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芳香的黑血(二) -- 冰冷雨天

共:💬61 🌺260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不错不错,写得好
家园 这样的荒唐事都有,狂信者大能呀

于是卖卡夫瓦的店被砸了,咖啡豆全堆在街上烧了,喝咖啡的卖咖啡的拖到广场上去挨鞭子了,这就是咖啡历史上第一次动用公共权力禁止咖啡的所谓“麦加事件”。

家园 坐坑里看了

虎老师也不HD呀

家园 这篇要花要看,小子完全未知的领域
家园 【原创】芳香的黑血(五)

咖啡以惊人的速度在向外扩张。开罗,巴格达,大马士革这些阿拉伯的世界咖啡屋马上就数以千计了。1536年,奥斯曼土耳其在军事上征服了也门,但咖啡却在文化上征服了奥斯曼帝国,康斯但丁堡的街头咖啡屋林立。

咖啡从东非流向北非,再从北非转进西亚,接下来就是进军欧洲了。1652年伦敦,1666年阿姆斯特丹,1671年巴黎,1683年维也纳,1686年纽伦堡,雷根斯堡,布拉格,1687年汉堡,莱比锡都出现了最早的咖啡屋。

但是咖啡的产量并没有增加。也门的咖啡产量在最多的年份也没有超过过一万吨,而消费则在跑步上升。在现代资本主义诞生以前,这种供应短缺除了刺激价格上涨之外,不会带来生产的增加。这种短缺留下来的遗迹就是“摩卡”的品牌。

喝咖啡的人没有不知道“摩卡”的。摩卡这个品牌与其说是让人憧憬于美丽的红海周围景色,不如说是反映了欧洲中心论的痕迹。

摩卡位于也门的红海海岸,确实盛产优质咖啡。但是也门咖啡真正的生产中心应该是古都萨那,在大洪水以后诺亚方舟降落的地方,为什么被称作“摩卡”?理由是摩卡是咖啡流通的中心,而且是英国,荷兰,法国等欧洲国家的咖啡贸易船被容许寄靠的唯一港口,咖啡就是从“摩卡”而来——咖啡就是“摩卡”,欧洲人只知道摩卡。

点看全图

(十七世纪的摩卡)

庞大的消费量和稀少的产量,使得咖啡贸易成为了利润丰厚的行当。挤进来和开罗商人分一杯羹的是被人称为Levant商人的东地中海沿岸商人。这些在今天的巴勒斯坦,以色列,黎巴嫩一带活动的商人,主要来自威尼斯共和国,多数是犹太人,他们是第一代资本主义商人。

在他们以前从事咖啡贸易的所谓开罗商人基本上同时经营咖啡屋,以雄厚的财力开拓市场,培养用户,使得咖啡贸易的利润率更加趋于坚挺。咖啡是几乎没有存贮损耗的,只要不发霉,连耗子都不光顾的咖啡豆放个几年不会影响口味,商人们大可进行囤积居奇的买卖。他们所需要干的只是尽量减少运输的损耗,像使用更加坚固的船只,使用更加先进的航海技术等,基本上都是资本主义前的商业方式。

咖啡贸易从最早开始就充满了国际色彩,Levant商人来了,首先是威尼斯的商人,主要是犹太人。和钻石一样,利润丰厚的咖啡对犹太人有巨大的诱惑力,犹太人和咖啡有不解之缘。有关咖啡最有名的歌曲当算鲍勃·迪伦的“One more cup of coffee”,明尼苏达犹太商人的儿子,罗伯特·艾伦·齐默曼(鲍勃·迪伦的原名)用一种在哭墙面前祈祷的旋律来表达旅行上路之前再喝一杯咖啡的心情,让人产生一种淡淡的以色列式的忧伤。

[FLASH]http://www.youtube.com/v/bAvi5VQAEms[/FLASH]

他们带来了资本主义的运作方式,他们和古典的贱卖贵卖方式的开罗商人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不仅仅是追求利润,他们能够创造利润!他们创造的不仅仅是经济学中最为人注目的市场,其实他们能够创造产生利润所需要的一切,最主要的是,他们能够创造孕育利润的生活方式。

最早把资本主义带进了咖啡的是荷兰人。荷兰商人从很早就和咖啡打交道了,但一开始只是简单的咖啡贩子——把咖啡从阿拉伯世界贩卖到阿拉伯世界,从也门贩卖到印度。但是很快他们就不满足于这种方式了,庞大的欧洲市场在向他们召唤。可是没有足够欧洲人消费的咖啡。不要说欧洲,光保证他们奥斯曼土耳其“帝都”消费的咖啡量就已经够头疼了。因此在历史上从开罗的帕夏开始的奥斯曼帝国的各级官吏曾经不止一次地发布过对欧洲的咖啡禁运令。

荷兰商人不满足于贩卖咖啡,他们要种植咖啡,结束奥斯曼土耳其垄断咖啡的历史。土耳其人当然知道垄断咖啡的意义。土耳其的法律就规定咖啡豆必须在蒸煮或烘培失去生命力以后才能装运出国。

然而生命是强有力的,不会简单地听从一个什么法律。

咖啡的生命力也是这样。1600年,一个叫巴巴·布丹的伊斯兰僧侣偷偷地把七粒能发芽的咖啡豆贴在肚子上带到了印度南部。1616年。荷兰商人也成功地把一棵咖啡树从亚丁偷运到了荷兰,1658年荷兰商人首先在锡兰岛(现在的斯里兰卡)开始栽种咖啡,后来在爪哇,苏门答腊,帝汶,巴厘形成了大规模的种植园。

点看全图

(爪哇的咖啡种植园)

1712年,第一批894磅爪哇咖啡在阿姆斯特丹市场上被拍卖,宣告了与阿拉伯商人毫无关系的“殖民地咖啡”的诞生。色香味毫不逊色于阿拉伯咖啡的爪哇咖啡成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一大摇钱树。从最早的那批咖啡之后的15年中总共有150万磅殖民地咖啡进入欧洲,1855年在荷属东印度收获的咖啡达到一亿七千万磅,席卷欧洲和北美市场,成为了标准咖啡。

咖啡从神秘中来,咖啡有神秘的魔力;咖啡成为了新的时髦,新的生活方式;咖啡甚至带来了新的社会形式。

关键词(Tags): #咖啡
家园 冰咖?
家园 老冰啊,服了你了

小小的咖啡,居然说了这么多,而且还越说越多——

花一朵,慢慢地细品

家园 老冰是真小资啊

威士忌啊,纹章啊,咖啡啊,襄阳路啊,豆腐皮啊,宁波汤团啊......

真是会过日子会享受啊。

家园 问个问题:速溶咖啡日本还有人喝么?

是这样:当年至少在国内挺时髦,主要是雀巢和麦氏,麦氏口感极差,先倒了牌子。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喝雀巢,后来改喝上海咖啡厂出的“上海咖啡”,麻烦在于得煮。以前当兵时天天喝这个牌子,所以产生了感情——虽然后来南美的、美国、欧洲的咖啡(煮的那类)也喝过,但还是觉得“上海咖啡”(铁罐装的那种)顺口:)

家园 呵呵,这个坑的来由是这样的。

一次在酒吧里碰上一个咖啡商人,告诉我不少弄虚作假欺骗顾客的窍门。我觉得纳闷,为什么一定要那样干?他告诉我咖啡就等于政变,产咖啡的国家政治都特别不安定,他们这么弄虚作假也是迫不得已。我问他这种不安定是偶然还是必然,他告诉我咖啡贸易从一开始就是西方人的犯罪,一直到现在还是联合国所指名的不平等贸易,现在的结果是必然的。那家伙能侃,足足侃了三晚上。

从那时候就感了兴趣,一看书还真是那样。想写,开了个头没坚持下去,这次是在爱莲老大的鼓励下又写了一点,能写到什么样子自己心里也没底,呵呵。

家园 有,而且销量很大,这是由咖啡的变态性决定的。

或者说是由社会的变态性决定的。

只要看老酒在发的牢骚就知道速溶咖啡少不了,哈哈。

链接出处

自己烤豆子不太现实,找一家对口味的烤家。买他的豆子比较可行,但国内可能还没有喝到这一步。

家园 老冰呀,本来咖啡不爱喝,叫你逗出馋虫来了

给我推荐种好的,尝尝。

家园 老冰兄还是不离本行

连咖啡都跟政治挂钩,哈哈。

家园 我们办公室用咖啡机

装上咖啡豆、牛奶啥的,按卡帕奇诺也成。

家园 咖啡进军东欧传说是维也纳大捷促进的

传说是因为欧洲联军在维也纳城下大败土耳其军,缴获了满满几仓库的咖啡,由此带动在当地慢慢流行起喝咖啡的习惯。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