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也聊林彪(1) -- 老拙

共:💬357 🌺1998 🌵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也聊林彪(7)四平之战

      兄弟瞎聊,错误颇多,承蒙河里高手指出,不胜惭愧也。

      不过有的看法,兄弟不敢苟同,尤其是四平之战。

      46年春,林彪放弃山海关、放弃锦州、放弃沈阳,一路退到四平。上到中央、东北局,下到部队,都对他的避战后退极为不满了。依着林彪,他还要再退,一路退到松花江以北,把主力部队都用于开辟根据地去。“请主席头脑冷静考虑之”。话都说到这个份上,可见林彪内心的焦急了。

      可是,当时在东北,林彪说了不算,绝大多数人主张“御敌于国门之外”,要“独霸东北”。毛泽东一封接一封的电报,东北局也是一封接一封的电报。林彪“孤掌难鸣”。山海关林彪顶住了,锦州林彪顶住了,沈阳林彪也顶住了,到了四平,林彪顶不住了。当时的林彪,除了满脑子如何对付杜律明之外,肯定还得考虑如何对付中央、如何对付东北局。“一切行动听指挥”,“党指挥枪”,“下级服从上级”,这些林彪都是知道的。怎么办?

      兄弟是瞎聊啊。林彪知道,这么个阵地战的打法肯定不成,但不打一仗更不成。倒不是要档一下杜律明,而是要打一下给上面看。林彪明白,党内很多事,必须用事实来说话。他要做到的是,即用事实说了话,又不伤筋骨,同时又把下一步棋摆好了位置。

      于是林彪在四平摆开了阵势。他的目的达到了吗?达到了。

      3月23日,毛泽东致电东北局和林彪:立即动员在运动中及其立足未稳时,坚决彻底歼灭国民党进攻部队。愈多愈好,不惜重大伤亡,求得大胜,以利谈判与将来。3月26日,东北局按中央指示电告各部队:此次作战(指保卫四平)为决定我党在东北地位之最后一战。

      4月11日深夜,林彪在给中央和东北局的电报中,在叙述了阻击新1军新38师和71军两个师的推进情况后,说:在此种情况下,及在蒋介石继续增兵东北的情况下,我固守四平和夺取长春和可能性和东北和平迅速实行的可能性均不大,因此我军方针似应以消灭敌人为主,而不以保卫城市,以免被迫作战其结果既不能保卫城市又损失了力量,而造成以后虽遇有利条件亦不能歼灭敌人,故我意目前方针似应脱离被迫作战,采取主动进攻。对于难夺取与巩固之城市,则不必过分勉强去争取,以免束缚军队行动。

      林彪不想打。可是毛泽东要他打。

      4月27日,毛泽东致电林彪:林彪同志:一、四平守军甚为英勇,望传令奖励;二、请考虑增加一部分守军(例如一至二个团)化四平为马德里。

      林彪不得不打。林彪调集十四个师(旅),以四平市区为中心,构成一条东西蜿蜓百余里的防线,先后击退敌人正面进攻和迂回,打成对峙。

      但是,林彪还是留了一手,4月29日林彪致电中央东北局:近十日内恰值夜间无月

      亮不便我大军的夜间作战,又因地形平坦及新一军已构筑阵地,且七十一军及五十二军六十军各一个师已与该军靠拢,故在十日内歼灭或击溃该军可能性不大。进入东北之敌,为国民党最精锐的,新一军又为其最强者,故我军虽奋勇作战,伤亡重大,弹药消耗甚多,但只能作部分的消灭与击溃敌人,而难于全部击溃与消灭。四平仍在我手,敌攻势受挫,但正在调防,准备向我作新的进攻。以上情况供你们研究参考。

      不讲守得住,也不讲守不住,只强调困难,明确说明10天之内不会出现奇迹。而且,“最精锐”的敌人正“准备向我作新的进攻”,为后文打下伏笔。

      5月15日,杜聿明调集十个师,分三路突击四平。以新1军担任正面攻击;71军两个师向四平以西攻击,威胁侧翼;以新6军等五个师向四平以东迂回,企图截断民主联军退路。

      5月17日林彪致电中央东北局:四平今日敌北面与西面的攻势被我压倒,我获枪百余支,东南阵地则被敌攻占,现东南形势危急,刻敌我正猛烈争夺中,已令各部拼死奋战,求得压敌之新攻势。

      5月18日致电中央东北局:四平以东阵地失守数处,此刻敌正猛攻,情况危急。

      5月19日致电中央东北局:敌本日以飞机大炮坦克掩护步兵猛攻,城东北主要阵地失守,无法挽回,守城部队处于被敌切断的威胁下,现正进行退出战斗。

        终于到了那一刻,林彪就坚决、果断、毫不犹豫地说出去,做出来。

      部队撤出四平。看上去四平是打败了,其实一切都在林彪的掌控之中。四平撤退之后,部队损失很大,情绪低落,林彪就经常大讲特讲莫斯科大撤退。确实,四平撤退之后,共军在东北走上了正道。

      首先,指挥权开始交给林彪。5月19日,毛泽东在给“林并告彭”的电报中,在同意林彪放弃四平,“准备由阵地战转为运动战”后,又说∶究竟采取何种方针,由林根据情况决定之。

      终于,阵地战转为运动战了,终于,由林根据情况决定之了。

      1946年6月16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东北局干部分工问题给东北局的指示。指出:目前东北形势严重,为了统一领导,决定以林彪为东北局书记、东北民主联军总司

      令兼政治委员,以彭真、罗荣桓、高岗、陈云四同志为东北局副书记兼副政委,并以林、彭、罗、高、陈组织东北局常委。中央认为这种分工在目前情况下,不但有必要而且有可能,中央相信诸同志必能和衷共济,在重新分工下团结一致,为克服困难争取胜利而奋斗。

      不是政治局委员的林彪,成了有M个政治局委员、N个中央委员的东北局的一把手。据说,林彪看完电报,沉思一下,就继续踱步。那步履和神态,与过去一般无二。这个结果,应该说林彪早就料到了。

      其次,与其说四平之战把东北共军分割成了南满、北满两块,还不如说那就是林彪在四平之战前的刻意部署。四平撤退,三纵、四纵直接去了南满;其他部队撤过松花江。正如陈云后来所说:闯进东北的国军像头牛,牛头对着北满、牛屁股坐在南满。我们呢,北满部队牵牛鼻子,南满部队打牛屁股,叫他俩头挨打。所以,南满必须坚持。如果南满不坚持,只头牛就会一头冲过松花江去,我们在东北就没有立足之地!

      果不其然,杜律明主力攻到了松花江边,屁股后头南满却被扎了一刀。南满共军进攻营口,60军184师在火线上倒戈了。老蒋不得不停战15天。东北共军赢得了在松花江以北建立根据地的时间。

      应该说,不是东北国军兵力不足的问题,而是林彪使其兵力不足的。

      从“独霸东北”到“最后一战”,到未了,一切都是按照“孤掌难鸣”的林彪的路数“鸣”的。

      没完,害怕过了5000字,先说到这儿。

    • 家园 朱生毛是1928年会师的

      朱德队伍初上井冈山时,毛泽东去看望部队,看见一个不到20岁的娃娃正在队前给部队讲话说:山大王靠手中有枪,就能占山为王。我们红军手中也有枪,我们也能占山为王。毛问朱:这个娃娃是谁?蛮有水平的嘛。

      林彪生于1907

      过草地时,不到20岁的刘亚楼师长给战士们将五次反围剿的战例分析,林彪跺过去听。听完了说:这个娃娃,蛮有水平的嘛。

      刘亚楼生于1911

    • 家园 【原创】也聊林彪(6)终于从刘少奇聊到林彪

      昨天又说错,又被河友发现。确实,泰州二李的老大是李明扬,老二是李长江。

      黄桥战役,陈毅主要是做统战,争取中间势力和民间势利倾向于新四军。战役筹划和指挥就是粟裕。作战方案,主要就是陶勇守黄桥,叶飞在外围伏击。叶飞的伏击目标是翁旅,可翁旅迟迟不来,89军李守维却抢先进攻。李守维倾尽全力进攻黄桥,下午已经攻进黄桥,翁旅才一路纵队逶迤而来。路两旁叶飞的部队一跃而起,不一会儿工夫就全歼翁旅。接着横扫89军。89军全线溃退,军长李守维渡河时淹死。

      刘少奇回到延安,就进入中共最高层。

      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国共两党都没想到。国民党的主力部队窝在大西南;共产共的将领都在延安开七大。然而,这时候,新一轮更大规模的“抢地盘”斗争开始了。谁先抢到先机,谁就占有主动。

      都知道老蒋是用美国人的飞机、军舰抢运部队;其实共产党也是用美国人的飞机抢运将领。刘伯承、陈毅、林彪、聂荣臻等人,被说成一般人员,“混”上美军飞机,从延安到了太行,再从太行骑马回各战略区。

      从延安出发时,林彪的目的地是去山东接替罗荣桓。罗荣桓重病在身,中央批准去苏联治疗。

      当时,也没有充分意识到东北的重要性,或者说也没有意识到有可能抢占东北。总之,中央只是令冀热辽的少量部队出关,进行战略侦察。其中,曾克林部出山海关,乘火车最先到达沈阳,在与老大哥闹了一阵误会后,用《国际歌》做口令,与苏军界上了头。曾克林立即跟苏军要了架飞机去延安,原来的想法是通过最高层建立联系。到了延安,在家主持工作的刘少奇立即召开政治局全体会议,听了曾克林的汇报,刘少奇立即做出决策:把党的战略调整为“向南防御,向北进攻”。其目的就是全力以赴,抢占东北。新四军从江南撤出,主力去山东。山东我军主力去东北,冀热辽我军主力挺进东北。N个政治局委员、M个中央委员,几万干部、十几万部队,延安的各类学校,纷纷开拔闯关东。刘少奇说:只要占了东北,其他根据地就是全丢了也不可惜!接着就以中央名义给在路上的林彪发电:立即前往东北,统一指挥东北我军。其时,罗荣桓也在担架上被人抬上了驶往东北的渔船。

      林彪骑着马,一路颠簸(过铁路的时候,把林豆豆都给弄丢了),赶到东北,屁股还没坐稳,就接到毛的电报,令他组织部队,在山海关堵住国军,要“拒敌于国门之外”,“独霸东北”!

      从来反对消极防御,反对阵地战,反对“拒敌于国门之外”的毛这是怎么了?这是因为在重庆签了个“双十协定”,也是因为没有亲临前线。调去东北的部队,都是中央红军、115师老底子发展起来的主力部队啊。

      可林彪到前面一看(据说,林彪在东北也就这一次去过最前线,一直跑到师指挥所前面去了,从那以后,就没有去过前线了),不对呀。主力部队来自几个战略区,电台都联不上;部队大部分是轻武器,弹药不足;攻击防御没有战术可言,一窝蜂。可是从云南来的国军全副的美械装备。这个决战大不得。

      于是林彪就下令从山海关后撤。

      毛就叫他在锦州打“大仗”。集中主力,在锦州地区行动,每次消灭国民党1、2个军,还是想“独占东北”。

      林彪接到电报,正烦着,豆豆又哭闹起来,林彪上去就是一巴掌——“不打锦州,打豆豆”。

      从锦州后撤,路上又接到毛的电报,还是要他集中主力跟国军顶。没办法,林彪就发电报跟毛做工作:我看“和平民主新阶段靠不住”,“蒋氏利用和谈调部队来东北将与我大打”,“东北我军宜分散建立巩固根据地”,“让开大路,占领两厢”,最后一句是:“请主席慎重考虑之”!

      秘书季中权把电报发出去了,回来欲言又止地,被林彪看见。林彪问他:小季,怎么了?

      季中权说:“请主席慎重考虑之”,是不是口气太重了?

      林彪说:电报呢?赶紧追回来!

      电报追不回来。主席慎重考虑之后,还是要他集中主力守四平。林彪没有办法,只好在四平拉开架子,集中主力跟国军硬顶,结果差点儿叫杜律明包了饺子。林彪一看不好,立即下令全线撤退,一直撤过松花江。

      这时,主席也看出还是这个“娃娃”说的有道理了,一封电报,任命林彪为东北局第一书记、东北民主联军司令等等。

      这就是为什么不是政治委员的林彪,成了东北党政军一把手的原因。

      • 家园 可以观之:

        刘用了个叶,做活了眼,成为他上升中央决策层的有力推力;而项对叶诸般牵制,最后死了。

      • 家园 原来彭真位置还要高一点

        看李作鹏回忆录,感觉的事情。

        (感觉的事情不是书里写的,而是看完了瞎琢磨出来的)

        原来在东北,好像彭真的位置还稍微高一点。

        但是,从沈阳撤退的时候,党政机关的包袱太多,据说连办公桌都要运走,占据了火车的运力。 致使几十车皮从朝鲜转运进来的军火堆在站台上被敌机炸了。

        从此中央就叫林彪抓总了,以免军政部统一再造成损失。

      • 家园 【文摘】blog原文连接

        太长了。不贴了。有兴趣的大家自己看吧。。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php?blogID=12124

      • 家园 东北故事的背后2

        斯大林对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共中央深感是一块烫手大山芋。因此一再以军事紧张状态之际主帅不宜远离,婉拒他亲自以党魁名义过访,只派人来听取汇报。对此毛泽东心中有数,斯大林死后,他告诉斯诺说,斯大林在关键时刻曾试图阻止中国共产党人进行革命:‘解放战争时期先是不准革命,说是如果内战,中华民族有毁灭的危险。仗打起来,对我们半信半疑。仗打胜了,又怀疑我们是铁托式的胜利。’但这时在东北建立根据地的形势逼人。毛泽东耐住脾气,尽力通过米高扬的来访进行工作,研究会晤的种种方案以求为自己打开局面。甚至衡量到最不利情况的对策:问自己的亲随叶子龙,如果到俄罗斯海滩上去过几个月的晒太阳悠闲日子又将如何。但斯大林始终无意接待这位他视为异数的党魁。亲疏之分如此分明,现摆着铁托的例子,怎不叫毛泽东为立国后自己的处境心寒。直到最后为商量建国大计和解放台湾必须中共首脑去商谈时,斯大林也还是建议由刘少奇代毛泽东去。回头一算:斯大林唆使中共进军东北是趁毛泽东自己不在时派人到延安找的刘少奇,全盘破坏了毛的和谈部署;自己从此苦心孤诣努力争取改善关系,可是到今天解放战争全面胜利在望,斯大林仍只认定刘少奇而不和自己见面。亲疏如此分明,怎能不叫毛泽东猜疑。决定刘少奇这次出使是应斯大林的建议,但不料高岗却会在这样场所公然发难,一下子就将刘少奇卡得进退维谷。老于国际阴谋的斯大林真有高招,暂将高刘两位全收,又心照不宣的让他们先后归来,而且仍旧高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位置。按科瓦廖夫的说法,以后毛泽东还经常向他介绍自己对高岗的信任和恩情。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苏联首先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毛泽东理所当然的成为第一任国家主席。时机成熟,于是决心年底去苏联向斯大林祝寿,但只以中国共产党党魁的姿态出席,以昭示世界自己的意识形态。2。斯大林亲自向毛泽东回荐高岗科瓦廖夫说:1949年1月以后,他住到了香山脚下毛泽东给他准备的房子里,距毛泽东的住处只800公尺。从此常有机会见面。毛泽东经常向他介绍过去中共内部斗争的严酷情况,并说党内这种做法违反了他自己的意志,高岗就是他从博古刀下救出来的。毛还对他说,中共领导层里自己是唯一没有去过苏联,也没有见过斯大林的人。还说莫斯科似乎把他看成右倾机会主义者,是中共内部‘莫斯科派’的对立面。毛泽东以一党之魁去向一个友党中层干部恳诉苦情,使科瓦廖夫感到毛泽东的目的是想淡化王明之流的怨言在苏共中央造成的影响。实际毛泽东所想淡化的不止于王明影响,应当包括所有他说的‘莫斯科派’在内。科瓦廖夫虽在接谈中自称是斯大林派来的。但他的级别无缘直接进言斯大林,只能劝毛泽东设法和斯大林建立个人联系。毛泽东深感自己和斯大林之间明显存在信任危机。不但因为自己是唯一没有出过国的中共领导人,而且因为自己认为中国革命本质是农民革命。经典的马克思理论不承认落后农业国的农民能完成领导无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必需在外国工工人革命家协助领导下,经过与革命资产阶级合作阶段才能完成。恩格斯就说过参与革命夺得权力以后的农民为保持稳定经济地位,甚至可能成为反动的。但坚持中国革命是农民革命的毛泽东,经过长征证明中国农民的坚定性以后,他就打起了‘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对所谓‘二十八个半布塞维克’忠于谁始终半信半疑。历史是,从毛泽东在1927年发表农村运动考察报告开始,布哈林就批评他的这分报告过分强调农民的革命作用,不符合正宗马克斯主义。同年4月率领共产国际代表团来华的M.N.罗易甚至说毛泽东对共产党领导权的观点代表了‘极右观点’。1929年因为布哈宁对中国革命战略干与,毛泽东受到当时中共中央的排斥。后来斯大林当权。如众所周知,他也一样认为中国的无产阶级太幼稚,无能领导革命,应当暂先参与国民党领导的民主革命。但是不顾中国国情,在军事上教条遥控,终于使中共遭受蒋介石第五次围剿的败绩。于是打从中共中央遵义会议开始,其中经过长征,1935年共产国际七大对中共鬆绑和张国涛被迫将自立的中央改为西南局,到1937年斯大林被迫指示王明让权、尤其中共樹起自己的毛泽东思想大旗,毛泽东终于逐步占领了中共的领导舞台。1941年9月10日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批判王明路线,实质是将斯大林在中国革命问题上的观点系统的批判成了假马克思主义。连支持他赢得从新出山的周恩来,也因为一度曾随同王明在武汉与国民党联系,而在延安整风时被作为受蒙蔽的经验主义代表人物,身受五天的大会批判和痛心疾首的检讨,才重收归旗下。1943年12月22日季米特洛夫以个人名义给毛发电报,劝他停止批斗周恩来和王明;并劝不宜重用康生。毛于1944年1月2日回电表态:拥护和推行联蒋抗日的方针,拥护斯大林和苏联,努力团结周恩来;但继续批判王明并为康生辩护;请苏共确认毛的地位。傲慢专权的斯大林对这种‘交换’当然有看法,而且牢牢记住。因此自从刘少奇决定进军东北后,毛泽东看到今后必须背倚苏共。就积极为淡化前嫌,打开友好门径努力铺垫。高岗的告密无疑为他在斯、刘间打下了离间的楔子。但是到毛泽东亲自访苏时,斯大林显然并没有改变观点,因此仍在背后向亲信讥嘲地问道‘他(毛泽东)的共产主义是那里来的?’莫洛托夫于是也来问毛泽东读过资本论没有。后来莫洛托夫在回忆录里说:当自己听到毛泽东说没有时,惊呆了。毛泽东并不在乎此,他反对本本主义,反对言必称希腊,中国人的共产主义自然可以也应从中国人的智慧产生。他的来访就是要阐明这个基本点。毛泽东知道斯大林对他的看法。他不仅告诉过斯诺自己曾遭到第三国际的反对和不信任。他也曾对汪东兴说,斯大林过去让他当苏维埃主席是‘不让他在军队工作,让他去做群众工作’。毛泽东不仅在中国革命策略上与斯大林有原则分歧。斯大林在国际问题上的言而无信他自然也看得分明:二战前期苏联一直和德日侵略者公开勾勾搭搭。抗战期间斯大林不但对八路军不理不睬,连与苏军相邻的东北抗联弹尽粮绝时,他也见死不救。所有这些,都使毛泽东宁可寄希望于美国不信苏联。尤其这次正当他不在延安之际,苏联突然刻不容缓的促中共进兵东北协同受降。更叫他疑惑斯大林的动机是一箭双雕:既破坏美国在拉拢的国共两党谈判,又能挑起中共内部分歧。毛泽东更熟谙中国帝王史的谋略,那能不怀疑与苏共有历史因缘的刘少奇:怀疑他的忽然一改往日谨慎,独断出兵其中有无猫腻。正是因此他签完双十协议就匆匆离渝返陕。毛泽东一回延安立刻双管齐下。一方面统一内部思想;另方面急谋弄清斯大林突然变卦的真实意图,并为未雨绸缪也着手笔调整自己与斯大林的关系。为了后者,他避开了疑忌对象,只与任弼时和师哲两人商量。于是以为自己治病请斯大林派医生来延安为契机,暂先探路。斯大林很快就派来了两位医生,还让毛泽东的儿子毛远新陪同回来。毛泽东并无大病,很快就好了。但他留下他们,并向他们介绍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事迹,解释‘毛泽东思想’为何是马恩列斯主义结合中国实情的发展,为今后向真正高层深入介绍的铺垫。并从此开始他就决意要亲晤斯大林,调整关系。为统一党内认识,与苏共中央联系医生的同时,他就在延安的高层组织内部讨论出兵决策的内因。经长时间争辩,他终于在1月26日发出了‘、、、我们完全不应怀疑东北问题有和平解决的可能,与国民党实行和平合作的可能、、、’的中共中央文件。这样既支持了继续在重庆和谈的周恩来,也不指名的批评了刘少奇的决然出兵东北。有意思的是前此毛泽东外出时都是众无异议地由刘少奇代行。但从此以后,虽然毛泽东外出时仍如此安排,而在他行后高岗就跃跃欲试的建议由政治局委员轮流代行,然而高岗的建议从来未得通过。这说明除开高岗以外,刘少奇在政治局中的威信并没有受这次争论的影响。其实一待毛泽东离开重庆,蒋介石就秘密向他的部队下发了剿匪手册,暴露了他的签订协议是假。周恩来在重庆坚持的和谈也只见挫折不断。反倒是进军东北真打开了局面。实践证明进军东北的决定是对的。后来刘少奇不无所指的自我总结说:‘、、、在1,2月份是糊涂了一下。现在证明和平是不可能的了、、、’ 中共部队在东北形势越发展,毛泽东越感到亲访斯大林,调整自己和苏共关系已不容再缓,一再向苏共提出自己的希望。但斯大林总是推托,只是派人来听取汇报。

      • 家园 【文摘】刘少奇东北决策的背后是苏联?奇文转载

        看高岗叛党后面的毛泽东 2006-08-27 09:05:39

        透过解密的苏共档案有关点滴

        看高岗叛党后面的故事

        ==========================

        高岗是毛泽东政权下的扫帚星: 来得快,陨落的也快。但他的短促一现却将中国老百姓引进了灾难。高岗在受政治审查中自杀,按中共党内的规矩,这是以死抗拒党的审察,罪属叛党。可毛泽东得到他自杀消息时不是咒诅他‘自绝于党’,而是惋惜情深的对亲随说:可惜他的性情太刚烈, 我本来还想让他做些工作。这真叫人意外。其实高岗追随毛泽东的时间并不长,在毛泽东渡过草地带投奔陕北以后。当时高岗只是陕甘边区排为第五,一个军的政委。可是到1945年毛泽东整风左斗王明,右批周恩来的时候,他在毛泽东‘正确路线’班子里已经十分看好,越过了所有他原来的边区领导,紧列于刘少奇、任弼时、康生、彭真之后。林彪进军东北时, 他经毛泽东指定为序列第五的政委。等到中共中央成立东北大区,原来率兵进东北的头头都已先后调走,于是他就又顺理成章的成了这个大区的第一任书记。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位既少军功,更无政绩和理论的新星却突出于五大区书记之上受命为国家副主席。当时被描绘为‘五马进军,一马当先’。可见其众人瞩目。升得快,陨落得也快。当他自以为日将中天之际。紧跟斯大林的暴死,他就以违纪活动被陈云、邓小平出面告发,将他和饶漱石捆绑在一起揪了出来。审查中他坚持要毛泽东在场才交代全部实情。但是遭毛泽东拒绝。结果凶死狱中,公报说是经两次自杀身亡的。公布的罪名是两人伙同阴谋取代刘少奇。近年俄罗斯解密的档案和期间知情人的回忆却说明,高岗的反党活动远不止此,比这严重得多。1949年7月高岗遵毛泽东之命随刘少奇出使苏共。在一次苏共政治局的会议上,他竟公然企图以个人身份带了整个东北大区投靠斯大林。作为团长的刘少奇当时无疑为这位团员的当面叛卖祖国陷于绝境。奇怪的是结果却是两人都安然归来,而且东北未见易帜。高岗反而更得中共中央拔擢。到年底毛泽东去莫斯科向斯大林祝寿时,斯大林又当面将高岗向苏共的密报中共内部情况的材料亲自交给了毛泽东。在场的苏共中央头面人物都以为高岗这下完了。不想毛泽东接到高岗出卖党的罪证后却对他更加倚重;而且从此和他联手压制原来自己的左右手刘少奇。从高岗专案定论后直到今天,中国老百姓,也包括绝大多数中共党员,对他的卖国罪行仍一无所知,始终被瞒在桶里。而且这事至少毛泽东、刘少奇也可能还有周恩来都参与了担当是的处理。然而这样重大的罪行,对全党全国隐瞒的滴水不漏。令人不禁要问:这是为什麽。将现在读到的材料串起来,我对事情的认识是这样的:我先读到的是国内有多种摘译的苏联历史学家冈察洛夫访问科瓦廖夫的谈话纪要(原文刊载于俄罗斯(英文版)杂志‘远东问题’的1991年11、12月合刊号)。科瓦廖夫是苏联在日本战败后派驻我国东北,从日军手里接管东北铁路系统的总代表。他很早就与时任东北大区书记的高岗成了密友,不久又被斯大林指派为与毛泽东联系的线人。后来又成了苏联派到中国的高级经济顾问,协助已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的高岗工作,控制中国的长远规划。冈察洛夫的这次访问,就是请科瓦廖夫介绍他在中国任职时与高岗其人的活动情况。谋求尽量补充因斯大林的猝死而迷失的史料。后来我又从作家文摘509期读到温格罗夫文章的译文(刊在作家文摘509期上,标题是‘毛泽东谈高岗事件’,原译载‘百年潮’2001年12期)。温格罗夫从苏联外交部档案中读到赫鲁晓夫打听高岗在苏共、中共间活动内情的经过。他的结论是中国没有如实全面记述高岗活动。文中复述了赫鲁晓夫派尤金来向毛泽东摸高岗事件内幕的遭遇。赫鲁晓夫的目的当然是想继承斯大林在这事件里利用政治阴谋诡计窃得的政治权益。高岗无疑是里通外国的。中共在公开的高岗罪行结论里回避这个主要罪行的核心原因不是为高岗,而是因为深层内容涉及中共的毛、刘、周三巨头,尤其被中共奉若神明毛泽东。下面我想分成下面三个小节来说说出自己在细读它们后的体会: 1.高岗随同刘少奇訪苏时为何在会场上公然叛国 2。斯大林亲自向毛泽东回荐高岗 3。斯大林突然死了,贝利亚突然死了,于是轮到了高岗灭亡。1. 高岗随同刘少奇訪苏时为何在会场上公然叛国。科瓦廖夫说,1949年4月毛泽东向他表示希望亲访斯大林。于是他即时向斯大林汇报了毛泽东的愿望。但他同时感到毛泽东在企盼会晤的同时心中忐忑。幸好斯大林回复认为中国南方战局正紧,新政府尚未成立,毛泽东不宜赴苏。于是改由刘少奇为首还有王稼祥、高岗的代表团,以受毛泽东委托的名义赴苏商讨建国大计,并请苏共支持中共进兵台湾。团内还有工作人员邓立群、师哲等。刘少奇一行于7月2日成行。行前毛泽东专门召开会议正式交代此行任务。7月7日这个代表团到达了莫斯科。10日,斯大林以接待兄弟党领袖的热情接待了刘少奇。对中共的胜利和未来说了许多恭维话。但是在科瓦廖夫自称逐字记录的斯大林谈话里,没有见他提到过毛泽东的名字,他对中国解放战争胜利的赞誉里是用的 ‘中国马克斯主义者的胜利’而不说是中共党的胜利。还十分傲慢地说‘我们苏联人民可能在马克思主义方面比较精通,但你们在实用方面获得了很多经验,我们必须向你们学习其中一、二 ’。接着他又对刘少奇送去的中共中央的报告批评说,文里的‘中共将服从苏共的决定’为‘历史上没有先例的奇怪的说法’。最后他又建议中共中央早日建国,以免国际夜长梦多。画龙点睛的明确表示不同意中共加入情报局。理由是虽然和东欧国家一样可定名为新民主主义国家,但因为中国属于工农民主专政与东欧的无产阶级专政本质完全不同。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