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文摘】我在福州军区“暗室”工作的日子,转自铁血 -- 第二基地

共:💬23 🌺6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续3

      第二天,我专门去了机关,找到我们部队的陈总工程师去汇报。陈总的电讯专业技术水平在我们福州军区公认是最权威的,他是“西军电”文革前毕业的高才生,学校原先想让他留校当教员,被他推辞了,自愿到福建前线的部队当了一名普通工程师,他懂英、俄、日、西班牙四国外语,目前正在学习以色列的希伯莱语。他不但是我和我们那儿所有工程师的老师,同时他还是军区“职称办”的副主任。我走进他的办公室,他戴着老花眼镜看了我一眼,热情慈祥地让我坐,然后问我有什么事。我把昨天我和施工程师在检修测向设备时发现的问题向他做了汇报,并询问他过去发现这个问题没有?是怎么解决的?陈总仔细听取我的汇报后,表情有了异样的变化,连说:“有新意、有创意”!他向我说,过去他确实也没有注意过这个问题,并告诉我们,先不要下结论,你们先去做个一定数量的实际测量,将数据或原因弄清楚后,再下结论不迟。另外,他建议我在组织今年的骨干培训时,要注意收集大家的测试数据,以便在最后弄个有说服力的经验总结。并允诺:如果这次培训需要资金支持的话,就让我直接找他解决。

      ②“一枪定音”。我站在一棵大蓉树下,稍稍分开两腿,微微弯下腰,左手拿着一捆作为电台天线的软线,右手拿着软线的另一头,软线前端绑着一个非常精致的青铜制“三爪”,我用右手象耍“流星锤”一样慢慢转着那个“三爪”,眼睛却在仔细寻找一个约高15米、不粗不细的树枝。我瞅准目标后,右手腕儿一“抖”,“三爪”带着天线象箭一样窜了上去,准确地挂在树枝上。我松了一口气,用手拽了拽,还算结实,我就拉着天线以45度垂角的角度将天线拉到我放在大蓉树底下石台阶上的军用电台上(听说把天线拉成这个角度特别适宜电台的远距离传输)。我将天线与电台连好,打开电源,调准频率后,插上自动发报机,让电台自动开始发报。我看了一下手表,心想机房里的弟兄们可能都等得不耐烦了,不知这次信号收得好不好?我尽量舒服地把腿伸开,坐在石台阶上,长长地喘了一口气,拿起军用水壶,喝了几口水。[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测向培训已经进行到第15天了,没想到,第一天的模拟测试考核就“砸了锅”,我作梦也没想到原先认为简单得要命的无线电测向居然几乎考倒了全站的同志,更没想他们中居然还有一多半儿同志根本看不懂军用地图(不知这么多年来他们每天在看那些地图是在干什么)。前几次的测试考核没一个人的成绩令人满意。原先我以为搞测向就象看“手表”那么容易,结果完全不是那回事儿。有的同志测试结果居然会偏离目标100多公里,比瞎猜可能还差。当时,我们在训练中遇到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已经震动了部队领导,他们一方面重新认识到无线电测向在军事上的重要价值,一方面也为从前忽视了这方面的工作感到内疚。上级不断督促我们一定要花大力把这次的培训搞好。这时,我已经被上级任命为这个侦听站的站长。作为站长,我确实觉得责任很重大。我知道,如果我们以这么“逊”的水平去应付军区的作战行动,非出“大事”不可。我感觉已经没有退路了。所以在请示了上级领导后,我决心动“真格”的,好好把我们站同志的测向水平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我决定,家里的培训由施工总负责,并安排军事学院毕业的弟兄担任《军事地形学》的教员,从头开始补习基础知识。我自愿充当“狐狸”电台,到全省各地打“游击”,组织大家实际测量我携带电台的准确位置,并且严格规定,每天的测试结果以“作业”的形式上交,等我回来亲自批改。另外,我们制定了周密的培训计划,除了开头的原理课外,共安排了1个多月的实测训练课。为了从实战的角度进行培训,我准备以未来台海战争的需要作为考核基点,根据我们在福建各地几个侦听站距台湾岛腹地纵深约100至300公里这么个范围作为训练标准,进行严格的培训。

      我看了一眼放在电台身旁的步枪,这支枪是我们部队原先的老主任留下来的,它是一支苏制狙击步枪,在我们部队的枪库里已经放了二十多年了,听说原先那个老主任不让上交,所以一直保存到现在。我发现它时,它已经在枪库的墙角呆了不知多少年了,我费了很大劲才把它擦亮。我专门请教了陈总,问这支枪是什么型号,他戴着眼镜端详了半天,说枪名叫“莫干辛娜”,一个古怪的名字。我为什么带着这么大的枪出外工作?网友们可能都怀疑我有“神经病”,其实,我是非常不愿带枪出差的。15天前的那个早上,我第一次背着电台走出营区准备搭经过营区门前的公共汽车到山区当“狐狸”的时候,我们的老站长追了出来,严肃地问我:“带枪了没有”。“带那个干什么,大铁疙瘩,那么重,我要走那么远的山路,累得要命,还带它干什么”?我是大大的不以为然。“赶快回去拿上枪,你知道现在社会上多乱?近一个时期,犯罪分子猖獗的很,你一个人出差,出了事怎么办”?没办法,我得服从命令,就回去带了一把手枪上路了。虽说我空手可以打败好几个普通人,但如果遇上带枪的歹徒怎么办?我还带着军用电台和机密的无线电联络文件呢!(那时福建省发生了好几起持枪抢劫案)结果我在第一天就发现带枪还真有用:我到距离单位一百公里以外的一个山沟里架设电台的时候,突然我的身边密林中传出了一大群猪的哼哼声,那是一群野猪!不知是野猪对我发生了兴趣,还是在附近觅食,反正老是呆在离我很近的树丛里哼哼唧叽不停的叫。我当时紧握着手枪确实紧张的要命,因为我知道这种“54”式手枪的威力太小,如果一群野猪全朝我扑过来,我又一下子打不死它们,那么,我准成“猪食”了。所以,从第二次起,我就心甘情愿地背着这支能把“头猪”打一个“跟头”的大枪乘长途汽车到处去工作了。想到这儿,我把枪拿到自己身边来放好。我现在是在闽北山区的一座中型水库的大坝南端,一个小村庄的村口位置,这个村口有一个名叫“庐山餐馆”的小店,我准备工作完了就到那家餐馆吃午饭。这时,村里那些不用下地干活的老少村民已经把我围了起来。我发现,他们对我这个带着大枪和电台、穿着一身破军装,戴着一顶破草帽的彪形大汉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有几个不到10岁的孩子唧唧喳喳不停的说话,胆子大一点的那个孩子过来问我:“你是解放军叔叔吗?你这支是什么枪啊?是真枪吗?是哪国造的”?我心不在焉地回答他们:“是苏联造的三八大盖儿”?什么?孩子们全都听傻了。说实话,这支枪的外形,是有点儿象日本鬼子那种三八大盖儿的。为了弄到供这支枪用的重机枪子弹,我还专门到军区的军训部,找在那里当参谋的“球友”开的单子,在军区靶场的弹药库专门领出来的呢。我拿出地图,向老者问起这里有没有到深山林场的汽车,我准备下午再前进100公里,在林场再建立今天的第二个测试点,如果时间抓得紧,我可以在晚上8时赶回部队。

      这时,我才有空仔细观察了一下周围的风光,心中暗暗惊叹:难道世界上的好风景都到福建来了?这座水库周围的风景简直太漂亮了,如果这是在北京那该多好。这时,我的眼球仿佛被什么东西给抓住了,原来,在水库的东西两边,各有一座大山,这座水库大坝正是修建在两座山之间的峡谷出口处,在两座山的山顶,分别修建了一座高压线的大铁塔,几道好几公里长的高压电线飞跨水库的库区中央,而那三条主要高压线上方的避雷线上,仿佛有一个什么东西。我从军用挎包中拿出一个精致的长形木盒,从木盒里拿出一具奥地利造的青铜质专用射击瞄准具,我把它放在眼前,朝高压线上望去,“呵,原来是只野鸽子,正在避雷线上休息”。我拿起步枪,装上瞄准镜,朝旁边那个土堆走过去,然后把枪放在土堆上,把军用挎包垫在下面。这时村里的百姓看到我仿佛要打枪,都跟在我的后面看热闹。我从上衣口袋里拿出一个小纸包,打开纸包,里面放着4发弹头上有一圈一圈彩色标示的子弹,这是我跟靶场弟兄们换的,子弹的名字叫“曳光穿甲弹”,按子弹说明书上讲,这种子弹在100至200米之间,可以击穿10毫米厚的钢装甲板。但这种子弹有一个缺点,就是火药的爆炸力太强,一是对枪的寿命有影响,第二造成步枪的后坐力很大。我先推上那几发子弹,然后举枪瞄准,从瞄准镜中仔细观察着那只斑鸠,然后调整瞄准镜上方的棘轮,只听到棘轮喀哒、喀哒地响了6声后,这时那只遥远的斑鸠突然变得十分清晰出现在我的眼前,根据瞄准镜上棘轮的刻度显示,那只斑鸠到我的准确距离是整整600米!我从未打过这么远的目标!“试试看!我这么一枪不发就打道回府,家里的弟兄们看见了,不说我是傻瓜,也得说我是饭桶”!再远也得打!我下了决心。可那些老百姓看到我要打那么远的目标,纷纷议论起来:“开玩笑!这么远哪里打得着?别浪费子弹了”。由于距离远,那只斑鸠在我的瞄准镜里老也稳定不下来,在十字架上跳来跳去,我竭力屏住呼吸,慢慢地稳住枪,几分钟过去了,我终于把握住机会,在斑鸠划过十字分划中间的一刹那,勾动了扳机。这时天空中突然出现一条火龙,直朝目标扑去,我在瞄准镜中清楚地看到,那只倒霉的斑鸠刹时间被子弹给崩碎了,漫天的羽毛向散花一样在空中飘散,直接落入水库的中心。全部的百姓都欢呼起来:“打中了!打中了!真是神枪手!,解放军真是神枪手”!我看到这种情景,心里想:不知这是个什么预兆,但愿对这次“大比武”来说别是什么凶兆才好。

      • 续3
        家园 这位老大天生神射,不去当狙击手实在是暴殄天物啊

        用7.62mm莫辛纳干步枪,首发命中600米外的野鸽子。

        在我等凡夫俗子看来,真神人也!

        而且他手上的那支老枪,莫不是传说中的“枪王”?

        能够通过青铜制瞄准具上“棘轮”的显示(而不是什么手持式激光测距仪、甚至连瞄准镜里的分划表都不是……),准确地测出斑鸠(?)的距离是600米。

        围观的群众也是神人,能用肉眼看到600米外的斑鸠(还是野鸽子?)被一枪命中。

        当然,其他部分还是有点看头的,除了一些小Bug。例如一边说侦听站在荒山僻野里,一边又说老在军区球场打篮球什么的……

        BTW,文中所述的单纯测向在今天的数字化战场上,已经没有多大实际意义了。

        值得强调的是,“不要等、靠、要,而要靠我们自己的双手解决问题,要自力更生”,只有这种精神才是不会过时的!

    • 家园 续2

      ⑶擦亮鸟瞰信息化战场的“神目”。“无线电测向”和“无线电定位”是一对孪生兄弟,是信息化战场上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它象“火眼金睛”一样,可以让喜欢玩儿信息战“花招”的敌人“现出原形”。另外,如果你的反应速度足够快、定位精度足够高、测向设备足够先进,就可以抓住稍释即纵的时机,捕捉到敌人先进快速通讯设备短暂的发信时机,根据你的准确测试,摸清作战对手的飞行器、军舰、核潜艇以及各种电台、雷达等所有有价值军事目标的准确位置,使战场出现单向“透明”,便于我军对敌实施远距离精确打击,所以,在敌我双方都大量装备远程精确打击武器的今天,你再怎么形容它的重要都不过份。

      “无线电测向”技术是我军在抗美援朝作战时向苏联军事顾问学会的。在历史上,特别在抗日战争前期,由于我八路军和新四军不懂无线电测向技术,不注意重要电台的隐蔽和防范,曾屡遭掌握这项技术的日本侵略军的突袭。抗日战争中我八路军受到最惨重损失的一仗,起因就是被日寇使用了“无线电测向”技术侦测到我八路军总部在太行山开设的大功率电台的具体位置,然后有针对性地对我八路军总部发动“九路围攻”,造成我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在组织突围时英勇殉国,八路军总部机关以及新华社等单位受到数千人牺牲和被俘的惨痛损失。

      建国后,“无线电测向”技术成为我军侦听部门对付国民党特务电台的“看家”手段之一,在建国初期,针对潜伏在大陆的众多国民党特务电台,我军老一辈侦听人员,正是巧妙地使用了无线电测向技术,才摸清和破获了中国大陆上所有国民党的特务电台,使国民党颠覆新生政权的企图成为泡影,使美国在当时被迫中止了派遣特务携带电台对大陆进行的情报工作,由于在间谍战、情报战中不断失利,美国被迫只好以“铁幕”来称呼将反特工作做得“密不透风”的大陆共产党政权。

      我入伍后,由于福建前线部队仍然处于和台湾进行“开战”状态,部队担负的情报工作非常繁重,特别是“反派遣、反袭扰”的斗争依然非常严峻,我们经常会截获台湾“小股”特务企图上岸的信息,我海防部队和空军经常与台军“接火”,这时如果你能在部队的情报机关工作,会感到特别“刺激”和“过瘾”。当时正逢1969年与苏联交恶,我们军区的28军已经调往华北去直接防御苏军的进攻,全国都在进行紧急备战,我在参加战备值班时除跟着老侦听员收集境外的情报信息外,在空余时间还要学习本单位装备的所有无线电设备的原理和维修及其他科目的军事知识;就在这段时间,老兵也教会了我使用无线电测向技术和军用地图去测定各种电磁辐射源(电台或雷达站等的统称)的具体位置。由于我特别喜欢这项技术,又从小学会了看军用地图,加上平时摆弄、钻研的时间比别人多得多,所以给我们老站长造成了这么一种印象:“这个家伙这项技术肯定比别人好”。这也是后来他极力推举我代表全站去参加全军大比武的理由。还有一个因素,全站所有的机器设备大部分划分到四个值勤班组去“承包”了,即日常的测试和维护工作都分别承包到各值班组的每个人名下,而惟独测向设备承包给了不用参加值勤的机务组,而这个机务组的两个人又都是“技术革新小组”的主要成员,他们平时不用参加值班,也根本顾不上对测向设备进行维护、管理,刚好我经常使用这些东西,所以我就顺带替他们把维护工作都做了。后来不知不觉中,这些测向的玩意儿仿佛成了我“私人”专用的设备了。

      不过,说实话,在此前的许多年,我站的同志谁也没有对无线电测向工作给予很高的重视,更没对如何发挥它的真正作用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另外,我站的前辈一代接一代往下传授这项技术时,总是向继承者灌输一种不太正确的道理:无线电测向的最大特点就是“不准”,出现一些偏差是“正常”的,从而给大家造成不用深钻只要“会用”就行的错误印象。还有一个长期形成的通病,就是各级对无线电测向的准确性没有一个硬性的要求,这也是这项技术长期得不到重视的主要原因。譬如,上级要求你马上侦测一艘台湾军舰在海上的大概位置,你按要求测试并上报了,具体准不准,再也没有人反馈给你,测的不准也没有人来批评指责你。有关方面认为把我们测试的大概数据告诉雷达站就够了,反正雷达站也会将目标的精确位置测出来。就这样,这么重要的一个技术侦察手段,就在很多年当中没有起到它应该起到的重要作用。[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我记得,在某次演习中,我站曾出现过一次将参演的我军两支相邻部队的左右位置颠倒了个个儿的重大差错,但测试者后来把责任都赖到那个倒霉的定向设备上了:“都是因为它测试精度太差,才会发生这种错误”!我们部队图书馆收藏有大量军事通讯和侦听业务的教科书,而我参考过的权威教科书上对测向说的特别简单,认为:无线电定位,不管你是三轴定位还是四轴定位,但你最后只能把目标确定在一个“三角形”或“四角形”的区域内,你不可能非常准确地把它确定在一个点上。正因为如此,我们大家都认为测试不准确是应该的,这个结论可能早已深深地印刻在每个军事指挥员的脑海中了!但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我感到特别骄傲的是:在自己服役期间,终于和战友们一道,揭开了无线电测向不准的秘密,并且还在全军大比武中以优异的成绩彻底推翻了苏联专家的结论!

      ①“惊天大发现”。那是在1975年初,我们单位领导布置新的一年“岗位练兵”训练科目,老站长特意把我叫去,让我负责无线电测向技术的骨干培训,并跟我说,我们单位已经好多年不用这些设备了,再不训练怕是要失传了,你赶快把老的设备都找出来修好,好好备课,准备给全站同志介绍这项技术,并且要做到“人人懂原理、会使用”。

      接到任务后,我马上到器材仓库,开始在堆积如山的电台堆里翻找那些老式无线电测向设备,费了老大劲儿,终于翻出来了几套旧的要命的设备:你看:那套带“四基”阵列天线的是英国货,用的是美国和西欧的测向技术;那套带“三基”阵列天线的是苏联货,用的是东欧和苏联技术;那台有“大木钟”显示表是德国货,听说是过去福州军区的前身“三野”10兵团解放上海市时从国民党驻上海警察局缴获的,据说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里那部我们地下党的秘密电台,就是被敌人使用这套设备给侦破的;另外还有一些我站老前辈们搞技术革新时,自己制作的配合这些侦测设备的革新天线,结果不知什么原因,都象“废物”一样堆放在仓库里,现在已是人走茶“凉”喽。我和施工、李工兴冲冲地把这些破烂搬到教室,然后接上电源,经过我们的精心整修和拍打,这几台设备居然都被我们弄好了。我们接通电源,带上耳机,调整频道,锁定频率,却看到三部便携式侦测设备的显示屏和大木钟的电台指示方位居然各不相同!互相都差个1至2度,到底哪个准?我们谁也不知道。如果使用准确性这么差的设备搞实际操作考核,再将部队拉出去寻找“狐狸”电台,误差将会大的惊人,弄不好这堂课我是要砸锅了!我的脑子一下子就乱了,这时我突然发现自己的身边还站着两位“天才”工程师呢,顿时来了主意。我就对施工程师说:“你把设备指示不准的原因检查一下,用最快的时间把它们修好”。施工向我要设备的说明书和电原理图,他说:“我过去没研究过这种东西,不知道原理怎么修啊”?我说:“我从来也没见过说明书,我只记得过去教过我的老兵说,它的测向原理在于它的这个天线阵,由于几根天线之间各有一段间隔,所以造成接收同一个信号的时候这几根天线之间有一个微小的时间差,就是这个差别被捕捉到后,通过机器里的放大和整理,用来推动显示器把电波的入射角度显示出来就行了,具体的你自己分析不就行了吗?还用我费这么大劲儿跟你解释”?施工一听,马上说:“好,我知道这些就够了,你给我两天时间,看我把它们修好”。接到他的承诺后,我总算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两天后,施工果然叫人来找我,我一到教室,就看到三台修好的测向仪整齐地排列在长条桌上,原先坏掉的指示灯已经在闪闪发光了,显示它们已经锁定频率,正在测向。我打开喇叭,上前分别操纵频率旋钮,将三台测向仪的频率刻度锁定同一部电台,我看到,三部测向仪的指针或荧光屏显示的方位度数果然完全一致,分秒不差。我心中暗想:“了不起”!“你查出了什么毛病”?我问施工。“咳,毛病多的要命。最大的毛病就是设备生产厂家粗制滥造”!施工边说边打开机箱的盖板:“你看,它的原理是采集不同时间到达的电波,那么,他在制造上就必须千方百计不要破坏这个采集到的误差信号,因为这是使仪器指示准确的关键。可是实际呢?工厂在生产时,完全按照设备的标准布线安排引线的走向,完全破坏了信号的先来后到,结果这么宝贵的测试信号就在经过布线、放大、显示等一系列的过程中都被破坏了。我按照你说的原理严格按要求连线,严格按照时间误差的快慢选配元件,再用准确的仪表层层把关,经过这么严格的检修后,自然机器就变准了”。啊!天才!我心中暗想:“全世界的测向专家在使用这种设备工作了半个世纪也没能察觉到的误差原因,居然被你给找到了”!这时,我的脑子飞快转动,一边答应施工要我“请客”的要求,一边又提出我的近一步想法:“施工,按照你的说法,那么过去我们测向不准的原因主要是仪表误差造成的,你说,假如我们使用的都是这么准确的仪表去测向,那么,测试的结果也应该是非常准确的,你说对不对?就是说,只要仪表准确,测试者又测得准,那么,我们不就完全可以解决军事测向准确度不高的难题,对不对”?“应该不错”。施工回答我。说到这儿,我们面面相觑,我发现我们两个人的表情开始变了,我们不约而同地想到,我们会不会意外地获得了“惊天大发现”?这么说,这么多年我们所做的军事测向,其实都是拿着误差很大的仪器做着误差很大的工作,而我们和我们的前辈居然一点儿都不知道!这时我们共同把目光投向篮球场旁边的那个从苏联引进的“八瓣儿”式测向天线,还有架设在宿舍后面山坡上的那个测向天线(这两座固定天线是专供坑道机房里的测向设备日常使用的),这两个粗糙的大家伙,可能毛病更多!我们不约而同地叫道。

    • 家园 续1

      ⑴拓展侦听能力。“蚂蚁是怎么搬动大山的”?我们一个小小的侦听站加上配属的部队一共只有百十个人,其中负责技术侦察的干部和战士仅有几十名,如果再将这些人分成四个班组轮流值班,那么,依靠传统方法进行无线电侦听的能力有多薄弱是可想而知的了。网友们可能会奇怪,我们就这几号人,能有什么本钱值得大军区司令的特别青睐?还能不断吸引他们不辞劳苦,经常半夜三更的来造访呢?我不说大家可能不知道,就我们这个小站,它的监听水平可是长期占据全国同行业制高点的。我们站的同志一提起我们的监听能力,都不约而同地自称我们是“电波吸尘器”,意思就是说,空中的无线电波我们没有收不到的;收到的电波没一个不知道是谁的;每一个无线电波没有一个不知道它是哪里发送出来的。你说“牛不牛”?说起这个令人自豪的成就,我在这里不能不说在上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上旬在我们部队服役的那批湖北籍的老兵的开创性功劳。这些湖北兵非常有特点,每个人都聪明绝顶,不愧“九头鸟”的称号。你别看由于“文革”的影响,他们连高中都未毕业就到我们单位来当兵了,但他们对侦听工作的理解、他们的远见卓识可是为今后十年我们部队攀登技术高峰奠定的坚实的基础。为了尽快解决装备落后于实际需要这个问题,他们集体构思和规划了一个非常大胆的现代化侦听系统发展蓝图。这个蓝图在几十年后的今天看来,仍然是非常有创意的,具体思路居然和代表美国无线电侦听技术最高水平的新型P3C电子侦察机上的那个侦听系统差不多,它的核心思路就是用最少的人,侦听最多的无线电信息。大家可能记得,撞毁我们空军王伟驾驶的战斗机的那架美军P-3C电子侦察机,它的侦听系统的原理就和我们那些“湖北佬儿”几十年前提出的方案几乎如出一折!由于当时我们单位还弄不到现代化的大型电子计算机、超大规模存储器、卫星定位系统,大地地理信息系统等重要的硬件,为了实现我们最初规划的目标,不得已,我们还得用当时我们国内弄得到的技术方法来解决新系统的急需。譬如:我们用自己制造大规模程控式卡带录音机集群的方式解决了大容量信号自动存储的难题;用后来大街上10几元钱一片的CPU组成的运算集群解决了对侦测电文的识别和控制的问题;用老式“锁相环”电路配合CPU程序控制电路的方法解决了全频道无线电扫描和侦测的问题;用自制集群程控数字放大器群解决了多信道截获存储的问题。我们自己土造的各种仪表架虽然造价非常便宜,但它们在那时确实起到了大容量、多目标、多信号种类信息的截取和存档自动化的工作,这些难题的依次攻克,顺利解决了困扰我们几十年的侦听效率不高的缺陷。到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我们终于能象美国P-3C侦察机上工作人员那样,舒舒服服地坐在高靠背坐椅上悠斋悠斋地享受监听工作的乐趣了。

      ⑵ 给“阿炳”打造一个现代化的大脑。如果把我们新研制的“无线电信号综合监控系统”称作“阿炳”的话,那么,它的核心就是阿炳的大脑了,这就是我们的另一个攻关重点。譬如,要让你一下子从数十万个无线电信号中迅速挑选出成群有关并互联的与军事部署有关的敌军电台的活动情况,并迅速分析和判断出他们的动向,这种复杂的工作就是你有很多个“阿炳”也胜任不了的,你必须还要有其他“绝招”才行。这就需要我们为这个系统建造一个事先安装储存了大量数据,并有一定人类智慧的计算机大脑才行。我们这些生活在山沟里的解放军是怎么成功研制出了这个计算机大脑的?在这里,我必须要向网友们介绍我的两个同伴,如果没有他们的绝顶聪明和非凡才能,我们这些开发工作要想在那么短时间完成那是根本不可能的,甚至几十年完不成也是有可能的。我向大家介绍的第一个功臣,就是我们的“多学科怪杰”:[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施工程师。我是1980年听到施工为我讲解当时美国还处于发展论证阶段的GPS卫星定位系统的,他当时就预言这个系统未来会制导巡航导弹进行远程奔袭,还会制导“滑翔炸弹”对地面进行精确打击,并且说,如果他能获得GPS接收机的芯片,保证能制造出简单的滑翔炸弹供部队使用。没想到,20多年后的南斯拉夫内战,美国果然用这种炸弹袭击了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施工为人忠厚老实,不善言辞,也没上过大学。但他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喜欢钻研技术活儿,靠着自学成材,他会修理各种东西:无论是各种仪表、电视、录象机、录音机,夜视仪、激光扫描仪、复印机,手表等,他没有不会修的;他的最大爱好,就是整天捧着一本工具书,在那里认真研读,或者拿上一些半导体芯片,在桌上他自己腐蚀出来的电路板上搞实验。他的技术可真神,不但把我们单位所有报废的电台、仪表都修好了,还会抽空去修那个大型集中空调上用的一个大电机,我亲眼看见他把电动机拆了自己重新绕制线圈。另外,他还会电焊、氧气焊、还会编制一些电脑程序。他的这些才能,简直就是我们搞科研的“救星”,因为他能把大家提出来的设想,很快变成现实。他在平时生活中也很有特点:有的时候也非常逗人发笑。譬如,我们单位流行健身热,在空闲时间,大家不是在打篮球就是在疯狂健身,这时,他先是装模作样地拿起两个哑铃举几下,然后又走到大家旁边去挑衅,调侃样地说:“你们练这些有什么用?如果吃饱了饭觉得有力气使不完,你们可以去多挑些大便去浇菜地,不比在这儿浪费力气要好得多?你们这样乱折腾,不是把力气白费了吗”?气得那帮年轻气盛的哥们儿恼羞成怒,大家一拥而上,把他提起来,还乱嚷嚷,说要把这个自鸣得意的家伙“五马分尸”。我想起他有一个弱点,想起来简直会笑死人:你别看他是福建人(福建的山区和平原地区到处都有毒蛇,大家司空见惯),他却非常怕蛇,有一次我叫弟兄们把我在菜地刚捉到的一条2米多长的大草花蛇(无毒蛇)悄悄扔到他的宿舍里,把他吓得一边惨叫,一边从屋里飞快地逃将出去,笑得我们高兴了好几天。这样的奇人,不但是我们搞科研的运气,也成为了我们的“开心果”。

      我介绍的第二个人就是李工程师。这个李工有些地方比那个施工更神:他是解放军信息大学毕业的高才生,他的特点就是特别会编计算机程序,他编计算机软件的绝招令人“叹为观止”,能把同志们研究出来的“敌、我军队处置突发特别事件的几百个特点”这样复杂的动向编制成计算机的控制程序中,使电脑有了熟练侦听员和部队指挥员般的判断思考能力,这样,电脑操控的无线电接收设备就能从翰海般数量的无线电信道中,迅速“闻”出发生了什么事件,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向侦听人员报告: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事情。设备的这种能力是《暗算》电视剧中那个阿炳绝对做不到的。可能和阿炳一样,有特殊才能的人都有古怪的性格吧,这个李工的性格也非常古怪。首先,他不积极要求加入共产党。这种情况在我们单位可是从来没有见过的。这么一个保密单位,干着“绝密”级的工作,每个犄角旮旯里都有国家的秘密,一个接触这么多绝密情报的专家不要求入党,党能对他放心吗?为此,上级领导委托我们找他谈了多次话,动员他加入党组织。他见上级这么器重他,就写了一份一行字的《入党申请书》交了上来,结果,被上级党组织打了回来,还批评说他对党这样的认识怎么能行?结果他个人的入党问题在我们紧盯并催促的情况下还是拖了好几年,直到粉碎“四人帮”后才得到解决。我猜想,他不积极要求入党,也和当时国内的政治形势有关,连我们这么热爱的周总理都要受到批判,邓小平同志都要被打成“修正主义”头子,这种情况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想得通的。既然他那时还不是党员,他就可以不用参加那时多如牛毛的所谓“批林批孔”学习会,而可以专心地去搞软件开发了。他还有一个奇怪的习惯,就是喜欢在夜里工作,白天睡觉。每天吃完晚饭,他就到机房上班去了,晚上22时,他准时下班,睡觉睡到夜里1时,待接下夜班的人上班后,他又跟着去上下半夜的班了。由于我们单位的领导真正爱护象他这样的技术尖子,他在我们部队从来没有受到过什么不公正的对待,单位反而根据他所做的杰出贡献,不停地给他记功受奖。我猜想,他之所以选择白天睡觉,晚上上班,不是就能避开那些非常荒唐的“批林批孔”学习了吗?

      李工的性格古怪而孤僻,他也不喜欢参加大家的体育活动,我们在业余时间都去打篮球,锻炼身体时,他总是一个人站在宿舍后面的山坡上沉思,我估计他在考虑解决下一步软件开发的那些复杂问题。所以,也没人去打搅他。没想到,人不去打搅他,他却引起了动物的注意。我们食堂的同志在后山上放养了一群山羊,领头的那只大公羊看到李工经常在山坡上站着沉思,熟了以后,它就会走上前去对着李工友好地咩咩叫上两声,然后低下头顶住李工的膝盖,这是李工会哈哈大笑,说你还敢顶我?说着就抓住两只羊角和那只羊开始了“顶牛”大战,他和大公羊的“战斗”进行的很激烈,经常会顶着牛从山坡上滚下来,那只羊也奇怪,它一点都不怕满球场围观的人群,滚下来后还继续战斗,一直把李工顶翻在满是人群的篮球场边上,然后还追赶着落荒而逃的李工,逗得球场上全体弟兄都哈哈大笑,有的捂着肚子,有的躺在地上。独特的爱好造就了独特的生活习惯,独特的生活习惯又使他有了区别于常人的思维方式,所以他以独特的思维解决了我们对计算机程序的苛刻要求,在李工的努力下,操控我们整个侦听系统的核心大脑得到了不断完善,终于达到了老一辈侦听专家规划的要求,越来越棒地帮助我们把无线电侦听能力推向更高的高峰。

      我为什么在文章中着重介绍这两个杰出的人物?因为我不敢“贪天之功为己有”,没有他们,就没有我在后面的精彩演出。在介绍完他们二人的特别才能后,我在本文中叙述的最精彩的部分马上就要开场了:这就是:大比武、争冠军。

      • 续1
        家园 花完得双宝

        恭喜: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