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三国随章侃 第八十七章 蜀中无大将 -- 沉睡的天空

共:💬45 🌺11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三国随章侃 第八十七章 蜀中无大将

    三国随章侃 第八十七章 蜀中无大将

    (演义第八十七回 征南寇丞相大兴师 抗天兵蛮王初受执)

    本回演义中诸葛亮南征,开始传说中的七擒七纵,七擒七纵在演义中的地位相当高,但是在正史中的地位则就一般,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的记载就一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在《汉晋春秋》说到对孟获“七纵七禽”,但是对如何“七纵七禽”也没有细说,演义中的那些内容自然是作者想象杜撰的。其实南中的叛乱,在建兴元年便已经发生,而不是演义中所说的建兴三年来了飞报。(要是有这样拖延两年的飞报,那干脆不如改叫蜗牛报得了。)只是因为刘备刚死,蜀汉内部需要时间稳定,所以诸葛亮一直延迟到建兴三年才出兵。而且对于这次出兵,当时群臣也有意见,倒不是不出兵,而是认为诸葛亮没必要亲自出征,只需要一员大将即可,这在演义中已经有所记载,从日后的情况看,这王连所说的确实是实话,这南中叛乱确实十分容易平定,根本不需要诸葛亮亲自出征。

    演义中诸葛亮对此次出征的理由做了解释,而史书中的解释在演义中并没有转引:“亮虑诸将才不及己”。这个才是诸葛亮考虑亲自出征的主要原因,在这里,我们便要引出一个话题,蜀中为何无大将。

    “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这句话流传甚久,其实当时蜀汉的将领也有几个大将之才,至于廖化也没那么不堪,做不了先锋。不过这句话的意思倒是和蜀汉的前期比如五虎将时期相比,或者与曹魏相比,假如如此比来,蜀汉倒真是有些人才凋零的感觉。

    关于蜀汉的人才,颇有几种流行的说法,一种是诸葛亮培养人才不利说,一种是蜀汉国力弱小说。那这些说法是否正确呢?

    先说这个诸葛亮培养人才不利说,刚才我们在说南征的时候谈到一个“亮虑诸将才不及己”,从这句话来看,诸葛亮确实有些问题,因为担心诸将不如自己所以不给众人发挥的机会,之后北伐也是每战亲出,还不给魏延独立出兵关中的机会,从这些例子看,蜀汉后期人才缺乏是有诸葛亮的问题。且慢!

    谈这个诸葛亮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一下诸葛亮的性格和当时的局势。诸葛亮什么性格?有一句话很出名,“诸葛一生惟谨慎!”诸葛亮的性格就是谨慎,若不是如此,刘备还不敢把身后事拜托他。当时蜀汉什么状况?荆州失去,伐吴大败,蜀汉皇帝顶梁柱刘备逝世,三国之中蜀汉最弱。如此情形下再加上诸葛亮的谨慎性格使得他做事小心翼翼,南中之敌虽弱,但若是选将不当,所用非人,蜀汉的兵力耗在那里,也是大问题。所以诸葛亮亲自出征也并非为错。至于日后北伐面对强大得多的曹魏,亲征更是再正常不过,想当年曹操刘备可算得上知人善任,尚且每遇大战必然亲出,诸葛亮北伐总是亲征,也很正常了,至于魏延提出的计划,其实说到底,还是一个问题,蜀汉之兵力加上诸葛亮的性格使得他不敢分兵。

    其实拿日后蜀汉无大将导致灭亡来批评诸葛亮不培养人才是很无趣的,诸葛亮死的时候是公元234年,蜀汉灭亡那年是公元263年,相差近30年的时间,这30年之后的这代人能涌现多少人才和30年前的诸葛亮真是没多大关系,便好象说曹操死于公元220年,那时曹氏人才鼎盛,结果到了29年后的公元249年司马懿杀了曹爽,控制了曹魏大权,难道说这个问题是当年曹操不重视发展自己的族内子弟的缘故?

    现在流行从历史上找兴亡起源,这并非不可,但是也要看什么情况,比如从几千几百年前找什么原因就很夸张了,尤其是这些人才之类时效性很强的问题,和文化制度不同,这些有没有人才什么的,从10年前找便可以了,至多20年,超过一代人的时间那便是在胡乱说事。

    何况,虽然比起刘备等人来说,诸葛亮在发掘和使用人才上有所缺陷,但是也不是说没培养过人才的,仔细翻开蜀汉那些大臣的传记就可以发现,诸葛亮身后的一批能臣都是诸葛亮发掘出来的,比如蒋琬,虽然在很早便跟随了刘备,但是真正发掘培养他的是诸葛亮,费祎董允更是诸葛亮一手培养的,而王平张嶷等良将也是在诸葛亮时期得到重用,至于熟知的姜维则更不用说了。所以说诸葛亮要为日后的蜀中无大将负责这种话,是不对的。

    诸葛亮在一定程度上是有些欠缺,但是在人才培养上没有太大的毛病,蜀汉之亡怎么也算不到他的头上,上下数千年,灭亡之国多矣,难道他们都有一个鞠躬尽瘁的诸葛亮在亡国前几十年压迫人才吗?

    那另外一个国力弱小说呢?蜀汉人口比曹魏少,以至于人才也少,这样的说法倒也不是没有道理,大家的基本素质都是一样的情况下必然是看数量,人才不可能在东边多西边少,总是按比例出现,那人口多的一方人才也多。

    是的,这个说法一定程度上来说有点道理的,但是还是有些问题,假如真是人多力量大,那大家只需要拼命生,多奖励英雄母亲便可以了,到时候拿人口比比,哦,你比我多五万,我投降了。那肯定是不对的。而且他也解释不了为什么一些人口小国却能名将辈出。

    那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我们先说人才是怎么出现的,什么叫人才,人才其实没一定的界线,比如我们现在随便找个初中毕业的到了古代,其他不说,那在数理化上至少算个人才了,但是在现在,初中毕业算什么人才?不是文盲而已。所谓人才,便是比别人水平高的人,这种人,在人群中出现的概率总体上是一致的,不会在东边多一些西边少一些,当然,可能因为教育水平的关系,各地的人才会有程度上的差异,但是在三国时期,各国的水平至少没有太大的差异,否则早就灭亡了。

    人才会按比例出现,当然,这只是一个理论化的模式而已,实际上从来没有发生过,那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其实就是机会。

    我们说人才是比别人水平高的人,但是这水平不是身高,一眼就能看出来的,需要一个环境,一个给你表现的机会,便好象毛遂,在平原君之下碌碌无为三年,非无能也,乃是没有那个让人表现才能的环境,没有将他放在口袋,自然看不到他钻出口袋的锥。为什么乱世英雄将才如此之多,不是因为乱世的时候上天刻意落下几个将星,而是这些将才本就一直存在,只是在和平时代他们只能默默无闻,到了乱世他们的才能可以一鸣惊人罢了。汉末那些英雄人物,便是借助着汉末乱世而一举成名的,这便是所谓的时势造英雄,这倒不是说这些人在平时没有英雄的素质,而是这些人空有素质没有机会罢了。等到三国鼎立时,虽然战争依旧不断,但是比之当年的乱世已经少得多了,那成才机会也少得多了。

    在一些情况下,人为的安排一些机会甚至制造一个环境让人才表现,那就可以说培养人才。尤其是将才,最需要实战机会来表现。

    将才,象蜀汉这样的人口基数,是绝对不会缺乏的,缺乏的只是机会与经验。

    将才和一般的人才不同,其他的人才培养或许耗费的是金钱时间,但是将领直接掌握着诸多人的生死存亡,乃至国家的命运,将才的培养耗费的是人命和国力,这可不是说想给你机会便可以给你的,这个机会极其难得,在和平时期,往往根本得不到机会。

    一个人想要成为一个统军将领,需要极其丰富的实战经验,那些不经历什么实战甚至不需要基本的军事培训便就成为统帅千军的名将的,基本上只是出现在小说里的。(比如说演义中的诸葛亮,便是那纸上谈兵的赵括老兄,说起兵法头头是道,还是将门世家,说他纸上谈兵,还至少明白真正的军事知识,接受过一些军事训练,只是实战差呢!)当然,也不是没有这样的人,但是基本上千年才出现一位,希望他突然出现降临帮助你,不如指望天下掉个石头把你砸死,那机会大得多了。想那曹操,当年就是撞了一鼻子灰,积累了这么多的经验,才成为日后的一代名将的。

    所以将才怎么来?怎么才能有大将呢?其实说明白了也简单,打!不打怎么也不会有经验!而且小部队的作战经验和大军作战的经验,独立带兵作战和在麾下被人带领的经验完全不同,参谋作战和直接带兵又不同,一些人在一方面是人才另一方面可能就是庸才。汉末乱世打了这么多仗,活下来的个个身经百战,不成为名将也难。等到三国鼎立局面定下,虽然还是战事不断,规模还大了,但是总体来说这个战事一下少了许多,出现的人才自然比前期少了。

    而这时候,蜀汉的问题就出现了。蜀汉什么问题呢?不是内部人才体制的问题,也不是连年战乱,人口突然减少了。而是打仗的机会少了。打仗的机会少,那将才得不到机会培养,那更难出现了。

    这里有一个问题,那为什么曹魏没这样的问题呢?这个就干系到国力和战线的问题了,曹魏一来国力强,二来这还同时和东吴和蜀汉在打,这虽然说表面上看来是两线作战,有时还三线作战,危险得很,但是实际上外表打得热闹,规模也不小,都没什么决定性的战争,只是边疆拉锯战而已,曹魏的大部分地区没有受到影响,得以恢复国力,而边疆的将士们还得到了锻炼机会。如邓艾这样的将才涌现出来了,考虑到他多线作战的关系,总体的人才涌现也比单线作战的东吴蜀汉多得多。所以说除了人口比例之外,给予机会越多的一方出现的人才也越多。

    而蜀汉这边就不同了,因为国力弱小,使得他们只能集中一线作战,一直的主要战场在北边,虽然南边也有些小乱子,但是那边的战斗基本上达不到北方那种烈度,效果有限得很。而在北边,假如将部队分散给麾下带兵骚扰敌方,不说自己带兵就可能受到危险,就说那些独立行动的部队万一被曹魏吃掉了,这个损失蜀汉也顶不住。这就是为什么魏延为什么要独立带队诸葛亮不允许的关系,因为万一魏延万一失败了,这个损失是蜀汉承受不起的。诸葛亮谨慎是如此,诸葛亮死后蜀汉也是这样,就好象日后姜维也曾经象魏延一样抱怨给予自己的兵力不足,但是等他成为大将军,还是和前任一样自己巴不得掌握全部兵力。不是因为别的,国力如此,曹魏有着足够的兵力作为后盾,有这样的兵力曹魏可以施展各种战术,派遣足够多的将领。蜀汉不行,只能将部队集中在一人手中,一人存亡便决定了一国命运。不单是蜀汉,我们翻开历史书,看着那些小国的灭亡吧,那些小国往往有着一员独立支撑的名将,但是在这员大将死后便后继无人而告覆灭,不是那些名将都是打压人才的人,而是没办法给其他人这样的机会,万一所用非人,大国只是损兵折将,小国就是灭亡一途。

    说到底,这些人才,人才的经验,是建立在身后的资源之上。这就是国力决定人才的真实因素。

    但是,也有并非如此的,一些小国往往能在一段时间涌现出大量的名将,比如蒙古,这又是如何呢?其实还是回到那个问题之上。我们上面说的国力决定人才,是建立在一个均式状态下的,也就是在小国与大国势均力敌,谁也对付不了谁的时候,从长远看,小国肯定被磨死。但是假如小国能获胜,屡屡获胜,而且获胜后的好处往往大于损失,比如获得可以补充的人口,地盘,而且能将大国那些军队打得没有信心,全歼,甚至干脆收降,还能作到便是分出一支独立队伍往往就能每每在野战获胜,则就不是什么靠国力资源决定人才的时候了,而是国力人才此消彼长了。小国能战胜甚至灭亡大国的唯一途径便是在于此,这也是蜀汉从诸葛亮起就想走的一条路,但是很明显的,蜀汉做不到这边,被拖成拉锯战的时候只能死路一条。

    这条路是极端艰辛的,国力上的差距越大,越是可怕,在国力能持平之前的那一刻,任何的一次大败甚至损失大于成果的胜利,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从战略上看战争的成败有时并不在于胜负,只需要达到自己的目的便可以算是胜利,就好象司马懿在与诸葛亮的正面交锋虽然没占得上风,但是把蜀汉拖入僵持局面,就是胜利,诸葛亮就算获得再多的战术胜利,只要被拖入僵持局面,也就是失败。

    自然,那是日后的事了,至少,诸葛亮的南征是一次战略和战术的双重胜利,唯一的遗憾便是他太过于谨慎失去了一次培养独立带兵人才的机会吧。不过,至少,那不是几十年蜀汉灭亡的原因了。

    元宝推荐:海天,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九十章,谢谢支持我的各位,送歌

      [MP=320,240]http://club.nx.cninfo.net/bbs/upload/audio/946_1144070937081.mp3[/MP]

      实在不知道那个送歌功能怎么用,就发在这里了,

      这是TANK的三国恋,虽然以三国为题,但是却好象是七剑下天山的主题歌,不过我个人觉得节奏上比林俊杰的"曹操"更适合三国的那种味道,不过如果有配套的MTV会更好些,只是现在没看到好的官方版,倒是深蓝MM做的一个用火凤燎原漫画为素材的不错,虽然精度不是很好,而且少了一段,但是配上歌还是很不错的.

      当然,我最喜欢的还是三国演义的那首主题歌了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楮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音乐配上这古词有一股沧桑与豪迈的味道,与三国恋这种现代节奏的单纯狂放完全不同的类型.有喜欢的朋友也可以用下面这个网址听听,

      三国演义主题曲

      • 家园 送你三国恋的MV^^

        http://youtube.com/watch?v=Onic-jlBSXY

      • 家园 再送一首

        [MP=320,240]http://hd4.15150.com/music9/2006_5_15/5955_113132_214931.mp3[/MP]

        心然唱的子陵·周郎顾,虽然有人认为男生唱会更好些,不过我看了看词,觉得还是女生唱更为妥当一些,与三国恋是完全相反的类型,三国恋是那种男生的奔放,而子陵·周郎顾更象女子对周郎的思慕,虽然有诸多对周瑜事迹伟业的词句,但是却不觉得那种豪气,而是伤怀,但是假如有谁将词稍改一下,再找一个好点的曲配上男声或许有另外一种味道.

        当然,我在这里还是还要再介绍其他两首,也是三国演义中的歌曲,

        这一拜

        桃园结义的那段,其实当时在看三国演义时候还不感觉,甚至因为后面那段土场练兵还觉得有些土气,但是后来仔细听歌,才感觉实在很到位,一开始刘欢独唱,说三兄弟结拜,曲调并不高昂,娓娓道来,说那三兄弟的壮志胸怀,但是在之后便越来越昂扬起来,等到后来配上众人合唱,一股豪气油然而生.

        卧龙呤

        唱诸葛亮的,也是很有感觉的歌,央视上次拍的三国演义虽然军事场面十分糟糕,但是在文戏上是很经典的,而且其中歌曲也颇合演义之味,据说央视又要新拍三国演义,我虽然不是悲观主义者,但是之前的种种实在让我担心,为防万一,所以大家有可能的话,先回顾一下之前的那部三国演义吧,

    • 家园 【原创】三国随章侃 第九十章 以夷治夷——诸葛亮的成本核

      三国随章侃 第九十章 以夷治夷——诸葛亮的成本核算

      (演义第九十回 驱巨兽六破蛮兵 烧藤甲七擒孟获)

      诸葛亮南征用兵在史书上记载不详细,对孟获七擒七纵之事更是如此,不过在演义里这种不详却使得作者有了极大限度的发挥,作者在演义中用四章篇幅给了我们一个幻想的南蛮世界,因为没有限制,又是中原文化较少涉足的南蛮地区,这使得作者可以将各种神秘色彩都添加其上。尽管这其中的内容是多么的荒诞也无所谓,因为这是南蛮啊,对中原人来说,是个神秘的地区。

      大家或许听过画鬼比画狗猫容易的故事,画鬼比画狗猫容易就是因为鬼大家都没见过,怎么画都可以,而狗猫大家都见过,画的不象一眼就可以看出来。这南蛮也是一样,中原再怎么大,大家也都是知道了,写得夸张了别人不信,但是南蛮之类的偏远地方都不一样了,没几人去过,那就可以发挥想象力,爱怎么写就怎么写了。可以写的和地狱一般,但是也可以写的和世外桃源一样,而实际上呢,其实那里和这里没什么两样,但是这可千万写不得,读者是要梦想的,若你告诉那海外没有仙山,那就没什么盼头了。外来的和尚不管会不会念经,总是好的。

      话头好象扯的远了些,我们还是继续说那孟获,诸葛亮在南征胜利后对于南蛮并没有派遣官员管理,而是继续由当地大族演义中代表便是孟获来管理南蛮,对此颇有人不理解,对此《汉晋春秋》中记载了诸葛亮对此的解释。

      “若留外人,则当留兵,兵留则无所食,一不易也。加夷新伤破,父兄死丧,留外人而无兵者,必成祸患,二不易也。又夷累有废杀之罪,自嫌衅重,若留外人,终不相信,三不易也。今吾欲使不留兵,不运粮,而纲纪粗定,夷、汉粗安故耳。”

      诸葛亮的解释假如从我们现代角度来解释,其实也很简单:控制这里的成本太高了,还不如建立傀儡政权花费的少,也就是以夷制夷或者说以夷治夷。

      为什么要以夷治夷,这便涉及统治方式,统治成本,当地环境诸多情况的要素,真要写可以写下一本书来,自然这里不可能有这样的篇幅,而且描述这种情况的著作很多,大家可以留心关注,我们这里就简单说几句。

      扩张或者殖民,在部分小说家的笔下总是十分的简单,仿佛只需要战胜然后留兵贴出安民榜就可以了,但是实际上却并非如此。从扩张来说,占领人烟稀少的地区是最方便的,只需要驱散当年原住民与大规模的移民即可。自然,在人类出现文明后,这样人烟稀少的地区往往是与环境恶劣挂起钩的,但是考虑到只需要付出驱散少数原住民和移民成本。(这种移民成本还往往以流放的形式付出。)那这种殖民成本可以说相当便宜的。这一点上,西方殖民者对新大陆的殖民便是一个绝好的例子。

      而对于人类聚居地的地区来说,扩张殖民就遇到了难点,而这种难度和当地人口数量与文明程度成正比关系,要想彻底征服这样的地区,则往往自身要具备远远超过当地文明的能力,比如能迁移而去的人口要大大的超出原住民数量,而且文明程度具备压倒性优势。即便如此,在殖民过程中也要付出相当可怕的代价,无论是人力还是金钱上的。西方在近代的殖民应该是相当成功的事例,但是在殖民过程中也有着明显的不同,在新大陆尤其是北美相当的成功,但是在文明相对进步与人口相对稠密的亚洲地区则效果不算很好,这便是考虑到付出成本的关系。

      殖民者愿意付出的成本与回报之比有着相当大的关系。这其中,而殖民地带给的收益与殖民者的态度还有着相当大的关系。前者来说,一个典型例子,格陵兰岛,这个岛大啊,二百万平方公里,是美国的四分之一,人口就几万,而且还是由丹麦这样的弱势国家控制。但是这么多年的殖民战争,也没几个大国想把这二百万平方公里划到自己的版图里去,为什么呢?不是那些大国好心,而是这格陵兰岛终年积雪,比起这西伯利亚可以算得上适宜人类居住的天堂了。这样的地区,至少暂时还是不会有人把他当肉的,当然,以后就不知道了。那种资源匮乏,地理环境不好,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移民成本太大,而收益太小了。是没人会去打主意的,更别提去争抢了。

      后者来说,我们拿北美做例子,北美印地安人现在数量少的可怜,当年可不是这样,北美印地安人数量的减少还是因为西方殖民者的缘故,而其中,新兴的美国比其英法等国,对印地安人发动的战争要热中得多。这自然不是因为英法这些欧洲老牌帝国比美国这个新兴土包子对印地安人有怜悯心的关系,而是因为英国法国对北美的态度和美国对北美的态度不一样,英法政府的关注焦点还是在欧洲本土,北美殖民地只是一个帝国收益的一部分而已,和印度东南亚这样的地区没有两样,他们要考虑的只是在自己的控制区谁负责的成本少,收益高。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说,假如北美由印地安组成政府英法也不在乎,只要印地安政府能听从他们的指令,给英法带来足够的收益。而美国不同,他们这些殖民者把北美当作了自己的土地,他们的家园,所以他们愿意付出比英法多得多的成本来驱逐印地安人,而且愿意付出的成本随着淘金热西进运动而变得越来越大。但是这种成本,还是比征服一个人数众多的文明并将其同化的成本小得多。

      我们基本上从上面了解了对领土或者说殖民地如何控制的几大要素:付出成本,(其中与目标地区的文明程度,人口和自然环境有着极大关系)获得收益,(与目标地区的地理环境,资源和居住环境有着很大关系)对目标地的态度。

      实际上,当殖民者在计算成本与收益时,他们往往没有选择彻底征服或殖民,而是选择了最经济的控制方式——以夷治夷。

      回到三国时代,我们来看看诸葛亮对南中地区的成本收益核算。

      南中地区与中原地区不一样,在当时的物质水平下,南中属于未开放地区,也就是不适合中原农耕文明发展的地区,虽然有部分物质可以输入,但是总体上来说,收益不大,尤其在南中时常叛乱的情况下,对其的镇压开支还要高于收益。而放弃也不是一个好主意,且不说失去了南中的收入,还有可能被利用作为攻击自己的基地,这样不单原本的收益得不到,还要花费相当的成本来防御南中。要想解决这点,有三种办法:

      第一种,彻底移民,将其完全改造成适合中原农耕文明要求的地区,但是这需要的人力物力太大,其间还要考虑到镇压当地势力与军队的开支,这种成本实在是太大了,时间也长,别说蜀汉,便是整个中原文明也不一定可以在短期内做到。

      这种办法往往要求留兵在南中镇压,留官在南中统治,一步步前进,就好象东吴对江南所做的。

      说到这里,再说一下当时的东吴对江南地区的开发,其实当时的江南还远不如后来那般被开发出来,虽然比南中这种地区好,但是比起中原地带又远远不如了,江南的山地还是相当的众多,而且也存在着山越一族的威胁。这还是建立在对江南已经开发多年,汉民族已经在数量上取得了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正是有这样的条件,东吴在江南才能采取与蜀汉对南中不同的政策。)即便如此,也要等到包括东吴这一次在类的几次北方流民南下,对江南进行之前没有的大规模开发,才使得江南以及更南方的地区成为了中原文明的控制地。假如北方局势一直很稳定,那对南方的移民开发虽然会继续进行,但是移民成本和开发成本会持续居高不下,移民者对移民地区态度也不会如流民那般,南方开发的脚步会慢得很多。

      比南中条件好得多的江南尚且需要漫长的时间,南中更不用说了,蜀汉政权没有人力物力也没有时间来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那放弃南中呢?在前文中已经提到了,南中带来的收益没了,这尚且还是小事,以退出以防止付出过大的成本这种事乃也常见,便是南方地区各代都有退兵之例,但是这退出的弊端也不小,南中很可能便为他国进犯之基地,那时依旧要备兵防御,若是蜀汉家大业大,也不足为虑,可是如今蜀汉只有川中汉中两地,如此一来,南中的分量便颇为重要了,最关键的是,是否能控制南中,成了在刘备死后蜀汉政权稳定与否的风向标。所以南中放弃不得。

      所以就剩下第三种选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夷治夷,或者说以夷制夷。任命一个傀儡政权,由本地人来控制,而自己在背后遥控之,自身并不出面,只是通过傀儡政权来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物质。由于不是自己直接控制,而是通过当地政权,则不需要派兵驻守,这样的成本相当低廉,而且通过傀儡政权索要物质比直接派兵征收也要经济得多,即便本地人产生愤恨情绪,首当其冲的也是傀儡政权,而付出的成本则是保持对当地的强势,这种强势还可以以培养本地亲宗主国势力,直接在当地雇兵,限制当地经济军事规模的非军事模式做到。一旦局面严重才需要派兵直接介入,而这其中还可以得到傀儡政权的协助,这种统治方式比较直接控制成本低廉得多。

      当然,弊端也有,就是无论怎么做,傀儡政权还是当地人控制的,再亲近宗主国势力,也不能达到彻底移民或者同化的地步,也就是不能彻底的成为帝国的领土,一旦自身势力削弱或者有更强大的势力介入,当地政权便不受控制。

      这种模式其实并不限于文明民族所用,游牧民族也常常采用这种方式,如匈奴对西域,甚至匈奴内部都是采取这种非直接控制的办法,需要时征兵征粮,不从则发兵讨伐其中之一,威慑四方。当然,这一套中原也早就玩过了,春秋诸侯争霸时就往往采取这种办法,等到汉朝对付匈奴时,对西域控制也是得心应手,当然,这建立在汉朝势力强于匈奴的基础之上,至于西方利用仆从国的历史也不比我们短。这种以夷治夷的战略不需要文明,更非我们独有,只要有点实力便会去做,这完全建立在实力基础之上,我们说以夷制夷,但是别人也随时可以改为以华制华,这无关智商,只与实力有关,不考虑自己的实力,一心靠什么以夷制夷的妙计玩弄别人,其结果往往会被别人玩弄,满清末年就是最好的例子。

      话再扯回来,其实以夷治夷这招往往是在两种状况之下,一种是当地的环境太恶劣了,从古代中国的角度来说,就是根本不适合农耕文化发展的地方,这还不单是说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可以改造,好象南方好些地区,那是穷山恶水啊,就说我老家,还在杭嘉湖平原的边缘上,就是七山二水一分田了,再过去些的浙南或者江西等地区,那一分田都保不住,但是我们的先人就是硬生生的开拓了出来,山沟沟里也能找到人,文明对于土地的需求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不适合农耕文化发展的主要是指不单地理环境恶劣,还四面受敌,草原或者丛林上的民族威胁很大,实在难以发展。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农耕文明依旧一步步顽强的前进着。只是限于距离与成本的因素而不得不对远方采取以夷治夷的办法而已。

      另一种则是实力有限的缘故,这往往是在战乱或者各大势力交错的情况之下,在这样的情况下,统治者对成本收益十分的敏感,所以更倾向于满足一种成本最小收益最大的统治方式,诸葛亮选择对南中的控制便是因为这个缘故,有时这种统治方式不单在边远地区,在中原本土也存在着,就好象那些土皇帝们,不过,这些情况在实力恢复之后,往往会改变。

      所以说,在当时的状况之下,诸葛亮选择了最经济最节省成本的办法,但是这只是一种暂时性政策,是短期性的,对于中原文明来说,移民与同化边缘地区是长期性的政策,而长期性政策往往是很难用经济成本来衡量的。

      .....仔细一看标题,原来都九十章了啊.....

      • 家园 恭喜90章!花双宝!
      • 家园 【提问】提个问题

        诸葛亮在南征胜利后对于南蛮并没有派遣官员管理,而是继续由当地大族演义中代表便是孟获来管理南蛮

        为什么是"孟获"阿,"南征"就是针对孟获的吧(3国演义是,正史没怎么看,应该也是把),而不是换一个人啊?(有没有备选的人我也不知道^_^)

        • 家园 诸葛亮南征打的是谁,并不简单

          节选两段《资治通鉴》的记载

          (223年)初,益州郡耆帅雍闿杀太守正昂,因士燮以求附于吴,又执太守成都张裔以与吴,吴以闿为永昌太守。永昌功曹吕凯、府丞王伉率吏士闭境拒守,闿不能进,使郡人孟获诱扇诸夷,诸夷皆从之。牂柯太守硃褒、越巂夷王高定皆叛应闿。

          (225年)汉诸葛亮至南中,所在战捷,亮由越巂入,斩雍闿及高定。使庲降督益州李恢由益州入,门下督巴西马忠由牂柯入,击破诸县,复与亮合。孟获收闿馀众以拒亮。获素为夷、汉所服,亮募生致之,既得,使观于营陈之间,问曰:“此军何如?”获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营陈,若只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枞七禽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这么看,反叛的主犯是雍闿,孟获不过是个从犯。而且南方四郡反叛蜀汉,不过是投靠了东吴,并没有背叛中华文明。刘备东征时也派使者拉拢过武陵少数民族,战败后立刻翻脸,马良不就死在那里。联想到这些,南方的反叛恐怕也就是夷陵战败后蜀汉国力削弱,这些少数民族见风使舵而已。235年时吴蜀已经和解,同时魏有征吴的举动,吴无暇他顾,因此诸葛亮抓住这个时机平定南方。只要能够展示我仍有力量,而且你的靠山东吴靠不住,恐怕就足以平定了。主犯是砍了,从犯不见得有必要吧,何况还有利用价值。

      • 家园 沙发俺来坐
      • 家园 嘿嘿,沙发一个

        其实以夷制夷本身也是在一种危险的玩火,一旦宗主国失去了对用于制夷的国家的威信和号召力的话,就容易被反制。五胡十六国就是这种玩火的下场。

    • 家园 【原创】三国随章侃 第八十九章 汉化的秘密

      三国随章侃 第八十九章 汉化的秘密

      (演义第八十九回 武乡侯四番用计 南蛮王五次遭擒)

      在本回演义中出现了这样一个人物,孟节,孟获的哥哥,与蛮王孟获不同,孟节显得文质彬彬,更象一个儒家文士,所以诸葛亮在得知孟节的身份后大吃一惊,随后便感叹盗跖、下惠之事。

      盗跖、下惠是什么样的故事呢?相信不少人知道柳下惠的故事,坐怀不乱的君子,其实柳下惠本姓展,乃是一个清正严谨的官员,后来归隐,柳下其实是他日后归隐的地名,而“惠”乃是他死后的谥号,这在古代也是常见的事,他被世人称为君子,不过最出名的还是那坐怀不乱的故事了。(一直以来有很多人质疑甚至嘲笑柳下惠的坐怀不乱,不过也很正常,君子就如英雄,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指望每一个人都象君子一样坐怀不乱是不现实的,君子英雄毕竟是少数。)至于盗跖在传说中是柳下惠的弟弟,乃是手下有着数千人横行天下的大盗匪,打家劫舍,无恶不作,便是一般的诸侯见之也要躲避,《庄子》中制造出孔子见盗跖的故事,为得是嘲讽儒家。盗跖柳下惠的故事都是传说,所以诸葛亮称之不信,因为两兄弟一极善一极恶实在是很少见的事。(当然,现代大有将两者颠倒的观点。)所以见到孟节孟获两兄弟时,诸葛亮便说到这故事了。

      还是回到我们的主题上来,其实两兄弟善恶相反,虽然不常见,但是也不是太希奇的事。孟节变得如儒家谦谦君子或者说汉化一些也不是什么令人惊奇之事,演义中的孟节虽然是虚构,但是少数民族的君王甚或一城之人变得如中原习俗一般,这在中原东西南北都有例子,尤其是在中华强盛之时,一些国家甚至有小中华之称。不过,即便有这样的例子,但是那些在草原上,丛林中的少数民族却依然保留了自己的习俗,无论中华强盛无比也没有改变,然而令人惊奇的是,那些少数民族在进入中原后,却迅速的被同化,汉化,变得和一般的汉族无疑,甚至连自己的族群都忘记了,他们的民族消失或者说融合了。

      对这一现象,史学家称之为我们伟大的文明文化的功劳,是的,确实如此,但是这只是一个结果,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不是一句我们的汉文化汉文明包容一切的套话就可以说明的。

      “夷入夏则夏,夏入夷则夷”这句话存在已久,这句话的解释也很多样,在我看来,这句话正好可以解释“同化”一事。

      中原文明的根本是建立在什么上面的?我们都说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中原文明是在黄河流域农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也就是说,我们是农耕文明,这十分的自然,只有农耕才能保证稳定的收成,在稳定的收成之上,文明才得以建立,东西方的文明莫不如此,也就是说,那些耕地,那些稻谷,是我们文明的基石。和我们不同,草原中的民族以游牧为生存方式,丛林中的民族以采集或者游猎为生存方式,这些差异决定了我们和他们的文明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我们的差异是建立在生活方式而上,这是没办法避免的问题,所以即便有着一两个部落或者城市会因为种种缘故汉化了,但是这并不能改变大体的格局,就好象在中原,再进行任何的胡化政策,能把所有的汉人头后留上大辫子,让汉人的服装消失,但是骨子里也改变不了汉人的文明,反而因为他们进入了汉人的地方而变得汉化。

      这一切是为什么?因为他们在草原上的那一套到了中原行不通,他们只能下马做起耕地的农夫来,既然做起了农夫,那就要接受农耕文明,而建立在农耕文明的汉文明是最适合的,这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他们再挣扎,再徘徊,再痛苦,也回不到以前,因为这是在他们选择进入了中原的那一刻便决定的了。汉化的魔力便在于此。当他们汉化完毕,做了正宗的农夫,建立起巨大的物质文明,回首那些草原丛林,看着他们祖先曾经驰骋过的土地上现在的那些牧民猎手们,不会惺惺相惜,而只会从鼻子里轻蔑的哼出一句:

      “那些蛮夷!”

      是的,他们那些当年的蛮夷已经成为中原的一部分,完全有资格称呼那些还留在草原丛林上的人为一句“蛮夷”,这与血统无关,即便再正宗的中原人进入了草原丛林,适应了那些生活方式,接受了他们的文化之后,也只能做蛮夷。

      与东方相似的故事,在欧洲,蜂拥而入的蛮族进入了古罗马帝国的大地,他们看到了大道,看到了黄金,看到了他们以前从没见过的文明,而且他们可以用刀枪得到这一切,于是他们烧啊,砸啊,抢啊,当一切结束,他们站在古罗马文明的废墟之上,他们发现,他们也不得不放下刀枪盾牌,占得一块土地,做起农夫,重新修路,重新迷恋上那些奢侈品,重建一次文明,即便这个文明在不久前是被自己或者自己的祖先亲手毁灭的。

      我们脚下的土地决定了我们的文明,这就是一个现实,假如中国在蛮族入侵的那一刻被杀光了所有人,当蛮族发现这块土地上只有他们自己时,除非他们把那些土地变为牧场,否则他们也只有乖乖的下马,放下弓箭,在汉文明的废墟上建立起另一个农耕文明。

      幸运的是,这一切并没有成为现实,我们并不需要在完全的废墟上重建,虽然同样有着蛮族入侵,但是我们几次为文明保留下了一颗种子,即便这几个种子喜欢内耗,北伐也总是功亏一篑,以至于我们称其为“偏安”。但是这至少是个种子,是个模式,当那些蛮夷们定下心来,发觉骑马不能解决一切,牛马不能代表文明,在这块土地上,只有那些从地上长出来的稻谷才是一切的基石,他们才小心翼翼的从马上跳下,战战兢兢的握起了锄头,他们不再满世界跑,他们脚下的那一块土地才是他们的一切呢!当得到了收成,不需要担心在寒冬中看着自己的牛羊死去,不需要忧心明年的族争能不能活下来,不需要过着那些血腥的日子后,他们需要文明了。而当他们发现这一切在原先的天朝,现在的偏安政权有这么一个现成的文明,而这些文明是如此的适应现在脚下的土地时,他们还不马上学习模仿吗?

      自然,学习模仿完毕,他们终于扎根于这块土地之上,他们不单对着草原丛林那边投去轻蔑的目光,也开始对南方的中原文明挑战了,这是一场谁代表中华的战争,但是实际上,无论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他们都是这个文明的捍卫者。

      每一次的蛮族的入主中原,结果都是如此,唯一变化的便是汉文明的留存多少,变异多少而已,而这决定于原本遵守汉文明的那些人死了多少,那些偏安的政权能坚持多久,死得越少,坚持越久,甚至复兴成果,那汉文明留存的越多。在这里,我们的汉化实在要感谢我们庞大的人口基数与那些坚持抵抗外地的英雄们。

      这是一个宿命,这是农耕文明与草原或者丛林的宿命,因为生存方式的差异,决定了他们不可挽救的宿命,当来自草原和丛林的人们来到中原那些农田,他们有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摆脱不稳定的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存活下去,享受文明的果实;第二个选择:回到那个大草原,进行不稳定而且残酷的战斗。前者总有一天会面对后者的挑战,即便两者可能是兄弟,但是他们选择了不同的路,盗跖与下惠的道路。

      千百年来,尽管有些草原丛林变成了耕地,一些耕地变回了草原甚至沙漠,但是总体上看,草原丛林一直存在着,上面不时有着牧民赶着牛羊经过,有着猎人背着猎物回家,农田也一直存在着,农夫在自己的土地上注视着自己的果实。战斗永不停息,直到铁路带来了火车的轰鸣,机器展现着钢铁的力量,一切才告终止。

      或许,那又是另一个文明与蛮夷争夺的开始。

      元宝推荐:铁手,
      • 家园 庶几微言大义……楼主经过积累,开始井喷,由经验而规律了!

        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汉族是奇特的民族,不讲血缘,讲的是文化。胡服而汉心,犹汉人也。汉服而胡心,不久亦将为汉人。四边蛮族归汉,若水之归海,一去不还。进入汉人区域,时间长了也会变成汉人。你要问为什么这么神奇哦,答案其实也很简单:

        汉人的定义,其实就是中国这片土地上的文明人、进步人、掌握先进生产力的人。最终五十六个民族的共同命运,就是进步和融合为新的汉族,进而屹立世界优秀民族之林。

        这才是天命之攸归,这才是最大的政治。在这个过程中,各个民族,包括现在的汉族,抛弃的陈规旧俗、地域心理、民族习惯、宗教信仰都只是锁链,他们得到的将是整个中国!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