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密码传奇(三):8、有问题的花名册 -- 1001n

共:💬27 🌺5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 家园 【原创】密码传奇(三):8、有问题的花名册

    谢谢各位的热情支持,花多得我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了……虽然有炸版的嫌疑,不过还是打算就这样,以一天一篇的速度继续发下去(周六日休息)。否则,预算中庞大的左一个系列右一个系列实在是写不完了,我自己也不打算把这些一直写到明年去

    也算对自己的考验吧。就是不知道这样好不好?

    无论如何,再次感谢大家对我的热情支持!我虽然回复的很少很少,但是都看到了;在这里,也向各位鞠躬了……

    ---------------------------------------------------------------------------

    说到侦察意义上的情报整理,似乎还是举例说明比较好。1001n在不多的报道中,倒是找到了一个很有启发意义的事例;现在就稍微扯远一点,来说说当年中国大庆油田被日本情报机关分析的往事吧。这里也说一句,日本人是日本人,分析思路是分析思路,各位兄弟可别给我扣个啥啥的帽子啊

    1964年的人民日报上,发了篇《大庆精神,大庆人》的报道;之后在1966年的《中国画报》上,又出现了铁人王进喜在钻井旁边的那张著名照片;1966年,《人民中国》杂志上,再次出现对铁人精神的报道,其中有这么两句话:

    最早钻井是在北安附近开始的。

    王进喜一到马家窑子,看到一片荒野说:好大的油海,我们要把中国石油落后的帽子抛到太平洋去!

    文中为了描述创业的不易,还专门提到:为了把沉重的设备运到油井的位置,采用了人拉肩扛的方式。

    大庆油田的具体情况,当时并没有公开。但是有心人确实能从这些公开报道中,分析出大庆到底是个怎样的油田——而这,就是情报整理的重要性所在了。具体到这个例子,我们还是来看看日本人当时是怎么分析和判断的吧。

    1、从《人民日报》的文章可以看出,大庆油田果真存在;

    2、从《中国画报》的照片上,可以看出当地气候寒冷;

    3、从《中国画报》的照片上,铁人的衣着相当厚实;不仅再次证明大庆在寒冷地区,而且,即便在北纬46°到北纬48°的苦寒之地,如此衣着也只是在冬天才会出现。所以,大庆油田很可能在齐齐哈尔到哈尔滨之间的中国东北,因为这里冬天的温度一般在零下三十度左右;

    4、从《人民中国》的报道中,有“人拉肩扛”这个说法,说明油井的位置应该离某个车站不远,否则,断然不会采取这样的办法;

    5、从《人民中国》的报道中,找到了马家窑子北安两个地名;马家窑子这样的地名,日本人并不陌生,中国东北到处都是;而北安,则又是一个明确的提示。

    根据以上分析,日本情报人员很快就在保留的旧伪满地图上,找到了这个叫马家窑子的地方。它位于黑龙江省海伦县东南,北安铁路一个小站往东十公里处——至此,大庆油田被清晰定位。

    根据对铁人事迹的报道,知道王进喜是玉门油田的工人,1959年志愿去了大庆——这就是说,大庆油田的开工,至迟不会晚于1959年。

    从《中国画报》刊登的照片上,可以看到大庆油田炼油厂的设施;其中,一座建筑明显是反应塔。在这座反应塔上,可以看到扶手栏杆;这样的栏杆,一般也就是一米多长。根据栏杆与反应塔的比例,可以推断出塔身直径约为5米。而如此规模的反应塔,年加工原油能力,应该在100万吨上下。

    报道中还说,当年大庆“已有820口油井出油”。经过综合分析,日本人估算大庆当年年产原油应该能达到360万吨;而油田显然没有得到全部开发,因此,总产量必然会逐年递增——日本情报机关根据石油工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再次做出预测:五年之后,也就是到1971年,这个原油生产数字,应该增加到1200万吨左右。

    ——几篇报道,几张照片,放在我们的手里,也就是看个新鲜——没见过油井,没见过铁人嘛;而在专业人员眼中,这都变成了千金难买的情报。

    最后,再简单提一下这个故事的尾声吧。日本情报机关已经知道大庆油田的原油产量惊人,但通过照片判读,发现炼油能力明显跟不上原油生产的速度;因此,大庆油田必然会设法补上这个缺口。从技术上讲,他们应该需要日产量万吨左右的炼油设备;果真如此的话,日本生产的轻油裂解设备就不愁卖不出去——看似智力游戏般的情报整理,到这时才显现出它的经济价值。

    正如照片告诉日本人的那样,中国的石油工业部很快就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招标,购买日产量万吨的炼油设备——而日本人早就有所准备,以低价加现货,一举中标。。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是通过什么手段弄来的原始情报信息,如果不加以正确的整理,不形成最后的系统性情报,那么它就无法发挥出最大的威力,实际上也是在浪费情报资源本身。经济情报如此,军事情报自然更是如此——在一战期间,暴露了旅部所在地的那只懒洋洋晒太阳的宠物猫,就再清楚不过地说明了问题。

    说到底,情报整理这个工作,既好干,也不好干——情报信息被浪费的程度,很难被正确评估出来;而想要干好,非得具有相当的智慧和分析判断能力才成。

    还是把话题拉回布莱奇利庄园,看看这里的人是怎么进行情报整理的吧。

    显而易见,如果说翻译这活儿,有点底子的人多少还都可以上手的话,那么负责情报整理的,肯定就不能是外行了。在负责整理陆军和空军情报的三号棚屋,里面就有堪称专业的人士;说到这个,就又得稍微把话题拉开一点点了。

    在这个棚屋刚刚组建、还没有正式开始进行密码分析的时候,皇家空军驻军情六处的情报官员,空军上校温德博瑟姆(F.W.Winterbotham),就已经颇具前瞻性地看到这个问题了。为此,他在征得自己的上司、军情六处主管孟席斯的同意后,自己出面向空军部要人了——最重要的条件就是精通德语。为了不让战时的空军部为难,温德博瑟姆上校又很体贴地加了一条要求:来几个人就够,而且不要承担飞行任务的。

    空军情报署署长被说动了;次日,三位年轻的空军军官就被派来了。看到空军点了头,温德博瑟姆上校信心大涨,又开始忙活陆军这头儿——他找到了陆军情报署长,继续伸手要人——上校又成功了;只过了两天,两名军官、一名中士也带着他们的行李来三号棚屋报到了。

    上校把他们安顿好以后,专门抽调了手下,负责给他们介绍德国军队的详细情况,包括驻地、人名和一些细节,以便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只不过,这位介绍人同时还有另一项没公开的任务,就是默默地对他们进行最后一次政审——说起来,新来的这几位过去一直在各自军种的情报部门工作,只是对三号棚屋来说,他们才算是“新人”罢了。即便如此,情报部门的惯性思维还是要发作一下,也是没办法的事儿。

    一切就绪后,温德博瑟姆上校还是挺高兴的。他很希望有这么一天,那就是三军能够打破军种界限,来共同处理情报;而这个念头,在他脑海里盘踞了可是一天两天了。

    二战爆发前,在和同事一起研究1934年德国陆军军官花名册的时候(鬼知道这花名册是怎么弄来的),他就发现了一个别人没发现的问题。花名册里有几个名字,跟上校可算是未曾谋面的老相识了;在一战中,英国空军情报机关日夜研究的对象中,就包括这几位原德国空军的战斗机飞行员。

    根据凡尔赛和约,德军是不准发展空军的;那么,这几个失业的飞行员没有退役,摇身一变成了陆军军官似乎也没什么不对。不过,他们真的只是转行去干陆军了么?一个两个这样的不奇怪,好几位认识的名字都是这样,难道又只是巧合么?上校对此很重视,马上进行了进一步研究。

    一如黑格尔告诉我们的,“存在即合理”——不好理解的现实背后,必定有令其顺理成章的原因,而这次的情况也是如此。研究得出的结论很简单,也很令英国人震惊:德国人并没有老老实实地按照和约规定,放弃发展空军;为了掩人耳目,他们把空军人员分头秘密地编制在陆军中,进行训练。研究结果还表明,此时的德国陆军内部,已经隐藏了一个完整的空军机构。

    ——如果这位空军上校不去研究“份外”的陆军军官名册,这样的问题还会被发现么?进而,这样的情报还能分析出来么?

    也因此,上校坚定了各军种联合处理情报的想法;他认为,各军种情报军官一起分析处理情报,将比各自为战能够获得的信息要多的多。

    为了实现这个想法,他开始在各军种间积极奔走;也是出于策略上的考虑,他才会选择先去争取自己的本家——空军——的同意,然后以“空军已经同意了”为由再去争取陆军点头。待两家都批准了以后,再以“只差海军了”去说服最难被说服的海军。

    上校的方法是对头的:海军最后也同意了,尽管只派来了一名少校军官。但是,“三军联情”这个想法,总算是实现了。

    这样,陆、空军的三号棚屋,和海军的四号棚屋,就成了情报的最后生成地。关于它们的情报整理,由于跟战争的关系相当密切,只有等后面的章节再具体介绍了。

    情报生成了,总还得提供给该看的人去看,才能发挥作用。于是,流程进入了第五个阶段。

    五、情报分发

    情报分发,就是把整理好的情报,一份份发送到上至首相,下至获准阅读的人手里。这个工作说起来简单,但是细细一想就会发现:里面技术性的问题多得很,而且有的问题还相当棘手。。

    比起密码破译来,难度似乎低的可笑的最后一步竟然会平生波折,也实在是让人没想到。

    关键词(Tags): #密码#破译#二战#布莱奇利#ENIGMA元宝推荐:ArKrXe,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10兄,抱歉打搅了

      杨君辉先生去世了,您可知道这个消息?

      杨先生是数学所的(后转软件所),夫妻都作计算机密码算法研究,和章先生并称“张杨”,实际上当然章不是那个张。

      如果您有国家安全部做密码这方面的朋友,肯定了解杨先生的。杨先生女儿那里,已经去信致意。

      • 家园 听到这个消息很遗憾。。。

        国之精英的逝去,实在让人很伤痛。。

        不过,我实在是孤陋寡闻。。的确不认识他,也。。没听说过他。。我也没有安全部的朋友。。密码这些,是我自己的一个爱好而已,既不是我的专业,也不是我任何朋友的专业。。

        实际上,正是拜读了老兄的中科院系列,我才知道数学所里有很多破译密码的高人。

        无论如何,这样的损失让人很难过。我不认识他的家属,贸然致哀,大约不太好。也请萨兄多为劝慰,拜托了!

        唉。。

        • 家园 网上看到的一些杨先生的资料

          2001年软件所结题的基金项目有4项,在今年3月底全部按要求上报结题总结报告和科研成果,目前基金委的评审结果已见分晓。孙家昶研究员的“提高分布式并行数值软件性能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和吴恩华研究员的“基于图象图形的混合虚拟现实系统技术研究”项目获得“特优”评价;董韫美院士的“上下文无关语言的递归函数研究”和杨君辉研究员的“公钥密码的理论基础——陷门单向函数研究”项目评价为“优”。这是历年来软件所完成基金项目最好的一年。

          10兄,我觉得非常遗憾的是我对密码一窍不通,假如您在我这个位置,那该多好,从事他们这样工作的研究人员,即便在科学院里面,也是孤独的,如果杨先生,章先生看到您关于密码的文章,或者能和您交流交流,他们该多么欣慰和欢喜啊。

          附:

          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发表论文:

          外链出处

          软件研究所历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86-2001年)

          外链出处

          在这里,您都可以看到杨先生的名字和他的成果。

          • 家园 仔细看过了

            老兄给出的“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连接,倒是看得我有点恍惚。。高三那会儿,曾经有兄弟以“教室看不下书”为由,跑到附近的某院教学楼找公共教室复习功课,说是里面学习气氛浓。那楼下记不得是几层了,就是这个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那时只是找个顽劣的由头,根本就没认真看过,只是记得它的牌子挂在楼梯口,好像是铜做的?别的,全没关心过……

            到今天,我已经写了这么多密码故事,今天才第一次知道那地方到底是做什么的;而这,居然又是经过论坛上远在异邦的老兄提醒才知道的……唉,套用二月河在作品中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这人和人,从何说起啊。。。

            老兄文中提到的密码界诸前辈,的确令人敬仰。循着老兄给出的链接,又欣喜地发现了很多年轻人的身影。我想,这才是对前辈们最大的安慰吧——不仅祖国需要他们,他们的事业也并不孤单。

            如果能跟他们交流,又该是多好的事呢

        • 家园 谢谢,他的太太戴女士也是密码专家

          夫妻共同的事业。明天回国我会去看看戴阿姨。

          • 家园 这位戴女士

            可是戴宗铎先生?

            绝对好老师,和那些几个月都不见学生的老师不同,戴老师经常和自己的学生讨论问题,甚至煲电话粥一个小时也是常事,有时候两人在电话里争起来了,声音大的整个大机房的人都听得见,好像是在大辩论,这个时候我看看她的那个学生,也总是脸红脖子粗的,他们之间看不到师生之别,只有对问题的不断探讨。

            总之戴老师对科研的投入和忘我,对学生的负责和热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家园 也请她节哀保重。。。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 家园 先拜,再问个问题

      理论上说任何单字替换的密码都能被数学破译出来,但是若是单字替换并且有事先约好的特定意义,那又该如何破译呢?

      正好萨老爷在文化版讲了个掌故,说有人开玩笑,说当年中苏珍宝岛之战若全以古文指挥,饶是明码通电敌人亦明白不了。碰到这种情况,是否数学就完全派不上用场了?

      • 家园 咱对老兄才是仰慕已久,那天还专门分析了半天自己的“德行”:)

        实在是受不起啊……

        就老兄所提问题,试着回答如下:

        理论上说任何单字替换的密码都能被数学破译出来,但是若是单字替换并且有事先约好的特定意义,那又该如何破译呢?

        老兄这个问题,涉及到了“密本”这个概念。这里所说的密本,还不是我们文中所说,记录ENIGMA每日密钥的本子;它是性质不同的另外一类加密。在本系列中提过一次,说的是英国SA密本。

        密本加密的最大特征,就是毫无意义地以特定字、词、数……来替换被加密的词语,目的就是为了隐蔽和割裂密文中的语言学特征。经过单表替代加密一次的密文中,E应该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字母(多种语言中都是如此);而经过密本替代加密一次的密文中,无法分析出什么是频率最高的数字/字母——因为,既有多义码,又有多名码,无法简单分析。

        关于密本加密,前文中曾有粗略介绍,希望能对老兄有所帮助:

        【原创】密码传奇(一):3、生命换来的密码学教训

        关于密本破译,实际是个很麻烦的问题。如果胆子够大,又只用一次即废掉该密本的话,甚至连加密都不用——这就是密码学意义上的“一次一密”,根本就是无解。

        但是,用多了可就难说了。本章以后的章节中,将涉及到厚厚的密本整体被破的情况,很是壮观,呵呵。而这个,倒正应了咱们中国人的一句俗话:夜路走多了,迟早要撞鬼:)

        正好萨老爷在文化版讲了个掌故,说有人开玩笑,说当年中苏珍宝岛之战若全以古文指挥,饶是明码通电敌人亦明白不了。碰到这种情况,是否数学就完全派不上用场了?

        这个……数学能不能派上用场,很难说,因为不知道能截获的报量能不能达到进行统计分析的地步。不过,它在语言学家的眼中,倒肯定是有着很大的漏洞。

        从道理上说,这个办法实际上相当于对语言本身进行替代,即白话文→古文。当年,二战战场上,纳瓦霍族的语言之所以成为美军的战地密码,就是因为它的语法与拉丁语系迥然不同,更重要的是,日本没有人懂这种语言——如果老兄有兴趣,将来在下可以专文介绍一下这段故事。

        而古文和白话文之间,有没有英语和纳瓦霍语之间那么大差别,倒是值得研究,呵呵。此外,正因为纳瓦霍语没有人懂,美国人才敢用——即便是美国人自己,不是这个种族的,全国也只有28个人懂。而汉语古文呢?

        呵呵,恐怕就很难说了。。印象中,苏联的东方学搞的很出色,怕是不难找到几个人才吧?

        话说回来,作为战地密码,一时一地应用一下,或许倒是个救急的办法。从这个角度讲,他们说的确实也有道理

        • 家园 前两年有个电影说的就是用印第安人做话务员的

          好象是叫WINDTALKER,那些人一旦被俘,必须杀掉。

        • 家园 那还不如找俩一个村来的战士容易

          中国各地方言对于普通话的差别不亚于那伐鹤语对拉丁语...

          • 家园 呵呵,好办法

            不过,纳瓦霍语和拉丁语系之间的差别,恐怕要比汉语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差别要大得多的多。

            例如,它的动词,就有着N多的变化;而这个变化,还不简单是时态的变化,而同时与主语、宾语,乃至说话人对所说内容的熟悉程度有关。“一个动词就是一句话”,这对纳瓦霍语而言,绝不是开玩笑的说法。而这样的特征,拉丁语系和各亚洲语系的语言中,都不具备。

            反观汉语普通话和方言,音调有区别,语法也可能略有区别,还有某些字词上的区别;但是,总体来说,语法、词汇差异还是很少的——尽管,我过去根本就听不懂江苏同学之间的对话。

            尽管,他们说的是江苏味道的普通话。

            尽管,他们作为老乡,还是要说江苏普通话的原因,正是因为他们彼此也听不懂各自的家乡话

            • 家园 补充几句

              象大多数印弟安语言一样,纳瓦霍语只是口头语言,没有字母表,极难被外人学会。当时估计只有不到30个非纳瓦霍人会讲,其中当然没有日本人。向军方推荐使用纳瓦霍语做密语的人是一个生活在纳瓦霍人中的传教士的儿子。

              另外,陆战队用的密码并不是直接的纳瓦霍语,而是经过改造的。其实在一战中美国人就用过印第安语作战场通讯,而二战中使用的则是根据语言和密码专家改造过的纳瓦霍语。在解密时,一个纳瓦霍词要翻译成对应的英语单词,然后这个英语单词的第一个字母才是真正的电文字母。也就是说要说一个四个字母的英文词,纳瓦霍话务员要说四个纳瓦霍词才行。为了省时间常用英语军事词汇(大概四五百)也有直接的纳瓦霍词替代。另外一些纳瓦霍语里没有的概念也用常见纳瓦霍词替代,比如侦察机就是乌鸦之类。在编码的时候纳瓦霍话务员有很大自由度,他可以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去拼(至于对每个字母具体用哪一个英文词,他也可以有一定的选择),也可以直接用替代词。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改变词的使用频率。事实上纳瓦霍人要经过严格训练才能成为纳瓦霍报务员。日军也曾俘虏到过纳瓦霍人士兵,但他同样无法理解所用密码,因为他听到的只是一堆没什么关系的纳瓦霍词。真正是个个字都认识,就是不知道在讲什么。

              中国在对越战争中也学过这种做法,让温州兵用温州话来做战场通讯。

              不过这些都是古典办法了,纳瓦霍话务员所起的作用早已被现代保密通讯终端里的一小块硅片所取代。这种基于人类语言的加密法在计算机的强大分析能力面前没有多大用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