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旧贴新发】辽宁没落的原因 -- 凉菜热了

共:💬628 🌺3438 🌵69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2
下页 末页
家园 我个人觉得,现代工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各地不同文化

适者生存的过程。东北乃至中国某些地方的文化的某些具体内容显然与先进生产力是不相容的,是不适应时代要求的。这种不同地区的优胜劣汰恐怕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外力如果人为的推迟这个过程,恐怕对全国的发展更为不利。这有点冷血,但事实常常冷血。

家园 最关键问题是希望在哪?

很多地方的父母教育子女都是谁不说咱家乡好,有了本事要建设家乡,即便贫瘠如云贵也有如此的。。。。

东北的父母教育子女,有一点本事就别回来(例子非常多)。。。

江浙也有很多地方不那么富裕,但是年轻人很多还是愿意在家乡,无论冬天有多寒冷,有他们在就有希望。。

中原两湖四川的民工出来之后至少还把钱寄回去,过年过节还要回去,很多有办法挣钱的就不出来了,至少有故土难离的感觉。。

东北的年轻人,只要南下站稳脚了,一般就不回去了,想的就是过几年怎样有条件再把父母接出来,即便自己也是咬碎了牙坚持。。。我所在的那个市,年轻人越来越少,如果不是北边过来的还有周边县里的乡村里进城的(这些人大部分很多也只是想找个跳板),现在城市应该已经是很严重的老龄化,这已经是一个恶性循环了。。。

举个例子,我当年所在的那所高中,三年间调走了39个一线教师(一线教师不论职称总数不超过100,学生数为1600左右),全部都是高/特级教师,补进来的大部分是黑、吉籍的师范毕业生以及下边县里高中的老师(其中一个贫困县高中因为被抽血抽的太严重,只能把初中教师上调顶缸,以至于出现老师碰见难题要向学生请教的情况)。。出去的老师大部分都去了江浙的私立高中,有些水平特别好的去了上海。。

更严重的问题,没闯出来的年轻人,大多就在混日子(机关/工厂版的放羊娃的故事)。。有不混的,那95%的可能性这个人是要南下的,唉。。。

家园 估计是因为东北主体人口是移民

所以乡土观念相对弱一些。

当年关内生活不如关外,就闯关东。

现在东北生活不如东南沿海,就闯回去好了。

家园 期待忙总说说,时时说说,起码,大家心里能知道老朱的这一面

谢谢。

家园 不完全是生活水平的问题,

长辈发小的孩子,家里准备200多平方的房子(而且是最好的社区),税务局的工作(公考嘛,呵呵),马6一台。。。。

结果那兄弟宁可在上海漂着也不回去(倒不至于蜗居,不过也买不起魔都的房)。。。

家园 说到底还是生活水平

好像多年前有人宁可在美国刷盘子也不回国,回来了觉得丢人。

或者,有钱的话在哪里都一样...

家园 不一样,

主要是对未来的预期,已经说了他家虽然很有钱,但是买不起魔都的房。。他在上海的物质生活水平可能这辈子都达不到他父母在老家给他准备的(就算有钱,至少上海还要堵车吧?)

可是对未来的预期就不一样了,他如果接受了税务局的工作,可能会比较轻松(父母的关系网足够罩到他有自己的圈子),但是未来混的再好也不见得比他父母强多少,但是在上海就不一样了,庸俗的讲,下一代的优质教育,找个聪明上进姑娘的机会,甚至在电影院、戏院看电影听音乐(千禧年左右拆了电影院之后我们这个地级市就没有专门的电影院了)这些都是老家所没有的。。

更重要的是机会,父母虽然有网罩着,但是父母不可能永远年轻,如果那个时候没有能够建立同样一张网的话,那生活水平就要走下坡路了,那个时候他的下一代还是要面临他现在闯出去所面对的问题(教育医疗择偶等等)。。。与其等年龄大了没选择,还不如闯一把,大不了败了的话再回去嘛,反正家里的房子也不会垮掉(当然这是有退路的,没退路的就只能咬牙挺着)。。。

家园 从区域看,好好搞,辽宁还是很有前途的。

黑龙江吉林太偏太冷不靠海,确实前途可忧

家园 这个是乱说,东北一直是重要的干部输出地区

现在中央有多少东北背景的干部?简直太多了

前核心都在长春混过。

家园 主食的问题

其实在辽宁西南某些农村,即使是进入21世纪后,也有不少家庭主食不能经常吃上大米,而且,一天只有两顿,不过现在情况好多了! 以上本人亲身经历!

家园 老乡,我觉得这么说不公平

兄写到东北人身上的问题,我觉得是来自于一种绝望情绪。

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好小买卖的,东北一直又是重工基地,氛围告诉大家在某个大机器上做螺丝钉才是人生,技能训练也都围绕这方面。突然之间重工不搞了,大家不知道如何是好。用电影做比方,英国电影《光猪六壮士》其实反应的是这类情形。光猪六壮士可以跳脱衣舞混口饭吃,可是只创造了6个就业机会,不太可能每个失业工人都去跳脱衣舞,而且全都去跳脱衣舞了,那么谁来付钱买门票呢。大多数产业工人还是只能靠训练出来的产业技能吃饭,而没有这么多的工作机会,自然会绝望。

人在没有希望的时候会自己制造希望,哪怕这种希望是一种幻觉。和过去大工业体系类似的社会体系只有官僚体系,所以人人才以和官僚体系有联系为荣。这是从心理方面说的。从社会方面说,重工体系在那个国家都属于赔钱的买卖,总有政府的身影在后面。当政府不待见重工的时候,也只有政府才能处理后续的麻烦,再加上官僚系统中很多人出于个人私欲的小动作,从某个意义上来说又增强了普通人心中的这种感觉-只有做官才能爽。至于兄说的东北的官僚涸泽而渔,这是同一个硬币的另外一面,还是因为不报任何希望了,能捞一票是一票。所以呢,兄说东北人的封建思想残余俺是不认同的。这是改革的阵痛——如果真的是一阵儿就好了,前提是中国人可以靠着卖打火机、裤子和运动鞋就能过上好日子。

我对故乡的看法是比较悲观的,近20年的下岗破产使得东北真正的财富——大工业体系下的熟练技术工人群体——已经损耗殆尽,这是什么政策和资金都无法挽回的损失。在可以看到的将来,我的故乡也就是作为原料供应基地继续破败下去。大多数人还能活下去,比如我每次回老家都惊讶于满街满巷的小餐馆、小便利店,可是,也就是活下去而已。

写这些并不是说我完全赞同主贴的看法,东北人也是中国人嘛,全国一盘棋的时代,谈不上谁盘剥谁。我只是痛心于那么好的工业基础,完全可以作为“中国制造”的发动机部件之一。结果被人看成不如卖裤子打火机划算,自废武功。当时给很多中国人(东北的)带来痛苦,将来给更多的中国人带来痛苦(好像我们的新战斗机,没有自己的发动机就会被人卡脖子)。

家园 深有同感

曾经的京城四少之一对我讨论问题方法的评价是:真实是最强大的力量,无人能及。

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吧。我在网上吵架也将近十年了,最深的体会就是,所谓的口才就是足够的资料和充分的理解,不说自己不懂的话。否则就是画皮,一戳就破。

家园 看来做妓女有理阿

不让做是要砸蛋的

家园 跟人口密度可能有一些关系。不过我不太了解当时的土地所有

制度和农业生产制度。

我是70年代末生人,当时辽宁那里还是集体生产制,耕地为“生产队”所有,“生产队”应该是村级以下的社区组织,以自然居住群落为基础,一个居住群落为一个生产队。后来似乎是83年,我们家那里搞分产到户,我们的说法是“生产队分家”,就是把耕地,按好坏分块,平均按农业人口分配,每个农业人口,无论是小学生还是成人,都同样的份额,然后抽签决定具体地块,平均每人旱田3亩左右。各个生产队耕地面积不同,具体的人均份额也有差别,当时耕地应该是以生产队为单位集体所有。但是附近几个生产队的人均耕地份额,少的也有2亩多,多的大概有4亩,上下差距不大。按这个土地面积,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养活耕地上的人口应该没问题。我不知道在60年代农村耕地所有制度和粮食分配制度是怎样的。应该是在三年自然灾害之前,农村还搞过集体食堂制度。因为我小时候母亲给我讲过,她小的时候,拿着盆去集体食堂领饭回家,其实就是稀稀的粥,结果走在路上,被别的坏孩子欺负了,给绊倒了,粥都撒了,再回去食堂,人家不给了,母亲为这事儿很是记恨了那个坏孩子很久。

之所以说集体食堂是在三年自然灾害之前,是因为三年自然灾害之后,母亲就去了内蒙东北部那里,直到她成年才回辽宁老家那里。

而“二两粮”的说法也是确凿的,因为我小的时候听大人们聊天,那时候大概是80年代中期,当时父辈以及爷爷奶奶辈的大人们在聊天时经常很自然的说起“二两粮”的时候如何如何,可见当时给他们的印象也是刻骨铭心的。

而根据母亲的解释,“二两粮”是每个人每天只有二两的口粮定额,至于这二两是按天发放到个人家中,还是在集体食堂做好了,再分到各家,还是按天按人计算,按月领取,这个我就不了解了,还得回家问问。

内蒙东北部那里确实耕地面积相对比较大,因为我的小姨至今还住在那里,她们那里的人均耕地,是按垧(读shang)来计算的,一垧就是一公顷,等于15亩,母亲说那里种地,用的是“大步丢”的方法,就是春天把地翻好了,抓一把玉米种子,很随意的撒出去,然后等出苗后,大概的间一下太密的苗,也疏于管理,根本管理不过来。而在辽宁老家那里,在80年代中期以后,其实也就是分产到户以后,是采用精耕细作的方法,春天翻过土地之后,用犁打好垄,然后在垄台上用专用刨坑工具,定好距离,一般1尺或1尺1刨一个浅坑,后面跟一个人撒点化肥,一般是二胺,然后再后面一个人播种,一般是一个坑2到3粒玉米种,顺便用脚推点土盖上坑,轻轻踩一下,最后再用木头辊子平整一下垄台,就算播种完毕,之后还要间苗、除草等等,直到秋收,可以说是精心照料,相对于内蒙东北部那里的耕作方法,精致多了。而90年代之后,我们那里又开始了更细致的耕作,在播种之后,覆盖一层地膜,用于保水保温。也可以节省后来锄草的劳作,而且可以提前几天收获,产量也有所提高,只是地膜需要投入成本,而且覆盖地膜都是人工,又要增加劳动力投入。到90年代中期,我小姨那里,还是大步丢似的耕作方式,所以虽然人均耕地多,但是人均产出并不太高。不知道现在都是什么样的生产方式了。

呵呵,说到耕地,歪个小楼跑个小题,回忆一下自己所知道的农村生产劳动方式。

现在再歪回来。

从现在的情况分析,辽宁那里在三年自然灾害时,应该是集体生产和分配方式,就是说粮食收获后,归生产队所有,上交国家一定定额后,才分配给农民,结果弄得农民反而没有粮食吃。我不知道当时“二两粮”的标准是我们那个村、那个乡或者那个县的独有现象,还是整个辽宁都是统一标准。

内蒙东北部那里,不知道是不是也是类似的生产组织方式,如果是的话,估计还是楼上所说的,当时内蒙东北部那里人均耕地相对较多,在上交国家定额之后,剩余粮食较多,所以家家户户有很多余粮。

母亲至今还记得,去内蒙东北部之后,“苞米碴子粥”管够喝。

母亲是1953年生人,在她8岁的时候举家迁往内蒙东北部。我估计她说的8岁是虚岁,因为我们那里老辈人说的都是虚岁,这样算来就是1960年她们迁居过去的。

具体的情况,还望回家后聊天再了解了。

或者有了解那段历史的大侠说一说?

家园 兄这个论点实在是。。。

合着东北从49年之后就吃日本人的老本了。斯大林和赫鲁晓夫同志哭了,王进喜同志和他的同伴们也哭了。俺也要哭了,合着俺们东北人又懒又苯,非得指望东洋西洋的鬼子才有技术力。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