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论科学精神 -- 不爱吱声

共:💬47 🌺3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论科学精神

    在我看来,他包括实证精神,协作精神,创新精神,以及批判精神。

    1。实证精神。

    就是在进行研究或者分析事物前,注重用对事实的调查,实事求是是科学精神的基本要素。诚实可信是对科学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具体到科学手段上,尽量避免自己的先入为主,使用的“实验证据”必须可以重复。

    实证的另一成意义简短说来,就是希望成果得到认可,那么就在提出理论的同时,请提出可行性验证方案,无条件地来接受大家的检验。比若说相对论,首先引发相对论产生不是什么哲学,数学先行,而是“迈克耳逊—莫雷实验”揭示了实验结果与牛顿力学的相违之处,其深刻意义正是在于其推翻了在"以太"存在基础上的静止时空观的合理性。我们再来看相对论理论为什么在由试验验证之前仍然可以认为是科学研究。那是因为,相对论除了理论框架本身同时还提出了可进行试验验证的方案,比如说质能方程,比如说尺缩钟慢效应都是可以用实验进行验证的。任何科学研究离不开实证,任何理论如果想让人信服也都离不开实证,这也包括经济学,心理学等等其他非自然科学领域。

    2。协作精神。

    现在科学发展的脚步如此之快,分工越来越细。科学工作者必须联合起来,共同完成一项复杂的任务。因此,互相尊重、虚心谦让的协作精神成为现代科学精神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

    3。创新精神。

    继承基础上的创新精神才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内容。天马行空的幻想是科学的打忌。在写专业文章的时候,几乎任何“结论性”描述都要有出处,或者自己的新发现要使用数据进行说明,对得到数据的方法,使用工具等等必须细致描述,以便可以让别人重复你的“实验”。这个限制,正是保证科学比较可靠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经常说,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

    经常有人提起非欧几何,提起相对论,提起量子力学,可是他们往往重视了创新,却忽视了继承。在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之前,在哲学观念上,马赫已经提出相对时空概念;在数学方法上,洛仑兹已经使用了洛仑兹变换,只不过它的物理模型是错误的;在实验准备上,“以太”这个基石已经在迈克耳逊—莫雷实验后遥遥欲坠;法国数学家的彭加勒也最先提出了相对论的物理原理;所有这些展现了当时物理革命前夜那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景象,更一步证实了,相对论的创立也是一步一步继承前人的努力才有的最后创新。至于量子力学,伦琴射线,各种放射现象的发现,黑体辐射试验,等等等等,这些可重复性的实验观测才是量子力学产生的真正动力,所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而已。那些big name是成功者,也同时是幸运者。而支撑科学大厦远不是单靠几个幸运儿就可以的。

    4。批判精神。

    辩证的怀疑和批判意识是科学精神的内在要求。而这种批判的顺序应该是,对于种种与事实不符的现象,要先批判地接受,进行重复测试验证,对于违背已经确立的科学理论的实验观测,仍然要重复测试,这是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是真正科学发现最总要的一环。而在新的实验观测得到普遍认可证实后,才是对现有理论的批判,新的理论必须兼容以前的理论,因为以前的理论已经在限定的范围被广泛证实了的,这也是为什么相对论可以也必须包容牛顿力学的原因。不可重复的实验根本是不可以被科学认可的,基于不可重复试验做的统计是没有科学意义的。而根据不可重复试验得出的所谓新理论,有够创新又如何?我想强调一点的是,我们批判的时候次序不可反,不要以为追求创新而忽略了对所谓新现象的批判,对“新经验”的重复检验。

    子不是曾经曰过嘛: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任重道远。

    关键词(Tags): #心爱科学元宝推荐:海天,

    本帖一共被 5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要纯粹的科学精神.唯物主义者请阅中科院新文"层子模型前后"

      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页外链出处滚动标题:

      层子模型前后

      -关于声称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物理学研究的案例分析

      (原文较长, 见[URL=]http://www.ihns.ac.cn/readers/060421.htm [/URL] 本文修改稿已发表在:自然辩证法通讯,2006年第2期,97-103页. 下面衲子只摘录部份文字.)

      摘要:本文回顾了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在我国对“物理学中的唯心主义”进行的多次批判运动。特别是依据“百花齐放”的方针,对层子模型前后声称以马克思主义指导基本粒子理论研究,并指责同行物理学家为“唯心主义”的一些正式发表的言论进行了案例分析。

      [作者简介] 关洪(1935-),男,中山大学物理系教授,主要研究理论物理,物理学史和科学哲学。

      ---------------------------------

      一 我国对“物理学中的唯心主义”批判的启动和推进

      ...遗传学家谈家桢...检讨了自己“对辩证唯物论的愚昧无知……中了摩尔根反动遗传学的毒害”。另外亦有一篇题为“为反对通俗天文书籍中的唯心论而斗争”的文章,当时的气氛可见一斑。看来物理学里的批判运动已经落后于其他学科了。

      不过,物理学家里还是不乏“先进”分子的。此前三个月,何祚庥已经先期在1952年5月21日的《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长篇文章《苏联科学界批判量子力学中的唯心主义观点》[3]。他在介绍苏联学者的观点之后亦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例如谈到“‘互补原理’的反动作用”,要“进一步开展物理学中的唯心主义的批判工作”,“为建设辩证唯物主义指导的物理科学而奋斗”等等

      ...

      在紧接着的1957年“反右派”和1958年“大跃进”的亢奋气氛中,... 许多人失去了正常的理智,形成了又一轮批判的高潮。例如,清华大学很积极地把两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伟长和孟昭英划为右派分子,北京大学胡慧玲,杨应昌,高崇寿和俞忠钰发表文章《批判王竹溪先生在热力学书中的资产阶级观点》 [8],在给物理学家王竹溪院士戴上了“唯心主义”和“马赫主义”等帽子之后,宣称“必须在各门科学中,彻底地批判资产阶级的观点、方法,高高地牢固地竖立起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红旗”;北大的另一位物理学家胡宁院士亦受到“拔资产阶级白旗”的大会批判。

      下一轮的高潮当数文化大革命期间对爱因斯坦和相对论的批判,主要出自上海。不过无论从地域上还是从时间上讲,都没有形成大的气候。而且,由于政治上的特殊原因,今天不大会有人为其辩护,我们就不详细叙述了。

      以上的几次批判运动的共同点是都是由官方推动或指使,或者说是“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的。文革之后,宽松的学术氛围使得大多数物理学家都不愿管这些事了。可是仍然有个别过去的“左派”坚持大批判的精神,例如何祚庥在1992年发表的《现代物理学为‘认识的主体性’提供科学基础吗?》[9]等文章里,依然表示以同“国际物理学唯心主义思潮”的斗争为己任

      二 关于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自然科学研究的问题

      ...何祚庥在1987年发表的文章《谈谈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自然科学研究的一些问题》[10]里主张“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指导自然科学研究”,并且还引用《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里“我们的理想建设、道德建设,文化建设、民主法制观念建设,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建设。”这一条文,质问道:“科学事业难道不也是属于文化建设的范畴吗?!”。

      我们回答说,这是一份官方文件,应该用官方的语汇来诠释。按照我国国务院的编制,文化建设是归属文化部管辖的,而科学研究则是归属科学技术部管辖的。所以,科学事业明显不属于文化事业。你若不信,请向文化部门申请物理学研究项目的经费试试看

      何祚庥又引用这份决议的另一段话“学术和艺术问题,要遵守宪法规定的原则,实行学术自由,创作自由,讨论自由,批评和反批评自由。这样做的目的,是正确发挥马克思主义对学术和艺术的指导作用,造成科学文化发展所必需的安定团结的环境和民主和谐的气氛,使它们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并且解释说:“这里面不是明确地写上要发挥马克思主义对科学的指导作用吗?”

      我们回答说,那是何祚庥对这段话的曲解。这段条文的原话说得十分清楚,“正确发挥马克思主义对学术和艺术的指导作用”,在于“造成科学文化发展所必需的安定团结的环境和民主和谐的气氛……”,使得学术研究人员和文艺创作人员,能够充分享有宪法规定的那几项“自由”的权利,“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亦即是说,马克思主义在这里起到的指导作用,是一种高层次的指导作用,并不含有直接干预学术研究和文艺创作的意思。这里对于“学术和艺术问题”,只说要遵守的是“宪法规定的原则”,要实行的是那几项自由,并没有说“学术和艺术问题”必须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我们想,这样的写法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对学术和艺术的指导作用”的“正确发挥”,明显意味着应当避免作出非正确发挥,应该是吸收了过去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旗号下进行的对遗传学、共振论和量子力学等自然科学理论进行的一系列错误批判的教训的结果,同时也是对“双百方针”的正确诠释。

      本文就是按照以上文件的规定,依法实行学术自由和讨论自由而写出来的

      关键词(Tags): #何祚庥#层子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文摘】层子模型前后(2)--关洪. 登于中科院科学史研究所主页

        三 声称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物理学研究的一个不成功的案例

        ...

        1960年,四位国内知名的理论物理学家朱洪元,周光召,汪容,何祚庥发表了一篇文章《现代基本粒子理论的新发展以及其中存在的一些哲学问题》。[11]这篇文章开头就说,“近年来,在基本粒子理论方面有较大的进展……”,声称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正确地评价这些重要的发现。并加以哲学上的总结……进一步探索研究基本粒子 [理论研究] 的道路。”

        在这篇文章里,多处展开了对于“形而上学对基本粒子的看法”和“物理唯心主义”的哲学批判。我们对于这些言论暂时不作评论,只集中注意在文章后面提出的“我们是辩证唯物主义者”,“从这个观点出发”不同意把“今天所有的工作都要集中到统一理论上去”这一论断,以及他们对于“今天基本粒子理论研究的主流”,“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工作。首先,是以‘色散关系’为代表的研究方向。……其次,是基本粒子对称性的研究。……第三,是弱相互作用的研究”的主张。他们这篇文章最后说,这一结论表示,“有了‘实践的需要’作为指南针,就不会迷失方向。”

        ...

        值得注意的是,这篇文章的作者中的两位头一年发表的一篇文章 [12]在题为“唯心主义的泛滥”的一节里极力反对“片面地夸大色散关系的作用”,并且批评“国内也有人盲目地追随西方物理学家,在累惹极点这一假设在实验上被否定之后,还大力去研究累惹极点。”我们对他们观点转变之快表示惊讶,亦对他们轻易否定雷其极点(即累惹极点)感到惋惜。

        事情的发展与文献[11]的指导意见相反,就在第二年即1961年1月里,盖尔曼和尼耶曼两人独立地写出了称为“八重法”或者“么正对称性”的新方案,在他们不以为然的“统一理论”的方向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接着,从粒子内部对称性研究的突破,到1964年初夸克模型的提出,以及规范场论的发展,只用了七八年的时间,就建立了弱电统一模型,取得了基本粒子理论中里程碑式的进展。那么,到底是谁“迷失方向”,就再也清楚不过了

        ...

        四 层子模型之前

        北京大学物理系基本粒子理论组的领头人是胡宁先生。...

        ... 应当说,胡宁及时把研究工作的主攻方向转移到基本粒子对称性和内部结构上来,凭的不是哪一派哲学思想的指引,而是他作为一位成熟的理论物理学家的直觉,也可以说是灵感。这样的直觉,是从多年的学术生涯和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培养出来的,正如文学家的灵感亦是在多年的写作生涯和生活体验的基础上产生的一样,都不可以归之于唯心主义。

        五 层子模型的准备工作

        ...我们不必怀疑,何祚庥或者还有其他一些物理学家,的确是在毛泽东谈话的指引之下,才把研究的主攻方向转移到基本粒子对称性和内部结构上来的。然而,我们上面已经讲清楚,北京大学的物理学家们在那之前两三年就实现了这一转移,并且已经在这个方向上取得了累累硕果。此外,何祚庥这篇文章里的好些有关叙述是不符合事实的。

        ...

        文献[11]里面的确有那几句话,但何祚庥上述“断章取义”和“避重就轻”的引述,同文献[11]的原文的意思相距甚远。...何祚庥在文献[24]里避而不谈的这个主要结论明显是一种错误的估计。无论如何,色散关系同包括层子模型在内的后来进展几乎没有什么关系,乃是一件铁的事实。

        六 关于层子模型

        本文要谈的主要不是层子模型的技术性细节,而是它的哲学背景。因此,我们在这里只是引用两篇评论中的有关陈述来说明层子模型的要点。

        ...也告诫人们,信仰和哲学不可以代替物理和物理思想,繁荣学术必须真正实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最后,我们想一般地谈谈唯物主义或者别的派别的哲学思想对科学学说所起的作用。是不是运用唯物论的哲学思想就一定能够建立正确的学说或者找到合适的研究方向呢?答案是不能肯定。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化学里的“燃素”说和物理里的“热质”说,分别把“火”和“热”当成可以流动的物质。“燃素”说和“热质”说无疑是按照唯物论的思路上提出来的,但结果却是不正确的。所以,以唯物论为指导并不能保证科学研究的路线或者结果一定是正确的。当然,不仅唯物论是这样,其他的哲学派别也是如此。这是因为,哲学本来就不是拿来这样用的。

        ...

        坂田昌一一贯自觉地以辩证唯物主义来指导他的研究,提出应当“把形的逻辑深化为物的逻辑”或者“把形的逻辑发展为物的逻辑”。[30]这一原则具体体现在把SU(3)群的三维基础表示(形的逻辑)对应于由三种“基础粒子”-质子p、中子n和奇异重子 L 组成的三重态(物的逻辑)。事实证明,他这一步走错了,因而限制了坂田模型的进一步发展。我们认为,这里的问题在于坂田过分地依赖他的哲学思想,一定要把已经发现的物质粒子填充数学上的三维表示,而没有像盖尔曼那样,敢于设想三种那时候还没有发现,而且将来也很可能不能够单独发现的夸克作为组成强子的基础粒子。

        ...

        那么,层子模型是不是存在着类似的问题呢?层子模型的一些研究者是不是过分依赖“物质无限可分”的哲学思想,眼光过于集中在层子或者夸克的波函数这个至今未能解决的难题上呢?不过,与坂田模型不同的是,除了层子是夸克的另一种说法之外,层子模型并没有给今天的物理学留下什么有积极意义的东西。也许这场探索会对将来的研究给予有价值的启示吧,有谁知道呢?我们觉得,这依然是一个值得回顾和反思的问题。

        总之,科学家在学术见解上有不同的意见是很正常的,这些问题应该通过平等和友好的自由讨论以及科学研究的实践来解决不能够自以为是正确的化身,动不动就把唯心主义的帽子扣到同行科学家的头上。这不仅是一个历史上的教训,也是一个有重要现实意义的问题。

        ----------------------------------

        部份参考文献

        [3] 何祚庥,苏联科学界批判量子力学中的唯心主义观点,人民日报1952年5月21日第3版

        [9] 转引自:何祚庥,三大论战-现代物理学研究中的哲学问题,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13页量子复合场论的哲学思考,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1] 朱洪元,周光召,汪容,何祚庥,现代基本粒子理论的新发展以及其中存在的一些哲学问题,自然辩证法研究通讯》1960年第2期65-68

        [12] 转引自:朱洪元论文选集,爱宝隆图文制作,2002,248页

        [24] 据文献[11],314-320页;何祚庥,量子复合场论的哲学思考,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24-233页的版本略有删减.

    • 家园 我赞同科学精神在于实证和批判

      至于协作与创新,那是一个好的科学家应该具备的素质,但严格来说应该不属于科学定义的一部份。

      当然,如果把‘科学精神’作为一个文化词汇看待,那么它代表一种文化现象,也可以包含协作精神与创新精神。

    • 家园 和和

      小人书兄在讨论中提到了“观测者与观测对象之间相互影响”的问题。书兄说的是心理学领域。其实经济学领域似乎也有这种情况。80末90代初 美国曾有七位(好像是七位) 金融学和经济学博士联合组办了一个公司,做期权,其镇山之宝就是一个金融模型,该模型是基于对市场投资人的长期观察和宏观分析构建的。七子下山后 初试云雨 哦不 出初江湖 就大显神通,日进斗金,一时之间投资界、期货期权界、新闻界 闹的是风声鹤唳 无鸡六兽儿的... 也难怪,凭一个模型就能号准喜怒无常的期权期货市场的脉搏,这还得了?可七子狠狠闹了十几把后,最终却一战而亡!

      公司运营8到一年就申请破产,关张倒闭。怎么回事呢?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们这个模型虽百试不爽,却是建立在两个很不牢靠的默认前提之上的:(1) 它默认市场无限大,自己相对于市场来说无限小,根本无法影响市场 --- 这等于是默认观测者对观测对象毫无影响,如自然科学里的实验那样;(2) 市场上的其他投资人(就是观测对象啦) 会继续他们从前的投资行为 而不会跟着自己做 --- 这等于是默认被观测者会因其被观测的地位而永远不改变自己的行为。

      说实话,这两个默认,带有极强的正统科学方法的mentality,就是认为我作为一个观测者研究者可以永远处于超然的地位,可以为所欲为地控制和改变实验条件,受测对象或者实验条件本身永远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改变自己!

      我以为这恐怕是自然科学(正统科学) 与 新兴学科 (如社会科学和人文类) 在思维方式上的一个重大区别。所以我对不爱等朋友认定正统科学可以应用到新兴学科(只是现在暂时尚未得到合适应用) 这个看法持深深的怀疑态度。

      (这个故事一些细节我记忆不确,哪位熟悉这段故事的朋友请指正。)

      不爱兄在这个贴里也提到了人类对于自己大脑思维的研究 --- http://www.cchere.net/article/713209。

      不知为何,总觉得 研究主体是人 而研究对象 --- 大脑 --- 又是人的大脑,似乎有点不对头... 但又说不清哪里不对头。

      我觉得,要想尽量剔除掉(注意:不是完全剔除) 研究主体与研究对象之间的任何可能的关联,高度模拟自然科学那种研究主体与研究对象绝无关联的情景 (量子力学除外啊),似乎只有一个办法... 让未来的高智能机器人来研究人类的思维和行为...

      • 和和
        家园 可否解释一下您说的‘正统科学方法’是怎么定义的?

        是否存在‘不正统科学’或‘不正统科学方法’?

        如果存在,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如果不存在,是否说社会科学研究不是科学研究?

        • 家园 卷兄高见

          如果卷兄仔细看一哈就会明白,我在此贴中的讨论,前提是接受不爱兄对于科学精神的定义和描述,一共四条,第一条就是“使用的实验证据必须可以重复。”。单凭这一条,所有社会科学的研究 就都无法被承认为科学研究了!

          而且这并非我第一次看到这类观点,从前也读到过关于社会科学究竟是否属于科学范畴的争论。可见这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话题。也正因为此,我才发明了所谓“正统科学派”和“非正统科学派”这样两个loosely defined concepts,前者以不爱兄为代表,坚持“实验证据必须可重复”,后者则是那些坚持“社会科学也属科学”立场的人,只要实验符合逻辑,不具可重复性也作数。(社科类的实验大多是这个类型)

          回到老兄最后一句 --- 是否说社会科学研究不是科学研究?

          我以为,不爱兄所代表的“正统科学派”就不认为“社科”属于科学范畴。正因为我在此贴中首先接受了不爱兄对科学精神的定义和描述,所以在所有行文中我都默认社科不属科学范畴,虽然我明知对此问题是有争议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社会科学实验都不可、难以重复?

            (回复上文,并一起回复下面煮酒兄‘另外我从未说过......’那串讨论,我就不分开回了)

            我发帖之前看过全部的讨论,不过看得有点晕。

            我以为,不爱兄所代表的“正统科学派”就不认为“社科”属于科学范畴。

            我又看了一遍不爱兄的发言,好像没有社科不属科学的言论吧?我只看见---

            任何科学研究离不开实证,任何理论如果想让人信服也都离不开实证,这也包括经济学,心理学等等其他非自然科学领域。

            另外,科学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物理学的大厦现在看起来巍峨挺立,那也是一代一代科学家努力的结果,经济学,心理学等等新兴领域,现在的状况可以比作早期的物理学,那些model不完美,但只要遵循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总是可以慢慢发展起来的。我想我反对的不是这些研究的本身,更多的是反对这些领域中那些没有经过审慎广泛的调查研究而武断轻率得到结论。

            照我理解,这不是说社科不属科学范畴吧。相反,正是因为社科属于科学范畴,所以才更应当注重在研究中使用科学实证的方法。这点我是同意的。

            所以我可否这样理解---您认为按照不爱兄的四大精神,社科不算科学---这不是因为不爱兄声称社科不属科学,而是因为您觉得按不爱的四大精神定义,社科会自动被屏弃在科学之外?

            而您的关键依据是,社科研究的实验都难以重复,所以‘单凭这一条,所有社会科学的研究就都无法被承认为科学研究了!’

            这我就不懂了,什么时候社科领域的实验都变得难以重复了?

            按理说,如果一个可以实证(Testable)的理论具有一定范围内的普适性(Representativeness),那么在该范围内进行检验这个理论的实验,只要实验设计良好,执行不出差错的话,就会得出同样的结论。

            如果社科领域的实验都是不能重复的话(排除没经费,没人感兴趣等理由),那么只有两种可能,一是社科领域不存在任何可以实证的理论,二是社科领域的理论不具备任何普适性。然而据我所知,这两条都不成立呀。只要任何一条成立,社科岂止不是科学,简直什么都不是了,这也就跟那些民间UFO研究会没啥分别。

            可重复性(Replicability)对于研究的有效性(Validity)是相当重要的。如果一个发现无法被重复,其有效性就会受到怀疑。重复实验有很多种方式,比如完全重复,系统重复,概念重复,又可以分为在同一个/一群人身上重复,或者在不同人身上重复。以下从一本讲解心理学实验方法的书节录一小段,跟不爱兄所说的类似:

            Although not everyone considers replication to be a control procedure, we believe it is. By specifying the laboratory setting, conditions, procedures, and measuring insturments, we make it easier for others to replicate our research. Successful replication provides important information. If phenomena observed in one study can be reliably demostrated a second or third time, confidence in the original observation increases; if the study cannot be replicated, confidence is shaken. Research in ESP phenomena is an example. Some researcher have report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ESP phenomenoa that fail to replicate on later research, thus leaving the earlier reports open to serious question. If a finding cannot be replicated, then it might be only a chance event and not an indication of a genuine phenomenon.

            ---Research Methods, A Process of Inquiry, pp.195

            经济学也没理由不可以重复实验。经济学并非只能拿世界经济,拿金融市场来做实验(Field-experiment),经济学实验也可以在实验室里做,而两种实验也都可以重复,当然一般只有后者才可能做完全重复。经济学有个分支叫Experimental Economics,你可以看看他们都弄些什么。

            Experimental Economics

            http://kuznets.fas.harvard.edu/~aroth/exper.html

            Is Economics a Science?

            http://kuznets.fas.harvard.edu/~aroth/econsci.html

            相比之下,社会学(指sociology,不是社科)就比较喜欢使用不那么容易(不等于不能)验证的理论了,真正意义上的实验也很少见。虽然sociology一词是实证主义学派的孔德所提出,现代的社会学却似乎不是那么热衷于科学实证,而是把精力放在分析比较与预测之上。但如果社会学作实验,道理仍然是一样的,只要理论可以实证,有普适性,就可以对这个理论进行重复实验,不会不可重复。

            您似乎有个误解,就是进行重复实验的前提是样本必须一模一样,或者高度近似,这是不对的。没错,人跟原子不同,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人与人之间必然有差异,正因如此才需要以样本选择技巧、样本数量和重复实验来补偿,而不能把对一个样本、少数样本的研究成果无条件视为适用于所有人的成果,因为这种结果有时不可靠。就算是物理、化学实验,也不是所有实验都能对整个实验进行精确控制,有时候就算样本没有误差的问题,操作和实验环境也可以有误差,仪器有精确度问题,很多步骤也会有所谓成功率,有时候也要碰运气,跟‘一切都在掌控中’差得远了。更不要说生物学---医学临床实验了,很多生物学实验的样本相似度跟社科类实验没啥分别,难道也要归类为不可重复?事实上,如果一个实验从理论上已经是不可重复的,就说明这个实验没有任何普适性,我想不通这种实验做来有什么社会、学术意义。

            社科研究的是什么?作为一个学科,它感兴趣的不是各别的参予实验者,而是要找出有一定普适性的理论,这才有社会意义。只有收集尽可能多样化的样本,尽量确保样本在研究目标中具有代表性,才能增加实验的普适性,这是社科实验,也是很多自科实验的通用做法(可是我不明白您说的用逻辑剔除样本差异的方法,不知道那是怎样的)。虽然社科实验与自科实验操作方法不同,量度的对象不同,但以实验设计的严密度而言,我不认为两者有高下之分。

            总而言之,我觉得不爱兄关于(科学的)实验证据必须可以重复的说法没有错。很多社科也是注重重复实验的,这并没有把社科们通通踢出科学的大门。当然,讨论的同时也应该注意难以重复、未有重复与理论上无法重复(不可能验证、毫无普适性)的分别,以及是否应用了/是否基于科学方法与是否有社会、学术价值的问题,我不会随便把它们等价。

            我赞同的是,对于可以被检验的东西,就应该使用科学方法(包括实验的可重复性)来检验,来去伪存真,完善理论,这毫无疑问是最可靠的办法。

            汗,一个晚上就这样没了......

            关键词(Tags): #社会科学#重复实验元宝推荐:不爱吱声,
            • 家园 关于社科与自科的异同,发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

              先摘一段认为两者之间差异明显的文字。后天再摘认为两者高度统一的文字,再予评论。总的感觉是,社科与自科在理论上都遵循重复实验的原则,但在实践中却都有无法或很难进行重复实验的情况,其中自科这类情况较少,可重复实验的情况占主流,而社科正相反。

              下面是链接和引文: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renzhikexue.txt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在很多方面遵循著不同的准则。例如,自然科学不接受 超

              自然的解释,而社会科学可以接受;自然科学要求实验的重复性,社会科学不要 求;

              自然科学崇尚理性,而社会科学可以容忍非理性;自然科学已经统一于共同的基 础,

              而社会科学则缺乏共同基础;等等。在自然科学家看来,社会科学不象科学;而 在

              社会科学家眼里,自然科学没有“人性”。 关于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的关系早已有

              了诸多的议论,多数人认为二者之间有著“本 质”的区别而难以融合,甚至有人认

              为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是两种不同的文化。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还是有区别的。由于自然科学的对象多数是简单系 统,理

              论对事实很少有影响,哥白尼的学说不会改变太阳出来的时间,达尔文的理论 不会

              影响进化的历程;但社会科学面对的却是可以自己改变自己的复杂系统,因而可 能

              存在自我实现或自我毁灭的理论,即理论影响社会现实而使得理论成立或失效。举

              一个简单的例子:假设一个经济学家发明了一个算法,可以准确预测明天的股价,

              在 实验室里屡试不爽,此时算法是正确的,他自己可以大赚一票,如果他把算法告

              诉亲 戚朋友,由于有一些人按他的预测买卖股票,本来错误的理论也会变成正确的,

              成为 自我实现的理论,如果所有人都知道这个算法,则谁也不能靠这个算法赚钱,

              本来正 确的理论会变成错误的,成为自我毁灭的理论。 由于社会科学理论对社会

              的干扰,需要把社会科学家与社会充分隔离,严格区分理论 工作与宣传工作,把理

              论家的学术活动限制在学者圈子里。绝对的学术自由是科学的 生命线,社会科学也

              不例外。但按照科斯的说法,权利是交易的结果,而不是交易的 前提,社会科学家

              要获得学术自由的权利,必须付出隔离的代价。其实自然科学家也 存在隔离的现象,

              制造原子弹的方法不宜到处流传,化学家不会把实验室洗试管的洗 液拿回家洗碗,

              医生都承认暗示疗法的疗效,但不能广为宣传,如果大家都知道暗示 疗法,暗示疗

              法就会失效。医学是自然科学,但因为对象是人,也会出现复杂系统的 特征,兽医

              是不用暗示疗法的。

            • 家园 这段论述我收藏了

              多谢

            • 家园 写得好。先花一个。后天再聊。
    • 家园 下面的讨论很精彩,就不一一加精了

      大块大块的内容都很有意思.

    • 家园 为什么科学就不能包打天下?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要从认识的过程说起。对于任何一个事物,我们观察到了,那么就会产生一个感性的认识,这个认识是片面的,也是表面的。对于事物本身内在的一些特征,我们有可能有一点了解,也有可能就根本是完全的误解。这种程度的了解事物,只是认识的一个开始。是偶然发生的,不系统的,没有经过周密的考虑和研究,所以,绝大多数也是不正确的。这种程度的了解,举例来说,比方说

      经济学、心理学、艺术研究、戏剧电影研究等方面的很多研究,
      比如说所谓的
      灵异事件
      。因为对于这些事物而言,我们的了解程度还停留在一个非常浅显的阶段,所以我们对于事物内部的了解,在很大程度上的,是靠逻辑性的经验分析,而不是靠实践验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经过检验的,至少是没有经过周密的全面的检验的得来的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对于上述领域的理解和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的原因。

      接下来的认知过程,是不断地对事物进行了解,从而得到更多的内在的信息,然后,设计实验或者推出假设,根据得到的结果来验证对于这个事物已知部分的正确与否。然后根据结果,对于试验和架设做出调整,再放回到实践中进行检验。这就是所谓的实践检验的过程。这也正是科学的进行研究的过程。每经过一轮假设与验证,我们对于该事物的了解,就更进了一步。也就是朝着了解绝对真理更进了一步。但是,我们对于事物的了解,还是处于一个不断的进步的过程中。也就是说,我们的了解,并不是完善的,我们已知的、通过科学方法获得的知识,并不能完全的体现事物的本质。所以,我们根据这已知的知识去设计事物的时候,难免会产生失误。但是这些失误不是因为我们采取了科学的方法,而是因为我们用科学的方法所作的研究还不够。

      换句话说,科学的方法,虽然利用了实践检验真理这一的了解事物的唯一正确的道路,但是因为事物的复杂性,因为表面现象的多样性与欺骗性,因为我们认知过程的渐进性。我们对于事物的了解,始终是处于一种不断前进的,不断改进的过程。这与大家期望的完全了解事物的本质这一目的,始终有着差距。但是,不能因此而否认,科学的方法,就是了解事物最正确的方法。也不能认为,还有其他的什么所谓的方法,可以更好的了解事物的本质。有人会举出很多的例子,关于如何神奇的一次就了解了什么。我只能说,如果简单得靠一些片面的表面现象,的确可以了解到一些内在的联系。但是这些联系的认识成功,是偶然的,并不是必然的,因此并不说明这些所谓的方法,就可以认识事物的本质。与此同时,与这些所声称的神奇方式相反,这些了解正是建立在对以往的科学方式所了解的事物的类比的基础上的。而以往的那些了解方式,不管是自觉地还是不自觉地,都或多或少的利用了科学的方法论。所有非科学的方法论得到的理解,必然是片面的,表面的。

      很多人认为,

      ……经济学的实验结果其可靠性远不能与科学实验相比。心理学也类似,……科学领域那般 一个理论一经实验证实就可一统江湖,

      这恰恰可以说明,科学的方法论才是正确的,才是我们了解真理的唯一途径。注意,我这里所说的真理,是指全面的,深刻的了解事物的内在联系,而不是指那些片面的,偶然性的联系。同时需要指出的是,科学领域里面,从来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一个理论可以一统江湖的局面。因为,这不符合我们认知事物的过程。无论是相对论还是场论,都只代表了事物的某些片面的内在联系。正如同绝对真理我们永远也达不到一样,在科学里面,我们也绝对不会拥有任何可以解释一切事物的理论。

      • 家园 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 经济学、心理学和艺术?

        兄所谓“我们对这些领域的了解程度还停留在一个非常浅显的阶段”,我以为是有问题的。

        首先,你怎么定义人类对这些领域的认知就必然 比其他领域 更为浅显?不同的领域之间有时是很难进行这类比较的。如果说我们对物理和化学的认知比较深入也许不会招致太大争议的话,那么对于生物(包括遗传学) 这些领域的认知就很难说很深入,更无法说比经济学、心理学要深入。我们对某个领域的认知比另一些领域更深入或者更肤浅,这本身是一个伪命题,你无法证明或证伪。

        其次,公认经济学 心理学和艺术根本就不属于科学范畴,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与科学所使用的也不同,而兄却说它们是可以采用科学的手段加以研究的,而且还说之所以现在其研究成果颇具争议性是因为没有使用唯一正确途径“科学方法” --- “这恰恰可以说明,科学的方法论才是正确的,才是我们了解真理的唯一途径。”

        兄这些说法与当今世界的公认看法是相悖的。无论是中国还是北美还是欧洲,经济学 心理学 社会学 语言学 艺术 等领域都不属于natural science范畴,而属于liberal arts or social scinece 范畴,这些领域所通用的研究方法也与传统科学的方法不同。硬要将传统科学的方法加之于这些领域的研究,并且说目前这些领域的研究方法不如正统科学方法正确有效,是缺乏论证基础支持的,是没有说服力的。

        最后,我前文所谓“一统江湖”,各位看官自然明白根本就不可能指什么“可以解释一切事物的理论” --- 大概从来也没有人试图找到可以解释一切事物的理论吧?既然从来就没有人做此尝试,又何必去驳这样一个子虚乌有的尝试呢?:-D

        我的意思是,对于某严格限定的条件,某项理论一经实证,在一定时期内就会成为公认的正确理论。与兄的理解 叙述本无不同。

        • 家园 心理学根本不属于科学范畴,不可以采用科学手段加以研究?

          其次,公认经济学 心理学和艺术根本就不属于科学范畴,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与科学所使用的也不同,而兄却说它们是可以采用科学的手段加以研究的,而且还说之所以现在其研究成果颇具争议性是因为没有使用唯一正确途径“科学方法” --- “这恰恰可以说明,科学的方法论才是正确的,才是我们了解真理的唯一途径。”

          兄这些说法与当今世界的公认看法是相悖的。无论是中国还是北美还是欧洲,经济学 心理学 社会学 语言学 艺术 等领域都不属于natural science范畴,而属于liberal arts or social scinece 范畴,这些领域所通用的研究方法也与传统科学的方法存在很大不同。硬要将传统科学的方法加之于这些领域的研究,并且说目前这些领域的研究方法不如正统科学方法正确有效,是缺乏论证基础支持的,是没有说服力的。

          艺术总体上不属于科学范畴,这个我没什么异议。

          经济学、心理学根本不属于科学范畴,不可以采用科学手段加以研究?我不同意。

          我们知道,由于心灵有其特殊性,跟它关系重大的学科(比如心理学和各种社会科学相关领域)要像生物物理化学等传统自然科学那般只用科学实证的方法来研究,并非最明智的做法。以心理学来说,有部分(也仅仅是部分)心理学学派和他们的理论,比如人本心理学和心理分析,从根本上来说并非基于科学方法和实证精神(这不代表它们没有价值),而是基于存在主义和经验主义,甚至现象论。相对地,物理学和化学等就是纯粹的实证科学,如今我们不会在化学课本里看到炼金术理论,在物理课本看到五行理论。在我看来这是两者最主要的分别。

          然而,是否能据此声称:

          1.心理学(或者经济学、社会学、语言学......)根本不属于科学范畴?

          2.不可以采用科学手段加以研究?

          我觉得两种说法都不恰当。首先,如何决定一个学科是否属于‘科学范畴’?科学是方法论,是思维方式,广义些甚至可以引申为某种世界观。而一个学科内可以有很多种研究方法,有很多基于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如何可以作非黑即白(科学实证/非科学实证)的论断?心理学是个典型例子,虽然很多人把它归为社会科学,但实际上其内容非常多样化,有些领域几乎只涉及自然科学,有些领域几乎只涉及社会科学,有些则是两者都很重要。因此各种各样的理论和方法都有。我们可以找出非科学的方法和理论,同时也有更多的科学方法和理论。做一个心理学实验来验证一个假设,同样是使用客观化的量度、实验设计、统计计算方式,难道因为试验的主题是心理学(或者经济学、社会学、语言学......),这就不叫科学手段了吗?显然不是的。

          观察,提出假设,寻找证据,实验验证......这些都是传统科学研究的方法。我不认为在心理学等社会科学相关的学科里存在一种跟‘传统科学方法’截然不同的通用研究方法,至少我从未听说过。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