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共军的试验飞机 -- 秦阎夫
您说的那是强5空壳。歼7没低过250美刀。后来涨到450美刀。
可细琢磨具体的事又罢了。假如你干的项目下马了,你就得闲一二十年,也可能就完了。
K8本身是亚音速教练机,如何模拟超音速的训练呢?
K8本身的发动机并不强健推重比也不高,如何模拟一些特定的动作呢(比如大仰角起飞)?
-----------------------------------------
除了歼六K8之外,中国还有一个歼八ACT,不过听说已经摔了。
这要看ACT飞机本身的性能。
有次老夫偶遇沈飞的两位工艺设计人员,聊天时称赞二位经验丰富。其中一位讲了一件有关加强筋的轶事。
歼8在设计之初,曾发生过一次操纵台断裂(就是操纵杆下边的那个基座),因为军用机的操纵系统的设计余量为5,所以其601的设计人员极为紧张,慌不择路改用了锻钢。并询问这位工艺设计人员:这下不会有毛病了吧?这位胸有成竹的回答说:没那么严重吧?还用铸铝,一边加两道筋不就得了。随后便做了个实验件。一试果然没毛病了。末了老夫问这位工艺高手原因,他说加两道筋就会改变受力状态。
无独有偶,90年代初共军在试验歼82的受油机时也发生了这一幕。直径8,90毫米的受油管是从驾驶舱后面的一号油箱引出,沿背鳍右侧呈Z字形伸向驾驶舱的右前上方,接通时受推力,断开时受拉力,几个回合下来,疲劳断裂。解决的办法如法炮制---加强筋。所以如果您有机会抵近观察歼82的受油管,上下各焊上了一道加强筋。
恭喜: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以前有过这样的事,焊了加强筋,但效果不大,后来侧移1.5CM后,就达到最佳效果了。
呵呵,昨天回复的时候,看着官泄的大批新装备,喝多了,不好意思
是不是滑俊可忘掉了。
我是说那“其中一位”。
在六十年代的《航空知识》上就登过用结构来改善强度的文章,蜂窝夹层板就是第一次从那篇文章中看到的,工程师会不知道这个办法?
而且飞机的设计也不可能一出了问题就
提出用锻钢的想法时还只是在设计阶段,并没有真正实施... 很多想法在设计阶段就被枪毙掉了,并没有机会付诸认证、试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