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颠个小菜 -- 瘦形胖子

共:💬285 🌺69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 家园 最爱这个

        看着就觉得十分的饿, 中午了, 午饭去. 准备少吃点,晚饭出去撮一顿.

        蔬菜切的真漂亮呀,说明这个馆子比较讲究,我公司附近那个就是随便切的椭圆片片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送宝喽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哈哈,幸福呀, 好久没宝了

            一直在改改革以后, 三宝不见了, 单宝的得宝率也严重下降, 我这一周花了好几百的贴, 都拿不到一个宝了.

            严重BS铁手, 就看不得人民群众高兴.每次大家玩的最高兴的时候,他就改变规则.

    • 家园 【原创】外一篇 切葱花

      胖子因为分别做过西餐和日餐的厨房,所以很自然的会把两种风格的厨房体系加以比较。比如相对来说,日餐里对刀功的要求要比西餐高很多。我到这家馆子面试的时候,当时的大厨就让我切一下葱花。胖子挺自信的,自己的刀功在西餐馆子里连大厨都要让我三分的。拿起刀来当当当几下切完,大厨看了看说,你切的这个葱花我准备用来做工作餐。不过切葱花也的确是日餐里的基本功之一。葱花切好了,才可以上手学其它的东西,比如切胡萝卜要切出透光的薄片。再到比如寿司里鱼片切的整齐精致,寿司卷切成六段,摆在盘子上能够水平一致。馆子里的寿司厨子跟我说的:“寿司非常的简单,米饭放上鱼片就成了。不过我学切鱼片学了三年。”

      日餐里切葱花的要求就是尽可能的细,然后还要尽可能的完整。所以在这里,和切葱花有关的各个方面都需要考虑到。

      先是对葱的准备,小葱越新鲜越好。然后还要把这样的葱泡在冷水中,如果有冰水的话更好,浸泡半个小时以上。这是为了让葱的质地更硬更脆,这样也就更容易切一些。

      再有刀的要求,越锋利越好。要达到用刀轻轻划指甲,感觉到发涩,就是达到刀锋可以很容易的切入指甲,这样才好用。所以的,一般每次在切葱花以前厨子们都需要重新磨刀。而且这里要用磨刀石来磨,磨刀杆很难达到这个效果。

      还有就是对切法的要求。切葱花,尤其在切葱叶的时候,因为葱叶很软,用压的方法切不开。所以这里需要用锯的方法来切,就是边下压的时候,刀身边向前移动,是用锯的感觉把葱叶划开。

      点看全图

      切出来的葱花应该是这样的效果。作为对比,这里刀背的厚度是两毫米。

      点看全图

      然后还要把切好的葱花放在流水下冲洗。这步得目的是让葱花充分吸水散开,同时也是为了洗掉葱本身的组织液。

      点看全图

      最后再把葱花控干,垫上棉布吸水。

      点看全图

      这样处理之后,再包上保鲜膜的话,葱花放在冰箱里一两个星期应该没有问题。

      当然,这样处理过的葱花必然没什么葱味了。不过日餐里没有中餐葱花爆锅的习惯,所以这样切出来的葱花主要是用来作为装饰使用,比如放在炒面上,或者洒在味增汤里,保证看上去精致些便好。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没味道就没什么意思了~

        只为好看,没有味道就没啥意思了嘛~

      • 家园 天哪, 这还是葱花吗

        俺还是上馆子吃吧, 练到这水平的功夫够俺再拿好几个PHD了

      • 家园 帖子和厨艺都越来越专业了.送花!
      • 家园 hua

        链接加入基金了

        那葱花也太精细了,我经常把葱用手折几下就算了事, 反正是自己吃

        为啥日本好多菜都黑乎乎的, 看着都没食欲

        饭店里做寿司的鱼要特别的等级吗?

        • hua
          家园 鱼的品种有讲究

          不是别的,只因为一般鱼切片就会散成碎肉,尤其切不得薄片。只有特定的几种鱼才可以切薄。比如金枪鱼,三文鱼,鳟鱼,等等。所以在国内如果吃虹鳟鱼,通常会要求一鱼几吃,其中一吃就是生鱼片,这样可以检验是不是真的鳟鱼。

          • 家园 不是因为切片问题吧

            我觉得是因为肉质和口感的原因。

            很多鱼肉生的都可以片薄的。想水煮鱼的草鱼不就是切薄片吗?

            广式火锅的脆鱼也是薄如纸的片啊。还有龙利卷啊。。。

            • 家园 那个很厚的片

              而且要裹东西的。我不知道,书上说的。。。

              • 家园 刺身一般都是海鱼

                河里的鱼那么做估计太腥了,根本没法吃。

                • 家园 给你这个看看吧

                  (前言)生鱼片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食物之一,有文字记录的历史可上溯到周宣王五年,即公元前823年。据出土青铜器《兮甲盘》上铭文的记载,那一年,周师大举出动,于今陕西白水县境内的彭衙迎击入侵的猃狁部落。凯旋归来後,大将尹吉甫私宴张仲及其它友人,主菜就是烧甲鱼加生鲤鱼片。《诗经?小雅?六月》篇报告这两道菜时,用了“炰鳖脍鲤”四个字。“脍”字指切细的生肉,也可表示把肉切细的动作。制脍的材料,有鱼、牛、羊等肉类。秦汉之後,牛、羊脍极为罕见,脍几乎仅指鱼脍,并又衍生出一个“鲙”字,专门表示生鱼片。“脍”和“鲙”两字经常混用,但不可与“烩”字混淆;用火加工食物,才叫“烩”。诗《六月》篇是中国北方鱼脍的最早记录,中国南方缺乏类似的远古文献。直到一千多年後,东汉赵晔才在《吴越春秋?阖闾内传》中写道,吴军攻破楚都郢後,吴王阖闾设鱼脍席慰劳伍子胥,吴地才有了鱼脍。如果我们相信赵晔的说法,那是在公元前505年。《吴越春秋》的内容,许多来自民间传说,不全可信,但在没有其它资料的情况下,不妨姑妄听之。鱼脍在古代是流行食品,这可从东汉应劭在《风俗通义》中的记载得到证明。这本书收录了各地的风俗习惯和奇人奇事,其中一条是:“祝阿不食生鱼”。祝阿(今山东齐河县祝阿镇)的居民不吃生鱼,应劭认为是奇风异俗,所以才书上一笔。祝阿人不食生鱼的习俗,一直坚持到隋朝,在《隋书?地理志》中亦有记载。鱼脍作为中国饮食文化的组成部份,经过长期的发展,在唐宋两朝达到极盛,元明以後渐见衰微,到清末成为昨日黄花,终於从中国的主流饮食中消失。

                  (一)鱼品鲤鱼是最常用的鱼脍材料。上面提到,有文字记录的最早的鱼脍是生鲤鱼片,而有文字记录的最早进入饮食市场的鱼脍也是生鲤鱼片。辛延年的《羽林郎》诗,描叙西汉大将军霍光的家奴调戏在酒店中打工的胡女,受到胡女严拒的故事。诗中姑娘唱道:“就我求清酒,丝绳提玉壺。就我求珍肴,金盘鲙鲤魚”。辛延年是东汉时人,这首诗说明,至迟在东汉时期,鱼脍已经在餐馆里出现。鱼脍进入饮食市场的时间应该早得多,但没有更早的文字记录保存下来。到了唐朝,皇帝姓李,“鲤” 字和“李”字谐音,唐明皇於开元三年(715年)和十九年(731年)前後两次下令禁捕鲤鱼,事见新、旧《唐书?玄宗本纪》。但这两道禁令并没有认真执行,平民百姓甚至政府官员都照吃鲤魚不误。《全唐诗》里面,就有数以十计的与捕食鲤鱼有关的诗歌。第一道禁令发布後一年,少年王维在《洛阳女儿行》诗中写道:“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全不给李家天子一点面子。唐敬宗宝历二年(825年)秋天,白居易在苏州剌史任上,到辖区内的松江亭观赏打鱼,他不但不阻止渔民捕捉鲤鱼,而且自已还吃了鲤鱼,有他的《松江亭携乐观渔宴宿》诗为证:“朝盘鲙紅鲤,夜烛舞青娥”(白天吃生鲤鱼片,晚间看歌妓跳舞)。名气最大的鱼脍材料是鲈鱼。西晋未年,吴郡(治所在今苏州市)人张翰在洛阳的司马冏齐王府中任职。晋惠帝太安元年(302年)秋天,正是司马冏权势高涨,独揽朝政的时候,张翰看到满天飞舞的黄叶,忽然想起现在正是家乡鲈鱼收获的季节,生鲈鱼片搭配莼菜羹下茭米饭的滋味何等鲜美,禁不住高歌一曲: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三千里兮家未歸,恨难禁兮仰天悲。唱罢,随即辞官回乡吃鲈脍解恨去了。不久,司马冏在皇族内斗中被杀,他的许多下属受到株连,张翰侥幸逃过一劫。秋风鲈脍自此成为一个典故,当有人思念故乡时,或憧憬自由自在的江湖生活时,或感觉仕途风波险恶有意急流勇退时,无论老家产不产鲈鱼,都使用这个典故。但鲈鱼并不是鱼脍的顶级材料。传说孙权曾与术士介象讨论什么鱼做生鱼片最好,介象推荐鲻鱼。孙权叹息道,鲻鱼出在东海,可望而不可及(当时孙权的大本营设在武昌)。介象让人在大殿中央挖出一个小坑,灌满清水,随即从水坑中钓出鲻鱼来。鲻鱼俗称子鱼、乌鱼,鱼肉与鱼子都以鲜美闻名,曾是南宋御膳房中的珍肴,但在古代捕获量稀少,平民百姓难得品尝。唐人杨晔对鱼品另有一说。他在《膳夫经》中把适合做生鱼片的鱼分成三个等级:列入头等的只有鲫鱼,次等的有鯾鱼、鲂鱼、鲷鱼和鲈鱼,再次等的包括鲚鱼、味鱼、魿鱼、黄鱼和竹鱼。其它鱼在他眼里都不入流。杨晔的观点是否正确,见仁见智,各人口味不同,似乎不能一概而论。杜甫吃过鲂鱼做的生鱼片後,曾赞美“鲂鱼肥美知第一”,北宋诗人刘攽也称道“鲂鱼如玉鲙第一”,而清代名医王士雄主张做生鱼片“青鱼最胜”,“沃以麻油椒料,味甚鲜美,开胃析酲”。上面提到的鱼类当中,鲻、鲷、魿是海鱼,鲤、鲫、鲂、青、鯾、味、竹是河鱼。黄鱼为咸、淡水两栖鱼类。鲈、鲚也是海鱼,但在生殖季节,要洄游到内河的淡水里产卵,产地主要在淡水区域。由此可见,中国鱼脍与日本剌身(即日本料理中的生鱼片)的取材不同,剌身大多用海鱼,而鱼脍大多用河鱼,或在淡水区域中捕获的洄游海鱼。这里要指出的是,本文所用鱼名都是古名,而古、今鱼名可能完全不同。鲚鱼古代又称鮆鱼,今名是刀鱼或风尾鱼。黄鱼即今中华鲟。古藉中的鲈鱼,今名为松江鲈鱼,属杜父鱼科,学名为Trachidermus fasciatus。现在中文专业书藉里与中国菜市场出售的鲈鱼,是与松江鲈鱼风牛马不相及的,没有洄游内河习性的海鱼,属鮨科,学名为 Lateolabrax japonicus。北美超市与餐馆里还有第三种鲈鱼:加州鲈鱼。加州鲈是河鱼,属太阳鱼科,学名为Micropterus salmoides,中国已经大规模引种养殖,并投放到鱼市场上,俗称大口黑鲈。《膳夫经》中的味鱼,笔者把它归入河鱼,根据的是杜甫诗《阌乡姜七少府设脍戏赠长歌》。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深冬,杜甫路过阌乡(在今河南灵宝市境内),友人姜七设鱼脍宴招待他,所用的鱼就是味鱼。当时黄河已经冰封,鱼是破冰从黄河里捕获的。从季节判断,味鱼不会是洄游的海鱼,而是黄河里的淡水鱼。但因历代杜诗注家对味鱼的说法不一,甚至相互矛盾,使人莫衷一是,味鱼究竟是今天的什么鱼,已经无法确定。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