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三国随章侃 四十六——七十五章 -- 沉睡的天空

共:💬213 🌺52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三国随章侃 第五十五章 谁在褒刘贬曹

        三国随章侃 第五十五章 谁在褒刘贬曹

        

        (演义第五十五回 玄德智激孙夫人 孔明二气周公瑾)

        

        关于《三国演义》,长期以来一直有一种说法,便是“褒刘贬曹”不过以我来看,这个定义加得有些问题,我们先把“贬曹”放一放,先说说这个“褒刘”,大家一看到这个“刘”,就想到刘备,而就想到这个《三国演义》是一部褒扬刘备贬低曹操的小说。可是,此观点可说大有问题。

        

        我们在之前有好几章便已经谈过,演义中的主角乃是诸葛亮,其次是关羽,而刘备不单不是主角,而且还因为诸葛亮和关羽的原因被抢去了不少原本应该属于自己的戏份,还被塑造成一个只是依赖诸葛亮和关张两兄弟,动不动就哭鼻子的“仁君”形象。而且即便是为刘备所加的这个“仁君”形象,也不能说是褒的。如这几回演义中就将刘备先是描写成畏惧前往东吴,在诸葛亮鼓动之下才动身,而在东吴则全乃诸葛亮的锦囊妙计才得以脱险,又陷入周瑜设计的温柔窝中,直到赵云依诸葛亮的锦囊从事才能回到荆州。而史实上的刘备此行真相如何呢?确实,诸葛亮是看穿了东吴之计,但是和演义中诸葛亮劝说刘备前去江东不同,诸葛亮极力反对刘备前往江东,更别说有交给什么锦囊妙计了。做出前往江东的决断的乃是刘备,之后在江东与孙权等人周旋,从容而出的自然也是刘备之力,而非诸葛亮的锦囊之功。刘备此次入江东虽然在之后自己也认为并非万全之策,但是却将刘备其人的胆略果敢表现的淋漓尽致,不过在演义中,那个有胆的刘备不见了,只剩下一个犹豫只会哭鼻子,依赖着诸葛亮的刘备。

        

        我们知道《三国演义》有罗本和毛本之分,一般而言,说“褒刘贬曹”的便是毛本,不过就算看毛本,也很难说有太大的“褒刘”成分。毛本虽然做了一些改动,但是大部分是对文笔和小细节的修正,对于大致情节和故事内容并没有太大改变,而对于塑造演义人物形象来说,那些故事情节是最关键的,也就是说,虽然毛本有所谓“褒刘”的倾向,但是实际上人物形象在罗本便已经定型,毛本只是在此基础上巩固而已。而且,就算是毛本,也是更注重将关羽和诸葛亮的形象更高大化,而刘备的形象不单比之罗本没有进步,反而进一步弱化了。

        

        其实就算“褒刘”之外的另一大主题,“贬曹”也是很成问题的,虽然在《三国演义》中出现了不少曹操的负面描写,但是我们细细分析起来,那些描写中要不是原本史书中便有记载的,如挟天子,如睡梦中杀人,曹操本就做了那些事,演义只是照抄而已,要不就是曹操处于和演义所塑造的正面人物对抗的时刻,如在华容道,汉中大战时曹操的狼狈模样很大程度是为了烘托演义主角诸葛亮的智谋。而在演义中也不乏对曹操的正面描写,如对人才的爱护,断发代首,对典韦的祭奠。(这里便是最奇怪处,演义中虚构了一个刘备摔孩子,因为不合情理,结果刘备莫名其妙落下了一个收买人心的嫌疑,而曹操祭奠典韦时说的比之失去长子来说更痛惜失去典韦这段话其实更不合情理,更有收买人心之嫌,但是众人却将之视为曹操爱才的典型。)

        

        事实上,《三国演义》并非是一本“褒刘贬曹”的小说,罗贯中在写此书时,最大的原则便是以诸葛亮这个人物为中心,而无论是曹操刘备这干原本真实历史中的英雄人物,只是为了衬托诸葛亮这个人物角色的配角而已。所以在诸葛亮出场之后,刘备顿时变成一个软弱无能,只会依赖诸葛亮行事的所谓“仁君”,相对而言,曹操的待遇反倒是要好一些,这其实即便在其他小说中也是常见的,主角往往是正面角色的戏中,正面角色受到主角的压制,戏份有限,反倒是反面角色因为与主角对抗,戏份更多,人物形象更为鲜活。至于所谓的“褒刘贬曹”也只是因为诸葛亮身处刘备阵营,曹操与诸葛亮处于敌对方的关系而已,也就是说,所谓的“褒刘”其实是褒诸葛亮所在的刘汉阵营,而不是褒扬刘备。这点在毛本中也并非做出太大的改动。

        

        除了对诸葛亮关羽等部分作者钟爱的角色作者会对史实进行改动外,作者最大限度的利用了历史资料。这也是演义中部分角色的形象会显得别扭的原因。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便是,假如不是《三国演义》在“褒刘贬曹”,那是谁在“褒刘贬曹”呢?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

        

        《三国演义》确实是一部相当精彩的著作,然而,在古代社会,有多少人是直接阅读原著的呢?尽管在近代工业化之前,中国的识字率在世界范围内是相当高的,甚至有说法在明清时代在中国男子中的识字率已经接近半数。然而,这比起现代社会来,还是太低了,而《三国演义》即便再通俗,受限于古代印刷技术和成本的关系,书籍也不可能达到普及的地步。至少对于《三国演义》对民间的影响来比较,读过《三国演义》原书的人并不会太多。那《三国演义》是如何在民间普及开来的呢?

        

        《三国演义》等演义小说能在民间获得绝大的影响,最关键点还是在于说书评书以及那些三国戏。《三国演义》本就脱胎于说书,而成书的一大功能也便是为说书人所用,其普及也是得益于三国说书,而三国戏也是如此。一方面,罗贯中所写《三国演义》和日后毛家父子修改完善的三国演义版本因为质量超越其他版本的三国得到众人接受,另一方面,众多说书人和三国戏剧的作者在接受了《三国演义》的同时,也不断的对此进行自己的解说。而他们的解说对于众人的影响更甚于《三国演义》原书,举例来说,大多数七十年代生的人对于三国演义等大量演义的第一次认识往往不是出自演义本书,而是当时广播中的演义评书。而现在众多的三国爱好者也是出于电视,三国游戏的因素。而这些评书说书电视游戏并不是都忠于原著,而是有自己的解说,但是他们的影响要远远甚于《三国演义》的原书。(就象现在往往是一本小说改编的电视火了之后才带动原书的红火,任何一样东西要成为潮流关键点不单在于本身还在于传播渠道)

        

        所以,“褒刘贬曹”并非出自于《三国演义》,而是那些三国说书评书,三国戏的关系,尤其是说书,三国戏远远早于《三国演义》,他们已经有了固定的价值观,比如“褒刘贬曹”,比如关羽。对《三国演义》的接受也不能改变这一点,相反他们不断的对《三国演义》进行着自己潜移默化的改动,毛本《三国演义》便是一次尝试。

        

        而在民间来说,他们更是占据了完全的上风,他们在说三国演三国的同时,不断的将自己的价值观如“褒刘贬曹”渗入进去,比如三国戏中,曹操必然是演坏人的白脸,这白脸一露,就算三国演义将曹操写成好人也没用。

        

        当然,为什么民间是如此的“褒刘贬曹”则和为什么关羽会成为忠义的化身,诸葛亮会成为智慧的化身一样。和民间传说,历史上的人物评价有着相当的关系了,这就不在本文范围之内了。

        

        只是,《三国演义》的名头太大,这“褒刘贬曹”的担子,也要《三国演义》和罗贯中等人来背了。

    • 家园 【原创】三国随章侃 第五十四章 相貌

        三国随章侃 第五十四章 相貌

        

        (演义第五十四回 吴国太佛寺看新郎 刘皇叔洞房续佳偶)

        

        本回演义中说到吴国太得知孙权要将妹妹嫁与刘备,大为不满,但是在佛寺看到刘备本人后,却大为满意:

        

        “国太见了玄德,大喜,谓乔国老曰:“真吾婿也!”

        

        须知此时刘备年近半百,刘备自己也说自己“鬓发斑白”,这样的刘备却能得吴国太一眼相中,想来不是吴国太老眼昏花,就是刘备的仪表确实不凡,我们来看看三国演义中对刘备相貌的描写吧:

        

        “生得身长八尺,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

        

        这是演义第一回中刘备出场时的仪容,单从相貌描写上看,刘备“面如冠玉,唇若涂脂”还真是个美男子,不过那是刘备二十八岁的事了,现在的刘备年近半百,又久历沙场,相貌必然不会如年轻时那般了。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一点,便是吴国太和另外一个乔国老都是老年人了,他们看人自然与年轻人不同,而且他们都是大富大贵之人,和英俊的外表相比,他们更看中的是所谓的“面相”。

        

        刘备虽然年纪大了些,但是相貌也不至于与年轻时比起来相差太远,也没少只眼什么的,看上去自然不会太丑,而且刘备又重视身体锻炼,连一点赘肉都紧张,长期的征战虽然使他相貌显老,但是也让体形和气质都保持的很好,虽然当时没染发剂,须发有些斑白,但是对于一个成熟的中年人来说,也算不上什么。

        

        但这些只是让吴国太觉得不讨厌而已,真正让吴国太大喜,乔国老称之为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孙权观之畏惧的还是刘备那“帝王之相”。

        

        演义的事,我们先刹住,毕竟演义只是演义,历史上没有吴国太佛寺看刘备一事,刘备娶孙权之妹乃是一场司空见惯的政治婚姻而不是周瑜之计,吴国太也没这么大的权力,不可能插手此事,这次婚姻自然也不会和刘备的相貌有什么关系。

        

        但是,刘备确实有古人所说的“帝王之相”。演义里对刘备的那段相貌描写中,“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不见史书中记载,(不过有称刘备无须,所以才引出这句描叙来的吧)但是“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则是三国志中明载的。刘备的帝王之相就是这“顾自见其耳”。“

        

        “顾自见其耳”想必也不用做太多的解释,能看到自己的耳朵,那必然是耳朵大了,我们现在看肯定嬉笑不已,认为这么大的耳朵,怎么象猪八戒啊。不过古人并不这么看,古人认为耳大,尤其是耳垂大而长之人乃是有福命大之人,所谓“耳长而耸者禄”“双耳垂肩乃是帝王之相”。古代雕像尤其是佛教的像,那些菩萨佛祖都是耳朵极大极长,这自然不是吃素吃的,而是后世人用自己的对相面的理解而塑造出来的形象。(用这个来解释演义中的那段自然最好不过了,刘备有帝王之相,自然吴国太大喜,自己的女儿可以享福了,乔国老称之为龙凤之姿也正常不过了,而孙权自然颇为畏惧。)

        

        除了耳朵大而长之外,相面之中还有各种说法,常见的比如天庭饱满,地阔方圆,隆鼻引财,等等,不过在下对此没有研究,而且本文也不是研究面相的,就不探讨了。

        

        在我看来,所谓的面相往往是后人附会,只要有人成名,他的特征便容易被找出来作为相面之术的例证,比如刘备三分天下,他的大耳便成为耳大有帝王之相的一个例证,但是天下大耳之人也并非刘备一个,古今皇帝几百,假若加上割据的只怕有千余,这些人都符合相书中的帝王之相?只怕未必,到是出了一位相貌特异的帝王,相书中便加了几笔的可能性甚大。

        

        不过,相貌对人生也并非没有影响,一个人的相貌气质若是与众不同,让人一眼便可看出来,并让人记住的话,总是会比别人多上几分机会。若是下属,则容易被上司想起提拔,而若是君主,则容易在下属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生起敬畏或爱戴之心。有些比较特别的,就容易被附会为帝王之相,如元末起义,群雄中有一支起义军相当强大,其首领徐寿辉,他坐上首领的位置很大的因素便是身材魁梧,相貌堂堂,被称为弥勒佛下凡,这才当上了首领。而若是相貌平平,则比那些相貌特异的人多花几分力气要引人注意了,让人半天想不起名字或许是做间谍的好料子,但是要做那些抛头露面的事则没什么好处了。而假如是相貌与众不同又容易引人好感者则往往比一般人更多几分机会。

        

        为何?谁叫这世间人都喜看这皮相,爱美厌丑呢?我们常人若是看到美丽女子,英俊少年,自然会睁大眼睛看上几眼,在做事上对他们或她们也会优待几分,古人自然也不例外,美女自不必说,美男子如卫玠,使得万人空巷,(不过围观的人太多,大概受了惊吓,不久就死了。)韩子高,作战时连敌人都不忍杀之,(成为陈帝男宠,位高权重,不过在陈帝死后便被赐死。)

        

        这两位美男子比较极端一些,不过这相貌确实颇为要紧,就拿帝王来说,这第一代的相貌且不说是美是丑,总能附会为帝王之相,而且历代帝王中不乏麻子,哑巴,走路不便者,但是一般的帝王,都至少有相貌堂堂这样的说法,这不单是因为长期以来后宫的基业改良,也是前一代对后一代相貌刻意选择的结果。因为这“以貌取人”乃是老规矩了。

        

        长期以来,我们的老祖宗便对“仪表”这个问题相当重视,尤其古代中国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文化贵族浓厚的社会,即便是儒学经典中也不乏对君子个人威严仪表的说法,并将之与个人教养联系起来,被视为个人素质的一部分。

        

        历代虽然对“仪表”有不同的解释,但是都很重视“仪表”,甚至成为一种能否出仕出人头地的标准。就拿魏晋南北朝时期来说,此时士族鼎盛,而士族中人讲究名士风流,魏晋风度,这仪表自然也是名士中的一大标志。(南朝名士风度乃是魏晋的传统,这北朝虽然是蛮族,但是进得中原便对那些名士风度羡慕不己,有样学样,可见爱美之心都一样)而魏晋风度也是从两汉时期便传承下来的。而在南北朝之后的唐朝,选人做官有四个标准:“身、言、书、判”,这“身”便是看人的体格相貌,若是丑的便不能为官,所以那些唐朝作官的大都为仪表非凡之辈,不过后来日渐宽松,卢杞其貌常被人说笑,也成为一代权臣。(当然也和他祖荫有关,他祖辈便是宰相)

        

        日后宋元明清各代以科举为重,对相貌的要求降低,但是在实际面试任免之中,相貌也成为了一种重要因素,这似乎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在民间传说中的捉鬼的钟馗便是一位才华横溢却因相貌丑陋而不被任免一怒撞死的状元。在三国演义中三国的君主也都有因人相貌丑陋而厌恶的事,如孙权刘备初次见面都不喜欢丑陋的庞统,曹操不喜张松,还有曹操在面见匈奴使者时因担心自己不够威严而找崔琰代替的故事,这些都是演义的虚构,但是却从某些方面反映了以貌取士的现实。

        

        虽然说已经是新的时代,但是人们依然保留着对相貌的爱恶,整容美容的盛行便反映出相貌对我们的影响依然是巨大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比古人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过,这也是一种现实吧。

    • 家园 咚咚咚!咚咚咚!天空,醒醒了,已经睡过十天了

      睡得可真沉啊,用花能否砸醒?

    • 家园 【原创】三国随章侃 第五十三章 两淮

      三国随章侃 第五十三章 两淮

      (演义第五十三回 关云长义释黄汉升 孙仲谋大战张文远)

      历史小说家是怎么用史料的,演义在此回为我们做了一个榜样,演义本回,太史慈终于死了,太史慈在历史上死于建安十一年,可说得上在床上平稳的死去。但是作者大概是对太史慈非常欣赏,认为此类英雄人物怎么能这样平淡死去,又或许对太史慈死前的那段话颇为欣赏:

      “丈夫生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

      这是《吴书》中记载的太史慈临终之言,演义中改成“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或许是因为对太史慈的壮志未酬身先死有所不平,作者将太史慈的死推迟到建安十三年末,经历了赤壁大战,不单如此,他认为英雄之死一定要有一个大场面才行,所以将太史慈安排到孙权攻合肥一役。这还罢了,作者又想安排一个好对手,所以将张辽挪了过来。

      张辽战孙权确有其事,之后演义第六十七回也谈到了张辽威震逍遥津之事,这件事在历史上也是很出名的,大致和演义第六十七回所谈差不多,孙权在和刘备达成协议再分荆州后攻打合肥,被张辽杀得大败。

      但是,本回中的孙仲谋大战张文远就有些牵强,确实孙权在建安十三年末赤壁大战后围攻合肥不下,但是史书上并没有说到张辽有参与此役,张辽驻守合肥是在建安十八年曹操在攻打孙权回军后的事,建安十三年的张辽应该在长社驻守,不可能和孙权的大军作战,在孙权攻打合肥后曹操倒是派了一位姓张的去救援,但是并不是张辽而是张喜(曹操传中此人的名是上喜下心。说到这里,随便扯一句,假如有哪位朋友名字很生僻又想青史留名的话那要不成为主角中的主角,这样你的名字再生僻也会为人所知,千万不能成为配角啊,不然要害死后辈的历史爱好者的,当然,改名也是一种不错的做法。)

      再扯回来,演义之中所谈到的张辽治叛变一法也是历史上张辽在长社发生的事,作者把张辽从历史上的长社拉至演义中的合肥助阵。(对了,还不单是一个人,还把李典乐进一起拉了过来,或者说把他们三人驻守合肥的时间提前了五年。)来为太史慈的死做见证,太史慈也真算死的辉煌了。(另一大作用也许是为了日后的张辽威镇逍遥津做铺垫吧,不过在我看效果一般。)

      历史小说虽然脱胎于历史,但是在作者手中那历史就象橡皮泥,想怎么捏就怎么捏,都是为了书中的情节人物服务,我们也没办法指望作者在文后注释此段真实历史如何如何,那样就不好看了,小说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想让人把假的当成真的。只是他搞的真真假假,又比真实的历史更吸引人,反倒更令人注意了。

      侃了半天还没说到主题,这也是本人的一大毛病了,所以刻意取了一个《三国随章侃》的名字,也希望大家海涵。

      虽然张辽在历史上的建安十三年并未与孙权在合肥作战,但是建安十三年孙权确实攻打过合肥,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尤其是孙权和刘备结盟,荆州战场交给刘备之后,合肥等两淮地区便成了东吴与曹魏的主战场。

      我们在谈到南北问题上总会说到“划江而治”这一词,但是假若真的是划长江而治的话,那我们基本上可以宣告南方政权的失败了。为何?

      我们常说长江天险长江天险,但是这长江的天险也是有限的,远比不上那些高山峻岭沙漠戈壁更为险峻,而即便如高山峻岭沙漠戈壁都能跨越,何况处处可越的一条长江呢。尤其古代中国南方本就开发不如中原一代,而江南的开发又主要集中在现在的江浙地区,而福建两广在相当长时间内都是蛮荒之地,更没有什么天险可守,南方政权立都大都离长江不远,这意味着一旦突破长江,敌军就能兵临城下,长江成了最后也是唯一的防线。

      一个国家若只有一处防线,那即便这防线再固若金汤,也比拥有多处防线的国家来得脆弱的多。而在长江以北,淮河便成了构筑防线的重要地区,所谓“守江必守淮”,在构筑防线这个意义上说,两淮地区不亚于甚至有时比长江流域更为重要。南北交战最集中的往往在两淮地区,若战火真延及长江,那南朝危矣。

      从战略意义上说,两淮是长江的守卫前沿,而从经济角度来说,南方政权也需要两淮地区,江南开发本就晚于中原,就不算福建两广,就说现在的湖南,在相当长时期也是人烟稀少之处,夺取两淮,对经济上也有补足。当然,两淮因为处于南北交战集中之处,往往经济难以发展起来,倒是在统一的时期,作为江南和中原两地物质的集散地,发展颇快,古代漕运对两淮的发展颇为有利。

      两淮作为兵家必争之处,还有两点甚为关键:

      其一,两淮地形既有北方平原特点,又有南方水乡特征,又在南北之中,南北习俗对其都有影响,作为长期战场,两淮民风又相当剽悍(尤其是在北方战乱时,两淮往往集中了北方流民。)。南北交战,往往因南北两地地形气候差异太大,北军难以在南方称雄,南军在北方也无法使出全力,而若取得两淮之地,用其民为兵,无论北上或是南下,都比单纯的北兵或南兵要好得多。实际上大多数的征伐都是取先征服地区之民为兵,再继续向其他地区发展,细看各代统一模式,都是如此。

      其二,夺取两淮,便可进而占据山东,取其边为势,窥视中原,这对于南方政权极为重要,历史上最为成功的两次北伐,刘裕与朱元璋,莫不是采用先取山东,再迂回中原这一招。

      这里随便说说北伐了,南方北伐,取上中下游,上游要从川中进夺关中,史上惟有刘邦得韩信偷袭成功,日后诸葛亮数次北伐,都不告成功,而中游便是荆州,荆州最大的优势便是他离中原地区极近,尤其是以中原为重心的时代,由荆州北上,只要进展顺利,很容易对中原地区施加压力,直接打击中枢,这也是为何关羽北伐时影响之大的原因。但是同样的是,中原作为重中之重,也往往是重兵聚集之地,由荆州北伐,后勤也有所不便,一旦孤军深入,便要被包了饺子。而下游则需夺取两淮,两淮有水运之便,夺取两淮则北可如刘裕朱元璋一般先取山东,先取其边,再迂回中原,也可由两淮西进,窥视中原,与荆北相呼应。

      东吴之后虽取荆州,但在两淮碰壁,毫无进展,这也是日后覆灭的一大原因了。

      • 家园 LZ大作花之,有一个小问题

        一个国家若只有一处防线,那即便这防线再固若金汤,也比拥有多处防线的国家来得脆弱的多。
        不知LZ咋想的,常人应该理解如果只有一处防线就能防住,应该好防啊,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多处防线容易顾此失彼。是不是多层防线?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