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我们怎么会选了布什?” -- 晨枫

共:💬81 🌺6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我们怎么会选了布什?”

    很多年后,美国人可能会自问这个问题。或许现在已经有很多美国人在自问了。布什的第一次当选有很大的争议,但争议是集中在布什的得票到底是略多于一半,还是略少于一半,布什得票大体达到一半这一事实是没有争议的。布什的第二次当选无疑过半,也就是说,多数美国人把选票投给了他。换句话说,布什当选是有一定的民意基础的,而不是不喜欢布什的人热衷把他比作的“窃国大盗”。那布什所代表的民意是什么呢?

    美国立国200多年,从反叛的英国殖民地开始,到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的新霸主,靠的是勇于开拓和实干精神。“美国梦” 代表普通人用勤劳、智慧可以创造美好生活的理想,这比上帝的允诺和中彩要现实得多。从某种意义上说,upward social mobility(怎么翻?字面意思是在社会阶层中向上进取的可能)是美国社会和经济的极大动力。美国的兴起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达到顶峰。这时的美国是upward social mobility的天堂,是世界上普通人想望的地方。

    时间快进到今天,美国依然是世界上一强独大的超级大国,但美国社会的upward social mobility开始成了问题,美国在世界上的道德优势和实力地位也受到严重挑战。但美国在世界上得到的又是或实力地位从来不是美国总统选举的决定因素,国内的社会问题才是主要的。

    美国的upward social mobility的基础是自由、平等。在二战后的顶峰时期,美国对于自己的道德优势和社会秩序信心满满,热衷于民族熔炉,热衷于政教分离。事实证明,美国社会的活力确实由此大增,同时美国社会的转型也由此开始,白人基督徒作为美国社会的主体和价值观念开始受到挑战。多少年来,选举的投票率越来越低,少数民族和特殊利益集团在选举中的影响越来越大,这和白人基督徒充满对自己的信心有关,“小河沟里还能翻了船?由他们去闹吧。”80年代时,白人基督徒的主体开始醒悟,世道变了。这是回归保守价值观念潮流的开始。人们开始缅怀白人基督徒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宗教、排外和一般意义上对社会发展走向的不安开始上升,在布什-戈尔竞选的时候,达到顶点。这是一种集体保护机制,实际上是一种反动。选布什,是因为布什的“诚实、强悍”的形象使一般的白人基督徒选民感到安全。当世界舆论冷嘲热讽布什的弱智的时候,美国的白人基督徒更是被激怒,“我还非选他了,你怎么地?”这在历史上是有先例的。前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卸任后,竞选奥地利总统。在竞选过程中,瓦尔德海姆被揭露曾担任党卫军军官,在西方舆论和政界引起大哗,纷纷要求奥地利选民不要选他。结果奥地利选民出于反叛心理,偏偏选了他,瓦尔德海姆成了在任内一次也没有出访过的奥地利总统,因为没有国家愿意邀请他。

    熟悉青少年心理的人都知道,反叛、硬性挑战通常是自身缺乏自信的过激反应。这种过激反应不局限于青少年,成年人也可以有,一个民族也可以一起患上这种躁动症。失去自信是因为国内失去upward social mobility,国际失去道德优势和实力地位。国内失去upward social mobility的原因在于社会分化,这和经济、技术和全球化有关。当年美国一跃从农业国家跨入工业化强国,福特的流水线作业功不可没。流水线使不熟练工人在短时间内可以达到很高的劳动生产率,从而改善老板的生活,也改善自己的生活,双赢。这样的结果是全社会的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劳动力成本也随之提高,这样低技术的工作大量流失到海外,这是经济全球化的一面。另一面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社会中总有不小的一部分“不是读书的料”,就和upward social mobility绝了缘。这样单纯勤奋不再足够,upward social mobility也断了门路,这就出了问题。怪罪别人永远是最容易的,对自身状态和未来的不安,就转化成对异己文化的敌意。美国人一向对美国以外的事情不甚了了,但过去是无动于衷,现在则是敌意,这是有差别的。

    从里根开始的美国国内保守革命的意图是确保白人基督徒的江山永不变色。由于美国利益在世界上无所不在,这个保守革命也就波及到了整个世界。于是,不信耶稣基督不光不是一个好美国人,连一个好地求人都成了问题,美国向世界施加压力,采纳美国的白人基督徒价值观念,达到了新高潮。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大的超级大国是有点偶然的。除了Woodrow Wilson外,罗斯福之前的美国总统(和广义的美国政界)并没有太大的改造或统治世界的野心,美国的崛起与其说是锐意进取,不如说是英法德三败俱伤后的水落石出。二战后一段时间内,美国的平民精神也反映在其外交和安全政策中,基本上是以互利共荣为主旨。这也是美国道德优势的一个主要因素。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美国越来越陷入和别国争利,美国的道德优势也就不复存在了。

    问题是,美国人对这一点并不明白。那次傍晚在巴黎卢浮宫门前的石阶上等法国国庆焰火时,旁边是一对美国老夫妻。人很好。说英文的人不多,所以自然第聊了起来。说起法国人对外国人并不像传说中那么粗鲁时,老头兴奋起来:“那当然,他们还记得诺曼底,还记得我们解放了他们。”我只有无言以对。但我确信大多数法国人看到美国人时,第一个念头不是诺曼底或被美国人解放。911之后,美国人对为什么世界上那么多人讨厌美国大惑不解。伊拉克之后,美国人未必真的理解为什么不讨人喜欢,但自己也心灰意懒了。

    回到“我们怎么会选了布什”,尽管911、伊拉克极大地改变了美国,美国的基本社会、经济趋势没有变,白人基督徒对现状和未来的不安依然没有消除,反而在继续加深。911之后,美国人愿意部分地放弃自由、平等的立国之本,就是这种自卫心理的反映。未来的美国政治向右转的基本趋势不会大变,会变的是外交和安全姿态。在伊拉克吃了这一闷棍后,估计不会再这么轻易卷入到对外干涉中,至少一段时间内会收敛一点。多少年后美国人自问:“我们怎么会选了布什”,答案或许是:“这是命中注定”。

    关键词(Tags): #指点江山
    • 家园 白人不都是基督徒吧.何况,美国还有很多HISPANIC人口...
    • 家园 好文章
    • 家园 观点有意思,不错
    • 家园 【说明】接受大家意见:主贴中WASP改为白人基督徒

      包括种族和宗教上并不属于白人基督徒的“今夜白人基督徒”。

    • 家园 WASP = Old money, <> Redneck!

      Bush是WASP, but he can't carry new england states during presidential election.I don't know how WASP votes, but I know there is not enough WASP to get him into the white house.

      Bush voters are mostly white, lots of them evagelical Christian.

      老头兴奋起来:“那当然,他们还记得诺曼底,还记得我们解放了他们。”我只有无言以对。

      二战要是没有美国的话,中国能坚持多久?美国老头可能很一厢情愿,但是北朝鲜人感激我们援朝吗?

      多数美国人把选票投给了他

      对不起,只是多数投票的美国人把选票投给了他。

      如果将选民选BUSH的部分原因归结于选民对世界舆论嘲讽BUSH的逆反心理,我觉得您太高估美国选民对国际新闻的兴趣了. 在美国没啥国际新闻!

      • 家园 evagelical Christian

        拼错了。他们的一个教主不仅嫖妓,而且嫖的是男妓。据说此人传教手舞足蹈,情绪激昂,每说到不贞,和同性恋、,都直接说这些人要下地狱。

        佛州某evagelical Christian众议员更牛,专搞小男生。

    • 家园 觉得很有道理,但如何看待另一半呢?

      对美国的情况很不了解,但是感觉美国社会有相当一部份民众比较热衷于反布什。他们主要是什么构成呢?民主党?东西两个海岸的人士?知识分子?他们与WASP是什么关系呢?

      • 家园 有点“千奇百怪”的意思

        这里的“千奇百怪”是指毛那句“党内无派,千奇百怪”。

        总统选举,尤其是美国两党制下的总统选举,很大程度上是让纷繁芜杂的各个社会群体“选边站”(或者弃权)-------这样一眼看上去,就容易掩盖党内的“千奇百怪”。支持民主党那一半,内部也是可以分成无数多个团体的,它们之间的区别甚至斗争,一点也不“逊色”。像是劳联产联(算是工会吧)和大学里的知识分子,虽然都支持民主党,但对移民和外来劳工的态度,可以截然相反。

      • 家园 问得好,这个我要好好想想
    • 家园 真正好文。花

      河里还真有龙,不光是俺这条大鱼

    • 家园 我倒是觉得用WASP来概括小布什支持者的属性不算太错

      东北部白人精英确实不少,但看过一个数据,说是东北部白人中信教比例比中西部和南方要低很多。我恰巧在这三个地方都呆过(休斯顿只待过俩月),感觉确实如此。所以东北部白人总体来说不太算WASP。

      另一种形容小布什支持者的说法是 red-neck,红脖子,就是指从事体力劳动的白人大老粗。这帮人信教比例还是比较高的,而且大多住在中西部和南部。

      晨枫兄此文的概括与我感受相近。美国人普遍生活得到明显改善的,应该就是福特30年和战后20年,后面一段从许多电影里也能看得出。IT所带来的新技术浪潮为很多人都带来了获取大量信息的能力和随之而来的便利和效率,但对绝大多数美国普通人物质生活的改变没有好处反而还有些坏处 --- 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实际上大大提升了竞争激烈程度,虽然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但由于也提升了你的竞争对手的工作效率,所以实际上并未改善任何单个公司的处境,反而提高了股东和公司上层对更高工作效率的期待,大家只有尽可能更拼命地工作,从而损坏了许多个人和家庭的life quality。

      其他分析也比较赞同。

      说到美国相对于中国的竞争地位,我觉得中国的竞争实力在未来的几十年内会逼近美国,但不可能赶上并超越之。能源和自然资源的限制是一个因素,美国既有的巨大优势 -- 包括能不断吸引世界上最优秀的科技人材为它做贡献 -- 是另一个因素,它在可预见的未来时间里还会继续发挥它的能量,帮助美国强化自己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地位。但只要美国对中、欧、俄这三方势力不具压倒性优势,中、欧、俄又始终如今天一样不存在根本矛盾,那么世界还是会比较平稳地发展下去的。唯一的动荡因素就是以色列、阿拉伯世界加个伊朗。但只要美国下届政府在外交方略上采取柔和灵活及对欧洲盟友表示尊重/加强合作的做法,阿拉伯世界锁定美国为主要敌人的态势会得到缓解。如果阿拉伯与整个欧洲和北美都作对,美国的国际竞争地位无疑就得到了改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