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图集】英国海军眼中的甲午战争 -- 萨苏

共:💬81 🌺13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图集】英国海军眼中的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是中国海军永远的痛,也正因为如此,海军图书馆门前那块“雪甲午耻”的匾额,激励着一代一代中国海军人保家卫国。由于种种原因,甲午战争的资料在国内保存并不完整,所以,在日本,我也就有心收集这方面的材料,以便使对这场战争有兴趣的朋友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它。

    日前,有幸到日本横须贺军港的黑船博物馆参观,曾听说这里存有相当珍贵的甲午战争史料,参观之后感到名不虚传。我将陆续将自己所得的材料放到网上与大家分享。

    在甲午战争中,有一支奇怪的舰队始终在中日两军间游弋,这就是观战的英国远东舰队。这支八艘战舰组成的舰队没有开枪开炮,但却观摩了整场战争中的全部海军行动。而且,当时的英国海军,还专门配置人员根据所拍摄照片(因为当时摄影技术的限制,海上战斗照片多质量不佳)绘制所见的战争场面,发给伦敦的新闻报刊使用。这些图片,绝大部分在国内没有发现过,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这场战争,有一定史料价值。

    点看全图

    以下就是萨根据其馆藏,将伦敦当时刊物上登载的有关图片翻拍的结果。仓促间不及详细查找资料,希望有这方面爱好和专长的朋友予以指正补充,非常感谢,图片也请随意转载使用。

    点看全图

    北洋水师母港,旅顺中国海军工厂入口处,发表于1894年11月21日,根据英国军舰科列辛托号见习主计官J.A.梭伦拍摄的照片绘制

    点看全图

    这是中国方面似乎没有记载的一次战斗,1884年8月17日日军军舰炮击威海卫附近的中国炮台,当时英国军舰马邱里号从仁川开往烟台,途中看到的战斗,日军显然为侦察炮击,离岸3英里发炮攻击炮台,弹着点在岸线1/4英里内,命中率不高,中国方面的还击也不够准确。

    点看全图

    阿瑟.B.布朗为《东京新闻》提供的版画,描述了浪速号击沉高升号的场面,可以看到在高升号甲板上用步枪勇敢还击,宁死不屈的清军士兵。

    点看全图

    济物浦(仁川)附近掩护登陆的日军舰只,C。威利绘,舰艇名称不详

    点看全图

    1894年9月12日,停泊在威海卫的北洋舰队,根据利安德号军官沃尔德的照片绘制,舰艇不详。根据战史记载,这一天丁汝昌率舰队出发护航,随即爆发大东沟海战。

    点看全图

    致远舰的沉没

    大东沟海战,致远舰撞击吉野不成,壮烈战沉的瞬间,画面右侧为日舰吉野,中央倾斜的为致远舰,根据英国维多利亚号军舰的记载,致远沉没是舰首先沉,螺旋桨划出水面。这张图是根据利安德号上的军官沃尔德的照片制作的,沃尔德对致远,经远的奋战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点看全图

    大东沟海战中的吉野舰,因为该舰是英国制造,英国观战人员对它的表现非常重视,作者C。威利。英国方面的记载是“吉野舰的炮火猛烈,杀伤力极大,它自己也被清国海军的巡洋舰连连击中,但是并没有被击中要害,所以始终能够保持高航速在战场上驰骋。”

    点看全图

    日本的英制巡洋舰吉野,C。威利绘制于1894年8月4日。

    点看全图

    大东沟海战后在旅顺休整的北洋舰队,从左向右为靖远巡洋舰,镇远,定远铁甲舰,来远装甲舰,前方的两条鱼雷艇型号不详。可以看到镇远舰的前炮塔被吊起来修理中。也是根据利安德号军官沃尔德的照片绘制

    点看全图

    大东沟海战后在旅顺修理的镇远舰,记得北洋水师或者甲午魂网站上曾经见过这张图片。

    点看全图

    大东沟海战后狼狈撤回长崎港的赤城和比睿,这是日本民众参观慰问这两艘海战中负伤最重的军舰的场面。根据英国军官沃尔德的照片绘制。

    点看全图

    3大连湾的日本舰队。

    日军攻击并占领旅顺大连,使北洋水师丢掉了基地,从此日益被动。

    根据英舰军官罗夫塔斯.C.曼萨古的照片绘制,发表于1895年1月5日,1894年11月5日,日军以3000步兵少量骑兵进袭大连,清军一触即溃,向旅顺逃走,大连良港就此落入日军手中。从这些舰艇的侧影,依稀可以辨认它们的名称。

    点看全图

    旅顺口失守后入港的日军舰只

    最左侧为英国军舰Tonga号,前面为日舰比睿,被俘后为日军使用的原北洋水师操江号,日舰扶桑,中间为原中国军炮垒,右侧为日军鱼雷艇群。画面前方为英国军舰圣约翰号,英军司令官裴利曼特的旗舰。此画的作者为在该舰上观战的泰勒。

    点看全图

    日军第三军登陆荣成,根据英军记载,为了防备北洋水师出击拦截,日军出动了23艘舰艇进行护航和掩护。

    点看全图

    威海卫之战片断

    英舰利安德号的A.W.伍尔德惠制,内容包括 – 1。围击威海卫的日军主力舰队,2。日军改装巡洋舰西京丸。3。11月16日侦查威海卫防卫的日军先遣舰队。4。望远镜中所见威海卫堡垒。

    点看全图

    威海卫之战,1894年1月,埃德加号上的军官所见日军松岛号对威海卫进行炮击的场面。

    点看全图

    威海卫之战的最后时刻

    画面左侧可以看到三个黑点,根据说明这是被击沉的威远舰的桅杆,画面中心是日岛,已经在日军的猛烈炮击下失去还击能力。日岛和岸边之间可以看到北洋水师布置的水中障碍物。岸边的炮台,按照说明曾经被日军占领,在定远的炮击下一度收复。日岛后方较大的岛屿为刘公岛,刘公岛左侧的舰艇群,包括镇远,三艘蚊子炮船,一条差船,刘公岛右侧前方的是已经中雷搁浅的定远舰。右侧的炮台,清军弃守时自行炸毁。这是北洋水师激战到最后一刻的写照。

    点看全图

    北洋水师战败后的威海卫军港。其上面所标箭头,自左到右的顺序为 – 日军占领的炮台,灯塔,岛上炮台,被击沉的靖远,被鱼雷击沉的军舰(来远?)基本已经沉入水中的定远,威远的桅杆,海军工厂,清军炮台。前面的军舰为英舰埃德加号,这张画绘制于1895年2月10日

    点看全图

    埃德加号上军官绘制的2月10日的威海卫,失去外援希望的清军终于被迫停止了抵抗。这是威海卫外日军水雷艇集结地,中间的两艘水雷艇正出动去调查投降的北洋舰艇。右侧的小船为恰降的清军军使。画面右侧上方为监视威海卫东出口的日军舰艇。

    威海卫的陷落,标志着北洋水师的覆灭,重建亚洲第一的海军,从此成为中国海军军人的一个不懈梦想。

    上载着部分资料,颇为踌躇,然历史就是历史,不认识和记住历史,历史也就无益于未来。

    [完]

    关键词(Tags): #甲午#北洋舰队#威海卫#大东沟元宝推荐:晨枫,MacArthur,
    • 家园 真是沉重。
    • 家园 这段历史是心中永远的痛

      为自己是中国人自豪,为华夏5000年的历史自豪,然而每次回顾甲午海战这段历史,羞愧,郁闷,愤恨之情无法言说。

      战败的原因很多,国家积弱,将士无能,当权者昏聩。慈禧一个婆娘,头发长见识短;李鸿章有心无力,被人掣肘太多;丁汝昌既无才干又统领水师的经验,更无御下之能。如此水师,没有不败的道理。

      走向共和里李鸿章说,小日本“过一百年还是心腹大患”!希望全中国人都记住这句话,什么中日友好,一衣带水,都是屁话,日本人,不可不防!

      有点为现在国家的海军担心。自从甲午海战以来,好象咱们的海军还没打过胜仗,甚至连仗都没打过,到底实力如何,无从检验。

      • 家园 仗没打过,这话夸张了点,但大仗是没的。

        小仗么,除了跟kmt打的,就是跟南越打的一仗,算是打的仗里面最大的了。

    • 家园 一场战斗改变不了整个战争的结局

      个人认为大东沟海战的胜负不是决定性的,关键是两军整体的指导思想不同。不可否认,甲午战争前北洋水师的既有实力略强于日本海军,但日本军力呈快速上升态势,造舰购舰能力已超过中国,再加上北洋水师几乎属于李鸿章的私人舰队,呈现军阀化的苗头,这就使得中国海军在战争中以保守,求存的姿态出现。战争中日本海军积极求战,并有效协同陆军的地面进攻,而反观北洋水师,大东沟一败后全然丧失了出战的勇气,龟缩于港口之中,最后主力竟被全灭于海军要塞,如此窝囊事只有二战时的意大利海军可以媲美。其实大东沟沟海战中中国海军虽然损失不小,但日本海军同样遭受重创,关键是海战中证明了除了鱼雷日舰几乎不能对定远镇远造成有效威胁,北洋舰队绝非没有再战的能力。说到底,指导思想决定了北洋水师覆灭的命运,即使大东沟海战中两三艘日渐被击沉也不可能改变这个结果。而指导思想的不同又可说是两国国力升降的折射。

    • 家园 难道之前中国海军是亚洲第一吗?有些迷惑的问?

      印象中不记得有和亚洲国家发生海战的历史故事,

      这个“重建亚洲第一的海军”的说法不知道从何说起?

      大东沟之战,是中国第一场技术战争,事后说输在因为政府气数已尽,并非将士不用命,实在很牵强。因为平时训练,维护舰队的也是这些将士。太后挪用去修园子的银子不知道有多少,可以多买多少船,对战斗结果会有多大影响很难说。据说中日舰队从硬件指标北洋舰队很占优势的。输掉应该还是战斗人员的责任比较大。这个,可以嗅出有点中国足球队的味道。输得这么难看,最后要全国人民买单,还要割让台澎。反正我是不打算对他们致敬的。丁汝昌自杀是应该的。否则脸皮就太厚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用吨位算是亚洲第一。

         但那时正是战舰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短短十几年日本的吨位已经接近中国的,技术上可以说高了个台阶。

      • 家园 曾经是
      • 家园 我所知不一定对,供参考

        当时清朝的海军的规模(总吨位数)是亚洲第一,但是战舰质量与日本相比各有伯仲,在射速等等方面有不小的差距。

        不过这场战争的惨败归因于军事实力不济就难以服人了。归根到底是满清政府的极度腐败和懦弱。

      • 家园 如果将失败原因归罪于将士也太不公平

        印象中不记得有和亚洲国家发生海战的历史故事,

        这个“重建亚洲第一的海军”的说法不知道从何说起?

        大东沟之战,是中国第一场技术战争,事后说输在因为政府气数已尽,并非将士不用命,实在很牵强。因为平时训练,维护舰队的也是这些将士。太后挪用去修园子的银子不知道有多少,可以多买多少船,对战斗结果会有多大影响很难说。据说中日舰队从硬件指标北洋舰队很占优势的。输掉应该还是战斗人员的责任比较大。这个,可以嗅出有点中国足球队的味道。输得这么难看,最后要全国人民买单,还要割让台澎。反正我是不打算对他们致敬的。丁汝昌自杀是应该的。否则脸皮就太厚了。 cchereo.com http://www.cchere.net/article/760762

        如果说从历史来说,近代以前中国水师在亚洲甚至世界范围是规模最庞大,力量最强的,说个亚洲第一也不为过。从北洋水师来说,成军之时也是亚洲最强。当时,定镇二舰出访日本,而日本战栗,甚至举国捐献购买军舰,意图抗衡北洋。连小儿玩耍也以定镇二舰为打击目标。后来日本还建造了专门针对定镇二舰的“三景舰”。这些都足以说明北洋水师在当时的亚洲的地位。

        说到战败的责任,当然是清政府。慈禧挪用的款项足以再购定镇二舰外加济远号。如果有四艘定镇级别的铁甲舰,日本恐怕更害怕了,战争结果很难说。而且关键的是经费不足严重影响了北洋水师的备战和训练。因为经费问题,北洋的军舰多年没有大的维修,舰船破烂不堪,连经常出海训练都做不到。而且因为无钱买炮弹,当时所用的大口径主炮的炮弹全靠进口,训练只能走过场,战斗时火力无法发挥。定镇二舰的主炮在上战场时所带的主炮用榴弹只有三枚,战斗中只能用穿甲弹和教练弹代替,无法给敌人以致命打击。

        前面也说到了,成军之初,北洋在亚洲第一,可是建成后经费短缺无力维护,更谈不上购置新船。曾经有过更新火炮,换成和日本一样的速射炮,但是只能想想而已。而日本急起直追,连天皇都勒紧裤腰带,购买了大量新船,实力逐步赶上了北洋。象在海战中起了重要作用的吉野号就原本是中国海军要购买的目标,结果没买成反而让日本买到。日军装备的新船新炮在技术上已经处于优势地位。而且,日军训练也很充分,弹药充足,在准备上是处于上风的。

        至于战败买单,那是政府所为,与将士是否忠勇无关。当时就连打败了法国的情况下都可以签约赔款,还有什么不可能呢?

        海战中将士们以老旧之船炮对抗日军,付出了惨重的伤亡,难道不值得尊敬吗?

        至于丁汝昌,他在战前战中是有不少问题,但是就忠勇而言也是无愧于天下的。战败不自杀,而且过得逍遥自在的人多了,那些人的脸皮早就不要了。从北洋水师将领的自杀数量来看,北洋的忠勇在当时也是全国罕见的。

        中国足球队怎么能与北洋相提并论?

        • 家园 这从何谈起?

          定镇二舰的主炮在上战场时所带的主炮用榴弹只有三枚,战斗中只能用穿甲弹和教练弹代替

          又不是去轰击陆地目标,对方也是有装甲

          的巡洋舰,海战中不用穿甲弹,用什么?

          • 家园 那时的穿甲弹是实心的,不会爆炸。

              打到军舰上也就穿个小洞,打不中弹药库没什么杀伤力,可以说是专为最后击沉对方大舰用的。

              如果有足够的榴弹,虽然不能对战舰造成致命的损伤,但对舰面战斗人员杀伤极大,压制住对方火力后再用穿甲弹慢慢敲。

              象土共用小炮艇打大舰,就是靠小口径火炮快速地打哑了对方的大炮,然后抵近对吃水线下打。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