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南方山区经历 -- 十八亩段

共:💬105 🌺47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南方山区经历

    对许多网友来说,山区的概念,不陌生,那么这里就请您作评判官了,有些则不然,谨把我所知,尽可能描述出来,供参考。这里讲的是我认为共性的东西,而不是皖南山区而已。

    就借用U字吧,或许有帮助。请先相象一下:U中间空白的地方,从上部开口处,往底部弯曲部分移动,地势逐步升高,底部弯曲为最高,U字的“黑体笔划部分”代表山,那么这个U就是一个山坞(也有称山沟的)。U字底部的山脚,通常是整个U字形内侧山脚最高的,翻过U字弯曲部的顶点,常是另一个乡、另一县、另一个省、乃至另一个国家了。

    在U底部,即山坞最深处,内侧山脚下,有一个泉眼什么的,冒出来一股水,顺势往U开口方向流去,水往地处流啊。流了一段距离,会不断有从另一泉眼流出的水加入……,逐步就成为溪流了,溪流还小,可能在旱季(冬季)就没有了,看不见水了……水继续往低处流,不断的有溪流加入,逐步成了小溪……大溪……小河……大河……这一下,U字的从开口部到底部。是几十米、几百米,几里、几十里、几百里……中间的空白处,即山坞的宽度,从两旁的山脚算起,可以是几米、几十米、几百米、……从溪流到小溪……到小河的过程中,有N个类似的U字山坞的开口和它们流出的小溪、大溪……注入进来……。

    这跟静脉血管有点象,细胞……毛细血管……小血管……大血管……主静脉……。

    如果U字的一头是朝上的话,这细长细长的U,已是一根线状,这根线可以曲曲弯弯,时起彼伏,时急时缓……最后的方向是任意的,也就是说,山坞的最深处是与山坞出口方向无关的。山坞的走向是任意的,溪流的走向随之曲曲弯弯,时起彼伏,时急时缓……。

    由于雨水的冲洗,两边山上的树叶、泥土等总在往山坞里填,日积月累,千年万年下来,山坞里形成了零零落落的小块盆地,一般来说地势越高的地方,即最上游,盆地既小又少,往下游走,盆地慢慢地多起来,土层也逐步厚起来,土层厚到到了一定的厚度,面积大到一定程度,人们就开始在上面开荒,在这上面种合适生长的植物来了。山坞从能种东西的地方开始就出现了山路,路是人开出来的。

    大的(距离长)的山坞有名称,就象城市的马路,AB路,AB坞,CD街。CD坞……。山区的人们就住在较大山坞里,不是这个坞就是那个坞。沿途并入的“支山坞”,有没有名称,取决于本身的规模。没有名称的小山坞(有的也几里长呢,也可以有N个更短的山坞并入)。小溪如果有名称,跟山坞名称同,AB坞流出AB溪,CD坞流出CD溪……两旁、三面的山上,一般都覆盖着树林,以杉树、松树最普遍,也有少量的山覆盖着树木间夹灌木林。从这里,您可以看出,山区农田的灌溉系统是这些山溪水,靠天然的地势高低而形成,当然人工劳动也还是要,顺势利导,容易多了。这些,就是山区地形大体上得情形了。

    最高地势能种植物的地方,种茶叶。黄山毛峰茶、九华山毛峰、高山云雾茶、祁红屯绿……甚至龙井、铁观音……正宗的都是从山坞里来的。这些地方能种茶叶,还与海拔有关。一般来说,此处距离最上的泉眼,可以有一二里、几里路了。

    往下走,就是旱地了,一块块大小不一、面积一般不大的梯田状耕地,一般能种小麦、玉米,土质差的就种大豆,由于每块旱地与两旁山的地形关系影响日照,而且因山坞的曲曲弯弯而不同,种什么就甚至取决于具体那块地的年日照度、水源、土质等。多种经营的话,绿豆、赤豆、花生、豌豆、甘蔗……,这可是当时城里人喜欢的东东。能不能开发出作旱地,还有待于牛能不能上来,牛是不能爬陡坡的。由于每块地的面积小,使用牛都不便,相当部分的这种地是轮作,荒芜几年(或许每年用牛耕一下),才种上一年,收获量才还凑和,对得起种子、肥料等和花费的劳动。

    往下走,到了能种水稻的地段了,从泉眼(算山脚最高处吧)到这里,不消说不少路了,但还算较上游的一段,一般只能种一季稻(一季晚稻,一季晚稻在水稻品种里面,生长时间最长,米质口感最佳)。只种一季稻的原因,除了水的因素,仍有日照度、土质等因素,一般,这个地段长度不会超过一里,高度往“最”里讲,几十米了不起了。

    再往下走,还是水稻田,因为有一个、两个较大的“支山坞”并入,保证了水源,而且一般而言这里的坡度相对平缓了,山坞的宽度增加了,所以田块的面积也大了,可以看到几分、半亩一块的“大田”了,山坞宽度一增加,日照度就增加。大小不一的梯田一块块往由上面下伸延这里,并继续向下延伸,水继续往下流。这个地方开始可以种双季稻了,也可以稻、麦、油菜……。一般这儿离山坞出口,也就不远了,几百米而已。从一季稻产区到二季稻产区,没有间隔的,即使从最上端那块田,到最低端山坞出口的那块田,山路从紧贴左侧,转到紧贴右侧,饶来饶去几十次,最多就一、二里地而已,看看5分钟的路(几百米),一饶,走了10分钟罢了。 

    这一路下来,N个“支山坞”并入,有些“支山坞”也有茶叶、旱地、水稻田,有些只有茶叶、只有旱地、只有旱地加水稻田,这取决于它们并入的位置、它们本身的长度等。短的山坞,即小的山坞,长二百、三百、四百米……,一般就只有少量旱地、只有茶叶、干脆荒芜着,离村子近的一般就会有人去开荒了,作菜地,种点红薯、南瓜什么的。稍远的“支山坞”,一般就长着草让牛吃啦,这几百米的山坞么,赶进一、二十条牛,让它们各自悠悠地吃着草,一两个放牛的孩子看着这U的开口处守“关”,其余的放牛孩子就上山砍柴了。

    类似这样山坞开口,它流出来的溪水,并入的很可能是另一个山坞的小溪,或者直接注入小河、大河……

    小溪规模的山坞一般不会有人家住着,因为山坞仍太小,中等的溪、大溪可能会有人家住,形成小自然村。小溪与中等溪的区别,除了看溪床(从“河床”套过来的词,用法含义同)中,仍以岩石为主,但出现相对较多的沙、鹅卵石的地段,还要看有无住家。这不是严格的划分。

    到了小河→大河→江……,河岸边上隔一段距离,三里五里就是一个村子、一个镇子……。

    山坞里小溪的边上总有山路和梯田,如果这山路牛上不来,该地段的梯田就不会被开发出来了。这样的山路当然是“羊肠小道”啦,山路一般窄的地方一尺来宽,宽的地方可以两尺多。山路可以沿着山溪走,也可以沿着山脚走,可以走左边、也可以走右边,山脚--路--溪水--梯田--山脚、山脚--溪水--路--梯田--山脚、山脚--溪水--梯田--路--山脚,都随地势,两者交替,高高低低,上上下下、曲曲弯弯。这样的山路,可以换肩膀那种挑担的空间没有了,就施展不开了,所以也行不通。那种挑担只适合平原、丘陵地带的情况。

    适合山区挑担的方式,也是有的。

    我们知道用背篓的好处是,山路上行得通,劳动强度低,缺点是每次背的量受限制,所以劳动效率低,增加了往返重复,大量时间都在路上了。而山区,本来走路要饶来饶去,就太“多”了,提高劳动效率更重要,所以,先辈们创造了另外一种挑担的办法。

    南方数省真正山区运用的挑担,先把扁担改了,扁担的强度要更加适合挑担者能承担范围,太粗了,笨重,弹性不够,容易累,太细了,吃不住份量。又创造出一种挑担用具:“当脚”。“当脚”都是自制的。

    这是两头平的一根圆木棍,长度以每个使用者的肩高为准,中部的直径在1。5寸左右,常常就是砍一棵长度、直径适合的小树就行,锯平、削平两头,在大的一头,从离顶端7、8寸处向顶端方向削去两边,使这这部分由有圆棍状变成木块状。

    制作好的“当脚”,看起来,一头是一圆木棍,另一头是一长方木块。担子挑在身上,肩上放扁担的一侧的手,放到扁担的前端(或者抓着前面担子),按住前面担子使扁担在肩上平衡,在空肩膀上搁上这根“当脚”,把长方木块那头塞到身后扁担底下,另一手在“当脚”上用点力,就象在撬后面的担子,担子的份量就“分担”到空肩膀来了。

    用这根“当脚”,分担重量不是其主要目的,只是这一玩意儿拿在手里,没处搁似的,放到空肩膀上装装样干点活。“当脚”真正的用途是替代挑担者:“当脚”竖立在扁担的肩膀与前面那头物品之间,用“当脚”的木块那一头,抵住扁担朝下面的一个“浅槽”部位,一直使着力按住前面那头的手松开,后面的担子就趁势落到地面,前面那头担子仍然悬空着,由“当脚”替代挑担者支撑着,挑担者闪出肩膀,一手扶持当脚,身子站在旁边,可以轻松一下,另一手 擦擦汗,脱下斗笠、草帽,用斗笠、草帽扇两下什么的。

    因为“当脚”的高度与肩膀齐高,所以再把担子移到肩上,很容易,用不着弯腰把担子,从地上挑起来那样。而“起肩”常常是挑担最费力的一关,“万事开头难”呐。用“当脚”顶着担子,还可以把担子靠到山墙等上面,挑担者不必扶着当脚了,走到一边去,找个合适坐的位置坐下歇歇,喝口水什么的,炎热的夏天时尤其必要。

    这样,山区式挑担,既避免了换肩的限制。用一个肩挑,一个肩膀承力走不太远就累了,在还没“累”之前就用“当脚”,立停休息一会儿,缓缓劲儿,再挑上担子走一段……又避免了休息后要“起肩”的消耗,一直有效地保存着体力。

    挑真正重担子时,走几十米就用“当脚”歇歇脚,歇了10、20秒,又走几十米……。劳动强度是大了一些,却能适应走长路,少了来来回回几次,还是值得。这样的挑担方式,男壮劳力挑180~220斤是没问题的,80~90% 能达到,力气大的,常常可挑二百四五十斤,走几十里山路。

    插曲:

    丰收(收成比上一年好,就是了),农民总是喜悦的,正是“粒粒皆辛苦”啊。年年要到7、8里,10来里外的山坞里割稻子,磨炼一回,那年去了队里最远的山坞(10、11、12里,三个山坞,都不近,年年抓阄决定谁去哪个,毫无怨言呐) ,那年风调雨顺,又用了点氨水什么的,至少靠山坞出口那些田里的稻子的都长势不错,队长估计的也对,知道那天的担子够呛,每一组增加了一两个妇女小孩,倾队出动了,结果每个人担子确实不轻。

    还没割完全部稻子,就知道雷雨要来了,所有人都突击赶紧割,赶紧在“禾桶”惯打脱粒,装担子。装担子还没装完雨滴就下来了。时间似乎还不晚,就在附近放草木灰的茅棚子躲了一会雨,也就大约10几分钟,雨小没有停就出发了。老规矩,最重的担子走最前,由他控制用“当脚”停歇的节奏。挑担跟长跑一样,靠耐力,保持体力很关键的。

    那天壮劳力的担子都超过了200斤,妇女、小孩都是本人记录了。有人认为,那三个山坞应该为11、13、15里,因为从最远的那个山坞口到村里第一家人家,总要近一个半小时左右,那天挑担走了两个小时以上。这样一天的工作量,用平原的挑担方式,行不通,用背的方式,一天是完不成这活儿的。

    山区农村,干活的地方,离住处,7、8里10几里路是平常稀松的事,能少走一趟、甚至两趟,省多少时间啊,“挑担”功不可没,换成“背”的话,时间都化在路上了。

    山路,到了“小河”这一级别的地段,独轮车一般能走,例如乡与乡之间的“官”路,都能走独轮车的。往山坞里的稻田去,一般也能走,向旱地去……,就可能走得过去,也可能走不过去了。依实际情况而定,原则上这样。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不得不纠正水风你说的了。

      我希望你不要认为这是“揭短”。我没走过山路?呵呵,山里长大的!

      你对麦子产量的概念,是我闻所未闻的。

      麦子(稻谷一样),收割后分在田间脱粒和到打谷场脱粒,你们山东为了要麦杆作燃料,所以肯定是打谷场脱粒了。脱粒后的麦子,一般会称一下,这个重量叫毛重,合算成毛产(量),每亩多少多少。麦子(稻谷)要晒干,晒干后,也要称一下,这才是真正的粮食产量,干产才能算成“口粮”分给社员或卖给国家,这时毛产量的20~25%“蒸发”掉了,呵呵,这可是实实在在地从人间蒸发了啊。然后,这干的麦子、干的稻谷要被磨面、碾米,又是25~30%成了麸皮、稻糠。900斤毛产,得到不会超过470斤左右面粉(米)+200斤左右麸子(稻糠)。这都是起码的农业常识!你看你说的是什么?不知就是不知,怎么能张口就来?千万别跟坏样学。

      福建我至少呆过个把月的,武夷山(浦城、崇安),即使是旱地,也要牛能上去才能耕种,才能种玉米、红薯。你说了一句“玉米、地瓜折算起来”多少多少斤,怎么个折算法呢?能种玉米、红薯,却不能种水稻,是与水源有关,跟土层厚薄没关系(红薯可是埋在地下的),小麦应该也种得,为什么不种小麦?红薯的产量,按你说的,那么还不如种大豆,起码比一亩才几百斤红薯划得来啊。

      收获玉米、红薯,肯定不必“只能背”的,一块块地(梯田)虽小,完全可以有山路从高处往下走,掰下玉米放进身上系着的麻袋里,山区用的麻袋是细长的,可以系在身上,一边一个,不是城里人常见到的那种长方形态。麻袋装了20、30、40斤后,一般就会接近下面的“路”了,把玉米放到路上的箩筐或也是麻袋里,人再上去,掰玉米……。山区里能开发出来的稻田、玉米地、红薯地,就有路能挑也能背的。

      记得收获的时候,就把一块田里的出产装进背篓(竹子编的,还有盖子)。然后把玉米秸或者甘薯藤给捆好绑在上面。然后走回家放下,再到下一块地。收东西的时候,老少大小的一起出发。每人负责几块地。

      你完全不知道在说什么!把玉米秸、番薯藤捆好绑在上面?你有玉米棒子、玉米秸两者体积的比例概念吗?有番薯、番薯藤比例的概念吗?福建一带,收不收玉米秸?这种笑话也出来了?起码番薯藤早于“挖”番薯就收割了(喂猪)。

      其实山区选择“背”“挑”,农田、农地的“山路”不好走,肯定不是主要原因,种的是田、地,不是种山。牛能上去,禾桶能挑上、挑下,不能挑秧、挑肥料、挑稻谷是“怨”不到山路上去的。四川以及其他一些的平原地区,很多地方也用“背”,就说明“山路”使得人们在农业生产上选择了“背”是说不通的。

      山里面什么是路,你看见灌木被分开了一点,好像有人走过,或者是一天以前,或者是几天以前的,都是路。等到把灌木给走没了,可以看得到地面的,那就是山里的大路了。深山老林里面,还有狼路、野猪路,都是灌木稍微分开一点而已。外人在这种地方走,必须时刻小心,一不留神就走丢了。要赶紧退回来。山里人走得多了,转转还会再转回去。我有一次跟著人去山里采蘑菇,走到一个山谷,满山谷都是野百合花,灿烂如海,真是美极了。结果三转两转的,就跟丢了人。只好停下来大声喊,后来他们听到了才赶紧来找我。带路的山里人还笑着说,你没看见这么明显的路么?只一条路,绝对不会走丢了。我的天哪,我可是什么都看不出来的。

      狼、野猪的“路”有什么特点?(怎么走向的吧)。 看来你到过的山上只有灌木丛啦,没有到过基本没有灌木丛的山么?

      • 家园 我服了您老人家了,咱怕了,不说了还不行么

        赶得上唐师傅了。

        我们说的不是一回事么,还是我的中文水平已经下降到了听不懂中国话了?

        没有谁具体去称一称,都是大概的估计而已。但是,脱下来的带壳的麦子,亩产绝对过千斤。虽然晾干之后,再去了麦麸,也就是900斤上下。

        脱粒后的麦子,一般会称一下,这个重量叫毛重,合算成毛产(量),每亩多少多少。麦子(稻谷)要晒干,晒干后,也要称一下,这才是真正的粮食产量,

        我们那里的亩产量从来不算毛重的。也许以前生产队的时候搞过。家家户户都是晾干了之后,再去麸,再过秤的。

        900斤毛产,得到不会超过470斤左右面粉(米)+200斤左右麸子(稻糠)。这都是起码的农业常识!

        哈哈哈,你看看下面njyd的回复吧。

        能种玉米、红薯,却不能种水稻,是与水源有关,跟土层厚薄没关系(红薯可是埋在地下的),小麦应该也种得,为什么不种小麦?

        您种过小麦么?您知道小麦的根系需要多厚的土层么?记住喽,是至少半米!要不然亩产量也就将将多过种子。您知道小麦在拔苗、灌浆的时候一定需要大量的水,要不然有可能会颗粒无收么?您也知道玉米和红薯是最抗旱、抗贫瘠的作物之一么?[文摘]你看你说的是什么?不知就是不知,怎么能张口就来?千万别跟坏样学。我承认,我是跟着样子学坏了。

        至于收不收玉米秸和番薯藤的问题。这是电视上演的,不是我编出来的。俺们那里可是收的。因为需要大量的人力来完成这项工作,所以即使很早就开始挑地瓜藤回家喂猪,到了收地瓜的时候,地里还是会留下一批地瓜藤的。

        看来你到过的山上只有灌木丛啦,没有到过基本没有灌木丛的山么?

        没有灌木丛的山,都是可以挑的。虽然也有很多地方背,但是我就不说什么了。

        算了,您老人家眼睛里就只有你们那里一点点的地方,看不到中国广大地区的区域差别。我说也是白说。您就继续推广您的山区经验好了,希望有一天无论山东、东北还是西北、西南都按照您说的一定要背才行。拜拜。

        • 家园 驮个大家伙“禾桶”能走,挑秧、挑肥料、挑麦子稻谷也能走。

          还记得收获的时候,就把一块田里的出产装进背篓(竹子编的,还有盖子)。然后把玉米秸或者甘薯藤给捆好绑在上面。然后走回家放下,再到下一块地。

          至于收不收玉米秸和番薯藤的问题。这是电视上演的,不是我编出来的。

          你完全不知道在说什么!把玉米秸、番薯藤捆好绑在上面?你有玉米棒子、玉米秸两者体积的比例概念吗?有番薯、番薯藤比例的概念吗?福建一带,收不收玉米秸?这种笑话也出来了?起码番薯藤早于“挖”番薯就收割了(喂猪)。

          绝对正确!不过我们那把这些“老”红薯藤用来积肥。见楼下《嘎嘎》

          你的问题:喂猪、遗弃在地里(沤肥) VS 甘薯藤给捆好绑在上面(你考察过的呀)。

          到挖番薯(福建一带这么称红薯)时,薯藤根本就不去管它了(老藤了,大多数地方是这样的)。玉米秸也是留地里的(南方大多数地方)。

          小麦品种是鲁青多少号,因为一般的麦子收割的时候已经全黄了,这种麦子的叶梢还有少许青的地方。这种良种的大田试验的时候,亩产大约在600斤左右,并不是特别出众的。我们那里种地特别讲究,春肥秋肥,锄草要锄至少三遍,四遍水要浇足了。收割的时候,要趁著叶稍还带青的时候赶紧收割。普通人家的亩产都可以接近900斤。据说还有千斤田。

          没有谁具体去称一称,都是大概的估计而已。但是,脱下来的带壳的麦子,亩产绝对过千斤。虽然晾干之后,再去了麦麸,也就是900斤上下。我们那里的亩产量从来不算毛重的。也许以前生产队的时候搞过。家家户户都是晾干了之后,再去麸,再过秤的。

          脱粒后的麦子,一般会称一下,这个重量叫毛重,合算成毛产(量),每亩多少多少。麦子(稻谷)要晒干,晒干后,也要称一下,这才是真正的粮食产量,干产才能算成口粮”分给社员或卖给国家,这时毛产量的20~25%“蒸发”掉了,呵呵,这可是实实在在地从人间蒸发了啊。然后,这干的麦子、干的稻谷要被磨面、碾米,又是25~30%成了麸皮、稻糠。

          小麦的出面率:标准粉是80%,精白粉是75%。七几年内蒙海勃湾还供应过90粉。见楼下《njyd》

          你说的“去麸”900斤上下,那是面粉900斤啦。我们取范围之内的数据来看看吧:900斤/0。75=1200斤(干重麦子),1200斤/0。75=1600斤(湿重麦子)。

          也是你说的,这种良种的大田试验的时候,亩产大约在600斤左右,600斤 VS 1600斤,差距也忒大了一点,呵呵。

          俺种过麦子,大麦、小麦、乔麦都种过,产量都很低就是了。要土层厚一尺半以上,俺没有测量过那些地,只知道水源妨碍种水稻就改种麦子了云云,谢谢你告诉我这知识。不过这没有妨碍我信北方有高产的麦子。你的问题是,脱粒、晒干后要失去一部分重量,磨粉后又要失去一部分重量,和你的亩产概念,模糊不清。南方春天雨水很丰富,种麦子可以,产量低估计跟品种关系更大。

          BTW,从来没有说过选择背是力气小、懒什么的。说用“背”的方式,因农田、农地的路不好走,显然缺乏根据,因为牛能走,驮个大家伙“禾桶”能走,挑秧、挑肥料、挑麦子稻谷也能走。

          • 家园 还带改别人定义的。

            也是你说的,这种良种的大田试验的时候,亩产大约在600斤左右,600斤 VS 1600斤,差距也忒大了一点,呵呵。

            600斤,900斤还不是一样的定义的?

            你怎么就应要把600斤给改成你的湿

            毛重定义的。

            • 家园 请仔细读水风的贴子。

              小麦品种是鲁青多少号,因为一般的麦子收割的时候已经全黄了,这种麦子的叶梢还有少许青的地方。这种良种的大田试验的时候,亩产大约在600斤左右,并不是特别出众的。[QUOTE]

              [QUOTE]没有谁具体去称一称,都是大概的估计而已。但是,脱下来的带壳的麦子,亩产绝对过千斤。虽然晾干之后,再去了麦麸,也就是900斤上下。

              脱下来的带壳的麦子,亩产绝对过千斤。
              人家再三强调亩产过千斤的。

              那你说这亩产600斤是什么意思?

              • 家园 你不能硬改别人统计方法

                900 斤是干燥,去麸记得。

                600 斤也是这么计算的。

                你不能把900斤推导到毛湿重再跟600斤去比,

                这样当然玄乎了。

                精耕细作900斤,对刚刚培育完的试种得到的

                600斤,相当老鸟对菜鸟,也不是什么出奇的。

                • 家园 那你说600斤是什么意思?

                  你说“小麦品种是鲁青多少号,因为一般的麦子收割的时候已经全黄了,这种麦子的叶梢还有少许青的地方。这种良种的大田试验的时候,亩产大约在600斤左右,并不是特别出众的”是什么意思?

                  谁改什么啦,别信口雌黄!

                  • 家园 谁在信口雌黄。

                    水风一直不是说他们那亩产是算干燥后去麸的

                    吗?说到算千斤的时候也是说明了不去壳的。

                    我们那里的亩产量从来不算毛重的。也许以前生产队的时候搞过。家家户户都是晾干了之后,再去麸,再过秤的。

                    倒是老兄硬要拿600斤的去和900斤倒推到毛湿

                    重的1600斤比。

                    你说的“去麸”900斤上下,那是面粉900斤啦。我们取范围之内的数据来看看吧:900斤/0。75=1200斤(干重麦子),1200斤/0。75=1600斤(湿重麦子)。

                    也是你说的,这种良种的大田试验的时候,亩产大约在600斤左右,600斤 VS 1600斤,差距也忒大了一点,呵呵。

                    • 家园 到底拎得清吗?

                      “小麦品种是鲁青多少号,因为一般的麦子收割的时候已经全黄了,这种麦子的叶梢还有少许青的地方。这种良种的大田试验的时候,亩产大约在600斤左右,并不是特别出众的”。

                      新华社消息:袁隆平院士杂交水稻“准两优527”品种,产量能达2000~3000斤/亩……。

                      另:山东新品种小麦产量,试种产量能达600~800公斤/亩……。

                      这两条都是真实的事情(也许原话个别词有不同,数字绝对这样的)。这里的N斤,就只作“毛产量”解释,除非特别指出,常识了。

                      《水风》原来的意思,我理解就是“毛产量”。后来他否认了,而且也不是干产量,竟是面粉了(去麸后)!那么根据他特别指出,推算出那麦子产量有一千多斤了,他也是那么“再三”强调的。

                      “良种的大田试验的时候,亩产大约在600斤左右”。就相当于“袁隆平的水稻……”。可见,你才不能随意改动发布“鲁青多少号的产量600斤”云云,你以为可以随意改成600斤面粉啦?不懂别来为了争论而争论?

                      600斤小麦(毛产)对皖南山区,我们那儿,至今是两亩的产出。

                      • 家园 凭什么强行改别人定义?

                        人家说了他们的算法是面粉。按你的倒推

                        数字也不不比那所谓强行定义的毛湿重高

                        少。也不是什么出奇的数字。

                        你有数字概念吗?中国人均耕地不过1。4亩,

                        以前人口小一点,人均不过两亩多。你皖南

                        人均耕地有多少啊?600斤小麦毛产,照你算法

                        才300斤面粉,你那富裕的农村吃的饱吗?

                        • 家园 你不懂还强加于人。

                          水风在说“鲁青多少号亩产600斤”时指的就是毛产,你不懂还强加于人。

                          面粉当产量来说,是“很新鲜”的,呵呵。每一行都用行规、术语,你强词夺理,还倒打一耙说别人“强行改定义”,真是岂有此理。

                          你有数字概念吗?中国人均耕地不过1。4亩,以前人口小一点,人均不过两亩多。你皖南人均耕地有多少啊?600斤小麦毛产,照你算法才300斤面粉,你那富裕的农村吃的饱吗?

                          吃得饱,不过还不用你“善心”把麦子算成面粉,让我们那里的人多吃一点,还是得谢谢。

                          我说得很清楚,是麦子,还是毛产,跟“鲁青NN号”亩产600斤完全一样的概念,只不过只有人家的一半。呵呵,一季稻,一季麦子,麦子三百斤很不错了,加稻子么,一千斤出头了,当时的叫法,算是“过长江(纲要)”了呢,也算跨入先进地区。

                          (农业方面的事,看来你得想一想再说,真的,连“两季农作物”都不知道,笑话难免。)

                          • 家园 别在这强行定义了。

                            http://www.ce.cn/cysc/nlmy/gdxw/200512/29/t20051229_5678319.shtml

                            中国农业部部长杜青林12月28日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说,预计今年中国粮食总产9680亿斤,比上年增产291亿斤;粮食亩产619斤,再创历史新高。杜青林说,“十五”期间中国粮食生产实现超常性恢复增长。去年和今年粮食连续两年增长,增长总量超过1000亿斤,特别是粮食单产连续刷新历史记录。作者:徐劲柏

                            自己定义东西还挺来劲,难道你认为这些数据

                            都是毛重?

                            • 家园 600斤是培育出“鲁青N号”的某农科单位说的,他们定义的

                              600斤是培育出“鲁青N号”的农科院说的,他们定义的。是指麦子900斤是《水风》和你定义的,指面粉,这叫不懂装懂。

                              • 家园 哪里来的农科院说法?

                                600斤是培育出“鲁青N号”的农科院说的,他们定义的。是指麦子。

                                只有水风引用了个600斤,

                                也没文字说是小麦还是面粉。哪来的农科院?

                                毛重来源,就看见你的按字面解释。

                                引用的那个农业部新闻,粮食总产9680亿斤,

                                平均亩产量600斤多点,

                                哪里显出的是毛重?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