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奔向复苏或者奔向危机的2007 -- 葡萄

共:💬1694 🌺196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过半啦

      2007已过半,下半年将会好戏大戏连台,呵呵,花等后文。。。

    • 家园 约翰牛看来也要抢钱了,难保不会还有连锁反应

      为了提供最佳的商业投资环境,维持现代、有效以及有竞争力的企业税务体制,英国财政部周四宣布,将对免征跨国企业海外收益的意见书进行讨论。

      

      免除对跨国企业汇回的海外收益课税,英国财政部很少有像这部名为“跨国企业海外收益税收”的税收提案享受如此高的待遇,受到整个会计界的好评如潮。毕马威(KPMG)国际会计公司CEOChris Morgan将此称为,英国企业税有史以来的最大改动。

      

      经济学家预计,这次企业税改革后,英国跨国企业总值1000亿英镑的海外盈利将立即“回归”。 

      

      “跨国企业海外收益税收”的内容还包括,保留目前的利息税免除规定,取消英国跨国企业相关海外子公司业务必须首先征得财政部同意的规定。

    • 家园 【文摘】基金券商获准投资境外股市(我们要去华儿街了)

      http://www.hongsj.com/Html/jinrigushi/jrgs/22738719.html

      基金券商QDII铺开 可全面投资海外证券

        证监会颁布《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境外证券投资管理试行办法》和实施通知,7月5日施行

        募集资金币种:人民币、美元及其他主要外汇货币

        投资市场:与中国证监会签署双边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的国家或地区的证券市场

        投资产品:挂牌交易的股票、债券、存托凭证、房地产信托凭证、公募基金、结构性投资产品、金融衍生品等

    • 家园 闲说:金融大考乐观与悲观

      闲说:金融大考乐观与悲观

      有句话说的好:经济规律不随个人意志所转移.你不迷信教条,敢于冲破条条框框并不等于你可以忽视甚至模式事物发展的规律及其运行本质.比如,中共以小米加步枪起步,不教条不盲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摸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环境的路来(换成改革也一样),于是就赢得了新中国的胜利.改革的路就是这样闯出来了.

      但是,之后呢.中共的治军就不要正规化了,就不要现代化了.同样,尽管我和MRandson兄对一些问题的前途看法有分歧甚至是对立,但是这个我并不是说我认为MRandson兄看问题的立足点有问题.只是因为各自的环境里接受的信息有各自的差异,对解决一些我们都认为很棘手的问题的是否有信心彼此有分歧.我们都反对的是,在对一些新事物面前缺乏必要理解和认识的盲目乐观.那比保守都有害.

      在我看,对即将面对的问题不能因为以往的经验而过于自信与乐观.我以前在私营企业任职,做到过非家族成员可以做到过的最好的位置.那段经历告诉我,一个企业的成长阶段,在中国1年3年和7年是关键.为什么?1年是解决活不活的下来的问题,3年是确立什么企业骨干业务的问题,7年是企业获得资本原始积累后转型的问题.一般过了这个三关的企业,除非搞违法与犯罪,基本就是社会大学毕业了,站住脚跟了.同样你看我们中国的改革以来是不是也有这样的阶段?说金融问题处理不好,一夜之间回到改革前甚至解放前绝对不是一句危言耸听的话.很多人以为有一万亿美圆的外汇储备就可以扫便天下无敌手了,所以我刚写的帖子里说到2006年底在手金融衍生产品合约价值是250万亿美圆.而后面有网友补充说2006年全年交易达到了700万亿美圆.你一万亿美圆和人对赌这个,不过是一滴水进了一锅汤里.

      但是话回过头来说,真的爆发经济危机也没有什么可怕的.美国在大萧条之前爆发过15次经济危机,在大萧条时代爆发了资本主义历史上最大的经济危机.可以这样说,没有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与解决问题,美国就成就不了世界第一霸权的地位.中国不追求霸权,但是如果中国的经济问题是一推就倒,那我反而觉得这样的经济不需要太过为之悲戚,该倒的总是会倒的那不为个人或者某些利益团体的意志为转移.所以我说,金融大考过不去的话,大不了请零.为什么我这样说我依旧可以对中国的前途保持信心.因为,中国那么多工厂设备不会清零,庞大的产能不会清零,我们改革这些年来获得制造技术获得的管理技术,尤其是培养出的大量经济管理与技术管理人才不会清零.中国的危机,不仅仅是中国的危机,那必定是世界危机,你不危机拖也拖你进危机,不就是回到同一起跑线么.你以为我在说笑话么?请在思考中国问题的时候,不要忘记中国已经是一个大国,如果一个大国这些事情也做不到,那么就没有人削尖了脑袋去做大国了,何苦.

      • 家园 葡萄兄不厚道,居然对老朋友大加伐挞,嘿嘿

        开个玩笑,回答问题。

        对陈经和安德森两位老大的辩论,我赞同陈经,不赞同安德森,是因为我认为主动比被动好,经验及教训都要从实际中获得,光从岸上瞎猜水量流量深浅而不下水去去游去试去摸永远过不了河,当然,不喜欢安德森的以学院派自居的傲慢也是原因之一,嘿嘿。

        没有老邓的“摸论”,中国走不到今天的规模及辉煌。老邓显然不认为面对新事物,站在外边就能对其内在规律有“必要理解和认识”。所以他要中国人“大胆地去试,大胆地去闯”。改革之初,中国懂什么市场、懂什么金融,不懂就搞试点、搞特区有了经验再推广,今天的中国对市场、对金融不都略有小成了吗?30亿美圆投黑石的动作,如果把他看作“金融特区试点”,就没有什么大惊小怪了。

        一万亿美圆说多不多,说少不少,用好了,对中国的经济安全和全球战略布局是一大帮助。如果把5000亿美圆投入非洲,而非洲给以中国20年的廉价资源保障,或者还加上一两个军事基地,这笔交易我看就很值。中国也没必要看到700万亿的数字就眼晕,毕竟那只是合约数字,不是真实的美圆,整个西方的资产加起来也没这个数字大,当然如果把国土算在里面打算卖给中国另算。

        回头说经济危机,在我看来,中国的经济危机已经是一种真实的存在,而不是一种猜测。好的方面是中国的经济危机不是中国一家承受,而是全世界一起承担,谁也别想跑。葡萄兄也说到经济危机,但没说到危机从何引起----汇率、自由兑换、战争。我的观点,危机的根源是中国过于强大的生产能力,而引爆点则是美国经济衰退。目前中国的工业能力太过强大,全世界对中国产能的吸收已到极限,但从中国的投资构成看,去年前4个月新建项目投资的增长率还高达40.1%,今年前4个月已经下降到14.9%,相反改、扩建项目投资增长率则从去年前4个月的17~20%上升到今年同期的35~49%,这说明目前投资的较高增长率,在很大程度上不是被新建项目所支撑的,而是被改、扩建项目支撑的,而改、扩建项目的资金投向,主要不是进行土建,而是进行设备更新与改造。设备安装阶段过去后,就会进入到投资从需求转向供给的质变点。一旦新增加的产能加入出口,全球本已不堪重负的贸易就会雪上加霜。全球各大贸易体中,除美国是内需为主外,中、欧、日都是靠外需拉动经济增长。去年欧盟对美贸易顺差超过了1200亿美元,其中欧盟最大的经济体德国对美国贸易顺差高达540亿美元,而在过去六年,欧盟对美国贸易顺差整整增长了3倍。今年3月份,拉动德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制造业定单增长率为47%,创70年代中期以来的最高值,而国内定单增长率为36%,海外定单增长率为54%。与此类似,日本去年的贸易顺差为680亿美元,而今年4月份机床定单增长了7.5%,其中国内定单下降了4.8%,海外定单上升了20.9%。再看中国,今年一季度贸易顺差464亿美元,按美方统计,前3个月中国对美贸易顺差为569.5亿美元,同期工业增长率18.3%,而工业品出口交货值增长率为23.7%,明显的海外需求增长快于国内。这个时候,如果美国经济陷入衰退,进口锐减,中国新增加的产能会引起什么样的后果,值得担心。

        • 家园 转一个PK讨论帖子,您可以看看关于基建的未来

          上海洋山PK浙江北仑:谁是长三角中国第一港

          外链出处

          这些都还是冰山露出的一部分,是中国和对手叫板的底气,游戏不过刚刚开始.

        • 家园 说一点又臭又长的话,纯学理,不喜欢的毋进(1)

          说一点,又臭又长的话,纯学理,不喜欢的毋进

          既然是南方兄弟,给面子,我也撒开了说点,如果涉及小泄权当小道,这里是想说说我的看法不仅仅是看法而且是看法的来由和一些算的上基本原则的东西,所以标题上有句纯学理我这篇牵涉的东西很多,不能一篇里展开所以说是又臭又长。这里我先说说我的一个习惯,我写的东西有点不好,就是不想把话说透。在我看,具体到细节每个当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具体情况,就我而言我只能说一点节点的信息。看的明白的人自然明白,看不明白的也不会因为理解错了方向而做了错误的判断。因为这个事情以前发生过,教训深刻。在这里多说几句,也是因为想在这个节骨眼上和老朋友说明白我所知道的一些,所以有一句不喜欢的毋进。

          还请南方兄见谅。

          1. 引萨兄一个帖子的名字说问题:非料敌太重,实料敌太轻

          记得那还是萨兄和人写台湾问题的帖子,觉得标题很合适这一节要说话,于是就拿来一用。其实,就安与陈两位的争论,我对两者的观点各有取舍。但是,对金融风险这一块,我是认同安兄的观点的。

          其实我写变出来的美圆,是想说一点基础的东西。不过,看来包括南方兄以及其他很多人没有理解,我这里就多展开下.南方兄说了一句话,一万亿美圆说多不多,说少不少,用好了,对中国的经济安全和全球战略布局是一大帮助。这个话我完全同意,我们辛苦那么多年为的就是积攒起力量好办几件大事情。一万亿美圆,可以办很多事情了。可怎么办就是学问。办不好,一万亿美圆短时间里被交代掉还颗粒无收不是不可能的,这个话后面慢慢说。所以我在《乐观和悲观》一篇里提到了1年2年和7年的说法,那后面一句话光脚的时候不能干穿鞋的事情,穿鞋子的时候就要有熟悉穿鞋子思路的准备,不然都是死。还有,那种我有几千亿美圆就很牛,只要可以到处砸钱就能解决问题的想法在我看也属于求速死之道。为什么,我这里就要说点点皮毛了。

          首先您说700万亿,而我说250万亿,在您看这个不过是数字游戏,的确这个本质就是数字游戏。但是这个游戏您不能不当回事情,我前面说了这个250万亿被称为M4,是被美国那些大鳄叫做广义货币的东西。我记得以前敬重的一个老克勒感慨的说,当年我在16铺看码头,多少人是一箱子一箱子黄鱼往岸上搬,想来上海滩打码头,回家的时候船也坐不去的。这话,是说给一猛子要砸钱的人听的,听不听的进去那不是我关心的。

          现在这个世界国际之间的金融游戏规则谁制定的?您也说了,700万亿做不得资产这个数。是的,那是人家不想砸自己的场子。可要是,谁以为自己拿着几万亿美圆进市场扫货,抱歉那还真不够人家一口吞的。旧上海那些老古不去说,当年香港汇率保卫战香港号称500亿美圆外汇储备,再加上朱总号称以几千亿美圆为后盾全力支持,到后来还是以香港政府用行政干预的手段获得了一个惨胜。要知道当时狙击港币的基金实际动用的资金不过几十亿美圆。人家熟练运用游戏规则的技巧和对金融衍生工具透彻理解,使他们可以使杠杆的作用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发挥普通资金所不能企及的作用。所以我才在介绍LTCM公司颠峰的时候说过,他们用75亿美圆操控过万亿美圆的交易。而反过来说,经营过万亿美圆的公司一旦投机失败导致破产,那他损失有多少。你一万亿美圆去生生的硬砸,即使赢了一个惨胜能赢回。在国际铜期货市场有句,控制5%的交易就可以控制价格。日本的住友就是这样一个被称为5%先生的定价公司。可中国对世界铜的需求远远超过5%的世界份额,但是为什么我们不但没有赢得定价权而且还在前不久几乎输的颜面扫地,同样的事情还有一个中航油事件也是典型的前车之鉴。好好琢磨下,这一万亿美圆在别人的地头在别人的游戏规则下该怎么用,更别说在非洲全面启动这个市场还需要大致两万亿美圆的基础设施投入。这里您还可能说,我们就买现货这总可以规避游戏规则带来的风险吧。因为在后面的部分还要说这一块,这里只多一句:人家在非洲和拉美颠覆政府政府的事情干的和喝下午茶一样轻松惬意,到时候你怎么办?

          后面的话,有点脱离本节主题纯就是根据您的帖子说开了去,后面会系统整理整理,这里权当挑个话头。

          好多人都说美国要衰退,美圆要崩溃希望中国在这发生之前未雨绸缪早做准备。要知道,当年美国爆发资本主义历史上最大经济危机的时候起因就是当时作为世界霸主的英国抢先挑起关税大战然后引起列强彼此之间的连锁报复。当时,日本统治阶层为了摆脱经济危机所以就悍然挑起了9.18事件。在这个之后,日本成为了在列强中间第一个摆脱经济危机的国家。再往前推,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夕恰好也是英国爆发了几次工业大危机。历史总是在相似情形下螺旋上升。在冷战结束后,作为美国约束的苏联垮台后美国在政治经济与军事上的一超独霸地位到现在还没有谁可以正面去悍动。美国在冷战刚一结束,就敢于肆无忌惮的敲打日本尤其是在金融问题上把日本当作自己提款机,凭借的就是他的霸权。在冷战刚结束美国正遭遇到其战后最大的经济不景气,欧洲签署马约后直接挑战的是美国当时绝对的货币霸权的时候;在2001年美国网络泡沫破灭与9.11事件来袭,双重打击可以说动摇了美国新世纪霸权基础的时候;美国人当时都做了什么?谁又能阻止美国人这样去做?好好想想,什么叫大国,什么是霸权。

          在您看来,这个世界吸收中国的产能已经到了极限。在我看这个产业升级替换的过程不过是刚刚开始。您看到的是,中国已有的增长模式到了一定的限度。我着眼的是,中国即将面临的转型不但要加速全世界制造业向中国的转移,另外凭借中国庞大的产能我们要实实在在重新调整中国的发展架构。现在压抑投资过热在我看来不是产能到了极限的一种表现,那是在使资本与市场的力量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下爆发出更好更大的效果。就拿您提到的基础建设一条来说,我提个话头您参详。今年元月,温总到了连云港视察。连云港的核电站刚落成不久。连云港是是孙文先生规划中东方大港口,是新中国准备的欧亚大陆桥的一个起点。从胶州湾到崇明岛以北的土地上,那里几乎还是一片尚未开发的土地,中国沿海最后一片荒地。一旦在那里开建京沪东线仅仅基建就至少需要2500亿美圆的投入。当年和人讨论京沪东线的时候,我就一句话,这些投入仅地价就足够补偿基建投入了。这个还不过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蓝图的一角甚至是很不起眼的一角,他们的启动会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以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什么时候启动要么您等,要么您猜。:)不管中国现在的产能到什么地步,中国人现在的人均收入不过2000多美圆,仅仅把这个翻一翻您说什么产能能管够?所以我还是那句,非料敌太重,实料敌太轻,再套一句非料己太重,实料己太轻不是.

          (待续)

          • 家园 您再说细点儿、明白点儿、系统点儿

            偶是外行,很多你的话想不深,但很想弄明白。

            你再推荐几本书吧

            • 家园 葡萄兄该说的不是都说了么?
            • 家园 我说的

              是一种国策之争,简要的说就是发展的思路.再具体就是,先发展什么后发展什么,用什么作为利益的交换.交换的目的是为了争取到什么?争取时间,争取积累,争取生存空间,甚至争取更远的东西.我在说不争一城一池之利.如果你比较有时间,也有足够耐心读的书需要很多,这里不一一展开,如果您有什么具体方向我倒是可以说说一些具体的书.直接点和我说的有关系的书,一部中国近代史与一部战后东亚经济发展史大体可以作为我思路的基础.在我看,经济是国家实力的基础,国家实力是经济利益的依托.很多人都提到了日本在战后崛起的各种原因尤其是日本自身的各种综合因素,但是有谁知道在日本获得<旧金山合约>保障后,获得了自己施展能力的舞台,免除了战争赔款的义务,更重要的是获得了他以战争都没有获取的战略性资源的进口来源地.没有充沛的资源与能源供应,没有美国在冷战的刻意扶持,日本决不可能在2战后赢得崛起.这个是日本奇迹的基础,也是今天日本的软肋.现在中国要去非洲,可谁想过中国为什么要去一个仅仅在1991年-1995年就爆发八次严重区域冲突牵连几十个国家的非洲.现在在非洲美国设立的战区司令部,谁可以保证我们在和美国发生激烈对抗的前提下我们在非洲可以进出自如.最有意思的是在争论金融问题的时候,很多人不仅仅愿意把中国的金融系统还有中国股票市场看成是一个独立而封闭的不受外界影响的体系,这个我想是一种一相情愿了,再具体就不展开了.还有就是说到一万亿美圆的外汇储备,就认为这个可以去全世界砸钱了,我最怕的还是这个思路,用这个思路的日本人当年比中国拽的多底气也足的多,死的也很难看.

              • 家园 先花再问

                我想大家担心的无非就是中国的资源能否支撑自己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继而在升级以后继续维持自己的内部循环,成为一个以内需为主的发达国家或中等发达国家?(如果我们不愿意当发达国家的话。话说回来,当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有那么好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无疑我们开创了一个且无古人的事业。红旗就要插满全球了。

                但我想很多人的看法都是否定的。因此很多人都倾向于打出去。在问题还不太明朗的情况下我觉得以攻为守在现阶段不失为一种好办法。而且也没人说就要把所有的外汇储备拿去华尔街。但派谁攻的问题上我觉得非常重要,政府自己上?套用一句话说,老大,太没品味了吧。国内的能人多着呢,他们的能量不能造福那就只能为祸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