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顽强的阻击 -- 大众河蟹

共:💬105 🌺1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非常时期需用非常手段!

      打个比方,如果因为暴风雪的原因,机场关了,飞机飞不了,乘客跟谁打官司?乘客能够打上几年的官司?数日的时间是宝贵的,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是乘客挨不起的。

      • 家园 你的意思是不认帐或DEFAULT?.....

        你的意思是不认帐或DEFAULT?

        这其实是国储领导层的第一反应(宣布刘不是他们的人就暗示了这种可能性,在试探市场反应,市场当时就跌了),好处当然是省了这两亿,坏处是:

        1。国储过去在LME做的不错,有报道说过去两年赚了3亿,这一赖,可能很长一段时间无法进场;2。如果敌人文件齐备的话不一定能赖掉,因为那些赔了的经纪商(不是多头基金)一定会到处打官尸,想象一下你或我打个电话到英国能抛掉20万吨铜吗?。3 那些铜的生产者当然不可能不卖铜给中国,但相当长一段的时间内一定会要求很苛刻的条件,比如要钱到才能发货之类(你想如果lme都没有办法向国储收钱,你一个铜矿算老几?),长期来看也不一定合算。

        again,这些都是投机的风险所在。比如你是多头,你就必须反复盘算这些可能性。

    • 家园 【文摘】 [国储铜事件]交割14万吨铜 国储低头认输?

      www.cnfol.com 2005年12月19日 15:02 中金在线

        中国已经向空头头寸交付了预计140,000吨铜,而且还将进一步交付240,000吨,分析师称Rio Tinto PLC (RTP)周二在一个不公开的简报会上表示。

        道琼斯通讯社(Dow Jones Newswires)未能立即联系到这家资源集团证实这一预计。

        预期中总计380,000吨的铜大大超过了交易员预计中国国家物资储备局(State ReserveBur eau)在伦敦金属交易所(London MetalExchange)建立的100,000-200,000吨头寸,其中大部分为12月21日交付。

        Macquarie Research的分析师援引Rio Tinto铜产品主管TomAlbanese的话称,中国在未来两周内的行动将对铜价暴涨的可能性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

        按照之前分析人士的估计,在交割日到来之前,国储中心有三种选择:一是实物交割;二是强行平仓,认赔出场;三是展期,即继续做空,将合约调整为未来到期的远期合约,以时间换空间。如果上述报道属实,无疑宣告国储局在对决中失败。

        虽然这场战斗的主角是国储和国际基金,但这场战斗所引发的直接结果,却是伦敦金属期货交易所(LME)铜期货价格接连创出历史新高,以及由此带来的全世界铜价疯涨。作为铜消费和进口大国,在这次市场灾难中中国的立场和命运尤其令人瞩目。

        基金逼空

        11月中旬之前,国储和基金之间只是一场“暗战”,除了外界看不懂为何铜价会“无缘无故”地不断创出新高外,没有人会知道这场战役的背后推动力来自何方。直到11月中旬,一名关键交易员刘其兵(他被认为是国储在国际市场上进行铜期货交易的代表)失踪,才逐渐揭开这一战役的面纱。据报道,刘其兵自10月1日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很多海外媒体都用“人间蒸发”来形容他的失踪。直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此人的公开讯息。

        为何刘其兵会成为该次期货交易的争执重点呢?原因在于刘其兵在LME建立了大量的空头头寸,而12月21日是这批空头头寸期权到期日。据悉,这笔头寸的数量大约在20万吨铜,由于建仓的量太大,早已被国际基金盯上。中国是铜进口大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刘其兵却在国际市场上抛出数量如此巨大的铜,令国际基金们感到不可思议,并认定国储不可能有那么多的现货可以交割,因而乘机发动逼空战役。

        从9月份(刘所介入的三个月期铜合约开始月份)开始,始于2003年的铜牛市火上浇油,铜价迭创历史新高,每吨铜价从3500美元左右一路狂涨到接近4500美元的水平。如果逼仓成功,国储可能在这单做空合约上亏损近亿美元。

        国储抛铜

        面对国际基金这种咄咄逼人的“逼空”态势,国储打响了保卫战。

        为挽救大量的海外空头头寸,国储近期所有举动都在为“空头”造势。此前行事极为低调的国储,在过去两个月内频频高调出场:10月开始在上海期货交易所增加库存,11月11日,国储一位官员声称,国储目前的铜存储量有130万吨,远远高出此前市场预计的30万吨水平。

        自11月16日开始连续四周,国储每周在国内现货市场上通过拍卖手段抛出2万吨现货。分析人士认为,国储的反常高调同力图挽回在LME所做的空头头寸亏损有关。因为国储的这些言论和举措意图非常明显,都是有利于沽空投资者的。但事与愿违,国储的行为反而刺激铜价进一步上涨。

        除了在国内现货市场上抛铜之外,国储在期货市场上也非常高调。有外电报道,11月16日晚,国储已向国务院申请要求出口20万吨铜,这一数字与传闻中国储在LME所建的空头头寸相符。在此传闻下,LME三月期铜价格下跌了近40美元至4075美元水平,但很快又涨回了原来价位。随后,从宁波港传来的消息称,在合约交割之前,国储已经向新加坡的LME仓库运出了超过3万吨江铜(江西铜业出产的铜)。同时,国储还在沪铜市场的12月和1月合约上抛了近4万吨空单。从沪铜交割库传出的信息看,这些空头合约都将会予以交割,而国储已经将4万吨铜运入了仓库。

        阶段战局

         尽管对决暂时不会在12月21日分出胜负,但之前的战局显示,阶段的胜负已然明了。

         11月16日,被看做是国储中心与国际基金大鳄的首战。当日,国储中心受国家物资储备局(下称国储局)委托,以公开竞价方式抛售了2万吨铜。此后,连续四周,国储局在北京每周进行2万吨储备铜竞拍,四次竞拍,共成交51099万吨。

         同期,上海期货交易所公布的持仓显示,国储局借以操作的主要通道之一——中粮期货席位,其中一个交易日内就累计抛空期铜4万吨。

         对于拍卖铜的目的,中国期货业协会副会长常清认为,一是为了满足国内铜加工企业的生产需要;另外,国际机构操纵了国际铜价,并频频“挤仓”国内买家。因此国储抛铜是反周期调节,是为了让铜价回归供求关系。

         在国储局公开拍卖储备铜的同时,国家发改委也公开表态,炼铜业产能过剩,将受到重点调控。

         对此,市场的共识是,国储局意图通过打压上海铜价,进而拉低伦敦铜价,实现在LME的空头获利,起码损失不会过于惨重。

         事与愿违

         LME铜价只是在国储局首次抛铜的当天出现短暂下跌。随后几次抛铜日,市场不跌反涨,至12月12日,沪铜伦铜再创新高。LME三月期铜终盘收报每吨4373美元。同日,上海期铜高开高走,全线上涨。其中主力合约602以40170元报收,上涨810元,盘中创下40180元的历史新高。

         LME铜价再次推升的背后是国外对冲基金继续建立多头头寸。据美联社报道,美国Moore Capital、Vega Asset Management、Touradji Capital对冲基金以及英国主营商品期货的对冲基金Armajaro都在11月16日之后,又新建了大量多头仓位。而原有多头仓位的伦敦定量对冲基金Winton Capital创始人戴维·哈丁公开表示:“我们做多已有很长时间,并且仍然看涨。”

         分析人士表示,海外基金看多的理由是,中国已持有巨大空单但没有足够的供应量;中国需要回补空头仓位,而且海外基金对铜的供应渠道拥有控制权,这两个因素国储局都无力改变,未来同样难言乐观。

         未了之战

         对于展期,这其实是一个无奈之举,如选择20万吨现货交割,这相当于全国产量的1/3,而对于中国这个每年约80%需要进口的铜消费国,将会一定程度影响到物资安全;而如选择买入平仓,亏损巨大。少量交割不至于影响物资安全,而大部分展期从长计议,以时间换得空间,期望未来铜价会下跌,减少损失,甚至盈利。

         而展期并非是“免费的午餐”。展期操作为买进到期合约,同时卖出相同数量的远期合约,而目前LME的远期合约价格低于近期合约,一买一卖需要支付成本。据上述权威人士分析,国储局为实现展期,每吨支付的差价约为300美元左右,15万吨就有约4500万美元的损失。

        事实上,官方已经承认国储铜的亏损。12月12日,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表示,由于缺乏对市场风险的有效控制,“国储铜”事件代价惨重。这是国内政府高官首次对“国储铜”事件表态。

         此后,面临同样的问题是,结果能否如国储局所愿。

         上述人士认为,支撑国储局做展期的决定,另一重要依据是,铜的现货市场未来的基本面是供大于求,其期货价格相应也会长期看跌。

         据国际铜研究小组(ICSG)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欧洲铜消费同比下降8.7%至247万吨;日本同比下降5.3%至79万吨;美国同比下降8.5%至151万吨;而中国1至10月铜消费高达248万吨,同比增长10.9%。

         而就在10月底举行的LME年会上,铜价将会走低还是各方比较认同的说法。标准银行(Standard Bank)在今年的LME年会上预计,2006年铜市将少量过剩26.3万吨,均价为3125美元;2007年过剩45万吨,均价将跌至2425美元。汇丰银行在基本金属展望报告中预测,因新铜矿供应量激增,LME现货铜2006年均价为3086美元,到2007年将回落至2646美元。

         但尽管这样,期货市场却出现了与预测的基本面悖离的走势。

         对此现象,国内资深期货专家刘仲元的认识是,“LME并不如人们想象中的那样,是一个纯粹按照供求关系来定价的国际市场,它实际是一块大鳄丛生的沼泽地。与石油一样,在期货市场里交易的价格早就脱离了供需的基本面,很大程度上就是基金利用各种题材在炒作拉升,希望未来回归基本面,并非易事。”

         而在刘仲元看来,对于未来,国储局同样无力改变的一个不利因素是,许多看多的基金实际掌握铜矿供应权,之前全球最大的铜生产国智利出现供应中断;印度炼铜企业Birla发生火灾;麦克莫兰铜金公司上周二宣布:该公司旗下的全球第二大铜矿印尼Grasberg铜矿生产低于预期等一系列事件绝非偶然。未来,只要对决继续,这种情况随时可能再出现。

         目前,国内外分析人士一致的看法是:20万吨都不能解决问题,如果能抛出50万吨铜,可以让国际市场的铜价大幅下跌。

         坊间传言,国储局在未来5个月左右的时间内还将继续在市场上拍卖储备铜。常清认为,从这几次国储抛铜来看,其中大部分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入库的旧铜。而国储局后来(包括亚洲金融危机时期)还收购了相当数量的现货铜,这几次抛售都未见到。从上述角度来看,国储库存的现货铜数量非常大。

         而国储局在此前的操作中的表现,似乎没有如其声称有130万吨库存的那样底气十足。在连续4周竞拍之后,目前仍没有公布继续抛铜的计划。

         据国联期货分析师陆承红的分析,国储又不太可能长期稳定抛售储备铜,当国储释放量再也无法弥补进口缺失数量时,内外价差必然产生回归,而回归的第一步是敞开原料进口通道,变相增加国内供应量,反而可能导致进口铜价上升。

        到底是谁的错?

        “国储铜事件”到底是谁的错?有人认为是刘其兵的错:由于其过度投机,才引来国际基金的逼仓;也有人认为是国际基金的错:因为按照规定,刘其兵所建的头寸应该是机密,国际基金却违反规定窃取了该机密,并以此为依据,将中国国储视为“难得”的交易对手;也有人认为是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错:由于该所松散的监管体系,最终导致了这种基金逼仓行为的发生。

        最后一种观点,似乎为我们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借口——如果LME的监管措施足够严谨,基金就无法取得国储的头寸机密。而缺乏这个基础,基金们也不敢下这个赌注,而国储也就不会遭此厄运了,因为国储此前在国内期货市场上的类似操作基本上以获胜告终。

        但问题在于,国储在国内期货市场上的战绩,是否说明国内期货市场的监管优于LME?果真如此的话,为什么LME能成为国际铜价定价的一个最重要的风向标,并吸引最多的资金投入这个市场呢?笔者认为,国储,包括很多国内的国有企业(如中航油和株洲冶炼厂)在国际期货市场的惨败,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都在“客场踢球”,而且对这个市场的规则和潜规则,显然缺乏足够的了解。

        在“客场踢球”有很多弊端。贸然进入的后果之一,可能会导致自己的底牌被对手了解得一清二楚,而对对手的底细却所知不多。因为这个市场里最大的玩家——经纪公司们,没有一家是中国的。以小人之心度之,即使经纪公司有为客户保密的义务,也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而“出卖”中国的企业。

        后果之二便是不清楚“客场”游戏的潜规则。在“客场”游戏,每个人都应该非常小心,不能“铤而走险”。据笔者了解,一些大的基金公司在做交易时,都会做好保护头寸(即反向头寸)以备不测,而很多中国企业,在多次碰壁后,仍然没有吸取这些教训。

        面对“客场踢球”的种种弊端,笔者认为,除了国有企业们必须做好风险控制以及认真学习“客场”的潜规则之外,另一种方法是积极发挥自己的“主场”优势,邀请国际基金加入我们的“主场”游戏,或许形势会对我们更加有利。但可惜的是,我们的“主场”却很难吸引这些大资金进入。即使有外资进入,也只是为了配合海外的期货市场,或者是通过一些“非阳光手段”借尸还魂。

        国内期货市场无法放开的原因,一是因为国内期货经纪公司以及期货投资者的实力还非常弱小;二是小规模的期货市场无法容纳大资金的“折腾”,就像池塘里养不得鲸一样,小市场没办法吸引大资金。但中国投资者在“客场”屡遭挫折的事实却说明,作为一个原材料商品的消费大国,其弱小的期货市场已经无法再同其巨大的消费需求所匹配。建立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主场”期货市场,对于改善原材料供需状况,在市场上“扳回一局”,争夺国际定价权,都有莫大的帮助。(证券市场周刊 中国经营报 南方周末 栗新宏 箴研 冉孟顺)

      • 家园 现在交了铜的话,亏没亏?
        • 家园 如果130万吨是真的,还大赚特赚呢!...

          如果130万吨是真的,还大赚特赚呢!

          大家注意一下国储拍卖的价格,39000大约是美元4800元,高于lme.而大多数时候国内和lme大约是1:10(有关税和运输的原因),现在国内是被国储在国内攻无不克的威风吓倒,没人敢做多而已,因为国储估计可以强迫国家减关税或大量抛储备量。这实际会导致国内大量缺铜。

          我对2000年前的国内的期货市场有些了解,一片烂污,经常强制协议平仓。一句话,比股市还烂。象国储这种身份根本就不该在国内投机。想一想你敢和格老赌利率吗?这些都不是一时的问题,现在是外战,我们还是希望国储能挽会局面或至少少输一点。

          • 家园 小问一下,他们拿了那么多铜干什么?

            这么看来国储要交出40万吨铜,这些铜价值近200亿刀,一天的利息就非常惊人了。然后呢?自己用得掉吗?用不掉的抛吗?国储不吃进怎么办?国储要调节中国市场的铜进口量还是很easy的吧。

            • 家园 首先,物理交付的只会有几万吨,

              首先,物理交付的只会有几万吨,其余的都转到远期成了数字游戏,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那130万多半是虚的。第二,他们现在先收了这几千万,至少暂时有利。第三,等国储来买回去啊。第四,国储当然可以通过政策改变国内的短期需求,但一般无法改变长期需求量。国内也是多方面利益的平衡。比如发电站修好了长期不能铺电线,行吗?

              一个投机者必须预见到这一切并对这一切可能的错误负责,因此别眼红人家的利润。投机是艰难的事业。

              必须说明的是,国储选择了长期战斗。那么虽然现在不利,还有可能扳回。也有可能输得更多。投机的每一个决定都是艰难的。

    • 家园 立马就感受到了铜涨价

      家里房子装修,要买铜水管。

      11月初每根5.6USD

      月底每根6.25USD

      昨天又买,每根7.05。想起河里的文章,决定做多,原本只需要3根,昨天买了七根

      关键词(Tags): #铜
      • 家园 你老人应该少买几根爱国水管,

        铜又回到了4611美刀,金在500美刀左右振荡,局势艰难啊!

        你老人应该少买几根爱国水管,国储那哪天有人跳楼了没准就是你老人家这只最后的buterfly搞起了一场风暴:)

        大家说的市场不可战胜其实就是这个意思。楼主不自觉的也成的多头的一部分。

    • 家园 spot copper dropped to 4090,three month

      contract simply dropped to below 4000.

      I guess they simply covered all the short.

      By the way, gold dropped to below 500, they must cover copper if they long gold at the same time.

    • 家园 说句外行话,

      我国不是稀有金属大国么?

      难道不能操纵稀有金属,如钛的价格来抗衡?

      石油欧佩克组织不就以其石油生产量操纵着石油价格。

      手头有了筹码,就不怕耗时间。投机基金怕的就是耗时间。

      还是好好整备好自己的原材料加工工艺,和重工业体系重要。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