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汉文化扫盲(6):湖水是你的眼神 -- 语迟

共:💬54 🌺7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美国」一名的中译错误

          中文的「美国」,在英文中是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意为「阿妹骊卡合众国」

          可以极清楚看出,中文的「美国」只音译了英文的「me」,而且这个音节在America中本无含义,真要生搬硬套,只能算「我」的宾格,断不能作为一国的国名的。

          当初翻译的人把这个英文的国名完全译错了。他祇译了一个音节me,而胡乱地自作聪明,而称其为「美国」。

          直到今日,中国的老百姓仍不知道「美国」是一大错译,崇洋媚外的人仍盲目迷信美国,真是可怜极了!当初的译者也把德文Deutschland错译为「德国」,害了中国的外交!(详见拙著「德国真相」[1])

          中国的政府官员以及人民,时常挂在嘴边的是「美国如何如何」,殊不知都在瞎讲。连名字都搞错了,真不知道那帮去「美国」访问、留学的人最终是去了什么地方?大概都去了乌有之乡,乌托邦吧!

          --------------------

          [1]「德国真相」提要: Deutschland应该译作「夺义气国」.

          关键词(Tags): #翻译
        • 家园 即便如此,也是假做真时真亦假.怎样念都无所谓,看哪一个念的人多而已.
      • 家园 好贴子, 原来西游记是这么看的, 谢谢先生.
    • 家园 观察(您也用了“见到”)到上帝?这个说法,坦率地讲,忒新鲜,很江湖嘛。

      观察(您也用了“见到”)到上帝?这个说法,坦率地讲,忒新鲜,很江湖嘛。

      您是在讨论哲学(宗教包括于其中)吗?不妨先将“观察”到上帝说说清楚。否则,不知您这位何方来的神仙,还是把“膏药”亮出来为好,呵呵……越扫越盲可不好!

      恕罪、恕罪啊。

      关键词(Tags): #越扫越盲
    • 家园 【七】本来无一物

        (七)本来无一物

        禅宗在六祖时代分为南禅与北禅,六祖是南禅宗,而神秀上座是北禅宗。后来南禅六祖一门大盛,北禅宗往往被忽略。这是不对的。以我的浅见,神秀上座的北禅宗则是我们一般人都可以掌握的禅宗,我们没有开悟,没有明心见性的时候,学学北禅心法则大有益处。北禅心法都可以学,我这么说有出处。在《六祖坛经》中有记载。当年神秀上座偈语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五祖看了这个偈语,虽然认为神秀“只到门外,未入门内”,但还是说,“...依此偈修,有大利益”。这就是说这个偈子有可取之处。神秀是老实人,他后来被武则天奉为国师,也还是坦然承认道统真传在不识字的六祖那里,国师并没有得道。

        神秀的这个偈子实质上是陷入了悖论。这个悖论也是佛学理论最根本的悖论,佛学主张去除一切妄想执著而成佛道,那么成佛悟道不也是一种妄想执著么?对于成佛悟道的执著该不该去除?你“时时勤拂拭”,使心清净不沾染,这不恰恰是执着于心的清净么?这也是沾染。

        所以六祖反驳云,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庄子云“言必悖”,所有的命题都是悖论(参看本系列之《佛学与科学》)。你无论下什么结论,譬如1+1=2等等,都可以反驳你。六祖的话就是反驳神秀而说的。这就是说六祖这个偈子也可以反驳。不过我没这样的能力。既然怎么说都是悖论,都可以反驳。所以禅宗干脆什么都不说,“不立文字”。

        但是禅宗要进行教育呀,总要说话的,《六祖坛经》谈到教育的方法就是你(没有开悟)说东我就说西,你说西我就说东,你无论说什么都反驳批判你,这样来破除人们心中的成见与执着。一个人真正发现自己错了的时候,不是别人不对,不是老天爷不对,而是自己错了,这就是开悟。很多人在这么一个瞬间,忽然知道自己错了,这么一个瞬间,就见证了自性。所以佛学界的净空老和尚说,“认错就是开悟,改错就是修行。”

        禅宗中的“禅”与中国传统词汇“禅让”中的禅究竟是不是一个意思,可以推敲一下。

        1、《说文解字》解释“禅让”中的“禅”为“祭天”,而这个“祭”与“祀”是一个意思,《说文解字注》解释“祀”为“...终则有始之意也”,有“继承”的意味在里面。

        2、《说文解字注》说“禅让”中的禅字是从“土单”(一个字,土字旁加一个单)字来,除地为(土单),除的意思是“去旧更新”,就是把地表的陈土除去,或者把新土洒在平地上,用来祭祀,因为有神意,所以这样的一块平整地面叫做“禅”。史书云秦始皇泰山封禅(读善),汉武帝泰山封禅,等等,“封”是增高的意思,把这一片用来祭天的平整地面增高叫做“封”。《说文解字注》还列了不少参考,其中一个说,

        ...于泰山上立封

        又禅而祭之

        冀(希望)近神灵也

        从以上两点来看,综合前几节及部分回贴对宇宙自然的本质的描述,自性、神(引出万物者)、道、德、上帝等等,这个禅字引申为“得道”、“修道”、“近道”等是合理的,逻辑上没有问题。

        那么这就是说禅宗的“禅”与“禅让”中的禅是一个意思,没问题,可以这么说。我们的心平和了,象“禅”那么平整,冀近神灵也,这就是道。

        3、禅宗的禅读“缠”可能是因为梵语原音就这么念,根据梵语的原意,也有中国人把禅解释为“静”,这个解释与以上的解释并不矛盾。内心宁静与内心平和一样,一个意思。

        4、梵语“禅那”(简称禅)就是静修、静坐的意思,静的意思。非常巧合,汉语禅那的读音与英语“China”几乎一模一样。也许“China”的本意并不是学术界推测的那样,是“秦”、“瓷器”、“昌南(江西景德镇古称昌南)”等等意思,而很有可能就是汉语“禅那”的直接音译,中国——禅那——China——宁静平和之国,得道之国。

        《坛经》中六祖对“禅”的某些解释其实更好理解一些,《坛经》云

        何名禅定?

        外离相为禅

        内不乱为定

        见诸相非相为“离相”。这个贴写到这里这个逻辑可以理顺了,宇宙自然中所有的现象都是自性的变现,所有的现象都有相同的本质,那么我们对待甜与苦、痛苦与欢乐等等不同现象应该一视同仁,内心没有分别。遭遇特别痛苦的事情从理性上可以知道那不是事物的本来面目,而不过是与欢乐现象相同本质的另一种表现而已。这就是《金刚经》说的

        凡有所相

        皆是虚妄

        所有的现象都是宇宙自然之本原变现出来的假象。表面现象不同本质却一样,那么当我们遭遇痛苦或者高兴的时候,内心不把这种痛苦或者高兴的现象当真,内心没有跟着痛苦或者高兴来变化,内心没有被它们指挥,安之若素,内心依然很平静,这就是我们“离相”了,离开现象了,没有沾染现象,这就是禅的境界。能做到这一步,内心没有起伏变化,没有波动,就叫做定。“泰山崩于面前而不变色”,“猝临大变而不惊”,做事不慌张,举止有度,中国人历来推崇如此的风度,这种风度也属于禅定的境界。

        我们回到这一节的开始,神秀上座偈语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这个话我们一般人为什么可以借鉴就是以上的意思。《坛经》云

        念念之中,不思前境

        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

        我们心中的念头如果一个一个连续着,想到排骨汤,接着想到加点醋才好味道,接着又想到哎呀昨天还剩下半个肘子没吃呢,念念相续不断,这就是系缚,是沾染,心被束缚了。如果可以做到“念念之中,不思前境”,每一个念头和前面内个不搭界。譬如工作特别累,失恋了,爱人跑了,心里烦,痛苦,这个烦的念头(感觉)一起来,痛苦的念头一起来,不跟着它走,立刻转念了,有意识地这么用心,这就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不要让心被束缚。《金刚经》说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这句名言可以说包含“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的意思。一个念头和前面内个是连续的,这就是这个念头住在前面内个念头上了,“住”就是“执着”的意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说“念念之中,不思前境”,不要接着前面内个念头起念,不要执着“前境”,不要这么继续想下去。

        当然,这个“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含义非常深邃广奥,譬如左派反对市场经济,主张回归计划经济,这就是他们的思维“住”在计划经济上了,对计划经济很执着。应该破除这个执着,跳出来客观地看问题,这也是“无所住而生其心”。

        曰“以直报怨”,如果是“以怨报怨”,这就是“有所住而生其心”,执着于以前的往事,住在上面了,留连在往事上面了,当前处理问题受到了历史往事的影响,“念念相续不断”了,名为系缚。结果越搞越糟糕,内心的痛苦越来越加重。

        等等,等等。

        其实“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中庸”(参看本系列《中庸》贴)。

        因为我并没有见证自性,我没见过上帝,我并不很懂禅宗,《坛经》我看不懂的地方也很多,所以这个问题只能谈到这里,再继续深入说非力所能及,我并不懂,我就不说了。

        初唐以前的原始状态的佛学还有着浓郁的印度次大陆色彩。民族性是有差异的,中国人与印度人有差异。中国人含蓄淡漠,比较深沉,而热带民族往往表现得热情。我们中国人读佛经,说实话,会觉得有些罗嗦。这不是不敬,这是印度尼泊尔那一带人群的地域性使然,佛陀在那一带讲学,自然要符合当地人的语言习惯。但是把这些著作原本及某些教义拿到中国来看,就有些不合口味(譬如六道轮回的理论就对传统孝道有冲击)。不合口味的地方不只这些,中国人因为国学传统及民族天性的缘故,喜欢朴素平淡,而不喜欢搞得枝枝蔓蔓奇奇怪怪的,看着新奇花哨。再加上其他一些因素,在佛学正式传入中国1000年之后,中国人对佛学进行了大规模改革,去伪存真,使这种哲学变得朴素和简易,以此符合中国人的思辩习惯与哲学传统。这种改革最终把佛学归纳凝结为两个核心学派,一是禅宗,另一个就是净土宗。相对中国本土哲学,禅宗相当于老庄哲学,净土相当于儒家思想,就是这么一个关系。范文谰认为禅宗本质就是老庄哲学,我同意这个观点。

        与儒道的辨证关系一样,净土宗也是作为禅宗的辨证加以强调,而在佛学众多法门中突出的,初唐六祖以后禅宗盛行,净土宗就来反禅宗,于是也盛行了。虽然是佛学中截然对立的两个学派,但是最终二者合二为一,成为后来所谓的“禅净双修”。其修行方法表面上看着也简单到十分,只连续不断地心念“南无(读拿么)阿弥陀佛”或者“阿弥陀佛”就可以。佛学三千部大藏经,八万四千法门,于是凝结成了四个字。这符合辩证法,最高深的哲学必然是所有人,每个人都可以使用的,否则就不是最高深的。最高深的现象一定是最简单最平常。

        下一节就谈谈净土宗。南无阿弥陀佛。我把净土宗也归为汉文化,因为这是禅宗的背影,因为禅宗盛行而盛行的佛学哲学。而禅宗则是属于汉文化的,是佛学哲学的中国版。

        待续。

    • 家园 科学和宗教的区别在于

      科学可以被验证,科学理论可以被证明。而宗教既不能被验证,宗教理论也无法被证明。基本粒子可以通过严谨的实验和理论出来,而“昨天我受了上帝的感召”则只有他自己知道真假,别人既无法证其实,也无法证其伪。

      关于世界本源的问题,诸宗教之间都互相抵牾,遑论找出真相?反正都是拍脑袋想出来的,谁也无法证明谁错;相比之下,科学要老实的多了。

      PS:基督徒和穆斯林从来不会认为物质世界是上帝的化身,那是上帝的造物,说打火机是上帝,那是异端。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