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康熙:中医治疟的照妖镜 -- 邪恶博士

共:💬215 🌺111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 家园 给你一个中医小故事,来自 《医林掇英》

          虽然是故事,但是由真实事件改编。里面对五行的看法是正确的看法,真正的去伪存真。

            在东方医院的一间门诊室里,今天是疑难病门诊的第一天。小张到得最早,洒扫已毕。钟老、应医生、杨医生陆续到达,接着陆老医生也来了。钟老看人已来齐,而诊病时间未到,就和大家闲谈起来:“我们试办这个疑难病会诊,不但为了解决几个疑难病证,并且希望能探讨医学理论,提高医疗质量。”陆老先生谦虚地说:“主要向钟老学习。”“还是互相学习,我们在医疗上要团结一致,在讨论时要百家争鸣,各抒己见。不必过谦,… … 。”话音未落,小张叫进了第一个病人。

            这个病人四十开外,身材修长,形瘦色苍,两颧微红,双目有神。一走进门就向钟老等打招呼,“各位老医生,我是你们医院的老病号了,以前有肺结核,病休了几年,现在勉强能上半班,但咳嗽吐血,总是不好。”一边说话一边在写字台的右边坐下。因为钟老习惯于用右手诊脉,所以病人的坐位放在右边。

            “漫性病只能慢慢来,自己不必着急,我们一起讨论,商量一个比较积极的办法。”钟老一边稳定病人的情绪,一边翻阅厚厚一叠病史卡。小张介绍治疗经过:年幼时患过粟粒性肺结核及胸膜炎,咳嗽、吐血常有发作,此次发病已半年。主要证候是咳嗽及小量咯血,时停时发。痰液时多时少。或黄或白。开始用抗房药链霉素、异菸肼,后因链霉素过敏,改用卡那霉素,目前单用异菸肼。四个月前来我院门诊,服用中药,用过许多方法,或因干咳无痰而用沙参、麦冬、玉竹、桑皮等药;或因痰稠不易咯出而用白芥、苏子、桔梗、冬瓜仁等药;或因咳嗽、微恶寒而用紫苑、荆芥、陈皮、百部等药;或因自汗、盗汗而用糯稻根、碧桃干、龙骨、牡蛎、五味子等药;或因神疲乏力、气虚汗多而用党参、黄芪、白术、防风等药;或因咳嗽、咯血而用兜铃、蛤壳、仙鹤草、鱼腥草等药;或因盗汗、潮热而用元参、麦冬、百合、地骨皮等药。真是随证施治,药随证转,但病情时起时伏,终未控制。最近因晨起痰稠带血、改用千金苇茎汤,痰血一度控制,但不久又发。前后用过八种方法未见成效,因此作为疑难病要求会诊。患者并有胃痛史,偶有发作。

            接着应医生介绍现代医学的一些看法:本病经结核病院诊断为两下结核性胸膜炎好转期。本院最近透视:两肺支气管纹影增深,右肋隔角变钝,密度较去致密,左肋膈角较为糢糊.两横膈活动度均减弱两下肺呼吸音,余肺未见明显异常。胸部体检:减弱,未闻摩擦音及罗音,心脏(一),目一前结核病基本稳定,但支气管有感染,痰中带血可能与感染有关。

            陆考先生对过去的中医治疗有些看法:“过去四个月的中医治疗,虽然变换了八种治法,但变中也有不变,八科治法均未离开肺金一步。咳嗽吐血,治肺不能算错,但只限于肺,不及它脏,就有片面性,难道肺在人体之中是孤立的不成?” 陆老先生心直口快,情绪有些激动,钟老赶紧接过话头:“陆老的意见很宝贵,陈修园曾说治咳不止于肺,不离乎肺。新病小恙治肺一般可以取效,复杂的病情,就不但要治肺,还要从其它脏腑去探求辨析,我们先来问问病人的具体情况,才能了解究竟影响到了哪几个脏腑。”

            不问则已,一问方知患者见证甚多,颇为复杂。夜眠易醒,盗汗、自汗,每于下午两颊升火,轰热汗出,有时半身出汗,半身无汗,五心烦热,头晕眼花,耳鸣,乏力,记忆力减退,每易激动兴奋。时有胃痛发作,饥则易发,进食可缓解,发则食少、便塘,但目前尚安。有时干咳无痰,有时痰稠如脓样,有时痰中带血,有时痰色粉红。舌苔薄白,舌质偏红,脉弦细带数(80 次/分)。小张紧张地做好记录,写到这里才得松一口气,惊异地说:“想不到病情还相当复杂,但出汗、失眠、胃痛与咳嗽有什么关系?”

            “很有关系,用中医理论可以说明。”钟老一边询问病情,一边频频领首,显然对此证已是胸有成竹,因而紧接着小张的话头说下去:“此证病根固然在肺,肺有痰热,灼伤脉络,肺失清肃,肺阴、肺气俱虚,但病情不限于此。失眠、心烦、激动兴奋是心火旺的表现,火旺烁金,也是吐血原因之一。头晕、耳鸣、轰热、升火、盗汗,是肺肾阴虚,阴虚火旺。按五行学说,可称“子盗母气。”如肾水不足则肾火不靖,肾火不靖则肺热难消,肺热不消则痰血难愈。院痛、便塘、食少是脾胃气虚,土不生金,是肺虚生痰的主要原因之一。眼花、失眠、兴奋似宜考虑肝阴不足,但无头痛、目赤、胁痛等木火刑金之象。总的看来是五脏相关,互有联系,岂能独治一脏?怎样治疗其它四脏,也不能平均对待,要分个轻重缓急、先后主次。目前,胃痛不发,脾胃尚安,只要用药毋伤胃气,可以暂时不治中焦。当前治疗重点应在于养肾阴、制心火、清肺热。陆老以为如何?“

            钟老侃侃而谈,把小张头脑里混乱之处,梳理得清清楚楚。但有一点,小张感到十分惊异,不觉冲口而出:“钟老,您过去很少讲五行学说,今天怎么大谈起五行学说来了?”钟老听后感到小张虽带几分稚气,却是天真好学,不觉莞尔微笑。

            陆老听后,感到对五行学说的评价是中医学术领域中的一件大事,因此认真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五行学说也要一分为二吆!五行学说的缺点在于对任何事物都来个一分为五,都要纳入木火土金水相生,金木土水火相克的框框;但是五行学说把人体看作是互相密切联系的一个整体,把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看作是有生有克,生中有制,制中有用,这对分析病情、指导治疗都有重要意义啊!今天钟老对病例的分析就是一个应用五行学说的生动例子。请钟老开方吧!”

            小张听了觉得爽然,低着头认真地记录,抄下了钟老的处方:

            生地12 克麦冬10 克女贞子10 克旱莲草10 克枸杞子10 克黄芩12 克黄柏10 克地骨皮12 克桑白皮12 克丹皮10 克7 剂

            …………………………………

            今天,疑难病门诊结束较早,钟老请大家围坐一起,回顾刚刚看过的病人,作进一步的探讨。其他病人都议论过了,唯独对阴虚火旺痰血一案,大家相对无言。小张暗忖:五行生克理论对中医辨证虽确有指导意义,但毕竟使人有玄虚之感。小张是满腹疑团,欲言又止。实际上与小张有同感的何止一人。钟老似乎猜到了大家的心情,自己先开口,打破沉静气氛:“水火阴阳,五行生克这些道理是从医疗实践中抽象出来的,只是限于古代的科学水平,未能发现其物质基础,这就难免使人有玄虚之感。过去一个时期的中西医结合工作,比较偏重中医临床经验的总结,相对忽略了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因而长期得不到进展。象今天这个病人,肾水亏,心火旺,心火犯肺的临床表现很典型,用大家容易理解的话

            来说,即是人体阴阳调节失去平衡,脏腑关系不够协调。现代医学也讲平衡、制约、促进、拮抗等等,这两者之间是否可以找到共通之处呢?““我看在平衡调节方面,中西医之间可能有共通之处。”杨医生受到钟老一席话的启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比如今天这个病人,中医看来是肾水与心火失调,水亏火旺。从现代医学来看可能是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功能失去平衡。这个问题很有研究价值。”应医生对此很感兴趣,积极响应:“这个问题,是值得研究。从我院的技术力量和设备情况来看,也有条件进行研究。可以先检查病人尿中儿茶酚胺和17 一经皮质类固醇的排泄量,进行初步的探索。”

            于是,东方医院第一次对中医辨证进行化验,一星期后取得了第一次化验结果:尿儿茶酚胺88 . 4 微克/24 小时(高于正常), 17 ~5 . 8 毫克/24 小时(低于正常)。虽然大家对第一个数据感到十分珍贵,但是这第一个数据与中医阴虚火旺的辨证究竟有没有联系?有什么样的联系?仍然是个迷。要解这个迷,只有继续详细观察。该病人经前方加减服用三周之后,病情有所好转,也产生了一些新的变化。晨间虽有稠痰,痰量已明显减少,出血暂时控制,轰热减少却时有畏寒,有时手心热,有时手指欠温,仍有失眠、头晕、眼花、耳鸣等症。苔仍薄白,舌尖有红点。脉仍弦细,数象已消失(72 次/分)。钟老认为肺热稍退而心火仍盛,不但肾阴虚,肾阳亦不足。肾阳不足,失于蒸腾,肾水又亏,水不济火,所以心火独亢,是比较典型的心肾不交证,于是对前方作了较大的修改,以交泰丸为主,处方如下:

            肉桂1 . 5 克黄连3 克南、北沙参(各)1O 克桔梗6 克生甘草6 克枣仁3 克

            茯苓12 克连翘12 克银花15 克

            黄芩12 克冬瓜仁12 克白芍12 克

            此方服用两周后,眠安,轰热五、六天一见,肢已温,手汗少,不咳,痰少,脉平,但仍有头晕、眼花。舌尖仍红,苔薄白。由于证情稳定,前方再服一周。不意一周后病情却有小小反复,肢又欠温,汗又多,眠又不安,舌更红。对此大家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服用此方之后总的病清有明显好转,小反复不必顾忌,可以继续服用;有人则认为咯血病人,多用肉桂不妥。在此关键时刻,决定再次化验小便。其结果是:尿儿茶酚胺71 . 1 微克/24 小时(在正常范围), 17 一经皮质类固醇13 . 9 毫克/24 小时(明显高于正常)。第二个数据给人一个初步印象:黄连可以清心火,黄连也可以降低儿茶酚胺。心火亢,茶酚胺高;心火退,儿茶酚胺正常。心火与儿茶酚胺之间似乎有密切的联系。此外,17 -经皮质类固醇由低变.高,是否与肉桂有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决定第三次修改处方,停用肉桂。

            议论到这里,钟老禁不住大笑起来:“我一生谨守病机,严格按照辨证施治规律处方,想不到今天也因化验的数据而更改用药。化验将要成为中医四诊的延长了啊里”随即改方如下:

            生地12 克麦冬10 充菖蒲10 克茯苓12 克银花10 克连翘10 克白芍15 克炙甘草6 克川连3 克煅牡蛎15 克

            此方加减,服用一个月之后,诸症均缓,患者由半休改为全天工作。于是第三次检验小便,结果是17- 经皮质类固醇6.4 毫克/24 小时,儿茶酚胺73.2 微克/24 小时,二者均在正常范围。

            ………………………  

            这个病例给人一个明确的信号:心火― 儿茶酚胺― 黄连;肾阳- 17- 经皮质类固醇― 肉桂。它们之间真有密切的必然的联系吗?欲探桃花源里事,缘溪需有武陵人!

            专题研究小组组成了,共观察了阴虚火旺患者61 例。经过一年努力,写出了科研论文。他们的结论是:

            “通过对7 例尿儿茶酚胺增高的阴虚心火旺患者用黄连为主药的治疗前后观察,发现患者经用黄连泻心火后,随着心火旺症状的改善,尿儿茶酚胺从治疗前均值101 . 46 微克降低到治疗后65.53 微克,表明尿儿茶酚胺可作为反映阴虚心火旺的客观指标之一。… … 本文观察结果说明黄连泻心火的药理作用可能部分是通过抑制儿茶酚胶的合成或释放而实现的。… … 在治疗前后的观察中,我们曾对3 例尿儿茶酚胺增高而17 一经皮质类固醇低于正常的患者应用黄连、肉桂,交通心肾治疗,随着心火旺等症状的改善,尿儿 茶酚胺与17- 经皮质类固醇均趋向正常。可见黄连泻心火的部分药理作用与降低尿儿茶酚胺有关,肉桂温肾阳作用则可能与提高尿17- 经皮质类固醇有关,两者合用,可各显效能。考虑到中医常用黄连、肉桂治疗心肾不交,根据药物反证,推测中医的心肾不交可能包含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活动减弱的病理现象,值得进一步探讨。”这篇论文已载《 中华医学杂志》 1979 年第12 期。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这里的中西结合的确不错

            如果有人能把中医理论都和现代医学的认识挂上钩,甚至指导新的研究反向,那才是中医之福。

            比如此文推测中医的心肾不交可能包含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活动减弱的病理现象,值得进一步探讨。不知可有人做近一步探讨。或者有其他更为确凿的证据来联系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

            此句尤妙:

            钟老禁不住大笑起来:“我一生谨守病机,严格按照辨证施治规律处方,想不到今天也因化验的数据而更改用药。化验将要成为中医四诊的延长了啊”

            • 家园 现代信息采集手段的使用是必然的,

              也是早就在做的了。包括起始的37医生案例中,37医生也是一直以化验单为参考的。

              故事中的中西结合是第一步,最低层次的结合。更深的融合要在基础理论研究突破才可能,就如经络研究。但是在突破前,各自相对独立的时候,是要慎言“伪”的。不然就做不到真正的去伪存真,弄不好反而把精华丢掉了。

      • 家园 即使是一个中学生,也可以凭借现代科技的知识指出古人的荒谬之处

        何况一个博士。挑毛病总是比建立一种方法是一件容易多的事情,因此近年来反伪这职业很是热门。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处理问题的办法不仅在中医中存在,在你所谓的现代医学甚至现代科技中都存在。因为是先有实践,后有理论。因此这种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前边那位说得好,没有必要知道米饭的成分才能吃饭。很多针灸的方法,现在的科学无法给出满意的解释,但是,it works!这就足够了!

        如果要举出不成功的例子,类似的问题西医也存在。美国就有人研究发现止咳糖浆(西药)除了心理作用外根本就没有实际疗效。但是仍然被使用了很多年。很多西医不动刀子解决不了的病通过中医却得到了解决。

        中医也好,自然疗法也好,统统被称为选择疗法,不仅没有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近些年在西方越来越得到医学界的重视。

        中医界有人抱残守缺, 同意!中医理论有荒谬之处,几千年前的东西,如果现代人挑不出毛病那倒是怪事了。

        以上言语多有得罪,但是老兄拿胡万林说中医的事也不是很厚到

        • 家园 知其然当然要知其所以然, 关于针灸

          关于针灸

          针灸在德国越来越受欢迎。德国针灸医师协会的资料显示,目前有超过4万名德国医师拥有被医疗保险公司承认的针灸证书,保险公司用于针灸治疗的支出每年约为1.5亿到3亿欧元。

          对于认真的德国人,你不难想象,他们会科学的研究一下。

          据《科学》杂志网络版报道,德国慕尼黑技术大学的临床流行病学家Klaus Linde对针灸治疗偏头痛的效果进行了研究。Linde和同事选取了302名年龄介于18岁至65岁的偏头痛患者,并且将他们分成了3个对照组,一组接受传统的中医针灸治疗,一组接受不按照正确中医针灸规则下针的伪针灸治疗,第三组则不接受针灸治疗。每一位患者每天的治疗情况都会记录在案,并且每一位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前后都要填写标准的疼痛调查表。

          经过9到12周的治疗之后,在没有接受治疗的对照组中,有15%的病人报告说他们的偏头痛更为严重了。而在接受针灸治疗和不正确针灸治疗的两个对照组中,感到疼痛有所缓解的病人的百分数大致相同,分别为51%和53%。Linde表示,“这一研究结果表明针灸疗法确实相当有效——至少对于德国的偏头痛患者而言是这样的——至于针灸的位置是否准确似乎并不是非常重要”,他的研究小组在5月4日出版的《美国医学协会杂志》上报告了这一发现。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临床心理学家Robert Jamison认为,这项研究表明,针灸所强调的特效部位可能并非像之前认为的那样有效,Jamison在用针灸治疗慢性颈椎疼痛的过程中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

          既然中医独特的穴位说受到质疑,你就不能怪德国人要把针灸归于欧洲了。看下面的报道。

          維也納的科學家認為,在阿爾卑斯山上冰凍的史前新石器時代提洛爾男子木乃伊屍身上所發現的刺青,並非意在取悅及吸引異性,很可能是一種古老的針灸術,證明歐洲人已開始運用針灸的證據,時間顯然較中國人使用針灸早 2000 年左右。一般認為,這個被發現取名為「歐茲人」的冰人,年約 45 歲,主要死因為急性關節炎、寄生蟲及腹瀉所引發的衰竭。

          德國針灸學院院長巴爾博士在維也納提出這項冰人屍身上刺青之謎的研究結果時說:「這看來好像一種源自中歐的針灸模式。」這具 1991 年在奧地利與義大利間阿爾卑斯山歐茲冰河山谷發現、已有 5200 年歷史的冰屍,背部及腿上有 15 組簡單的刺青針孔。古代中國針灸術大約起源於公元前 1000 年。科學家說,這個冰人的治療針孔很可能更早,大約是在前 3200 年。巴爾說:「這是我們目前持有的人類最古老形式之計灸術的證據。」

          • 家园 德国人做了个对比试验就叫知其所以然了?

            挖出个身上带针眼的尸体就可以宣称早就有针灸疗法了?

            实际上对针灸最常见的解释是那个什么gate理论,但也是难圆其说.

            • 家园 我可没说他们得到所以然

              只是为什么有效,收过现代科学教育的人一定要用现代的手段去研究一下,而不是只遵循守旧,祖上传下的就照着用,从来不问个为什么。

              正如你举的西药的例子,有人起疑心才会发现,才会纠错,否则到今天还用。报着这样的科学态度,我们才质疑中医,给中医纠错,而服务于社会。

              其实你也承认中医有错,那别人说有错不行吗?可能对错误的深浅认识不一而已。

              • 家园 关于:知其然当然要知其所以然

                老兄所谓知其然当然要知其所以然, 那么如果我的方法有效,我不知道为什么有效,你可以问,但是没有人能够给出答案,你能够否定我的方法的有效性吗?

                其实无论中医西医, 都有两个标准:临床有效率和理论/科学有效率。能够有漂亮的解释固然很好, 没有合理的解释,只要能够救人,无论中医西医,都是医,而不是什么伪科学或者江湖骗术。

                中医成功的病例那么多,博士视而不见,专门挑个别案例来打击整个中医学,不说他这么做是邪恶的,至少是不科学不逻辑的吧?

                • 家园 在针灸这个问题上,现有的研究和实践都没有否认其有效性

                  在针灸这个问题上,现有的研究和实践都没有否认其有效性。否则,就不会有超过4万名德国医师拥有被医疗保险公司承认的针灸证书,而保险公司每年为1.5亿到3亿欧元用于针灸的支出了。

                  如果承认不知道为什么,也是坦白和诚实。

                  但马兄大概不知道中医对针灸的解释。中医针灸治疗是依据经络理论进行的,对病人要辨证施治才能达到最好的疗效。

                  但以整体平衡和自然和谐为特征的阴阳五行和经络等医学理论,因偏重哲学和文化思辩,缺乏科学证据,受到质疑而归于沉寂。因为没有科学证据表明经络在生理和解剖上确实存在,在美国,针灸做为一种理疗手段,基本与中医的经络理论分离。

                  那么,在肯定有效性下怎样把中医针灸结合到现代医学中呢? 我们可看看美国的做法。

                  ----

                  [文摘]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鼓励并拨款支持研究针灸镇痛原理,并进行临床针灸治疗和

                  针灸师培训的量化和规范化的立法尝试。国内几家实验室在研究针灸镇痛的神经

                  化学原理和针灸电刺激的指标量化方面做了很扎实的工作,这些研究的内容和结

                  果基本与经络无关。在美的华裔医生和针灸师对针灸疗法的推广发挥了很大作用。

                  美国有一所成立于1982年的东方医学和针灸学院,致力于针灸师培训的标准化教

                  育。获得注册针灸师资格需接受三年培训,十四项科目合格,220小时的正式训

                  练和两年的临床训练。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在1993年估计,每年大约有一千

                  万人光顾针灸师诊所并花费大约五亿美元的针灸治疗费用,通常每次治疗约需三

                  十到一百美元。1996年,FDA在管理上把一次性使用的针灸针从“试验性医疗器

                  械”类别提升为“医疗工具”类别,与手术刀和注射器同等地位;并估计当时约

                  有70-80%的医疗保险公司愿意给病人提供针灸治疗的医疗保险,这等于给针灸治

                  疗在美国的发展提供了保障。据估计,现在美国可能有近两万名注册针灸师,其

                  中的三分之一具有注册医师资格,后者的针灸治疗收费要比前者更高一些。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替代医学办公室在1997年举行了一次审评针灸治疗的会议,

                  对针灸治疗的原理和适应症及操作规程和不良反应等发布了指导性公告。综合基

                  础研究和临床试验认为针灸做为辅助治疗手段,对两种症状有疗效:麻醉、药物

                  治疗、妊娠引起的恶心呕吐,牙科手术后的牙疼;对以下症状可能有帮助:成瘾、

                  哮喘、痛经、头痛、腰疼、中风康复。公告认为针灸治疗的原理还不甚清楚,可

                  能与传导电信号、激活内源性镇痛系统和改善脑内神经化学递质的传递等有关。

                  美国人认为中医传统的手法针灸操作复杂难于掌握,效果的重复性差。重要的是

                  进行针灸治疗过程的标准化,即不同的针灸师用一种相同的针灸治疗程序,对大

                  部分而不仅仅某一个病人有效。他们不打算追求单一病例的最大疗效,而是致力

                  于建立一种对医师和病人普遍通用的针灸疗法。由于研究认为不同手法的针灸治

                  疗可以在局部产生不同频率的电流,据此研制出能释放不同频率电流的仪器,用

                  导线与贴在病人穴位的针灸针连接并进行电刺激。针灸治疗的临床试验研究就是

                  采用这种简单量化的方法进行的,对照组病人使用不导电的绝缘针而且也不通电。

                  仪器很小操作简单,因此不懂中医经络理论的非华裔美国针灸师也照样可以进行

                  针灸治疗。他们就这样把中医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针灸给改了,或者说标准化了,

                  并且医师和病人都欣然接受。这就是美国针灸与中国针灸的差别。

                  看看这里面有什么值得国人学习和思考的。科学证据第一,易学易用第二。他们

                  不理会针灸与深奥莫测的经络的复杂关系,而是如此简单地绕了过去。在中国有

                  很多中医师和病人不大接受用仪器放电代替手法针灸,认为这样不伦不类。其实

                  国内一些实验室研究针灸时采用的也是类似的仪器,性能甚好,但至今难以得到

                  中医界和病人的广泛接受。也许缺乏市场营销手段,因而市场化步伐艰难。因此

                  在国内不厌其烦地宣扬针灸已经走向世界的时候,笔者很是怀疑一些人是否理解

                  其中的含义,是否以发展的眼光审视过中医针灸将来在中国应该走的标准化道路。

                  也许若干年后,一个成熟的美国式的针灸疗法将回头占领中国市场。

                  • 家园 你以为美国人的方法就如何科学吗?

                    你的那篇文章结尾标榜美国人科学证据第一,易学易用第二。试问美国人关于针灸的科学证据何在?任何医学都是临床效果第一,而不是什么科学证据第一。

                    至于美国人和德国人对中医的简单化改造也是不得已。美国人德国人有中国人这样的语言文化优势吗,你让他们向中国的医生那样辩证施治,他们办得到吗?他们学得了中医理论吗?因此他们只能低水平地运用中医,然而即使如此他们已经受益匪浅了。然而国内却拿这个来否定中医,真是中医也是洋大人的好。

                    把你们质疑中医这种“科学精神”拿出来,随便找一个美国的家庭医生告诉他你头疼,看他是怎么给你治的, 是否他每一步治疗每一个处方都有科学证据,再看看你的头疼病能得到多大程度的有效治疗。

                    • 家园 外国人还没找机理呢,就是看的临床效果,当然,是科学的临床效果

                      有语言文化优势,能够辨证施治,学了中医理论的人是很难做这些规范化的实验的,一个辨证施治就完了。这样要看某一个方法的临床效果就很难了。

          • 家园 也关于针灸

            隐兄的那个实验我也看过报道。当时我就产生一些疑问的。我没有看过那个实验报告(看了也白搭,估计是德文的)。我不知道,用针灸刺穴位组和随便乱扎组都是在哪里下的针。而且针灸是讲究用针的深度手法等,那么那个实验里具体是什么状态,我们也不知道。还有在分组前,有没有请医生看过脉,有没有扎在医生指定的穴位(同一个偏头痛的症状,有可能要针灸的穴位是不同的)。

            从这个例子,倒是可以想到,如果机械地按西医的方法对中医分类是不对的。现在医学院里很多都把针灸单独拎出来,而对后面的中医理论不仔细学习,针灸的疗效会打很大的折扣。

            • 家园 闲看兄的疑问可以推敲

              闲看兄的疑问不是没有道理。我也没读过原文,有些东西可以推敲一下。

              在同一篇报道中还有这样几句话:

              加利福尼亚洛杉矶Cedars-Sinai医学中心的综合医学医师Mary Hardy表示,“如果偏头痛不是用中医进行诊断,并且不是由一名针灸专家进行操作,取而代之的是一名仅仅接受了几百个小时训练的医生的话,那么结果将会不同”。并且她认为,这一研究结果的另一个缺点就是进行测试的时间太短了。[注,试验进行了9到12周]

              看来,是用中医诊断和针灸专家进行操作(有效穴位和无效穴位)。至于这些中医和针灸专家是不是名医神手,就不知道了。

              以下是另一个侧面报道。说施针的都是专家,“分别在病人的有效穴位和非有效穴位上进行针灸”。当然是德国的专家。但是他们在大规模试验能达到70%到90%的有效性,不会全是骗子吧。因此,推断在这个对比试验中达到50%以上的有效率也是专家。

              ---------------

              德国2004年1月22日公布一项大规模临床试验的首批结果表明,中医针灸对头痛、花粉热以及背痛等病症有长久和明显的疗效。

              试验由技术人员医疗保险公司在3年前委托著名的柏林夏里特医院进行。在过去3年中,25万名病人和1万名针灸医生参与了试验。该试验项目将持续到200 8年。项目负责人斯特凡·维利希说,70%到90%的病人接受针灸治疗后感觉疼痛减轻,比惯常的西医疗法明显有效;90%的过敏患者、80%以上的关节痛以及哮喘患者、75%的头痛以及腰脊柱疼痛患者在接受针灸治疗后半年仍能感到病情不断好转。

              维利希同时说,现在还不能确定心理作用在针灸治疗中扮演多大的角色。在一部分试验中,专家分别在病人的有效穴位和非有效穴位上进行针灸,结果发现两种情况对部分疼痛症的效果相当。

        • 家园 再说句正经的,看病不是吃饭

          你光看it works,你不去研究有啥毒副作用,万一治好了这个,却又得了那个,咋办?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