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布拉格漫步 -- 沧浪
德国没有五一黄金周,但这并不妨碍生活在此处的人们利用周末和劳动节以及自己的年假凑成一周,悠闲得享受一下初夏的假期。而今年我的黄金周,便选择在金色的布拉格度过。
布拉格市可以划分为三个旅游区:西边的城堡区,北部的老城区,以及老城区以东以南的新城区。城堡区和新老城区被Vltava河分开,中间由数座桥梁连接。其中最富盛名的,便是直接连接城堡区和老城区的Charles桥,这一带同时亦可视为旅游观光的核心地段。所谓金色布拉格的称号,大约源于两个说法,一是指布拉格的建筑墙面多为浅色,在阳光下呈现出炫目的金色;另一说则是布拉格绿树成荫,每到秋季便一片金黄。但我觉得后者有点勉强,因为欧洲的很多城市绿化都非常到位,例如柏林,由胜利女神柱上放眼望去,感觉简直是一座森林中的城市,就这么柏林也没捞到一个“金色”的头衔。从街头拍摄的照片来看,布拉格的建筑墙面确实多用浅黄色,经阳光照射后金灿灿的一片,虽然没有黄金饰品般的华丽,却也显得活泼可爱。Vltava河的水湛蓝清澈,被堤坝分为几段。Legii桥至Charles桥这一段专门辟出来给小船,这几日想是因为天气好,桥下小岛上的船几乎被租赁一空,河上星星点点,都是悠然荡舟的游客。而Charles桥以北则是大游艇的路线,游人们可从Charles桥下登船,跟着游艇穿过Manesuv桥至Cechuv桥再返程,老城区沿岸的秀丽风光一览无余。
作为Vltava河上出现的第一座大桥,Charles桥迄今已经历了六百多个春秋。历代的改造和扩建,令这座五百多米长连接两岸各具特色建筑的老桥本身便成了一座博物馆。桥的两端耸立着哥特式的塔楼,桥两侧的石栏上每隔二十多米便相对矗立着各式的雕塑,其题材或出于圣经、或来自民间传说。其中的一些动物像,制作得极为生动有趣。而一座记录英雄故事的铜浮雕,早已被希望沾染福气的游人之手摸得锃亮。这座石桥在12世纪建成时最初名为朱迪斯桥,14世纪查理四世时期经过大规模的改造,才成为现今的模样。后世为了纪念这位大帝,便将其定名为Charles桥。六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在大桥刻蚀下诸多斑驳的痕迹,积淀的尘灰霜烟之色,也令桥与塔楼显得古朴厚重。但由于后世精心的维护,桥上常年川流不息的观光游客,以及出售各式纪念品的小贩,使得这座大桥始终保持着盎然的生机。我们徜徉于Charles桥时已是黄昏,尽管夕照为大桥又增添了几分绚丽,但我却有些沉迷于桥上摄影爱好者陈列出售的大桥四季的照片。尤其是其中被雾岚笼罩或是白雪覆盖的那几张,洋溢着浓浓的诗情画意。可惜自己却没有机会拍摄行人寥寥的桥上风景,人头攒动间,什么浪漫的感受都容易淹没在熙熙攘攘之中。
金色的布拉格
国家剧院
远眺Charles桥
Vltava河畔风光
桥梁、有轨电车和轮船,构成了布拉格的交通干线
人潮涌动的Charles桥
桥上的小乐队
栩栩如生的动物雕像
古代的机器猫拥趸
桥东St.Mesto教堂天顶
夜幕下的国家博物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Vltava河西畔丘陵上的布拉格城堡原为皇宫,后来一直作为历代的总统府。直到今天,依然是国家机关所在地。如果计入周边园林,这一城堡堪称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古堡建筑区。古堡迄今已有超过1000年以上的历史,从古代的罗马式地基到如今的后现代风格,每个年代都或多或少地在此留下各具特色的痕迹,使得这个古老与现代风格相互纠缠与渗透的建筑复合体,更富于难以言表的魅力。
位于城堡中心地带的St. Vita大教堂,一如其它哥特式的巨形建筑显得巍峨壮丽,兼以外表华丽的装饰,愈加美轮美奂。进入教堂之后,在第一时间便慑人心魄的便是四壁巨大的彩色玻璃窗。据我所游历过的教堂而言,其内部的繁复与华美当以梵蒂冈大教堂为极致,因其不但陈有Michelangelo的珍品,各细微处的点缀更是不厌其烦,几乎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但就彩色玻璃窗这一项,St. Vita大教堂却远胜于我所见过的其它任一座教堂。这些玻璃窗上的图案,不仅色彩浓艳笔触细腻,更是在传统的古朴之上加入了成熟的明暗技法。待回来补习功课才知道,它们原来出自20世纪布拉格著名画家穆哈之手。大教堂的另一镇殿之宝是圣约翰墓,他的棺椁以纯银雕塑装饰,健美的天使为其抬灵柩,秀丽的侍女环绕周围。灵柩上方上帝他老人家双手轻轻平托一十字架,慈爱的注视着被钉在上面受难的爱子,既显现出至高无上的威势,悲天悯人的关怀又溢于言表。高处则是几位浮于半空的天使挽起厚重的帷幕,远远看去仿佛定格的舞台剧一般,甚是生动华美。
出了大教堂去参观旧皇宫,正好在教堂边的小广场上遇到一队卫兵迈着方步走向城堡大门,高大的身形和俊俏的面容吸引了不少游人特别是女性。从我自己抓拍的几张照片来看,真是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统统为之迷倒。但平心而论,他们的队列其实走得没什么气势,远不如天安门前的国旗班。进了旧皇宫,内部和阳台上的风景倒相当普通,只有那个曾经是欧洲最大的大厅VLADISLAVSKY SAL尚可为之一叹,但目前厅里已空空荡荡,除了一拨拨流水般淌过的游客,别无他物。
穿过旧皇宫继续向东北,到了St.George大会堂。这个会堂看起来既不起眼,内部也很小,因此我们只是匆匆一逛便有些寡然无味地出来。其实这个会堂音响效果一流,也是布拉格之春的会场。
按照我们买的三区票,城堡之旅最后一站是黄金巷。过去一看,发现此处其实是一条工艺品小街,居然还要装模作样的卖票收费,捷克人也够精的。这条街上的22号曾为卡夫卡困顿时的栖身之所--到底是牛人啊,连落魄蜷缩的一隅都要找皇城根儿。可惜他的作品我几乎没有完整地读过,因为年少时不喜欢这种讽喻和黑色幽默的风格,而年长后阅读的兴趣又逐渐由文艺类作品转向历史和经济,不知不觉间便将他的书略过了。但以我这有限的人生,又怎能遍历几乎无涯的书海?所以倒也不觉得十分地遗憾和愧疚。
黄金巷的尽头,差不多也是城堡的另一个出口了。看看时间已过中午,后面的景点也不少,我们便不在皇宫久留,转而向老城区方向行进。穿过Manesuv桥,找了一家饭店用过午餐之后,我们前往犹太人区。历经二战期间法西斯的迫害,犹太人在世人的心目中呈现出一种新的厚重,因此也引起了不少好奇。但我们在犹太人区被简陋的老会堂的门票一吓,终于没有买其他景点的门票进去参观。仔细想来,犹太人自很早以来,形象似乎就不那么光彩。连文豪莎士比亚,也要在威尼斯商人里捉弄一下犹太人。所以人们反思当年的疯狂时,犹太人是否也应该反躬自省一下自己的处世之道呢?
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便在气派的Tyn教堂和高耸的火药塔之间细细体会了一番布拉格的手工艺品商店。老城区的街道狭窄而精致,昆德拉的书中,遭到流放的托马斯带着刷子和长竿在街上晃荡时,这些景致或许也成为他心情轻松的一个原因吧。待到六点多与Deng兄在天文钟前会合,一起看了天文钟的整点报时。这座久负盛名的天文钟建于十五世纪,根据当时的地球中心原理设计而成。钟分上下两座,上面的一座用以计日,表盘显得相当复杂,甚至有一个黄道十二星座的活动轮圈,下面计时的则简单得多。每到整点时,表盘旁的骷髅像会滑稽地打铃,然后上方的两扇小窗开启,十二圣徒依次在窗前现身,虽然没有我想象中的走出窗户那么华丽,不过也显得十分有趣。因此每到整点,钟下便密密麻麻地聚起观赏的游客。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跟着大家来到Charles桥观赏夜景。此时各处的灯光以渐渐亮起,城堡、大桥与Vltava河交相辉映,相比于白天的秀丽,此时的景色又多了繁华与妖娆。
St. Vita大教堂内外
美轮美奂的彩色玻璃窗
圣约翰的灵柩
倾倒游客的皇宫卫队
旧皇宫的大厅
阳台的俯瞰
St. George会堂
黄金小巷
承载卡夫卡灰暗记忆的故居
犹太人故居
气派的Tyn教堂
高耸的火药塔
精妙的天文钟
整点现身的圣徒们
老城区街景
布拉格人的幽默
夜幕下的Vltava河畔
布拉格以东约70公里的小镇Kutna Hora,以人骨教堂而久负盛名。这座光听名字便有点阴森的教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3世纪,当时一抔来自耶路撒冷的圣土被洒在了教堂附近的墓地,虔诚的教徒们便认为藉由圣土的仙气可以令自己死后直达天堂,故而此地便成为了民众青睐的埋骨之处。但14世纪时,由于战乱和瘟疫导致大量人死亡,使得墓园骨满为患。当局便想出一个变态的主意----用这些人骨装饰教堂。相传年迈的大象在生命弥留之际,会坚持独自来到丛林深处的象塚,将自己的尸骨留在圣地。象群平时绝不涉足此地,以免打扰同类的安息。作为自己留于这个世界上最后的物质存在,不论动物或人,往往都对同类的骨骸存在的一种天然的敬畏。一般只有极野蛮血腥的蛮夷,才会用人骨做成日常装饰。然而在捷克这个还算得上文明的国家,这项以人骨装饰教堂的骇人工程竟然持续了近七个世纪,实在令我等凡人对捷克民族心生畏惧。而对于这座由森森白骨装饰的神秘教堂,也多了几分好奇。
车行一个多小时,终于看到一座巍峨的教堂,无数小尖顶环绕在大尖顶的四周,远远看来愈显峥嵘,不愧为集万千白骨之地。领队和司机找了一个地方停了车,大家一面感叹一面不住拍照留影,盘桓了十来分钟正准备买票进教堂时,忽然领队大声宣布:这里并非人骨教堂,大家赶快上车。这一通折腾,可能将大家好不容易酝酿起来的一点敬畏之心消磨殆尽。到了真人骨教堂一看,原来是一个很小不起眼的地方。进门不但得买门票,还要专门买拍照片的摄影票和拍录像的摄像票,简直令人怀疑这座教堂是不是由犹太人运作。进去之后,果然鬼气扑面而来,不过被川流不息的人气一镇,倒也难令人汗毛倒竖。教堂内部其实非常小,因为如织的游人还显得有点局促。人骨装饰除了墙上拼的法冠和各种图案,较为壮观的便是大厅中央顶部悬挂的主要由腿骨制成的吊饰,这个吊饰下是四根烛台柱,一层层地放着头骨,看起来颇像一座邪教祭坛。更邪恶的是大厅四角用头骨和腿骨交错堆起来的方台,庞大而毫无美感,仿佛食人魔饱餐后的消遣。
巍峨的教堂(不是人骨教堂)
从教堂旁华丽的桥栏亦可感到这座教堂非同一般,后来看资料发现,这座教堂果然也是Kutna Hora一大名胜
这个墓园里小不点才是真正的人骨教堂
入口的装饰
大厅正中
吊饰
烛台
破败的神龛,这个人骨装饰的造型很容易令人想起Diablo中的场景
巨大的法冠
铁丝网后,难以计数的白骨构成了一座丑恶狰狞的人骨集中营
作为这篇随笔的结尾,我想大概列一下自己在布拉格的交通餐饮情况,或许会对后来者有点帮助。布拉格的公共交通其实相当方便,地铁和有轨电车路线以博物馆和Mustek两点为枢纽向四周延伸,几乎覆盖了所有景点,好好利用的话可以节约不少脚力。市内交通的票价为20CK(90分钟任意坐),80CK(24小时),三天票相对来说就更便宜一点。关于吃饭,捷克的饭店大多可以称得上价格便宜量又足,普通饭店里1000克左右的猪脚售价仅200CK左右。捷克是啤酒产量和消费量都极高的国家,有一说消费量甚至超过德国,因此当地啤酒都不贵,在饭店里喝一大杯也只是二三十CK(相当于一欧元多一点)。所以旅行之余,敞开口腹大快朵颐也是乐事一件。在这里,值得品尝的是特产啤酒Plzensky Prazdroj和水果饺子Ovocne Knedliky。后者说是饺子,其实更像包果酱的糖花卷,连大小和味道都差不多。我们去过的两家餐馆,一家在Narodni大街上国家剧院的斜对面,名叫Krusovice,另一家则在Manesuv桥以东,Kaprova大街和Valentinska街交叉口,名叫Parlamentu。两处环境和味道都很不错,在此推荐一下。还有一家叫Phenix的咖啡馆,就在Charles桥东岸,是旅行中稍作休憩的好地方。
特产啤酒Plzensky Prazdroj
捷克大餐
水果饺子Ovocne Knedliky
不管啦,先精后花!布拉格真美呀。电影《Amadeus》(中文译名《莫扎特》)选外景时,就选中布拉格,因为布拉格最原汁原味地保留了莫扎特时代的奥匈帝国的街景,据说70年代拍Amadeus的时候,布拉格没有霓虹灯,连电线都没有,布景都可以免了。这当然不是说布拉格没有电,但确实是“质朴”得可爱。
布拉格说英文的人多吗?自己去旅游,问路、吃饭、买东西会有问题吗?
现在布拉格是欧洲留学生出游的新热点,可以看看穷游的东欧板块(http://www.go2eu.com/modules/newbb/viewforum.php?forum=24),大把的中国人去过或准备去。
在捷克旅行语言不是大问题,绝大多数旅游景点和商店饭店旅馆的人员都会说英语(没试过普通市民,因为路上乱问到的人也是游客)。在布拉格这样享誉全球的旅游都市,很多标志和菜单都是多语的(外语主要为英德法语)。当然如果会德语的话可能更为方便一点,因为我在布拉格的街头巷尾,到处都能听到德语--难怪二战时他们不抵抗德国来着。
唯一的不便是捷克目前还不是申根成员国,对于我们这些拿西欧国家签证的人来说,如果不想经历签证的麻烦,只能钻过境的空子。即从A国进入捷克,逗留时间不超过5天,然后从另一个地方出捷克进入B国然后回到A国(当然反过来做也行,反正不能从A国进捷克再直接返回A国,那样就是访问,得申请签证了)。
两年前在欧洲自驾车,向从奥地利进入捷克,没有签证,只好折返。
唉,想去的地方太多了,都排不过来了……
大白天都看得毛骨悚然,这要是到晚上还不吓死人。
住的饭店水龙头整夜都在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