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三国随章侃(连载) -- 沉睡的天空

共:💬334 🌺140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东汉的官制和权力归属不是一个简单的话题

        秦西汉初年虽然设有丞相职位,实际上是三公制,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汉武帝时期开始丞相虽然名为百官之首,实际上成了虚职,并不得志,御史大夫实权更大。当然由于内朝设立以及托孤霍光等人时“录尚书事”,外朝整体变为执行机构而不是决策机构。如果说剥夺丞相(外朝)权力,汉武帝完成了关键的一步。到了东汉的三公制不过是变换了官名,没有太大实际意义。

        真正的权力实际上是“录尚书事”。汉武帝设立内朝,光武帝设立尚书台本意是加强中央集权,当然他肯定没想到后来录尚书事成了权臣把握朝政的工具,以至于最终帝王本人都无法左右。东汉以来录尚书事的官员有的是三公,有的是太傅,有的是大将军,其实官职为次要,握有录尚书事的权力才是真正的权臣。皇帝本人要铲除这些人物都不得不借重于宦官,采取类似宫廷政变的多少有些不光彩的人物和手法。外戚势力之大,已经架空了皇帝。孝冲孝质孝桓三帝,均为外戚梁氏所立。东汉除去最初三位皇帝以外,登基的年龄小得可怜。冲帝两岁登基,两年后“驾崩”;质帝八岁登基,同样两年后“崩”,很显然,外戚豪强实际上是故意挑了小孩,免得他成为自己横行不法的障碍。

        http://www.cchere.com/article/211567

        我之所以不轻易地把曹操看作东汉的叛逆,就是因为终东汉一朝,皇权始终不知道是个什么东西。除去最初三位皇帝,朝政大权几乎一向掌握在外戚或者宦官手中。这样做皇帝,我想刘家也该受够了。

        如果把话题扩大一点,商鞅变法以前周天子世袭,诸侯世袭,大夫世袭,大夫下面的士也世袭。而且不是俸禄的世袭,而是权力的世袭。商鞅变法根本上打破了世袭制,西汉初年平定七国之乱以后发展为诸侯俸禄可以有一定的世袭,但是政治经济军事权力一概不能世袭,而是择优选拔的制度。唯一的例外算是皇帝一家。客观上就早晚会造成大家都相对精明强干,只有帝王本人窝囊的局面。君主最后落到实际上仅仅拥有俸禄而无法握有实权(这是东汉中期以后典型的局面)的结局,早在商鞅变法时就已经决定了。

        • 家园 简单说就是做官有竞争做皇帝反而没有竞争

          商鞅变法之前,是皇帝/帝王有竞争,各地邦国首脑都有问鼎的机会。

          由于竞争的需要,君主们不得不加强麾下部属的竞争。

          到了秦统一之后,君主的竞争极度弱化了,而部属的竞争只是小规模弱化。在实际操作中起到的效果,部属竞争的弱化,起到了形成一个稳定竞争机制的作用。于是部属之间进行了长期的、稳定的竞争,竞争水平逐渐上升,斗争能力日渐提高。

          于是皇帝就悲剧了……

        • 家园 :)西汉和东汉毕竟还是差的许多,光武帝做的可不单纯是创新

          东汉一朝,皇权始终不知道是个什么东西。

          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即便除去最初三个皇帝,以后的皇帝也是掌有实权的,只是东汉皇帝颇多年幼的时候,太后辅政,权力掌握在外戚手上,但是皇帝成年后往往借助宦官夺回权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权力就变成宦官了,只是东汉皇帝往往早死,造成权力的再次更替,但是不意味着没有皇权,这点许多文章都有说明。

          曹操之所以说他设立丞相是叛逆,因为从法理上来说,录尚书事毕竟还只是皇帝的秘书机构,而丞相则是自己设个部门,把尚书都变为自己的下属了。就好象现在名义上国务院是在人大之下,但是突然说国务院自己能独立行事,不要人大管辖了,这样假若说国务院不是叛逆才怪。

      • 家园 日本丰臣秀吉的“关白”一职和这个“丞相”倒是有几分相似。

        想来木下藤吉郎也是对天朝故事知之甚详。

        扫平袁家势力吞并四州那是建安十二年的事了,离建安五年的官渡之战有七年之久。

        再次纠正了我的错误概念。这七年时间在袁老的嘴里可也九十一两句话的时间。(决无贬低袁老的意思)

        到了东汉。汉光武帝乃是中兴汉朝的名君,他为了加强皇权,也并没有设立丞相这一职位(所以说丞相这一职位并不是到了朱元璋才废弃的,实际上很多朝代便没有丞相这一职位,)而代以三公,三公也是摆设,尚书台这个皇帝秘书处才是重要的。

        又上了一课。很多介绍明史的书籍都很强调老朱为了加强皇权,废掉丞相的职位。往往给人以“此事自老朱始”的印象。

        • 家园 要不怎么说三国演义是演义呢

          应该说朱元璋是最后一个废除丞相的,而不是第一个,哈哈,当然万一以后再有皇朝的话,老朱的位置可能要让人

          • 家园 清朝又废过一次丞相

            清初康熙时代玩过大学士制度。好像和唐代政事堂以及明代内阁有相似之处。不过清朝皇帝连这都不能接受。康熙时代就已经无法容忍这种事情了。雍正时就改了军机处。然后军机处成员的地位就开始逐渐上升。然后就是女主当政了……

        • 家园 相权的确是到明朝才正式废除的

          中国古代并不是一人独裁,也是有分权的。秦朝开始的三公九卿制度,其实是把政府权力分为行政(宰相)、军事(太尉)、和监察(御史)。三者互相制约,互相监督,皇帝则作为最高仲裁者。

          但是和平时代,相权实在太大,对日益膨胀的皇权是个制约。而很多皇帝不论是否有所作为都没心思去和宰相搞政治斗争。从王莽开始,相权又发展到可以改朝换代的局面,皇帝自然害怕。所以历代皇帝都在不断削弱相权。

          宰相这个一人之下的职位在各朝各时代的叫法不同,丞相,司徒,开府仪同三司,录尚书事,尚书令,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等。但是共同的特点就是这个位子由一个人掌握,并且宰相可以有自己的一套班底。好比现在搞议会制的国家,国王或者总统是名义国家元首,首相或总理都有自己的一套班子,握有实权。

          朱元璋的废丞相其实是把原来属于丞相助手的那套班子变为由自己直接领导。也就是说他身兼皇帝和宰相两个职务从而把皇权和相权合二为一。用现代政治体制比照就是从议会制改成了总统制。但是他的子孙不争气,能力不足,结果除去一个宰相却出来一堆宰相。明朝成了内阁制度。但是这个内阁不能像以前的宰相那样主动发布政令,理论上内阁大学士们只是为皇帝提供咨询的国事顾问和秘书。虽然在实际上大多数政令是内阁草拟,皇帝只是个橡皮图章,但碰上象万历那种几十年不理政事的皇帝,内阁就只好抓瞎了。

          清承明制,不过把内阁换成了军机处。好在清朝的皇帝勤政,而且平均素质都在中人以上,这套制度的优点就发挥出来了。

          所以说相权在朱元璋手中废止并没有太大的错误。

          • 家园 明朝的实际相权

            到后期,其实在司礼太监手上,内阁大学士票拟的东西最终是交给司礼监,然后由司礼监转呈皇帝批红,有时候皇帝就让司礼监秉笔太监自己处理了。

            明史职官志有,

            然内阁之拟票,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之寺人。于是朝廷之纪纲,贤士大夫之进退,悉颠倒于其手。

            清朝则没有这个问题。

          • 家园 不错不错!花一个!

            以前教科书上政治制度到明清发展到了一个“高峰”,还是颇有道理的。

    • 家园 【原创】三国随章侃 第三十章 官渡的偶然

      三国随章侃 第三十章 官渡的偶然

      (演义第三十回 战官渡本初败绩 劫乌巢孟德烧粮)

      官渡之战乃是汉末乃至中国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也是曹操与袁绍争夺北方霸权的转折点,官渡一战之后,曹操终于一反之前对袁绍的劣势,为自己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在日后讨论袁曹时,我们常常说到袁绍与曹操的个人能力,以袁绍不如曹操,或者以荀彧的四胜和郭嘉的十胜作为例证。只是这些更多是因为曹操胜利而为之找的证据而已,假若袁绍胜利,相信我们也能看到史学家找出无数个证据来证明曹操的失败是必然的。自然,这也不能错怪史学家们,因为历史学往往就是一种寻找胜利秘密的学问,而实际上,历史充满着偶然,而官渡之战就是一个偶然事件。

      要谈论官渡之战,先从双方战前的大环境来看,经过多年的征战,北方局势基本明朗,原来的吕布,袁术,公孙瓒等主要势力已经被歼灭,北方主要形成了以袁绍和曹操两大集团对峙的局面。而在这种情况之下,双方的实力对比最为重要,而以曹操与袁绍的实力对比来说,曹操明显不如袁绍。

      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明白实力的定义,虽然说领导者的个人能力也是实力的一部分,但是这种能力很难作为具体数字来体现,而且即便有这样的能力,也需要领土,军队,人口,粮草等物质来实施之,即便天纵奇材,没有实力也白搭,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世界上不乏天才被庸才打败的情况,并非智不如人,是力不如人也。所以在实力计算上,通常应该把领导人的个人才智忽略比较适当。况且,袁绍成为东汉末年的首屈一指的力量,除了他的家族之外,他的个人能力也发挥了作用,若说其不如曹操或许是,但是假若说他一无是处,就不妥当了。

      同样的情况,荀彧的四胜说和郭嘉的十胜说我们除了对其中军队战斗力的评价可以借鉴之下,其他的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荀彧和郭嘉的这些说法更多是一种辩论技巧和对本方信心的鼓舞,但是假若因为这样就能够打败袁绍,那就大错特错了。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袁绍灭公孙瓒,夺得幽州大部,加上自己本就有的冀州,外加并州和青州部分,正所谓四州之地,其中以冀州实力最为雄厚,袁绍将自己的大本营经营多年,在东汉时期已经成为首屈一指的大州,曹操在得冀州后清查户口认为冀州仍然可得三十万众,这在战乱人口流失严重的东汉已经是相当惊人的数字了。而曹操方面,拥有兖州,豫州,徐州等地,这是东汉末年战乱的主要地区,几个地区甚至反复受到战火殃及,如曹操的大本营兖州在曹操与吕布拉锯时军队因缺粮而罢兵,军队都已经如此,平民可想而知。曹操即便兴屯田起了一定效果,但是比之袁绍还差了许多,在人口和军队数量,后勤补给程度上,袁绍比之曹操有相当大的优势,这袁曹双方都有着共识,所以袁绍方面的谋士田丰沮授都提到以消耗曹操民力为主的战略,而曹操视袁绍为第一大敌,其手下谋士在辩论时也对袁绍兵多将广这点予以承认。实力上的差距使得曹操面对袁绍要畏惧三分。

      不单如此,在政治上曹操也没有太占优势,虽然挟天子令诸侯占了部分优势,但是正如我前几章所说,挟天子令诸侯只是令比自己弱小的势力和独立势力归顺行了方便,但是对于强大的对手来说,这点就毫无用处。袁绍对这个不喜欢的皇帝并不买帐,没有挟天子也建下了如此大的家业,挟天子来说,对袁绍并无作用。曹操一度是袁绍从属,之后又是长期的盟友,在联盟地位中也处于低一级的地位,连大将军之位也让给袁绍,对于袁绍,曹操在政治上也没有压倒性优势。

      而从周边来看,袁绍驱除公孙瓒周边没有大敌,北方匈奴与之交好,公孙度离之太远,主要面临曹操,而曹操则不同,四面环敌,袁术,吕布,张绣,张杨,刘表,刘备这些诸侯都先后是他的对手,就在曹操与袁绍对峙时期,在后方仍要担忧刘表是否会北上。

      正因为处于多方的劣势之下,曹操才一直想着打破这样的态势,而在与袁绍结盟的同时,加紧攻伐其他势力,在灭了吕布和袁术这两个他与袁绍的共同敌人之后,曹操下一步的目标就是在袁绍之前将可能的敌人击败或收编。在这点上曹操做的相当的成功,张杨被其部将亲近曹操的杨丑所杀,而虽然杨丑又被亲近袁绍的眭固所杀,但是曹操派部将史涣击败眭固,收河东,外加他派钟繇入关中,抚镇马腾等人,西边便不用担心了。东南方向,上一章已经说到,孙策之死使得江东无心无力北向,而在荆州方向,他顺利再度收编张绣,不但壮大了自己的实力,又使刘表狐疑,在之后袁曹对峙中,刘表不帮助任何一方,而这就是曹操的胜利。这些问题,曹操政治手腕远多于军事用兵,而在政治手腕失败,如眭固一事,曹操能果断用兵,这样,曹操在袁曹对峙前,渐渐扳回了一些劣势,而袁绍方面,在曹操占据黎阳等地后,袁绍也准备出兵,这次出兵的决策受到了沮授等人的反对,引发了一次论战,很大程度就是因为曹操作好了对袁绍的整体防御准备,不过袁绍出兵的决策大体并非错误,沮授田丰等人也并非单纯的反对出兵,(之后田丰就劝说袁绍出兵许都)只是认为不合时机而已,这一定程度也说明了曹操战略的成功。袁绍和曹操开始对峙,但是一件突发事件改变了这种情况。

      突发事件便是指的刘备在徐州再度自立,(演义中描写成刘备占据徐州后向袁绍求援导致袁曹战争,事实上并非如此,袁绍与曹操的战争爆发和刘备自立应该并无直接关系,甚至在刘备自立之前。)刘备在徐州的自立使得曹操原本相对安定的后方加入了一个钉子,曹操面临着两线作战的局面,这样一来对于袁绍便最为有利,假如他果断出兵的话,然而他并没有听从田丰的建议,这是他决策中第一次失败也可以说官渡决战前最大的一次。

      随着刘备被击溃,曹操再度回到前线,与袁绍对峙,而随着颜良文丑先后的战败,袁曹两军开始了相持阶段,也就是这个时候,曹军开始出现危机。

      袁军与曹军最大的区别便是袁军兵多,粮多,战斗力稍微不足,而曹军兵少,粮少,但有战斗力。而且曹操往往能聚集大军后对袁军一部进攻。袁绍在颜良文丑遭到失败后,明显放弃了分兵的打算,而率大军与曹操相持,这是相当明智的选择,此外,派遣刘备与刘辟等人联络,骚扰曹操的后方,应该说,袁绍这样的决策是比较得当的。曹操的特点便是放他一点空间便会找出一些机会来,之前沮授所提到的打持久战,派奇兵长期骚扰,消耗其粮虽然是好策,但是假若不给曹操压力,将其主力牵制在官渡一带,那很容易造成奇兵被曹操寻机歼灭的结果,而将曹操主力拉入消耗战中,再派兵骚扰效果好的多,也最适合发挥袁军的特点。曹操在拉锯战中陷入了苦境,三国志记载“太祖与绍相持日久,百姓疲乏,多叛应绍,军食乏。”这便是袁绍主动对峙的效果,在军粮匮乏的情况下,军心严重动摇,日后曹操在袁绍帐中发现无数曹军将领暗通袁绍的书信。(曹操仿光武故事将其全部烧毁。)连曹操本人信心也动摇了,试图后撤,但是在军心动摇的情况下后撤,很可能就是一个大溃败。到此时,袁绍可以说已经将之前的不利局面全部扭转过来,只要曹军一撤,袁军直追,很可能是个辉煌的大胜利。

      然而,历史在这里转了一个弯,许攸因进言袁绍不从,(关于许攸的派偏师偷袭许都之事虽然是奇计,但是并不稳妥,偷袭许都必要分兵,分的太多只怕对曹操的对峙不利,分的太少打不下许都,反伤士气,假若胜负未显还可以试试,在如此大的优势之下到是不必行险。)而家人获罪下狱的情况下投奔曹操。其实此事也奇怪,许攸是袁绍的重要谋士,通晓大多数机密,居然能轻易到曹营而袁绍迟迟没有发觉,也太过大意了,这或许就是战争的戏剧性吧。

      曹操在绝望之下,得到许攸指点,偷袭乌巢得手,而袁绍在此又犯了一个大错误,他不派主力救乌巢而是攻打曹操本营,结果乌巢被烧,曹操本营也没打下,军粮被烧一事导致了袁军的大内讧,张郃投降曹操,数万大军在粮食被烧,大将投敌的双重打击下军心严重动摇,曹操乘机进攻,袁绍军崩溃,袁绍在八百骑兵卫护下逃出。

      官渡一战从袁绍占据绝对优势到崩溃只有一天时间,只因为一个谋士的逃离,只因为一个决断的错误,虽然我们可以找出如乌巢离本营太远等因素。但是在我看来,这只能说明战争的偶然性和戏剧性,在战争中,除了战略战术之外,运气这一因素真的是相当大的存在。

      就在偶然的官渡之战结束后,曹操终于一反颓势,对袁绍占据了上方,不过,离真正的一统北方,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要走。

      附:官渡的人数

      官渡的双方人数一直是个谜,演义中数字那自然不可信,而史书上也找不到明确的数字,虽然有称袁绍率精卒十万,骑万匹,但是这是在袁绍正式进攻曹操发起的兵力,不代表这是官渡之战袁军兵力,而从官渡曹操坑杀七万袁军的记载来看,(坑杀对于曹操到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曹操连供应自己的粮食都没,根本无法收降,留下必然闹事,而放他们回去等于是帮袁绍马上恢复战斗力,那时袁绍再杀来曹军全部完蛋,所以只有坑杀一法,白起在长平之后坑杀赵军是一样的道理。)官渡袁绍军应该是在七万之上,十万之下。也有专家认为是五万左右。

      而关键的是曹军的人数,曹军的人数是个谜,我们只知道曹操是以少胜多,但是具体是多少就不得而知,有说袁军是曹军的十倍,袁绍十万左右,那曹操大致数千人,并以三国志武帝本纪中“时公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为证。但是这可能性太小了,曹操起兵便有几千人马,入主兖州人马更壮,尤其收降几十万青州黄巾后,之后虽然连年征战,外加人口减少,粮食匮乏(这应该是曹操兵力减少的主要原因),但是作为仅次于袁绍的第二大势力,绝对不至于只有一万不到的地步,须知,荆州江东在大战时也能调集几万兵力,此时的曹操比他们应该不差。尤其不久前张绣还率众投降并加入了这次战役。另外,袁绍与曹操对峙后期发展是分营屯兵,袁绍连营数十里曹操与之相当。假如以十分之一的兵力,肯定无法办到,而且曹操在官渡接连用兵或者分兵,比如遣徐晃偷袭袁绍粮车,自己率军击败文丑,于禁就曾经率五千人出击,还要包括派遣曹仁攻打刘辟等人,尤其曹操最后率五千步骑偷袭乌巢,这必然是优中选优出的精兵,而同时剩余的兵力能抵挡袁绍军主力的冲击,也不至于太少,曹军在官渡战区动用的兵力肯定不止一万。

      那“时公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是指什么呢?我认为这或许是某一个阶段曹操防御的兵力,曹操常常会分兵袭击,甚或如攻打刘备时那般快速行军来回,而且考虑到伤者如此之多,也可能是一次作战后紧接着便来防御袁军,而防御的袁军也是先头部队,并非全部部队,而到了筑营对峙后,双方的部队渐渐聚集到官渡,这才出现了袁绍被坑杀七万这样的数字。而与之对峙的曹操在官渡的兵力绝对不会太少,虽然战史上不乏以一对十的防御或者进攻的战例,但是那更多的是因为被迫的情况下,任何一个将领都希望带兵多多益善,曹操再托大也不至于就以这么少的军队来应付袁绍。

      曹军在官渡期间三国志虽然没有总兵力的详细描述,但是对于部分兵力却有着记载,其中于禁便记载至两次,一次是作为先锋。带二千人在延津防御,而曹操率主力至官渡,并于此时东征刘备,另一次是和乐进一起率领五千人主动出击,攻破袁绍的别营多处,之后回到官渡,而另外便是曹操两次用兵,一次延津不满六百骑破文丑,一次便是乌巢五千众。

      先说曹操,陈寿在武帝本纪中写到破文丑时曹军“时骑不满六百”,但是这不满的六百骑并非指曹军只有六百人,而是指只有六百骑兵,正如所谓文丑所率的五六千兵也并非全是骑兵,如曹军探子所言:“骑稍多,步兵不可胜数。”可知文丑所率的也是以步兵为主,只是骑兵在前而已。

      而乌巢的五千人我们已经分析过,这是曹军大致选出的精兵,因为是偷袭,重质不重量,不能太多,过多一来易被袁军看出问题,二来也妨碍机动性,正如李靖偷袭突厥只用三千骑兵,但是唐军主力为十几万之多,所以这五千人只能说是曹军的精干,但是绝非曹军的大部分主力,这样一来曹军的总数还是不得而知,只能得出绝对超过五千人这样的估计。

      反倒是于禁的记载中更有价值,第一次于禁守延津,率众两千,而此后曹操率主力东征刘备,也就是此时袁绍拒绝了田丰的攻打许都计划,如此可知,此时袁军主力并没有对于禁展开进攻,记载中对于禁的进攻应该是袁绍部分部队的进攻而已,于禁的这两千部队更象一种牵制性的部队。

      重点在于,第二次于禁攻打袁绍别营时,和乐进合兵有五千人之多,这是曹操攻打乌巢的兵力了,当时用兵的最大特点便是部将独立率军的人数绝对不可能带领超过主公的部队,换一种通俗的话说,主力是不可能由部将统领的,于禁虽然是曹操的心腹大将,但是也不可能率主力出击,这样来看,曹操能分出五千人给于禁,那自身至少在一万军以上,于禁随后便率军回到官渡和曹操合兵,这样来看,曹军总数至少在二万左右,这已经是相当保守的估计了。

      元宝推荐:海天,
      • 家园 与河流有关系

        袁绍连营数十里,曹操不一定需要这样做。

        北半球地球自传造成河流北岸平缓多渡口,南岸峻急少口岸。所以,袁军南下,出发地可以有很多。曹军北拒,防御点却很少。

        这样来看,曹军就算比较少,也可以构成足够防御。何况防止对方登陆,所用的兵力比野战阻击更少。曹军在一线布防的兵力就算少一些也没问题,重要的是后方增援及时,以及一线将领坚决。历史上那些黄河决战却闻风崩溃的南军,主将是猪的原因更多一些。

        另外曹军乏食,有可能较多兵力放在较为靠近补给线的位置,待命而出。而偷袭乌巢的时候,曹操必然会集中兵力,加强一线。

        所以,实战中,曹操带走偷袭的兵力之后,曹军大营的防御未必会有明显下降,在局部地点,特别是一线浅纵深,反而可能会进一步加强。所以,在曹军袭击乌巢时,袁军谋士不建议立即增援乌巢反而建议攻打曹军大营,纯粹是一个馊主意。

        而且守卫后勤基地的一般不是什么好鸟。都说前勤不如后勤,这些人日子过的滋润着呢。估计很多袁军乌巢守军还想着援军很快就到,我们这些领了肥差的家伙只要敷衍敷衍,等援兵到了坐着看戏就好了,结果援军迟迟不到,需要这群拿到好差使的家伙出力的时候,形势已经很危急了。

        所以出主意的袁军谋士简直是给乌巢守军出了大大难题,想戏耍他们,最后耍了自己。

        • 家园 援军也是派了的,只是不够罢了

          三国志武帝纪里写的很清楚了

          公乃留曹洪守,自将步骑五千人夜往,会明至。琼等望见公兵少,出陈门外。公急击之,琼退保营,遂攻之。绍遣骑救琼。左右或言“贼骑稍近,请分兵拒之”。公怒曰:“贼在背后,乃白!”士卒皆殊死战,大破琼等,皆斩之。绍初闻公之击琼,谓长子谭曰:“就彼攻琼等,吾攻拔其营,彼固无所归矣!”乃使张合、高览攻曹洪。合等闻琼破,遂来降。绍军大溃,绍及谭弃军走,渡河。

          袁绍派了部分骑兵来支援乌巢(骑兵速度快嘛),而且也赶到了,给曹操制造了一定的麻烦,但是没有改变战局。阿瞒这句“贼在背后,乃白!”实在是英雄发狠时的关键决定

          通宝推:联储主席,
          • 家园 乃白是什么意思?
            • 家园 已经有人替我回答了

              其实三国志本传(本纪)这段的内容包含了很多东西:

              1 曹操不可能如前面所说的那样“兵不满万”,因为他亲自偷袭乌巢带的人数就是5000步骑

              2 曹操在早期作战中,喜欢亲自带队打最关键的战役(之前濮阳战吕布,因此调进了埋伏圈)

              3 乌巢战役中,淳于琼最开始是出阵迎击的,如果一开始就固守,情况又不一样

              4 曹操发狠的时候真不要命

              5 一般而言,曹操亲自出动,是曹洪守本阵(不是夏侯惇,也不是曹仁,曹家班四大将中,曹仁和夏侯渊都是独立带兵行动,夏侯惇和曹洪随同曹操,但当时夏侯惇的眼睛好像还没好利索),之后围攻邺城的时候,曹操出去迎战袁尚,还是曹洪守本阵。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