧场一下吧。

        哪怕1%有效的,也得说是科学:一个不动的钟表,一天也会准两次。

        牛顿力学不是1%的有效,是99.99999%的有效,今天依然有效。

        我感觉吧,什么事情,别搞宗教似的,顺其发展,它总会自己找到出路。港澳台都没有打压中医,中医也都还在。虽然势微,但是也能自己活着。你非要强制制造不公平,最后会有反弹的。不管你是谁,也赢不了时间。相信年轻人的判断力。

        莲花清瘟我感觉是一个分水岭,过去中国还是有不少海龟创业,想和西方竞争做新药,发个财。 莲花清瘟之后,我感觉信心浇灭了不少。 你的15分钟属于诽谤了。人家明明冥思苦想了3天3夜,72小时,比你说的足足多了288倍,两个数量级。你不是诽谤谁是诽谤?

    • 家园 阴阳五行

      中医现在之所以被人质疑的重点就是五行,金木水火土。

      最近有点感悟。所谓金木水火土,只是用金木水火土代表五种循环和相生相克的规律而已,类似于用1234567代表刀2米法索拉稀一样,一个音节比一个高一点而已。

      现在不了解的人们总是把金木水火土与迷信相联系,心怎么就属火了?如果你说心就是1,肺是2.胃是3,1喝2 有什么关系,2和3 有什么关心,可能更好理解一点。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