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冰眼看日本之四十二:战败和“蝎子尾巴”(3) -- 冰冷雨天

共:💬48 🌺7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冰眼看日本之四十二:战败和“蝎子尾巴”(3)

    自从大英帝国的海军大臣温斯顿·丘吉尔下令把皇家海军的所有舰艇从燃煤改成燃油以后,石油资源就是战争制胜的首要因素。石油也就由胜利者牢牢控制,决不许别人分一杯羹。一次大战的失败,使德国失去了在伊拉克的石油权益,这几乎也是德国在二战中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日本就更不用说了,人们对太平洋战争时“大和号”战舰迟迟不出动总有疑问。其实有一个原因也是因为石油。瓜达卡纳尔岛战役时,大本营参谋辻政信中佐曾经亲自到“大和号”上面见山本五十六请求支援,但山本五十六就是下不了出动“大和号”的决心。其实当时制空权还没有完全落到美国人手里,起码“大和号”不至于会遭到像最后那样刚刚开了几炮就葬身海底的命运。问题还是在石油,包括“大和号”在内的联合舰队一出动,一天就是一万吨燃料,而当时吴军港的重油储备就只有65万吨了!想动但是动不了。

    战败了,当然本来就没有石油权益的日本就更加没有石油了,但是现在搞石油却离不开日本。这是怎么一回事?因为在石油开采上它也有一根蝎子尾巴:无缝钢管。

    不管是在零下40度的西伯利亚,还是在水深2000米的西非沿海,萨哈林的一万米的地下,钻井不可缺少的就是无缝钢管。住友金属工业生产的油田天然气用不锈钢无缝钢管,占整个市场份额的50%,而在高级品上,则占到80%。

    什么叫做“高极品”,住友金属工业的高级不锈钢无缝钢管“HiArroy”被称为是钢管里的“罗尔斯罗伊斯”,比其他同种钢管要贵出20多倍,够吓人的了吧?问题就是像这样的价钱你还是买不到。

    随着原油价格的飞涨,石油开发业也是空前景气。用住友金属工业江口专务的话来说就是:“怎么生产也赶不上需要”。所以现在这种高级品除了只供所谓石油“MAJOR”(也就是原来被称为“SEVEN SISTERS”的英美那几家大石油公司)们,其他人弄不到。

    石油采出来了要精炼。日本的石油化工技术也是一条蝎子尾巴。这条蝎子尾巴有个更邪门的地方就是它不但能够跟别人比质量,还能够和别人比价格。

    有人要说了,石油化工化费的人工少,都是自动化作业。只要有了设备,搁那儿不是精炼?它能和别的国家比价格也很正常。

    不,人工费在石油化工中所占比重是少一些,但是石油化工设备占地面积大,日本的那些个土地费用和其他亚洲国家可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应该说日本产品本质上是不应该有可能和其他亚洲国家在价格上竞争的。

    但是日本的化学厂家靠两点做到了甚至在价格上也能和其他亚洲国家竞争。

    首先,日本的石油化工装置被日本人鼓捣的什么都“吃”。除了原油以外,天然气废液,人造煤气,煤油,柴油,国际市场上现在什么便宜就能吃什么,全给你吐乙烯出来。现在一般日本石化装置的原料多样率一般在30%,预计今明年就能达到50%,这样在原料的价格上日本厂家有比其他国家更大的选择廉价原料的机动性。

    另一点就是加强设备管理,减少故障率。大型石化装置,停机和开机就要分别要3,4天,一次开停一般就是一个星期。而停产一天的损失一般在一百万美元以上,原套设备一年只要少出一次全停事故,就是多增加一千万美元的收入。比如三菱化学从1990年开始开发的“高度安定运行技术”(SSOT)将其全公司设备故障件数降到一个月不到10件,而一般同规模公司在好的情况下一个月也应该有出150件设备事故。这样日本化学公司的设备运转率比其他亚洲国家的都要高,这也是在价格上可以竞争的一条原因。

    但总的来说,日本化学厂家没有把价格竞争放在第一位。通用乙烯的生产,已经不是化学厂家获利的手段,而是像电力,自来水那样是化学工业的基本建设之一。利润的源泉是下一步的精加工。

    2008年以后,中国和中近东将有为数不少的大型石化装置投产。但是日本的石化厂家还没有感到威胁,这是因为即使按照中国经济增长以年率8%的速度,这些石化装置还是不能满足对一般通用乙烯产品的需要。更不要说以后的高级产品了。像现在制造液晶板用的薄膜和其他塑料产品就几乎全被日本厂家所垄断,全是日本的蝎子尾巴。

    经常能听到“我们也会”这句话。这个“也会”就不是蝎子尾巴了,那只是“耗子尾巴”。俗话说“耗子尾巴熬汤——没多大油水”。为什么没多大油水?耗子尾巴的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而蝎子尾巴的价格则由厂家决定,这就是住友金属的不锈钢无缝钢管能卖出比别人贵20倍价钱来的原因。

    但耗子尾巴是能够进化成蝎子尾巴的。

    愿中国的耗子尾巴早日进化成蝎子尾巴。

    • 家园 天津的大无缝钢管现在不知道怎么样了
    • 家园 乙烯工艺可以用多种原料并不先进,只是复杂

      50年代就有这种技术。用多种原料,裂解炉的设计就不能像单一原料那样优化,后续的精馏系列就比较繁琐,设备多了,损耗就大。都是基本化工的东西,没什么了不起的先进技术。采用多种原料,尤其是重原料,像石脑油,副产品多,常常副产品的量超过乙烯。原料便宜的,加工费用就上去了,产品价格也上去了,加上为适应多种原料而在工艺最优化上的牺牲,没有免费的午餐。这是一个chain optimization的问题,不是技术先进型的问题。日本在石油化工方面的先进程度比不上北美,不说别的,主要乙烯、聚乙烯工艺中,没有日本人什么事。

      • 家园 中国以前的几个大乙烯,大都是美国的工艺包,但是基础设计都是日本TEC

        做的。乙烯工艺并不难,但是打通并不容易。主要是复杂,变量太多,头绪也多。到现在乙烯工艺还没有自己的----人浮于事是一个问题,投入也不够。如果买不到的话可能也就打通了,炼油技术就是这样出来的。当年搞五朵金花的时候比现在困难多了。

        由于我国前期的大乙烯都是TEC做的,所以改扩建依然用TEC。但是新建项目已经基本没日本什么事了。TEC的人在干扩建项目的时候曾多次表示这种改造不过瘾,希望能干些新项目

        不过小日本干活真是很好,不服不行。好合作,也让人放心。

        • 家园 很多事情都是逼出来的。

          炼油技术就是这样出来的。当年搞五朵金花的时候比现在困难多了。

          原子弹不也是这样。

          很多事情是改革开放前能做,虽然做得不是很好,但开放不久后,就根本不会做了,也没人愿意去做了。

          不打仗关系不大,一打起仗来,别人就要掐咱么的脖子了。

        • 家园 技术是在工艺包里

          EPC(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设计,采购,施工)对技术的掌握就和印度软件公司对美国转包出来的软件的掌握一样,细节是他们做的,但总体概念、科学层面的东西和设计依据没有他们什么事,而这些细节实在是太细节了,像管道尺寸、弯管半径、阀门型号、DCS线路图什么的,基本上就是力气活,换一个人一样能做,价格和活的干净程度的差异。具体的在这里谈过:

          链接出处

          Stone & Webster和Lumus是乙烯工艺的大拿,他们不光有自己的工艺包,还可以直接作具体设计,有时再转包二级EPC,分管力气活,TEC可能属于这一层次的。

        • 家园 中国的乙烯自给率越来越差

          现在每年乙烯需求1250万吨,自己只能生产一半。预计10年内需求会到2500万吨/年,看我们的规划,只是生产能力扩充到1200万吨。我一直纳闷发改委为什么这么保守,感情象乙烯这种化工基本品,我们还没掌握工艺呀!

          • 家园 中国的乙烯工程建设的确曲折漫长

            还有很多困难。1990年代,在国际石油化工大型企业的乙烯经济规模达到90万或100万吨级别一套装置的时候,中国还在撒胡椒面一般建设30万吨级别的所谓“乙烯大化工”,明显落后到数量级的层次。后来有句话叫“低水平重复建设”,那些30万吨乙烯该算一号。

            某记得北京燕山石化1990年代第一次自行改扩建从30万吨到45万吨,就高兴的不得了。结果刚扩完,就发现还要继续扩到66万吨才能有点经济效益。即便如此,比当时世界主流规模的近100万吨经济规模还是差一大截。

            • 家园 嗬嗬,有些时候是没有办法的事,现在的新乙烯

              都是60-80万吨规模的,是不是也算低水平建设呢??90年代11-14万的呢?

              30改45主要是设备挖潜(比如板式塔改成填料塔),45改66(实际是72)主体设备就要大动了。燕山66万改完就出事了。有些事太敏感,不多说了。

              8、90年代,30万已经够意思了。齐鲁30万吨乙烯下来李毅中还剩了不到80斤。当时还有钱的问题。乙烯装置的规模不身临其境是很难感受的。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中国乙烯发展过程中的老一辈专家和新生的少壮派是十分让人钦佩的---其中,女性可不止占了半边天。

          • 家园 说来惭愧

            中国基本有机自己的工艺不多,很多还要进口。

            中国乙烯这10多年已经大发展了。10年前顾秀莲带人到我们公司来,那时中国乙烯才两百万吨,只顶国外一个公司的产量。光发展乙烯还不够,下游产业要一起发展,这里,中国自己的工艺更欠缺了。中国加油!!!

          • 家园 这个嘛,可不是发改委的问题

            乙烯这玩意儿,可不是发改委能做主的。怎么说呢,想搞乙烯的人很多,但是规模小了上了不仅浪费而且赔钱,所以国家控制还是应该的。大乙烯呢,牵扯的因素就太多了,这不仅是钱的问题。而且乙烯建设周期太长,惠州的项目前后就花了5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急是急不来的。

            而且我认为,乙烯这种东西,就是要控制一下产能,进口一部分。万一经济低潮,也有个缓冲。就像97年的聚丙烯一样。不过和乙烯比,聚丙烯就是小儿科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