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敌后游击 摩擦 王泰恭(一) -- 王外马甲

共:💬551 🌺1410 🌵1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7
下页 末页
              • 家园 谢谢煮酒回复

                这个问题一开始讨论的就是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对游击战的看法与政策的比较,后来又扯到了国共内战。而我最开始谈感想的引用的老毛的那两句话也都是他在抗战中说的(应该是吧,没有认真查过)。建国之后共产党变没有变质那是另外一个问题了,甚至有人说现在的共产党还不如以前的国民党的都有。我也从没有说过共党就一直代表着民众的利益。我只是认为共党在抗日战争中对游击战的看法和政策是大体正确的,而且得到了事实的验证。而看司徒兄文中的意思,对国府的政策比较推崇。

                • 家园 我不是针对您

                  另外中共深入敌后 发动民众 坚持抗战 发展自身的政策,我以为是辉煌而伟大的。

                  这一点中共在道义(近似民望)上得分,利益上更能得高分。而国府利益遭到较大损失,道义上也因摊派兵粮等落后手段以及部分军队投敌而失分。两者高下明判。司徒兄执迷于此,那是他的问题。

                  我前贴为其所辩者,是因为有人曾以中共代表人民利益来驳斥他。

          • 家园 【文摘】请教

            四川的话,这些怎么样?比土共厉害吧。

            ----------------

            以1935年为基准,刘湘的二十一军多征40年——征到1975年;田颂尧的二十九军多征42年——征到1987年;杨森的二十军多征44年——征到1989年;邓锡侯的二十八军多征46年——征到1991年。刘存厚的川陕边防军更离谱,1935年竟预征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几乎等于一代农民纳了三代人的“公粮”。

          • 家园 戡誤

            word簡繁互換中,"資料"簡化會成為"数据".請讀者注意文中之"數據",據為資料本字.如"文史數據",即為"文史資料".時間有限,無暇逐一更正,見諒.

            • 戡誤
              家园 关于纳粮的多少之比较,我也比较认同楼下今生不再兄的看法

              司徒兄引用的文史资料上的征收数字跟实际的落在老百姓头上的数字之间有多大距离我也有点存疑(好比现在大陆的一些官方统计材料中的数字也不是那么完全令人可信,毕竟下面的一些狐假虎威的具体执行人员也是客观存在的。),且不同时期的水分也肯定不一样,希望能有更多的资料可以佐证。

              其次,即便数字都是真实的,那么单纯地比较纳粮的多少来证明前后两任zf孰优孰劣,我认为理由也不够充分,尚需要考虑其他的一些因素。比如今生不再兄提到的历史背景这个因素,二战时期美国人的人均纳税额大幅增加了,但也不能就此推导出该任zf欺压老百姓的结论吧。

              至于为何1950年平越县的纳粮数目有大幅的增加,除了您提到的zf的高压手段(或称宣传手段,或称诱骗手段,等等,各人有各自的观察角度),以及楼下今生不再兄提到的其他的一些手段,我认为还有其他的因素需要考虑。比如后来的大陆三年大饥馑时期,搁在以往的历朝历代早就造反了(大明就是忘于这样的流民之手),但当时却没发生类似的情况,所以我认为社会的公平指数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当然,清廉指标并不是一个zf合格与否的唯一指标),即,一个社会的公平指数越高民众就能有越大的忍受力。还有,土改的推行短期内对生产力的解放、农民纳粮的积极性应该都有促进作用(尽管我对当年的激进式土改持保留看法。)。等等。

              最后,冒昧地对司徒兄的《王泰恭》一文点评一番,该文对扣在王头上的不实之名的辩污以及对王之抗日战绩的赞誉我都表示认同(因为至今没有人能拿出有力的证据反驳这两点),但该文以国府为正统视共党为匪的角度来描述王之战死一节,我却不大以为然。定义一个“做奴隶而不得”成为普遍现象的时期争斗的双方谁为官谁为匪意义不大,否则当年孙先生造满清zf的反、国民党造北洋zf的反其合理性又体现在哪里呢?以此而论,请恕直言,我认为该文距离信史的标准尚有一定距离。

              顺便提一下,有位纳米小洞儿老兄的意见我认为比较中肯,顺便引用一下,望兄能参考。

              链接出处

              您商海搏杀的余暇,也不妨多看看大陆史家笔下的那段历史 [纳米小洞儿] 于:2006-10-12 05:02:15

              两边的说法您都了解了,象您可以遍览双方史籍的优势没有几个人能有,笔下流出的定是信史。

              国共之争肯定是个有争论爆火花的话题,您是泛蓝的吧,不如给大家讲讲国民党在台湾50年的得失,尤其是今天,台湾同胞(就是那些还认为自己是中国人的)希望两岸有一个什么样的未来呢?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戡誤
              家园 商榷一下

              有几点个人看法,提出来商榷一下,首先,国府征收数字以何做准?对于国府的具体执行人员借国府名义横征暴敛的数目真的能够估计出来?民间有说法叫国民党的税,共产党的会,各种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往往是上报的数倍,超越了百姓的生存底线,造成有卖儿卖女倾家荡产的,否则也不会有后来土共一呼百应的局面;

              其次,土共的征收与国府的不一样,并非派出暴力机构而更多是采用宣传机构,往往是宣传交公粮支持国家更光荣,而光荣的背后有入党或者评积极分子等手段表彰,而这些家庭在日后有望获得更好的机会,所以土共的公粮收得多并非一定就是横征暴敛,尤其是50年,还要考虑到抗美援朝,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全国人民一起努力支援志愿军,那时候支援国家是非常光荣的,努力多交公粮各地都有互相攀比的,不排除有部分地方官员为了自己而采取一些恶劣手段,但是面并非过去国府所能比,而手段也差很远,查查国府曾采用手段,对于抗粮的,有砍头,关水牢,火烧等等恐怖手段,为什么还是收不到土共这么多?还是四个字,民心向背。

              • 家园 征收量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

                司徒卡混淆了一个东西就是这个地区整个征收量和产量关系对老百姓的影响不是简单的关系,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粮食大部分从谁手里出,手里能有多少余粮,kmt征收的东西大部分出自本来粮食就不多的农民,乡绅地主能出多少?这样看起来好像征收的粮食只占整个地区产量的很小比例,但结果是已经把大多数农民逼到了活不下去的边缘,tg最后征收的标准占整个产量比例比kmt高不少,但具体到每户就是在20-30%(一般是越穷比例越低),但大家都还能活的好好的,这还没说是否愿意支持的主观问题呢,这就是政策和手段的差别,还有tg翻过错误不少,但就是能改正的快和不找到解决办法的时候一直研究到能解决(这也是委员长多次提到的一个观点),这点kmt是比不上也比不了的,拿别人的短期错误和自己的常态比,怎么比都不会得出正确结论的。

              • 家园 说的好
              • 家园 此公这么多的话其实无非是两句话

                1 绝不承认gmd失败,

                2 即便要承认转进,也绝不承认和丧失民心有关。

        • 家园 河南民谣:“河南四大害,水旱汤蝗“,国军不抢钱!
      • reply
        家园 司徒卡是真名吗?

        如果是,那么显然“司徒”为姓,“卡”为名。但司徒本为复姓,复姓者以姓称呼时,一般不能将第二个字省略,比如诸葛亮,敌人可以称之为“诸葛村夫”,但不会称“诸村夫”。司徒卡开口闭口自称“司某”,似乎不妥。《三国演义》里,关羽常自称“关某”,听起来确实很酷。但诸葛亮绝不会自称“诸某”,而是以“亮”自称。

        • 家园 reply

          司徒卡是笔名.司某以前写小说时要给自己个名字,因为笔名是stuka19,就有朋友代为命名为司徒卡,字克容(容克之倒置也).

          我准备在明年换个笔名.名卡,彷佛意在将自己卡住似的,不大痛快.

          “司某”是说的通的.任举一例,例如荣禄,他的全名是瓜尔佳 荣禄,司某看过他致袁宫保札,自称”荣某”而非瓜尔佳某.

          基本上,只要全名中取出一字足以自称,即可.例如,蒋公致友人信札,署名是”中”.只要看的懂即可,这倒没什幺讲究.

          至于, 大葱一根,粗茶淡饭等质疑,容司某将来”有空”时,任择一地区,作细致铺述以酬.司某崇尚细致研究,而非空高论性.所以此不多覆,见谅.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reply
            家园 感情是蒋公的德械师.

            不过,这斯图卡到了中国,就变成了司徒卡,干干轰炸延安的伟大而又有前途的事业.南橘何以变北枳.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