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关于改革开放后粮食产量增长的几个要素 -- flyingcatgm

共:💬52 🌺3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粮食还是根本

        为什么粮食是根本,有基本的生态循环常识是不难理解的,粮食可以说是食物链的起点或者底层。如果一个社会连粮食的自给都不能解决,那么谈什么其他(人工)养殖业等副业都是奢谈,虽然不可否认打草挖菜也能起到饲料作用,但是考虑到当时的人工劳动条件,成年劳力不把主要精力用到粮食生产上,还是不免有点背本逐末。即使分田之后在粮食生产条件得到全面改善前,一家一户的家庭养猪放养,割草打菜也主要是落到未成年的孩子身上。另外,水果生产不太清楚,但蔬菜的种植明显对灌溉要求条件较高,你想没有当年的大型水利泵灌以及农村电力普及进而发展到机灌,连当初吃水都要从土水井中摆水或者用辘轳提水,这种条件又如何能大力发展菜篮子工程?

        我们这里许多后生(包括那个靠抄书码字象方舟子一样跑到国内卖弄自己的河中某某年轻的后生),在伤痕文学的铺天盖地以及畸形的文人官僚家庭的环境影响下,也任云亦云地充当起专家,仿佛还真成了个人物一样地忘乎所以。中国和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缺少历史技术和生产条件的博物馆,大量的资源精力人力物力都浪费在文人认为的文物国宝上,许多国人对中国的社会工农业和技术的发展历史轨迹以及生存生产条件的改变缺乏基本的了解,一切都以为想当然的,而不知道这里面的因果关联。数典忘宗是许多大陆人对李登辉的评价,但是我们许多大陆人尤其是大陆文人更是忘恩负义,论起数典忘宗可丝毫不匡多让。人家日本人德国人都知道今天的发达和幸福离不开当年老一辈的艰苦创业,今天的成功主要功劳在于前人打下的基础。可惜,我们的有些人恬不知耻地把一切都归结为完全起到负面作用的改革政策,将老一辈彻底无情抛弃并预支子孙后代的资源,分光卖光坐吃山空把向西方资本缴枪投降拱手相让,靠这种败家行为而博得短暂即逝的自我快感,大吹特吹改革盛世却一个个在这个他们心目中的“火红年代”用较为改革进行投票,用自己的实际行为表明了他们对改革的真实看法。虽然远隔万水千山,但是还和民运先生和西方政府一个调子,助纣为虐煽动改革,看来不把中国彻底搞垮誓不罢休。当然,他们喊起爱国口号来比当年的汪精卫还要响亮,动辄不就给别人扣上这样那样的帽子。当然更有时髦的民主宽容作为陪衬。

        这里许多海外人士号称是从农村长大的,但是我想问问在日欧美的诸位,有几人在去商场购物中心,去迪斯尼乐园和拉斯维加斯赌场,去观看美国的“无敌舰队”和强大空军,然后向国内炫耀卖弄自己的“欧美亲历记”,或者谈谈脱衣舞场的故事以及文人们相遇必然谈及的黄色话题?有多少人真正考察过这些国家的农业生产?真正是知道中外的差距有哪些?这些人既不知道中国也不了解外国,虽然他们生在中国生活在外国。既不知道历史又不知道现状,虽然他们和自己的祖师爷一样读了不少的别人的书籍并四处宣扬自己的多知多懂。“知识越多越反动”用来形容这类人是一点不过分的。

        • 家园 说得好啊!!

          看来得把这些没良心的专家和海外知识分子送到北韩好好学习学习. 这些人简直是反动透顶,不经过劳动人民的教育是不会醒悟的!

          • 家园 还是省省吧,朝鲜当年比中国和韩国都强

            如果中国和韩国面临相同的国际环境未必比现在的朝鲜强,中国应该说是有切身体会。而且八九后,为什么中国政府不计代价地想方设法打破西方的封锁?

            中国改革社会同解放前没有不同,同菲律宾的差别也就是少了一党专政,你最好把拉美国家人都放到朝鲜去,用中国朝鲜的对比去现身说法来证明中国拉美化的改革是正确的历史抉择,而拉美目前的动向可是典型的“文革复辟”,是一个革命冲动。

            • 家园 实在有点看不懂

              您的意思,朝鲜的现状只是因为美国封锁? 其实美国这种腐朽资本主义能封锁谁啊。...应该反过来, 朝鲜封锁美国才对.

              中国改革一夜回到解放前,这个责任该谁来背? 至于拉美国家, 再怎么样也比朝鲜强百倍. 任何去过朝鲜和拉美国家的人, 都不会否认这一点. 至于拉美的文革复辟, 不过是左派现在暂时得势而已. 跟中国的文革是不好比的.

              把拉美国家人都放到朝鲜去,用中国朝鲜的对比去现身说法来证明中国拉美化的改革是正确的历史抉择

              不用拉美人, 任何去过朝鲜的中国人, 没有不拥护改革开放的. 到现在为止没发现例外. 或者您的看法与众不同?

        • 家园 这个写得好。花
        • 家园 打风车吗?

          有人不过在描述自己的生活经历,

          到你这都快成敌对分子了。

          动辄不就给别人扣上这样那样的帽子。

          这话给你老兄最合适了。

          完全起到负面作用的改革政策

          big mouth......

          • 家园 说经历?还是道听途说?

            那八十年代的后生和那位赵忠祥式的卖鞋售书玉照中的码字后生都否定了自己.

            改革起到的作用,可以从现实的三农问题,现实中的变卖败家,外国企业和个人的民清地位的回归可以看到。这是靠fake不出来的,虽然许多人在两极分化和巧取豪夺中处于优势地位和附庸地位而沾光,又有一些人以外国二等公民的身份回过来向国人炫耀卖弄,但是底气如何自己心里有数。

            • 家园 改革确实大有问题

              不过最大的问题是,说改革就改革,你不改也得改.

              目前中国大地上实行社会主义的就是那几个村了, 搞得还不错, 您不妨去那里定居.

              • 家园 说实在的你还真是对中国缺乏起码的了解

                中国保留毛体制经济的农村绝不是你所说的几个几十个,当然和整个中国农村相比还是绝对少数。而且有趣的是一些反而是在经历了改革的教训后在浪费了一段时间后重新回归的,而且越是如此回归后越“极端”,比毛时代更“左”,南街村就是一个典型事例。

            • 家园 您是茶壶打烂了---落个嘴

              我说的就是经历。

              现在不种田了,以前种过。

              您认识下面的农作物?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 家园 照片这种东西做“农家一日游”许多城市文人经常做

                能说明什么呢?就别买弄了,说实在的农作物你究竟接触过多少?还是那句话,许多人离开农村之后就和过去取得功名的文人一样忘了本,虽然也忘不了学和珅和大人一样在饭桌上念一番“若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有兴趣的自己看看《宰相刘罗锅》),但是他们已经不知道粮食是怎么生长起来的。心想事成,皇天不负有心人,积极性,大胆,……,不还是又落入纸上谈兵笔头作数和天怒人怨上天示警的文人窠臼之中。老实讲,虽然农民有拜龙神求雨,那也只能算是一种无奈,体现的是一种憨厚愚直,而我们有的人的夸夸其谈论数字道原委可不能用此来解释了。

                • 家园 呵呵....

                  这些照片都是回家照的,您愣说我一日游,没法子。我又不能拉您去我家住几天。您要是真去了,我还得倒贴几只土鸡,猪是不会为你宰的。

                  看了前面您还在说“三农”问题,感到您已经落伍了。要是早几年,还有点兴趣跟你聊,那时候一塌糊涂,小百合的农村版都是相当的不错。现在的农村矛盾已经转移了,只不过学术界还要滞后一段时间。

                  我要是我说世代贫农,您肯定又说我蒙人。没法子。

                  我卖弄了个鸟啊,又不给稿费的。

                  还有我是学理的,不是文人。

                  还有电视我是不看的,没空。

                  数年前,就是那个喊地雷阵的朱到我们隔壁镇调研,问义务教育收费问题,结果小孩跟教委的人说法不一致,还引发了退费活动。

                  说卖弄的我看还是您吧,也不说点具体的事例,全是空头理论,顶个球用。

              • 家园 棉花水稻红薯(旁边那是狗尾巴草还是小米啊?)

                你们那红薯不种在“轮”(土棱)上么?

      • 家园 粮食产量增长的种子70年代埋下80年代发芽

        我们老家农业生产有两个提升阶段:

        第一个是70年代、开始推广使用化肥。根据我接触到的信息,当时一些头脑灵光的农名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在自留地里施用硝铵尿素、玉米的产量陡增(那个时期其他地方成效斐然的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在我们老家由于地形地貌、资金投入和技术水平的限制,效果很差、近乎于打了水漂)。

        但是70年代各种灾害性气候发生的频率偏高(不只是我们老家局部现象,后来我看到过一篇论文,提到70年代也曾经连续三、四年发生了范围波及全国、程度和1959-1962年相当的自然灾害),但是从1978年到1984年这五、六年间,出奇的风调雨顺;物质和技术基础已经打好、农民的生产热情又恰好被充分调动起来,农业生产的潜力一下子就给释放出来了。

        到了1984年以后这个势头被遏制,农业生产又重新进入了一个缓慢增长乃至停滞的时期,“三农”问题开始越发尖锐起来。

        全国其它地方的情况我不了解,我们老家那片这一阶段是靠推广杂交水稻、杂技玉米等良种,推广作物轮作、套种等新的生产技术,开展“坡改梯”(坡地改梯田)、种植生态林等生态工程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其实也就是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推广种植烤烟等经济作物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效益(推广烤烟种植的最首要目的是给地方财政创造财源,降低财政赤字额度),以此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缓慢向前发展--这算是第二个提升阶段。

        但是无论如何,改革前五年那种农业生产井喷式发展、农村生活一片火红的景象再也不能重现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