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崇祯十七年:(一)渔阳鼙鼓动地来 -- MP4

共:💬13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崇祯十七年:(一)渔阳鼙鼓动地来

    1

    崇祯十七年正月初一,凤阳地震。似乎冥冥中暗示着什么。

    这一天的京城,天色阴暗,大风骤起,直刮的尘土飞扬,节日的喜庆早已被焦虑不安取代,私底下人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交换着对时局的看法。有传言说,闯贼大军已开出关中,进入了山西地界;又有传言说,已发檄文招天下之师勤王京都;更有传言说,夜晚走过紫禁城正门,可以听到鬼魂的喧闹和哀嚎。皇帝将南迁陪都,留太子监国之说也不胫而走,传的振振有辞。一时间谣言四起,人心惶惶。有钱人家无不掘窖藏金,官宦府邸也暗中收拾细软,做好了离京的准备。市民则纷纷抢购,致物价飞涨。京城陷入茫然恐慌之中。

    要改朝换代了吗?

    2

    崇祯已一夜未曾合眼了。看了一夜的奏折,却还是毫无头绪,军情急报、灾情急报、匪情急报……兵荒四告,流寇蔓延,没有一条可以让他稍作宽慰。

    本来,每年到了这个时候,会有很多祭祀、典仪,可现下除了必须要进行的,其他已一概取消。宫中早已撤乐减膳,金银器皿已换作了铜制。“三饷”早已耗尽了国本,本来,宫中每年有大约400万两金花银,而如今不过剩几十万两,户部的府库一共只剩下8万两,收入则为零。(事实上到后来李自成进京之后,发现大明皇帝的家底仅黄金17万两,白银13万两。)

    军队的情况更糟,粮仓已经空了,购粮亦为难题,因为一有动向,消息即刻外传,富户官宦相互勾结,屯积粮食,以每担一两银子的高价出售。军饷更是为难,边军的饷早已经无力支撑了,京军则几乎一年没有领到过军饷。禁军三大营号称47万,但虚额超过60%,且俱为老弱,精壮者全被守将和监军宦官收为己用了。军心涣散至“鞭一人起,一人复卧如故。”

    从他即位时,“臣僚之党局已成,草野之物力已耗,国家之法令已坏,边疆之抢攘已甚”,官场则堕落到了“在廷则门户纠纷,疆埸则将骄卒惰”的地步,对当朝的文武百官,崇祯早已失去信心,不过他也明白,他必须依仗他们,所以屡屡号召君臣同心,可事实却是同床异梦者众。他也一直盼望能有一位可助他力挽狂澜,安然渡过危机的大臣出现,可又容不得任何瑕疵,“败一方即戮一将,隳一城即杀一吏”,从袁崇焕、洪承畴、杨嗣昌,无一善了。十七年来尽管“不迩声色,忧劝惕励,殚心治理”,几乎没过什么舒心日子,兵荒、天灾、瘟疫却年年不绝。他罪过己、拜过佛,求过祖宗,甚至还改信过天主,但无一奏效。果真天意亡我?

    曹化淳悄然而入,“皇上明日可是要去太庙?”崇祯摇头,他已经没脸面对祖宗了,最新的一份急报:李自成在西安称帝。

    3

    李自成称帝,即将进逼京都的消息不久传遍了京城。更有来往京城的外地客商带来一则轰动性的传闻,大顺王李自成已下书明皇帝,约定三月十日决战,胜者拥有江山。(此事《明史纪事本末》有载)

    这个时候崇祯真的动了南迁的念头,此前他刚刚亲书“如朕亲征”,以最为隆重的仪式送走了一位自愿出私财饷军,西进募军督师御寇的大学士李建泰。不过那是作秀。这位李大学士只有一支五百人的队伍随行,而且据最新情报,其家乡曲沃已落李自成的前锋刘方亮之手,家财被劫掠一空,那所谓“一百万军饷”早成泡影,李建泰已无可指望。

    崇祯拿起案头的一份奏章,这是翰林学士李明睿所奏的南迁建议。其实此前他暗示过内阁大学士陈演,可陈演很滑头,不肯承担责任,装聋作哑,假作不知。“那么,就先见一见这个人吧。”他想。

    不久,崇祯密召李明睿议事,李明睿坦言若不南迁明必亡,崇祯意动,沉吟片刻,回答:“此事我已久欲行,因无人赞襄,故迟至今,汝意与朕合,但外边诸臣不从,奈何?此事重大,尔且密之,切不可轻泄,泄则罪坐汝。”

    数日后崇祯又招李明睿面议,这回有多个重臣出席,论及南迁的具体步骤。李明睿坚决主张此事刻不容缓,并具体建议祭祀孔庙为由取道山东,随后可快马加鞭南下,20天内即可赶到淮安地界。此后若出面一呼,必定天下响应,群情振奋,从而掌握天下大局的主动权。

    确实不能再拖了,甚至代帝出征的李建泰也报告说“贼势大,不可敌,愿奉太子南下”。但崇祯极强的自尊心和疑讳心不允许他以一种偷偷摸摸的姿态溜走,他不能被人议论为逃命,他丢不起这个人。这事犹豫再三之后终于放到台面上。

    二月十日的公开廷议阻止了南迁,尽管崇祯表现出了倾向性,大多数大臣仍然坚决反对,有人主张皇帝当御驾亲征,鼓舞天下士气,令四方忠臣义士群起响应;有人主张调天下兵马勤王,放弃直隶、辽东防线,尽全力固守京师;至于南迁派在一些具体细节上也意见不一,比如皇帝应该带多少军队随迁,国库财政如何分配等,有人更主张太子南迁而皇帝应该留守。崇祯干脆逐个询问,在场的27位大臣竟有19位表示反对皇帝南迁,最后一刻,崇祯目视大学士范文景,这是一位刚提拔入内阁,当下颇为崇祯器重的前任兵部尚书。然范文景的回答是:“团结人心,坚守待援而已,此外非臣所知。”

    那时候,崇祯该是什么样的心态?愤怒、感伤、绝望或均有之吧。二百七十七年的社稷莫非就这样断送?此即天意否?他沉默多时,作出了最后的抉择:“诸臣平日所言若何?今国家至此,无一忠臣义士为朝廷分忧,而谋乃若此!夫国君死社稷,乃古今之正,朕志已定,毋复多言。”

    二月十三日,崇祯下诏罪己,这是十七年间的第四次,当然也是最后一次。

    4

    缺兵少粮,守备虚弱。崇祯只好募捐。他遣太监徐高通知周皇后之父,国丈嘉定伯周奎,让其牵头倡导,作个表率。周“坚谢无有”,竟一口回绝。徐高再三说明上意,周也漫不经心,毫不介意。徐高“愤泣曰:‘后父如此,国事去矣’”。周奎见话说到这个份上了,也怕崇祯归罪,答应捐献一万两,崇祯认为太少,要他拿出二万。周写密信告诉皇后,恳求帮助,皇后答应帮他出五干,并劝他尽可能满足崇祯要求的数额。宫里的太监以王之心最富,但也仅献万金。王永柞、曹化淳则捐金三万至五万。后来李自成攻破北京之后,严刑拷打王之心,追出十五万白银,其家藏金银器物亦均为上品。周奎被抄掠之后,现银就有五十二万,家中奇珍异宝,绫罗绸缎价值数十万。

    朝中大臣官员表现也一样,个个装穷喊贫(当然也有少数真穷的)。大学士魏藻德仅仅拿出百金,已被批准退休的内阁首辅陈演则专程入宫表白自己在任期间如何清白廉洁。还有一些官员则在自己门上写着:“此房急卖”,再拿出一些不值几个钱的器皿什物摆在市上兜售。最后官员们为搞平衡,干脆来了个摊派,比如浙江籍出六干,山东籍出四千等等。个人的最高限额是三万,但满朝竟然无人达标,仅有太康伯张国纪一人出到了两万。就这样,本次靖国募捐从京城皇亲国戚,士大夫官员组成的的食禄一族那儿最终募集到了一笔巨款:二十万。

    有钱不出钱,这个时候的崇祯除了一声叹息,也不能把他们怎么样了。只好又改个法子,号召有力出力,令众人各输粮草供给官军,或赡养将士们的妻子儿女,使京城守军无后顾之忧,但反应更为冷漠,无人响应,只好作罢。

    这笔“巨款”数额如此,作军费实在没办法看。所以这二十万现金,崇祯全部用来犒赏慰劳京城守军。这一天,小民百姓痛哭捐金者甚多,多者有三百金、四百金。

    此刻,李自成已攻陷大同,即将兵抵宣府。而召各路镇兵的勤王令虽发出,只有蓟镇总兵唐通赶到了居庸关,距离京师很近的山东总兵刘泽清、辽东总兵吴三桂均按兵不动。

    (未完待续)


    本帖一共被 4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这篇文章我在中国历史大论坛上看到了,点击数量非常大
    • 家园 这些天猛补明清史,有点疑问

      以崇祯这样生性多疑之人,不知为何独独对杨嗣昌那么信任?

      他初被崇祯拜兵部尚书时信誓旦旦地说要三月平贼,没能做到。崇祯不光没怪罪他,还让他入了阁。随后他又以礼部尚书和兵部尚书的衔督师。几年下来也没见立什么功,崇祯也没罚他。最后搞得福王襄王双双毙命,这才一死了之。

      若说是因为崇祯固执自信死要面子,对别人为什么又不这样呢?

    • 家园 全文修订版V1.0

      已发:

      http://63.166.3.33/BBSView.asp?SubID=culture&MsgID=39574

      (就不占用此处空间了)

    • 家园 (八)闲凭栏杆望落晖

      1

      李自成马不停蹄,当晚就赶到了永平府。他准备在这里组织防线,重整旗鼓。然大顺军新败,兵溃如山,队伍已经失控,只想早一步逃回北京,根本毫无战意。李自成会合了刘宗敏、李过等商议,也均认为此时不宜再战,李自成派出明旧臣王则尧前往与吴三桂议和,以交出太子作为罢兵条件,但没有回应,只好回头继续撤往北京。临行,李自成令杀吴襄全家38口。

      吴三桂甚至没和王则尧谈,就直接将其送交了多尔衮。他原本想乘胜进军,不给李自成喘息的机会,但多尔衮另有想法。山海关到手了,意味着进取中原有了可进可退的立足点,所以他需要先预作安排。

      当日,多尔衮下令山海城内军民全部剃发,为大清臣民。封吴三桂为平西王,拨马步兵一万隶吴三挂。再与随行的王公、贝勒、贝子、诸将落实了进军中原的方略,誓约:“此次出师,所以除暴救民.灭流寇以安天下也,今入关西征,勿杀无辜,勿掠财物.勿焚庐舍,不如约者罪之。”

      二十四日,以吴三桂部为前锋,多尔衮兵出山海,向北京进发了。

      北京城内一片混乱,李自成失败的消息已经在民间传开,“马上天子”已经不长久,明太子即将复位了。败退回来的大顺军大肆烧杀劫掠,人人都明白京城难保,何不乘这最后的机会捞一把?衙门和官员宅第是抢劫重点,次第又及民间,几乎城内的所有商肆、酒楼、布坊均不幸免。尽管已决意西去,李自成仍决定按原计划北京完成其登基大殿。

      就在李自成在一片“万岁,万万岁”的呼声中在武英殿正式登基的时刻,京郊十几里外还是炮声隆隆,进逼京师的吴三桂正与李自成的最后一道防线鏖战。

      三十日凌晨,明宫在一片熊熊火海之中化为瓦砾。大顺军满载抢劫而来的财物,向山西方向撤去。李自成最后一次回望,这个记载着他一生中最为辉煌时刻的雄伟北京城尚处于黎明前的阴暗沉寂中。唯有烈焰的红色背景不时摇曳闪烁。在这个晕眩的权力顶峰他仅仅停留了41天。

      2

      这时候,京城正在翘首期盼一位力挽狂澜,将携明太子归来的大英雄吴三桂,虽然有传闻说,沿途的文告都是以大清国名义发布的。人们大多仍依旧相信,是吴三桂借来东兵,打败了闯贼,一切都不会有大的变故的,这一个多月来发生的,就如一场噩梦,已经过去了。

      五月初二,大军已至。在京的明旧官吏立祟帧牌位于午门哭临。旧臣们准备好了銮仪法驾,组织士绅民众欲迎太子于朝阳门。远远望见一行人马愈走愈近,全体迎候者伏于道旁恭候,有一人下的马来,二话不说就登上了为太子准备的宝舆,众人愕然,抬头看时,却非太子,乃一头缠长辫,身着异族装扮的汉子,只见他身材高大,不露自威,一双鹰目炯炯有神,开口道:“我摄政王也,太子随后至,尔辈许我为主否?”众皆茫然,不知如何是好。只得唯唯诺诺。在明旧臣的簇拥之下,多尔衮步入了武迎殿,这是明宫唯一幸免于火灾之处。外面的民众还在议论纷纷,有说是东边鞑子皇帝的,有说是吴三桂派来的试探大臣是否忠心的,有说是崇祯的私生子,甚至有人猜想这是英宗东狩时的后人。

      然而,吴三桂和传说中的太子始终没有出现,嗅觉灵敏的一些旧官员似乎已察觉了什么。又有人开始具表劝进了。不过得到的回复是:“皇帝去岁登极矣,何劝进之有?”

      从次日的一份文告中,人们终于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

      “大清国摄政王令旨:谕南朝官绅军民人等知道。曩者,我国欲与尔明和好,永享太平,屡致书不答,以至四次深入,期尔朝悔悟,岂意坚执不从,不必论也。且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有德者居之。军民者,非一人之军民,有德者主之……所过州县地方,有能削发投顺,开诚纳款,即与爵禄,世守富贵。如有抗拒不遵,大兵一到,玉石俱焚,尽行屠戮,有志之士,正于功名立业之秋,如有失信,将何以服天下乎?”

      尽管民间仍在流传关于吴三桂和明太子的事,对满人是否会建立新政权疑虑多多,但北京正慢慢恢复昔日的秩序。很快,人们又回复到了日常的奔波忙碌中。对多数普通民众而言,这些关于朝代更替、权力归属的事不过一点闲暇时的谈资而已,谁当政并没有那么重要,也不是他们过问得了的。谁无妻儿老小,谁不养家糊口,生活总还得继续。

      本月十五日,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帝位,立国弘光。

      在不同人等的漠然,悲欢,争斗,希望或绝望中,一个新时代的帷幕正悄悄拉开了。

      (全文完)

      ――附记:

      明年为甲申三百六十周年,这就算是本人提前草就的祭文吧,连续几日充忙草草而成,基本是凭记忆或临时查阅而就,存疑之处不曾参考史家考证论断,不少凭个人主观意想和猜测,更有众多渲染铺陈处,就当是历史传奇吧。

      参考资料:

      张庭玉《明史》、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夏??《明通鉴》、谈迁《国榷》、计六奇《明季南略》、白寿彝《中国通史》(第17册)、魏斐德《洪业―清朝开国史略》、顾诚《南明史》、中国人民大学主编《清史编年》(顺治篇)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