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从浙江看中国将要建成的和谐社会 -- 月色溶溶

共:💬222 🌺45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从浙江看中国将要建成的和谐社会

    整天看见很多人说中国是虚假繁荣、贫富极端分化、一团糟,所以要搞和谐社会。这和

    谐社会到底是改变老百姓生存环境的切实努力,还是一句口号式的画饼?俺目光短浅,

    消息不灵通,而且以前对经济对社会没兴趣,就一小老百姓,对这种大问题实在没有什

    么发言权。可是,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俺生活在这个社会中,吃饭穿衣上班下班

    ,对身边的点滴小事渐渐地有所感知。或许这些小小的感知,才是社会发展流向流经俺

    们身边,将向何处去的最直接证据。

    就拿最热门的教育,医疗,养老等事来说,这有俺们对未来的希望,也有对安全的渴望。说实在话,前几年,在这几方面,政府欠了很多账,说得严重些,是让老百姓自生自灭。旧的体制打破了,新的体制建设不起来,或者建设起来了却没有关心大多数人的利益,无怪乎怨声载道。好在近来从俺在浙江的观察到的情况,至少俺相信,政府是在切切实实努力改变这种状况。

    先说义务教育部分。在俺们浙江,农村学生免收学费的政策是基本落到实处的。只要不

    要求上那种一学期上万几万的私立初中,一学期五百上下的综合费用老百姓应该能承担

    ,因为浙江打工差的也有一月1000的工资。小学的费用就更低一些。俺自己感觉,小学

    毕业选择上私立初中的学生大约会是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的比例,那都是家庭经济较

    富裕能承担的家庭的选择,无可厚非,无权干涉。那么不在九年制义务教育里的高中呢

    ?其实基本跟初中部分情况类似,也有公立私立之分,费用稍高而已,公立的高中一般

    一两千一学期学费。还有幼儿园,由于幼儿需要特殊照顾,费用当然要比小学初中高得多。俺觉得好的地方是,从一千上下到几千几万各种档次都有,可以按自家经济状况的不同加以选择。有选择的空间也可以说是一种进步吧?昨天在中央台,正好看见了明年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免收学杂费的新闻。其实象俺们浙江早就做了,浙江已经有计划把高中也包进义务教育。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推广到了全国。俺相信这是硬政策,没有哪个省敢违反的。这下好了,老百姓受基础教育的权利可以得到保障了。

    大学的高学费当然还是家庭的重大负担,这一部分目前看来没有较大的改善,除了那类

    助学贷款政府社会补助之类全国一盘棋的方式。好象浙江省还出了一个规定,只要是浙

    江生源且在浙江的大学选择上农林等类比较“艰苦”的专业,免收学费。俺希望在浙江

    省内,这种免收学费的范围会一步步慢慢扩大,然后会蔓延至全国。。。至少,希望以

    后,学费会越来越便宜,而不是越来越贵。

    所以,俺觉得在浙江,无论是小学初中高中,除非一个家庭有特别惨的特殊情况,教育

    不会是一般家庭的重大负担。可能有些困难家庭子女上大学会有些问题。俺感觉,那些

    特殊困难的家庭在浙江占的比例不大,只要政府与社会有心去帮它们,孩子的求学费用

    在财政上应该问题不大。这里最大的问题是,那些特殊困难的家庭,一般对各种渠道的

    了解反而更缺乏,网络、报纸可都是要花钱的。所以,这个助困体系的建设,如何能使

    困难家庭下情及时准确上达,如何给以切实帮助,如何让这个渠道畅通,是一个大问题

    ,钱反而不是关键。

    再说说医疗问题。前几年,老百姓那是看病难看病贵,一场大病就会使一个一般经济状

    况的家庭崩溃。老百姓活得实在是没有安全感。近几年,浙江出来了一个农村合作医疗

    ,一个家庭每人开始十元然后是二十元今年是三十元的保险费用,就可以保障一年。这

    种医保体系各级政府是有补贴的,困难家庭还可以申请免收。然后,每人发一张磁卡。

    平时去医院看小病的时候给抵扣10%,自己出90%的费用。五百以上了就给以各级不同的

    报销百分比。俺记得宣传资料上说,费用一万以上时候,也就是病情比较严重时候,可

    以给于85%的报销比例。另外各种慢性病需要长期吃药的只要给于了认定,也可以给以

    报销。百分之85%的比例可是不低了,老百姓一般的医疗需求不用再担心了,生了大病

    也不用出演要么家庭经济崩溃,要么听天由命的人间惨剧了。当然,最好是小病也便宜

    ,这就等中央最新的医疗体制改革了。现在看病花400,自己也要出个300多,俺觉得浙

    江人是出得起的,别的地方可能还会有麻烦。

    再说明一下,浙江省已经城乡一盘棋,宣布取消农村和城市户口的称呼了,统一成为“浙江省居民”,这种合作医疗,只要是浙江省户口,不管你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都可以参加的。在全国范围内,即使是在城市里,也不是每个人都有那种传统的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的吧?希望这以后也是全国的统一做法。可能现在其它地区城市贫民还不如浙江的农民有保障。最近听说台州几千农村大学生要求户口迁回乡里,台州政府没办法,还为此出专门规定,在国企、集体企业或者各级事业单位就业的不能把户口迁回原迁出地给予农村户口待遇。俺一细想,这城市户口还真不如农村户口了,在农村还能分块地。

    养老保障问题可能是最难解决的大问题了。这需要大资金大体系,听说国家社保基金还

    是空帐难填。也许正因为难,所以到现在为止,俺还没有在养老保障方面看到政府有大

    动作。俺希望将来政府是针对全部人出台政策,而不是分人群的。至于现在,不管是五

    保户还是低保家庭,那只是一种对困难家庭的保障补助形式,不是系统解决全体国民的

    养老问题。不过,俺并不失望,毕竟,饭是要一口一口吃的,事是要一步一步做的。最

    难的事留到最后有条件有实力再来做那也是顺理成章的。

    俺从身边的事看,就成了一个乐观主义者,对中国的前途很乐观。因为,俺看到的是实

    实在在的改变。而且这种改变直接发生在千千万万老百姓身上,立竿见影。老百姓交了

    低低的医保费、书本费,明天就可以去看病去升学。也许,以后的中国的和谐社会就和

    俺们浙江现在一样。

    不过俺只是对浙江的情况熟,其它省怎么样不太清楚。大家来把身边的情况说一下啊。

    关键词(Tags): #和谐社会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这个浙江帖,确实比较乐观

      俺对上八府不太了解,下三府里对嘉兴和湖州也是一无所知。

      至于杭州,倒是可以说上几句。

      说到浙江,杭州,人们总喜欢和上海有一比。

      别处的看法是,浙江整体格局看好,但细节差距太大。

      我一直以为一般家庭对教育的投入,是重大支出。从幼儿园起,就得尽量找个好去处,每月过千的月费,还不算一次性投入的赞助费。

      还没到小学中学,家里就想方设法付出代价找个好学区,个别有实力还买下学区房来投名校。至于大学,和上海相比,面对全浙江的人口,资源也是个少字。杭州人素来重教,也就无形中和楼市一样造成了激烈的需求涨势。

      月色所说的教育改善,我的理解是解决最基本的入学需求,但是城市里激烈的竞争,使几乎每一个中等家庭都被迫加重投入。

      至于看病,也一个道理。学校资源和医院资源同样紧缺,市级区级医院往往人满为患,医生的工作负担吃重,患者也不容易一次解决问题,增加了总体看病成本。可以说,上海一个普通的区级卫生院,就医环境都好过杭州的市级医院。比如省儿保,全省多少患儿家长寄希望于此间,儿保一直象个菜市场,人满为患,更毋庸说楼道陈旧,说脏乱差也不为过。毕竟上海是有星巴克开进医院的例子的。而浙江一家省级医院,在巨资盖的新楼里,居然会在病房"偶然"漏掉了氧气的输出口。

      假若从低保的角度,或许是上了一个台阶,然而着眼大众民生,如同城西每日的交通高峰,时有怨戾,恐离和谐尚远。

      (待扛铁牛)

      • 家园 关于大学学费

        我上大学时刚遇上第一次收学费,200大元一年;那时候师范,军校和某些农林渔艰苦专业,不但免学费,还有补贴,就是分配得定向。但也没有说法当时就解决的教育问题。因为学费在其次,相当多的杂费,餐费,以及日常消费,都是和社会接轨,免了学费,只能说,骆驼身上的稻草少了些原本就不该有的而已。

    • 家园 上学可不光是学费

      学校扒皮的地方多了去了。

      • 家园 昨天正好看见新闻,杭州已经把书本作业本和住宿费也免了,

        包括民工子弟的,饭要一口口吃,事要一步步做.

    • 家园 所以很多地方政府的口号书:学浙江!
      • -- 系统屏蔽 --。
    • 家园 没有城乡户口之差?只是合作医疗还是根本一样了?

      再说明一下,浙江省已经城乡一盘棋,宣布取消农村和城市户口的称呼了,统一成为“浙江省居民”,这种合作医疗,只要是浙江省户口,不管你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都可以参加的。

    • 家园 政府鼓励私营经济,民间敢创业能吃苦。

      浙江的政策是不扰民,或者说鼓励私有经济。杭州被评为最佳商业城市,小老板们需要花在和公务员打交道上的时间最小。这个根源在于浙江官场和上海的对立情绪,不象苏南恨不得成为上海的后花园,浙江是巴不得离上海越远越好。习近平在台上时,就不搞什么政绩工程。

      80-90年代的小老板们非常能吃苦,不过现在二世祖的现象非常普遍和严重。和东北的典型差别就是只靠自己,不象东北人总想着靠国家。不过这个是计划经济后遗症,完全是地区文化差异,和素质无关。

      • 家园 倒不是浙江不想和上海接轨

        可总是热脸贴冷PG。说好了修路,总是浙江这边修好了,上海还没动,没法接轨啊。

        上海官员的架子太大,也过份精明,吃准你要靠上海,就想占尽便宜,缺少合作发展的意识。没办法,人底子好啊。我在上海生活了四年,虽然上海日新月异,但总觉得上海的发展速度和前景赶不上江浙。江浙的发展要来得实在得多,而且胆魄、格局也要大一些。相比之下,上海老百姓倒是比官员来得实在一些,包容性比以前要好的多了。年轻人很少有地域歧视,好多都以讲普通话为主。我的上海朋友甚至为他们的子女不说上海话犯愁。这对上海来讲,未尝不是好事。

        • 家园 苏南模式有拉丁化的倾向

          所谓苏南模式,其实有两个,一是早年的乡镇企业模式,集体所有制的乡镇企业,和浙江的私营乡镇企业不同;二是近年的外资模式,基本上就是在吃上海吃剩下的那些汤水,因为上海的成本太贵了,所以大批外资就搬去苏南了,而江苏省的政策也是鼓励这样。

          相对的,看下浙北的情况,远不如苏南,其实地理条件是差不多的,我觉得就是浙江政府有意保持距离的缘故。

          • 家园 浙北起步比苏南晚得多

            十年前坐车,车开始颠了,就知道到了嘉兴境内了。而且,好像上海有意合并,结果到头来两不管。工业基础也比较差,一直是以农业为主。不过,农民收入还是可以的。工业的话,近几年才刚刚有些起色。

      • 家园 噢,苏南和上海的关系果真如此和谐???

        首先说说家庭成份:

        外公(姥爷):宁波

        外婆(姥姥):南京

        父亲:江苏.武进

        对我来说,江苏和浙江好比手心和手背,都是肉最近肉价节节高哈.无所谓哪个离上海更近一些.据我了解,无论江苏省政府,还是苏锡常地方政府,和上海市府的关系搞的都很僵.苏南的新米死活不卖给上海就是个例子.

        浙江和江苏都是靠体制外的乡镇企业和私营经济起步,顶多也就是依托上海,后花园是无稽之谈.上海的领导人都是眼高手低的主,哪个省会自取其辱呢.

        从历史上说,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不就是以江浙一带的小作坊为标志.这一带民间重商的风气自古有之.能有今天的成绩,绝对不是偶然.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