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古代中国人的衣食问题 -- 晨枫
音 zhi4(质)
洋人都说中文难学,我这个中国人也学得这个德性,真难为洋人了。
还有一疑:古时候人们没有翻译,不学外语,像张骞出使西域,说话问题怎么办呢?谁来当翻译?谁知道他们翻得对不对?这一路要带多少翻译?
意思是说远方的国家来的人要经过几道翻译才能和中国人交流.
比如说我到英国去,可是我不懂英语,可是我懂法语。我可以找个懂英文的法国人给我做翻译。
张骞的例子也差不多。到一个地方找一个翻译。走的越远,翻译越多。其实靠比划也能说个差不离。要不西方人刚到南美岂不是两眼一抹黑。
李约瑟的《剑桥中国史》中曾经提到,中国北部边境实际上是年降水量12英寸的分界线。低于这个降水量,农作物无法生长,而从后方运粮的巨大开销是任何王朝都无法负担的。这个论点虽然不能断言一定对,确实有可取之处。秦汉征匈奴,汉武帝开发西南,隋唐出击朝鲜,沈括的《梦溪笔谈》中都有后方运粮开销巨大的记载。至于中国并未崩溃,中国这个农耕文化要求对水利设施等进行统一管理,例如秦修郑国渠,四百平方公里,没有个强大统一的政权进行管理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中国在这种情况下已经持续了两千年,统一管理的理念已经根深蒂固,统一管理的经验恐怕也是车载斗量了。一时战败也不会猝然四分五裂。不会简单死于瘟疫,这个让我想起司马辽太郎对日本人说过的话。他说如果你不懂得什么是中国,就记住中国就是美国。这个意思是什么,中国和美国一样都是文化立国,而不是血统立国。中国历史上融合了多少南北少数民族可不是一两天能数得过来的。融合了各种血统的民族恐怕是不容易简单地为一种疾病击倒。
双方贸易往来,有明确的考古纪录。
推一把。
中国人对疾病的抵抗力可能比欧洲人还要强呢,现在在北美动不动就说什么“上海感冒”、“北京感冒”,在国内的时候,从来没有听说感冒是一个什么大病,但是在这里,感冒请病假在家里呆几天,再正常也不过了。
而且这类果实含的单糖高,淀粉低,加上纤维高,在消化道里走得太快,吃了不顶饿。要是杏什么的,含的酸太高,当饭吃更受不了。
羊绒不流行的时候我去过内蒙, 见到草原吃了一惊, 远非风吹草低,就没几个草, 还是趴在地上的,沙漠化十分严重
西化严重呀
一个是他们没有养大家畜,人畜接触不多,所以对疾病的抵抗力弱(有种说法是,对人类威胁最大的疾病一般都是由家畜家禽传来的)。
第二个,就是据估计真正活着度过白令海峡进入美洲适于居住地的印第安人的祖先,可能只有几百人的规模。基因单调。
从果子狸到乌龟王八,什么都吃,百病不生,哈哈!
在国内的时候认字就认得少,木办法
尽管其实和家猪几万年前一家人,但后来就被人们区别对待了,常常是勇敢力量的象征,至今在日本“猪”跟“豚”也是不同的含义,前者是野猪,取名常用这个。
要从中国进口山羊绒。于是牧民们就养山羊。这哥们挑食,专吃草根,于是加快了荒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