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死亡陷阱”谢尔曼坦克 -- 史鉴

共:💬91 🌺16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的看法是谢尔曼实际上是和德国四号对应的中型坦克

      毕竟,豹子比潘兴和斯大林还重

      • 家园 不错,谢尔曼的各项指标跟苏联T-34/76坦克相似,并不算太差。

        1941年德军初次遇到T-34/76坦克时是何等的震撼,所以谢尔曼直到1943年初都算是称职的。不过这一年苏德两边都大规模提升坦克装备,苏联是T-34/85和IS-2坦克,德国是虎豹,唯独英美这边没有什么动静。美军老兵对谢尔曼最大的牢骚还不是装甲和发动机,而是主炮威力太小。如果谢尔曼全面换装英国的17磅反坦克炮,战斗力肯定提高一个档次。

    • 家园 谢尔曼碰上虎豹就像僧王铁骑遇上洋枪洋炮,悲壮啊。

      不过虎豹干掉一个少一个,德国可以说是被美国佬的钱砸跨的。

    • 家园 其实麦克奈尔的分工的观点并不是孤立的

      初期坦克战究竟怎么搞谁都不知道, 各种战术都在探索阶段.这种坦克分工的想法其实也是很时髦的, 比如英国将坦克划分为巡洋坦克如克伦威尔和步兵坦克如马蒂尔达, 德国古德里安的最初构想也是用四型坦克装个榴弹炮来支援步兵, 三型坦克则担负起机动反坦克等任务.

      最初的想法不切实际很正常,改了就行, 就像以前学哲学中大家都熟悉的,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问题在于德国,苏联有残酷的装甲战争来实践, 而发展出一系列优良的坦克. 而美国人则是闭门造车, 更要命的是固步自封, 对战争中爆发的新问题视而不见, 这就要命了.

      分析一下美军二战的基本经历. 41年底参战, 当时陆军少得可怜, 42年基本就是扩军练兵, 43年进攻北非, 获得初步作战经验, 坦克的问题初步暴露出来, 但被北非的胜利所掩盖. 在意大利并没有大规模的坦克战, 真正坦克的缺陷暴露出来已经是诺曼底登陆, 而这时候的德国装甲力量经过东线的殊死较量, 正是既有战斗经验又有装备优势, 美军吃了大亏毫不奇怪.

      • 家园 早期的坦克,还分公母

        公坦克用火炮,母坦克用机枪。

        我记得高中的时候,历史课本上关于一战那一章,那张坦克的插图就是个母坦克,好像是法国的雷诺。

      • 家园 龙兄高见。盟军在西线如果没有制空权,十个巴顿也是白给。

        蒙哥马利一个集团军打不过据守卡昂的两个德军装甲师,于是出动400架轰炸机在方圆几十平方公里的德军防线上面扔了1万多颗500磅炸弹,这种蛮横打法,德军战术再精妙也无济于事啊。

        • 家园 美军陆军战斗力差原因我想很简单

          简单的说就是缺乏战斗经验. 装备美国人不用担心,但素质就是另一码事. 这个差距不是光靠训练就能弥补的, 战场才是唯一的课堂.

          从41年到44年,陆军膨胀了几十倍,和平时期培养的几个军官一下就稀释光了, 而缺乏合格的军官也是影响战斗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同样的原因一样影响着德国武装党卫军的战斗力,还是那句老话,强将手下无弱兵啊.

          罗斯福对此还是非常清醒的.假如按照马歇尔等人的意见, 43年就进攻欧洲, 恐怕就得被赶下海了

        • 家园 英国人还好一点儿

          美国人更过分,所以欧洲的说法是美国大兵带着毯子和口香糖避孕套走向战场,外行的 -- 但是胜利地把仗打完。

          有时候不是专家一定赢的。

          • 家园 呵呵,英军算是能打的,美军步兵的战斗力还不如加拿大步兵。

            个别精英部队好一点,比如两个空降师。战后利德尔-哈特编辑的德国将军访谈录,里面对美国大兵的评价几乎没有好的,这书出版以后让美军很没面子。

      • 家园 精屁!
    • 家园 好文, 花. 谢尔曼那时就有了垂直稳定仪,真不简单! 麦克奈尔的战术

      思想令人发指. BTW, 他不是让恨他的美军串通炸死的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