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鸟宿池边树 -- 马伯庸

共:💬133 🌺16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鸟宿池边树

古人作诗,向来有炼字的传统。正如杜甫所言:“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或者如卢延让所言:“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不过我更喜欢刘秉忠读罢了元好问诗集后写的那种炼字的感觉:“青云高兴入冥收,一字非工未肯休。直到雪消冰泮后,百川春水自东流。”写诗是纵情任意之事,原也应该高高兴兴,如春水东流奔腾而下,是享受;又是“死不休”又是“捻须”的,不光疼,而且显得做作,太过为诗工而工了。

我最得意的一件事,是以前看书的时候,曾经看过个炼字故事:苏小妹出了一个题目,叫“轻风细柳,淡月梅花”,让她哥苏大胡子填入两个动字,看谁填的好。看到这段,我就没往下看,先掩卷想了半天,想起辛弃疾那首“却疑松来扶,以手推松曰:去”,于是试着填了一个“轻风扶细柳,淡月衬梅花。”再往下看,苏轼填的是“摇”和“映”,被苏小妹鄙视说俗;他不甘心,又换了一个“舞”和“隐”,又被鄙视。最后苏小妹给了答案,是“扶”、“失”。我看了以后,大为得意,看来我和苏东坡竟然还打了一个平手,可喜可贺。

那天和一群朋友聊天,谈及炼字”,自然说起最著名的一段公案,就是贾岛“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有朋友吐韩愈的槽,觉得“敲”字不如“推”字,鸟宿池边树是静的意境,这一敲就立刻煞了风景;立刻就又朋友反驳说大半夜的,山门怎么可能说推就能推开,于理不合。说来说去,谁也说服不了谁,没办法,诗太主观了,辩不出事非曲直。最后第三方出来打圆场,建议说不如大家各自选一个字,看是否比推、敲二字更好:

鸟宿池边树,僧开月下门 (这个一般,还不如推、敲)

鸟宿池边树,僧立月下门(估计是忘带了门钥匙)

鸟宿池边树,僧入月下门(你好歹也推一下吧……)

鸟宿池边树,僧看月下门(大半夜地盯着门看,难道是神经受了刺激?)

鸟宿池边树,僧撬月下门(………………)

从这一个“撬“字开始,事情开始朝着奇怪的方向。

鸟宿池边树,僧扛月下门(自古偷门板的,倒也很罕见)

鸟宿池边树,僧变月下门 (和尚八成是狸猫变的)

鸟宿池边树,僧砸月下门(壮士!)

鸟宿池边树,僧碎月下门(好一位壮士!)

鸟宿池边树,僧拆月下门(这是鲁、鲁智深吧)

鸟宿池边树,僧托月下门 (得,又成了胡大海)

鸟宿池边树,僧吹月下门 (狼僧:“看我把你的房子都吹倒!”)

鸟宿池边树,僧舔月下门(好他娘的恶心…………)

鸟宿池边树,僧吃月下门 (舔完才吃……)

鸟宿池边树,僧尿月下门 (喂……这不是靖国神社!)

最后,这一次赛诗会的胜利者出现了:

鸟宿池边树,僧日月下门

元宝推荐:水风,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这么好的帖子居然没人来re

哈哈哈,笑死我了

家园 好帖
家园 啃/嚼,坠/死,淦/焚
家园 我扛伯庸贴
家园 哎哟,我的键盘!
家园 哈哈。

我的是清风扶细柳,淡月隐梅花。

其实吧。 风的drag force把树晃来晃去的。让树回复姿态的是自身的弹性。 说风扶细柳和把调戏叫爱慕差不多。 还是摇更符合事实。 :)

家园 僧顶月下门

和尚是少林寺出来的

家园 僧花月下门

和尚是西西河出来的

家园 这个胜利者不会就是河里的小猪吧?

家园 僧炸月下门

和尚是本拉登的手下。

家园 僧挖月下门 - 这个可是真实写照

都没人鸟了,还在挖坑不断,在深夜。

河虫们苦啊。

家园 僧踹月下门。

手里拿着花了一整天才化缘回来的饭菜。等不及屋里老婆丫鬟默默唧唧的来开门,只好抬脚就踹。参看宝玉下雨天踹袭人的场景。

家园 僧推月下门。这是和尚偷情诗,和相好的约好了,门是

虚掩着的。

家园 我看到那么多有学问的网友象一班小学生那样,每人找个字

去配诗,觉得好笑。如果是这样,每个动词配上去,诗句都会各有各的意思,分不出高下的。我发现网友们以及马伯庸网友所选的动词都是围绕着要把寺庙那道大门弄开。其实我觉得各位都钻了牛角尖了。不一定非得打开那道门是吧。

你们看前面一句,<鸟宿池边树>,是不是因为天晚了,那小鸟也累了,所以它就在池塘旁边的树上过夜睡觉呢。如果是,那么僧人想打开寺庙的门,关它鸟事啊。它睡它的,你开你的门。两者没有因果关系了嘛。你以为僧人开门发出的声音会吓跑那鸟?不会的。那鸟既然在寺庙旁睡觉,说明它是本地鸟,早就习惯了听撞钟声,诵经声。不会被开门声吓得一飞冲天的。既然那僧人无论被你们配上何种用于开门的动词去打开寺庙门都对那鸟没有造成不良后果,那么我劝各位不如放弃那些开门的动词罢。选一个不是用于开门,而又能使前后两句有联系的动词吧。

我已想了一个。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