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米格的天空(一) -- 晨枫

共:💬880 🌺397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9
下页 末页
家园 老大这是在夸人还是损人啊

像一个矮壮的小鬼子

家园 这厮印象里参与过苏联援华航空队

晨大如何写这个的话那又是一大包子啊

家园 晨大怎能漏图?借花献上《МиГ-3》~向晨大献花~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Страна производитель CCCР

Год выпуска 1940

Масса 2595 кг

Экипаж 1 человек(小伙子,嘿嘿)

Габариты 尺寸

Высота 3,52 м

Длина 8,25 м

Размах крыла 10,02 м

Площадь крыла 17,44 м2

Вооружение 武备

Пулеметное 1×12,7-мм пулемет УБС

2×7,62-мм пулемета ШКАС

Бомбовое 2×100 кг бомбы ФАБ-100 или

ФАБ-50 или

6 НУРС 57-мм РС-82

Ходовые характеристики 性能特点

Двигатель 12-цил V-обр ПД Микулина АМ-35А

Мощность 1350 л.с.

Скорость 592 км/ч

Потолок практический 12000 м

Дальность полета 857 км

介绍一个МиГ-3网页

外链出处

俄语大牛进,俺的专业俄语水平有限~~~~

关键词(Tags): #МиГ-3(当生)
家园 高志航最后的座机就是I16

11 月,高志航率四大队赴兰州接收俄国援华战机伊-16。初次试飞即使俄国人惊服。高志航率机六架东飞,旋以天气恶劣及队员尚未熟悉俄国飞机性能,冒险勉强南航,以致迫降安康。该地机场过小,飞机落地失事,机毁人安。因高志航接机赴阵心切,未与俄教练充分合作,被指其处置不当,高志航默不声辩,嗣复赴兰州再度接机。

  15 日,率俄制飞机伊-16等十三架,飞抵周家口,因天候不佳留场待命。至 21 日,天气转晴,正准备当日飞回南京,忽传警报。日机自长城方向来袭,同行俄籍飞行员及机场人员,急于疏散,日机已临空投弹。奋不顾身,冒险登机。惟因北地风寒,而俄制飞机发动迟钝,开车三次均告失败,而高志航已中弹,壮烈成仁矣!

家园 可惜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hehe,我沒說I-16是天下第一机啊,另外...

这篇文章我也看过,作者在提到静稳定是似乎有点概念模糊。什么叫做静稳定性差呢?是不是

意思是说这架飞机是静不稳,但对于一架强调格斗的战斗机来说静不稳并不是缺点。大概来说,静不稳的飞机,机动性好,敏捷,但不易操作,比较典型的比如福克DR1,目前第三代战斗机因为强调中低空格斗,都是静不安定,但因普遍采用电传操作,已无不易操作的缺点。相反民航机,因无做剧烈机动要求,飞行过程中速度变化也不像战斗机那么剧烈,通常强调静稳定性

家园 感动啊,晨枫又一个新专题面试啦

献花庆贺~~~~

家园 这个好

实实在在,比那些yy文章好。花之。

家园 I-16 收起落架也很费劲啊

手动,飞行员得摇一个手柄超过100下。

人机工程差到了极点

家园 那要看他的哥哥是谁

有个常委哥哥就是好

家园 有关气动外形

我看I-16的气动外形还是可以和另一种同时代战机可以比拟,就是美F-2A“水牛”战斗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同样属于短粗形的战斗机。不过I-16的长宽比例更小一些。而且,在I-16主翼翼根处是不是采用了翼身融合的设计?

家园 Great, thanks
家园 mig3在卫国战争初期的表现好像不是太好

因而Mig-3的生产在开战后只维持了半年左右就被命令停产了。此后苏联空军的主力战机是雅克和拉格/拉系列以及美国提供的P-39等等。我记得从哪里看到过,斯大林曾经严厉指责负责航空发动机生产的领导,要求他们立刻停产MIG-3所用的AM35A发动机,立刻转产IL-2的AM38发动机。

现在的看法大多认为,MIG-3表现不佳的主要原因是该机原本是为5000米以上高空作战设计的,在高空,它的速度和航程都超过bf109F4,机动性也不错。但苏德战场上的空战大多发生在中低空,在低高度上,Mig-3虽然速度还算快,但是机动性很差。而对手的bf109E/F系列在低空的机动性和速度都非常好,对Mig-3拥有优势。加上当时苏联面对德国的装甲进攻,急需对地攻击武器,因此Mig-3只好为战果辉煌的IL-2的生产让路。

不过MIG-3本身仍旧是一种优秀的飞机。到了战争后期,当东线空战也开始逐步移向高空的时候,剩下的mig3作为高空截击机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这个时候更好的Yak7/9,La5/7已经是战场的主力了。

另外关于I-16,说它是高速但是机动性差,应该是跟双翼的I-15相比才能这么说。跟1941年的其它单翼机比,I-16机动性不差,但是速度差太多了。其实I-16的机动性还是相当好的,在面对Bf-109E/F时,这几乎也是它唯一的长处(不过在连续的机动里,I-16容易掉速度)。在操纵特性方面,I-16的主要毛病是纵向稳定性不好,这大概跟它那个短机身有关系,因此要求飞行员的技术比较好。当然I-15的机动性就更好了,毕竟人家是双翼的。

家园 I-16对早期的109还是有优势的

据参加过西班牙内战的苏联老飞行员回忆,如果面对Bf109B/C,I-16拥有一定优势。当然4年后的109E/F就大不同了。

I-16翼面积14.5平方米,空重1.4吨,战斗重量1.9吨(~130kg/m2)

1941年德军的主力,Bf109E型,翼面积约16.7平方米,空重1.9吨,最大起飞重量是2.665吨,战斗重量没查到,估计应该是2吨半左右(~150kg/m2),而战争后期的G型因为追求速度和武器威力,翼载达到了190kg/m2。

所以比起来,I-16的翼载并不高。

翼载高的其实反倒是Mig-3,它翼面积17.5平米,战斗重量3.35吨,翼载是190kg/m2.因此在中低空的机动性是很差的,跟109E比,格斗不行,等109F出来,连速度优势都没有了。

此外,I-16的机体是很小的,长度只有6米,翼展9米(109大概是9X10米),看起来短粗,可能是因为已经很短,还要再细的话就很困难了。

在实战里,I-16的瞬间转弯速度很高,横滚角速度也高,所以在遭到攻击的时候,可以很快的掉头逃避攻击,加上机身短而且结实,有效击中面积小,所以不是很好打。问题是它做了这次急转之后能量损失非常大,逃得了一回,不一定能逃得了二回,攻击就更谈不上了,总处于一个被动挨打的地位。

家园 mig-3有高空俯冲攻击的战术套路

爬高到4000高空,俯冲攻击,然后再爬高。但是因为落后的通讯设备,没有完善的地面指挥系统,无法大编队作战,战果不是很大。

但是印象里,有资料介绍说,mig-3的这种战术对苏联的国土防空体系影响很大,以后的mig-21就复制了这个模式,地面引导,高空接近,尾追攻击或者俯冲攻击,高空脱离。

手边没有具体资料,全凭回忆,敬请高人斧正。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