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文摘】诺贝尔奖全归美国人的"内幕" (科学研究与宣传) -- chela

共:💬11 🌺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摘】诺贝尔奖全归美国人的"内幕" (科学研究与宣传)

    诺贝尔奖成了明星奖?

    美国的大获全胜,对欧洲和世界其它地区来说是一个失败。继诺贝尔医学奖之后,今年的物理和化学奖也全部归美国科学家所有。在亚洲和欧洲同样有一流的科学家,他们也许同样有获得这些大奖的资格。德国之声记者认为,并非美国有比其它国家更好的科学家,而是它有远胜于其它国家的宣传和院外活动。

    本来就几乎是猜得到结果的。今年诺贝尔奖全归了美国人,没有一个其它国家的人有份,这无论如何给人一种奇怪的感觉。看一眼诺贝尔奖历来得主名单,所有非美国人都会嚎啕大哭。从1901年至今,美国共获得了228次诺贝尔奖。排在第二位的英国只获得了75次,排在第三的德国只有65次。而英国和德国的诺贝尔奖大多数还是在1901年至1950年间获得的。

    至今为止,每年除了美国人外,至少还有另一个国家点缀一下,有时是荷兰人,有时是瑞士人,有时是以色列人,日本人或者墨西哥人。然而今年,一切的面纱都不需要了。美国现在已经非常明确地成为科学领域的霸主,超级大国。这并不是因为它有着比其它国家更好的科学家。不,绝对不是的。

    美国靠的是什么呢?很清楚,它更善于宣传自己和自己的工作,美国人不把自己关在象牙塔里。他们不怕去参加谈话秀,生动诱人地使观众对他们的课题产生浓厚兴趣。而其它国家的科学家们则在研究所和实验室厚厚的大墙后面蒙着尘土。美国科学家乐意发表他们的作品,经常在媒体上露面,甚至出现在时尚杂志里。大众认识他们,而其它地方的科研人员往往是谦虚的,几乎是卑微的,有时甚至是极大地看扁了自己地退缩在角落里。

    在美国做过长时间的科研、教学和生活过的人回到德国后,对这种巨大的差别有一种切心之痛。这样的人是很多的。

    然而德国也曾经有过这样的光芒闪耀的科学明星。他们是偶像,是榜样,每个人都认得他们,他们也理所当然地获得了诺贝尔奖:威廉.伦琴,保尔.艾尔利希,奥托.哈恩,还有那天下无双的阿尔贝尔特.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掌握的正是后来失传了的那门艺术:有能力告诉大众,科学和研究有着巨大的社会意义,紧张而又能丰富人类生活,同时又是特别有娱乐性的。否则又怎么能解释,全世界那时为什么会为一个数学方程式,为一个没有一个人懂的相对论神魂颠倒呢。

    爱因斯坦当然是一个大例外。然而,我们现在的顶尖科学家们,我们有一大堆这样的人,他们也应该鼓起勇气来,走向大众。那样就会象在美国一样,有更多的钱涌来,涌入研究所,涌向青年科学家和实验室,涌向实用研究,也涌向基础研究。为他们开辟通往科学奥林匹斯圣殿的道路。

    关键词(Tags): #诺贝尔奖#科学与宣传
    • 家园 酸葡萄
    • 家园 基本是怀着酸葡萄心理写的

      科学领域 美国确实是独占鳌头 

      举例 90年代 苏联解体 大批前苏联科学家来到美国 造成美国物理界10年毕业生就业困难 欧洲 没有过这个问题 

      我老板就是这个年代的博士毕业生 转战到欧洲数年 才终于有机会回到祖国的怀抱

      美国科学家会作秀么 不会

      科学研究 曲高和寡的多 能立即转成民用应用的少 哪个国家都是一样 那些得奖者 我相信在这之前 没人认识他们

      • 家园 对于一般的公众来说,你是对的

        但是对于学术圈内的人来说,你又错了。

        在这里,你要学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如何表达自己,如何演示自己的工作,给自己的同行、给具有一般背景的研究生和大学生们,甚至是给完全没有背景知识的一般民众和中小学生。做秀,这个词或许并不恰当,但是至少部分的表达出了这个工作的重要性。美国的科学研究是几乎完全的同行审评机制,从基金申请,实验室间的合作到发表论文,靠的什么?靠的一是以前的成功经历,二是自己的口才。

        别的奖项我不知道,就生物医学奖而言,如果说获奖者你没有听说过,那么要么你根本就不算是这个学术圈的人,要么对你而言就是一个耻辱。所有的获奖者他/她的工作的影响面,已经远远超出了他自己狭隘的专业、甚至是超出了基础研究或者临床研究的层次,而对于整个生物学甚至科学的发展,都会带来深远的影响。这才是诺贝尔奖的层次。

        当然,不可否认某些时候,评委会会为了这样那样的原因,把奖发给一些不太适当的人。但是,就整体来看,这个奖项的确是代表了最优秀的生物学发现,(尽管,它远远不能覆盖这个层次的发现)。

        普通的民众不知道,并不代表学术圈内的人不知道。更何况,现在的资讯已经是如此的发达,只需要稍微的留意一下,就自然会发现这些如此重要的发现。

      • 家园 如果仔细看过全文的话,你会发现这里的作秀并不是贬义

        作者并没有否定美国科学家的意思。

      • 家园 支持,超级支持

        点看全图

        俺当初在拉斯韦加斯逛街,走在路上请人帮忙照相。雷锋说他来自苏联,博士,物理教授,在Vegas中学教物理,暑假开出租。

    • 家园 多乎哉不多也

      从1901年至今,美国共获得了228次诺贝尔奖。排在第二位的英国只获得了75次

      美国人口是英国人口的5倍,论说起来还是英国得多了。

      别跟我说中国。。。。。。

      • 家园 所以得诺奖人数并不是和人口成线性关系的

        超过一定人口数量反而会成负相关

        如果论人口的话,基本上都是亚洲人才对。

        • 家园 还得有经济因素。

          中印,还是穷国,哪有那么多钱投资科研。

          • 家园 不是缺乏钱的原因

            埃及,印度都没有中国富裕,但是都出现了诺贝尔奖,中国在目前的这种科研体制下是不太可能出现的,问题不是在于资金,而是在于行政目的压过了科研目的,很多科研项目更多的是在作秀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研究。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