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文摘)八卦掌的主要流派与传承 -- 狸猫上树

共:💬5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 文摘)八卦掌的主要流派与传承

    八卦掌法从董海川开门授徒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八卦掌传人遍及世界各地。在这些传人的推广下,八卦掌得到了很大的普及,尤其是在发源地北京,研习八卦掌者更是随处可见。 八卦掌虽传自董海川,由于董公传艺因材因人施教,只要求合于八卦掌原理,于具体动作并不强求一致,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流派,这些流派中,流传面广,传人较多的,主要有五大流派。

    1、尹福传尹式八卦掌 尹福字德安,号寿鹏.生于1840年,卒于1909年6月28日,终年69岁。尹福是河北冀县北漳淮村人,幼年时即来北京谋生。他自幼好武,原习罗汉拳、弹腿等,后来带艺投师拜在董海川门下,得其口传身授,并因材施教而自成风格。后供职于宫廷,出入禁宫,宫女、太监等均以老师称之,据说许多皇族都随其学过八卦掌。尹福身手非凡,因其面貌清秀,身材清瘦,性情温和,人称“瘦尹”。尹福在京授徒颇多,主要有杨俊峰、马贵、居庆元、李永庆、马世清、门宝珍、钟声、金增启、宫宝田,女婿何金奎及于尹成璋、尹玉璋等。所传掌式称“尹式八卦掌”,出掌为牛舌掌,四指并拢,拇指内扣,每路八手,八八六十四式。尹式八卦掌流传主要在北京,现北京市八卦掌名家解佩启老先生即是尹派第三代(八卦掌第四代)传人。解先生承习于尹式八卦掌第二代传人(八卦掌第三代)门宝珍。遗憾的是尹式八卦掌一直没有整理出系统的功理功法及其专著问世,至今难以得见其精华。

    2、程廷华传程式八卦掌 程廷华,宇应芳,生于1848年,卒于1900年8月14日,终年52岁。程廷华是河北深县城南十五里程家村人,自幼人京学徒,住在北京祟文门外花市四条火神庙。在祟文门外开有眼镜店,人称“眼镜程”。程廷华从小习捧跤,跤术高超,后人董海川门,精研八卦掌多年,尽得董师真传,成就较高。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做,面对外寇的强盗行和清廷的软弱无能,程师怒不可遏,多次与外寇发生冲突,击死外寇甚多。外寇“无敢进者,怒目以为神也”。8月14日程廷华在北京东珠市口东平乐园水道于地方与德国兵众相遇,程师以掌为刀,怒杀德寇数人,后被德军以火器击伤,因流血不止即日逝世。在董海川弟子中,以程廷华所习八卦掌最为接近董架,因程入门前只习练摔跤,于其它门派少有涉足,固能全得董之原架八卦掌。而其它支派得董公因材施救,融入了较多外门的技法,故郭云深在孙椽堂艺成出师后,又将其荐至程廷华门下学习八卦掌功夫。随程廷华习八卦掌者,除其于程有龙、程有信、程有功外,还有刘斌、刘振宗、姬风祥、王丹林、张玉奎、张永德、郭风德、崔振喜、冯俊义、李文彪、张承发、杨明山、周祥、李豪庭、李铁中、陈茂、李汉章、关岭峰、高义盛、何金奎、李梦瑞、蒋馨山、郭铸山、程有生、胡凤阳等。程廷华所传掌式为董海川之架式,全名为“无极拳游身八卦连环掌”,亦称程式八卦掌,因其传人主要在北京南城一带活动和传练,故又称南城八卦掌。其特点是桩功全面,不但有行桩,还有站桩,其行桩多达27个,分八形上中下三盘,及天、地、人三才三个行桩。八形取狮、蛇、熊、龙、凤、鸡、麟、猴,出掌为龙爪,虎口撑圆,拇指外张,四指内抱,食指上顶。步形讲究屈腿趟泥,换式走摆(掰)扣步,多走双摆双扣,动作舒展,潇洒稳健。掌式运转曲线圆活,螺旋拧翻,八形贯穿,动式主刚辅柔,势尽复始,掌有穿插,擅用塌削。练时讲究天时地利,尤其是内功的修炼,讲究按时辰方位而作,用时讲究五形生克制化,走化沾打,游身绕进,背身击敌。其大小拳械有百余路,在八卦掌各流派中流传最为广泛。程式八卦掌传人中著名者除孙禄堂合太极、形意、八卦自成一派外,较有影响的传人有刘斌、杨明山、李文彪、程有龙、张永德、姬风祥、刘振宗、王丹林、冯俊义、张玉奎、郭风德等。其中尽得程师真传者首推刘斌和杨明山。原北京市八卦掌研究会的刘兴汉和王荣堂两位老先生即是程派八卦掌第三代(八卦掌第四代)传人,刘兴汉先生承习于刘斌,王荣堂先生承习于杨明山。刘兴汉先生亦有徒众达59人,遍及全国各地及欧美,王荣堂先生亦有徒14人。这些程式八卦掌第四代(八卦掌第五代)传人亦是传徒及孙辈无数,使程式八卦掌成为八卦掌各流派中承传最广的一支。在刘兴汉先生已故及其师兄王文奎先生(已故)的精心整理和完善下,程式八卦掌的理论、功理功法已出版,使这一流派得到了更好的继承和发展。

    3、史计栋传史式八卦掌(本站主即习练史式八卦掌,又叫九宫八卦拳,传承为董海川——史计栋——韩福顺——吴峻山——张法孟——王滋顺——王刚) 史计栋,字振邦,生于1836年,卒于1909年正月26日,享年73岁。史计栋是河北冀县小寨村人,木商,善技击,精腿法,排行六,故人称“溜腿史六”,因其腿法神技被董海川虎口掌式所破,故服,拜入董公门下,苦练多年,成为名家,其妻为董公义女,董公晚年即住在他家。因其在东城开有木厂,故其流派被称为北京东城派八卦掌,与程廷华流派的南城派八卦掌同时驰名京城,其主要传人是韩福顺和杨荣本(福源和尚)。韩福顾与史计栋同县,是城南彭村人,又名“韩六”,铁匠,精八卦刀,有“单刀韩”之称。因其不通文墨,故难述拳理,以至刀不分路,掌不分名,而只求实用。后得董公指点并因材施教,成为名家。故其所习八卦掌皆为实用散招组合而成,可分可合,实用性强,为东城派八卦掌之精华(韩福顺因得董公亲自指点,故有人认为韩福顺是董徒弟,实是谬误)。其主要传人是吴峻山。 吴峻山,宇德连,北京人。幼嗜拳术,精六合拳,继从韩福顺学习八卦掌,尽得其真传,然而不明拳理,四方求索,后得董公门人刘德宽指教并授予拳谱,致力四十余年而名扬天下,并在中央国术馆任救,执教南北,艺传八方,颇负盛名。因其敦八卦掌时中央国术馆迁到云南,故其在滇所传较广,目前云南昆明所习八卦掌人数最多的即是东城派八卦掌。另外在黑龙江、福建等地亦有传人传习,江苏狄兆龙老先生亦是东城派一脉,狄先生承习于东城派八卦掌第二代(八卦掌第三代)传人杨荣本(福源和尚)。东城派八卦掌的特点是;以八字为法,讲究八字八法,以五形为势,讲究五形五势;八法为推、托、带、领、搬、拦、扣、截(或搬、扣、刁、钻,搬、扣、劈、进,是二代以后各人所传有所不同),五势为龙、虎、猴、蛇、痛。八法每法主一段,共八段,每段八掌,共六十四掌,每掌多式,将五形五势贯穿其中,于圆上走转中行拳,每掌皆练左右式,八段亦可分为八个小套路练,其出掌为钩镰手(亦称钩镰枪),食中二指并拢.虎口撑开,拇指内扣,其余二指内抱微屈,用时食中二指和拇指向上出刁手,拇指和其余二指向下出扣劲,上刁下扣.前截后掳,故称钩镰枪(手)。步法有道泥步和鸡形、鹤步两种,亦有刀、剑、钺、杆、枪等拳套多路。王滋顺(1924--),出生于山东省长清县一个农民家庭。祖父王长岭在济南一带是有名气的大力土,幼年就跟他的舅老爷陈一坤(清朝武举)练习武术,曾名驰当地。由于家庭影响,使王滋顺从小对武术就有很深的感情。十几岁时,就跟他的叔父王春泗练习武功。一九三八年,日本鬼子占据了山东,烧掉了他家的房子,当时才十三岁的王滋顺,跟着亲友来到大连一家工厂当工人。一九四五年,他参加了人民军队。因过去有点武术功底,上级分配当了侦察兵。为提高技术本领,在队里又学习跌打,擒拿等实战技艺,先后因擒敌制胜曾立过几次大功,由战土、班长、排长、晋至连长,后因负伤致残,转入荣军学校,由股长、科长、晋至校长。 一九五四年,抗美援朝胜利后,转业来到哈尔滨市。由于对武术的爱好和感情,所以到地方工作后,不论工作多么忙,对锻炼武术,始终坚持不懈。之后,他曾向张继修老师学习过杨式太极拳、械,又去上海跟马岳良老师学习过吴式太极拳,向广西武术队周树声老师学习过六合八法,继而又跟哈市王喜亮老师学习陈式太极拳。越学越感到武术这项民族文化遗产真是丰富多采,博大精深。他自己说:“学了这么多,犹以未足”。为了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后来他又拜曾任“南京国术馆”教务长吴俊山先生的弟子张法孟为师,学练九宫八卦掌。为进一步丰富和研究八卦掌的内涵深奥,一九七三年他去上海又拜尹派八卦宫宝田的得意门生王壮飞为师,学习八卦乌龙掌法。在这期间,又跟裴锡荣。冯国栋学习了八卦八翻掌。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诸多名师精心指导,加之自己多年的磨炼和体会,使他对八卦,太极等诸多拳艺深有所得。尤其对九宫八卦掌更有深刻的领悟和兴趣。他每天除了自己练习外,还在道里江沿一带,广为传教。几年来,出于他培育的学生,达百人之多。为使这项拳术在我市发扬光大,更好地为增进人体健康,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他将九宫八卦掌按乾、坎、艮、震、巽、离、坤、兑掌法,每宫分为八掌,计六十四掌,另外,又按九宫中宫属土,无定位,按搬、扣、刁、钻、推、托、带、领八母掌,分别暗含八卦之中,共计七十二掌.加之八卦中有关理论、歌诀,以及发展历史、代表人物等汇集整理成书。全书约五十多万字,计有二千多幅动作图照,共化费了五年的时间。据他说:“已交出版社并约好九三年秋出版发行”。如果这部书得以出版的话,这将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总之他以一个业余爱好武术者的身份,这种好学和研究精神,实在是可嘉的。他现在是哈尔滨市武术协会委员,道里区武术协会副主席。他现在虽已离休,享受局级待遇,但仍活跃于武坛之中,为推动哈市武术活动的开展而努力不息。多年以来,他除了传教九宫八卦掌之外,还传习八卦太极拳,九宫八卦连环剑,八卦连环滚手刀等拳.械项目。

    4、梁振圃传梁式八卦掌 梁振圃,字照亭,河北省冀县城北郝家冢村人.生于1863年5月20日,卒于1932年8月13日,亨年69岁。幼时从本村老拳师秦风仪学弹腿,后入京学做估衣行,于16岁时拜董海川学习八卦掌。因其为人豪爽,又聪敏好学,又是董公弟子爽,又聪敏好学,又是董公弟子中年龄最小的,深得董公喜爱,董公晚年的许多精绝及新创之术皆传与梁,尤以八卦七星杆所悟最深,人称

    “估衣粱”。1899年梁师因大闹马家堡,打死金镖赵六等人,被捕入狱, 1900年八国联军攻进北京,清政府出行,粱师随犯人进出,隐于乡间,后开设德胜镖局,走镖北京、保定、德州一带。后来镖行停业,又以教拳为业,在天津、河北等地国术馆及师范、中学教拳,桃李满天下,其主要传人有郭古民、李子鸣、田金峰、李通泰、傅振伦等。粱振圃是董公晚年所收弟子,董公晚年居史计栋家,故梁亦多得史计栋指点,其流派之风格特点与史派基本相同,亦以八字为母。八字讲:推、托、带、领、搬、扣、劈、进,出掌则和史派相同,亦为钩镰手。郭古民先生在京设场授徒传人颇多。李子鸣先生曾任北京市八卦掌研究会

    会长,对八卦掌的研究与传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5、张占魁传形意八卦掌 张占魁,字兆东,河北河间县沙洼乡后洪村人,生于1858年,卒于1938年,终年80岁,人称“闪电手”。张占魁曾先后任天津营武处出班首领、天津第一国术馆馆长、天津黄年会武师、河间武术会名誉会长和监考、冯国璋代总统卫队队长等职。张从小喜欢拳脚.曾拜本村一位拳师学花拳,后拜在形意名家刘奇兰门下习形意拳,苦练多年,技艺精湛。艺成后又经师兄李存义推荐,拜董海川学习八卦掌,其八卦掌技艺主要得自程廷华,后合形意、八卦之大成,创形意八卦掌一支,在京津一带颇负盛名,其晚年寓天津,授徒众多,最负盛名的有韩慕侠(金镛)、姜容樵和赵遭新。韩慕侠,天津人,张占魁之大弟子,得张氏真传,1919年随师赴京,以八卦掌闻名于世。 姜容樵,河北沧县人,小时曾学过秘踪艺,后来拜在张占魁门下,精形意八卦掌。二十年代在上海创设“尚武进德会”,后在南京中央国术馆任职。姜所著(八卦掌)一书,对八卦掌拳技的推广起到了极大的作用,由于其印数近百万册,普及面之广为八卦掌之最,其学生、弟子亦较有影响,如沙国政先生即是海内知名的形意拳、八卦掌名家。

    6、其它流派 除前面五大流派外,还有外号“大枪刘”的刘德宽传“刘氏八法六十四掌”。另有绰号“樊疯子”的旗人樊志勇传樊派八卦掌,其传人有其女樊凤兰、婿王志能,再传有文大生、王刚、韩杰等。又有宋长荣、宋永祥传宋派八卦掌,宋长荣有传人赵彦荣、赵镐亭等5人,再传尉剑峰、赵风延等6人,尉剑峰传任鹤敏、张立成等23人,再传第六代若干人。董公其它弟子魏吉祥、刘风春、刘宝真、马维棋、司元功、谷步云等也都有传人,只是所传人数极少,普及面不广,故影响不大。

    • 家园 小时候听评书,童林传就是按董海川的事编的,怀念哪。

      当时评书里还说到过一些人物,后来知道也是根据现实中有的人物编的。像甘凤池这类。当时听的那个有瘾啊!童林后来练的功夫很厉害,在空中能平行十三丈五,还懂剑法,没事儿就叨咕叨咕震八方紫面昆仑侠……觉得自己也好像功夫上身了似的挺美。以前做梦老梦见自己在黑天用轻功跑,想运功运不起来,后面的人还追不上。心里急我这轻功咋不行了呢?跟同学打招呼也是拍拍肩膀头:“海川哪……”

      哈哈,小时候过得有意思。

    • 家园 狸猫兄最近在忙着整理资料呢吧?看来是慕容姐姐求知欲太强了,呵呵

      不充实一下知识应付不过去啊,压力太大了。。。呵呵

      献花慰问一下!

      • 家园 哪里是~~~

        估计慕容MM不缺这些资料。我整理这些主要是为了河里爱好武术的弟兄们。让大家了解一些传统武术主要拳法流派的基本知识。而且我整理的东西基本上都和我们天津宋氏形意有关,大家也知道我们的形意融合了很多拳法的特点长处,已经不仅仅是形意的东西了。这之中就有尹式八卦的东西。所以我才贴贴八卦掌的资料。

    • 家园 八卦掌的历史没这么短。

      道家传承的一些八卦掌大都早于董公。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