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抛砖引玉:谈谈书记处 -- 花生豹

共:💬39 🌺4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抛砖引玉:谈谈书记处

试着回顾一下近期党大会一中全会上书记处的组成。(后来X中全会上补选的不计入内。)

十三大书记处:(4人)胡启立(常务),乔石(纪委兼政法委书记),芮杏文(主管宣传),阎明复(统战部长);候补书记(1人)温家宝(中办主任)

十四大书记处:(5人)胡锦涛(常务兼管组织),丁关根(宣传部长),尉健行(纪委书记),温家宝(无主项),任建新(政法委书记)

十五大书记处:(7人)胡锦涛(常务兼管组织),尉健行(纪委书记),丁关根(宣传部长),张万年(军委副主席),罗干(政法委书记兼国务委员),温家宝(无党务主项重点在国务院),曾庆红(中办主任)

十六大书记处:(7人)曾庆红(常务),刘云山(宣传部长),贺国强(组织部长),周永康(政法委副书记兼国务委员、公安部长),王刚(中办主任),徐才厚(军委委员兼总政主任),何勇(中纪委常务副书记)

可以看出,十三大到十五大这几届书记处的含金量是很高的,大多为该领域的最高主管。(张万年作为职业军人的最高位。)当然,温家宝是个特殊例子。

从这个角度来看,曾庆红的十六大书记处分量大多减一等,属于创新了。可以说十六大是江泽民和曾庆红两人分享利益的大会,江享受政治局常委和副总理/国务委员名额分配的利益,曾庆红享受书记处名额分配的利益。为了分享利益,叠床架屋弄起了双重结构。

从职位分配来看,十五大是比较合理的。政治局常委7人各得其所。书记处中,温家宝是特例不算,组织方面曾庆红已经为今后转任组织部长预先埋下伏笔不让超龄的老部长张全景入局外,其他配置比较理想。

从全党的运作来说,个人认为:政治局常委和书记处各7人配置是富有效率的合理结构组合,即:

政治局常委:(7人)总书记+军委主席+国家主席,总理,人大委员长,政协主席,书记处常务书记+国家副主席,中纪委书记,常务副总理

书记处书记:(7人)常务书记+国家副主席+中央党校校长,中组部长,中宣部长,政法委书记,中办主任,总政主任,统战部长。

这里中纪委书记或常务副书记不进入书记处是认为从分权的角度来说监督与执行应该隔离,统战部长进入是认为符合和谐社会的趋势。

(从长远来说,个人认为政法委应该解散,中纪委书记为政治局常委,高法院长和检察长为政治局委员,纪检和司法几个机构分别独立运作,单独对政治局(党内)和人大(党外)负责,这样才能较好地解决在一党专政的体制下的有效监督问题。)

当然,理想在现实中往往是行不通的。十七大政治局常委延续了十六大9人的臃肿结构,更凸显出李长春的尴尬地位。而书记处的配置更觉失衡。让人跌眼镜的政策研究室主任的入处,更多的是“识时务者为俊杰”的信号。另外加上李源潮、令计划的入处和曾力推的孟建柱作为政法委书记接班人的落选,充分表明十七大是胡锦涛和曾庆红两人分享利益的大会:曾庆红分享了未来总书记和政治局常委名额分配的利益,胡锦涛分享了未来总理和书记处名额分配的利益。

期待各位高见。

关键词(Tags): #书记处(老老狐狸)
家园 当初书记处的恢复,是为了解决青黄不接问题

政治局里都是老人,把年轻人推向一线工作,设立中顾委和恢复书记处都是聪明做法。

1985年十二届四、五中全会等,缩短了接班时间。书记处也作了相应调整。书记有:胡启立(常务)、万里(副总理)、余秋里(解放军总政)、乔石(政法委)、田纪云(副总理)、李鹏(副总理)、陈丕显(人大)、邓力群(理论宣传)、郝建秀(群团)、王兆国(中办)。其中万余陈邓年龄较大,其他人则形成接班群体。当时的中组部部长尉健行和中宣部部长朱厚泽都不在书记处里,但四位副总理都在其中。

1987年十三大,老人们大都退出政治局。年轻干部进入政治局,书记处不再作为只是锻炼年轻干部的岗位,职能有了不小变化。这个时期的书记处,人数骤降为4人加一候补。像十二届五中全会那样包罗万象的书记处,就再也没出现过。

时至今日,书记处不再包含人大副委员长、副总理、群团工作负责人、军队将领和昙花一现的统战工作负责人。某个方面上讲,书记处更像是为安排进不了政治局的领导们设计的去处。十七届书记处书记们有一半不在政治局中,这也是十三届以来的惟一。

题外话:中央主要工作部门里,中宣部、中组部、政法委、办公厅、党校负责人都应有政治局或书记处身份。统战部部长通过同时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而获得国家领导人身份。大部头里,只有对外联络部部长向上机会较小。外联部与中央外办可以合并。但外办成立初衷就有解决外交部过多部长去处的意思。外联部王家瑞的去处,也很有一看。

家园 意识形态口

总算等到了,胃口老早被驴兄吊起来了。

意识形态这一口,书记处邓力群和中宣部长朱厚泽,

书记处芮杏文(后李瑞环)和中宣部长王忍之。一左一右的搭配正反映了当时两种势力的抗争。

到了十四大丁关根两肩挑实现了一统,不问主义,只求实际。(人们说的“盯,管,跟”)反映了时代、时局的变化。

家园 现在也是,再说政法口

“主义”上没有大的区别。

另外再看政法口。按照我的看法,历届国务院领导中会有人分管政法。现在王刚或王乐泉年龄都较大,到2012年两人都在68岁以上,理当退休,不会继承政法委书记职务。届时,即使孟建柱只是光杆公安部长,仍然有足够资格进入政治局专管政法。当然,这就预告着十八届的政法委书记将不会进入常委行列。这点上,无论是孟建柱担任国务委员,还是专设政法委副书记由王刚或王乐泉出任,都会导致相同的结论。假如十八届要维持现在政法委书记进常的格局,由专业性原因,怕还是需要一位出生在1945年后的现任政治局委员来作政法委的二号。(非接班人如习近平李克强者应不会再有政治局外直接入常的机会。因此即使有像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兼管政法的情况出现,他也不会直接升任常委。)假如需要符合豹兄压孟一头的看法,则该人的胡温色彩会较浓。符合上面条件的十七届政治局委员中,刘延东的女性身份不适合作政法战线的一把手;王岐山专长在金融经济,转去政法有些浪费;刘云山跟周永康又是同级生。

所以总的来说,十八届后,政法委书记可能要重新恢复到十五届罗干的模样。大体是:政法委书记由一位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担任;副书记有国务委员兼公安部部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院长;成员有政法委秘书长、安全部部长、司法部部长等其他相关部门。政法委书记与副书记级别虽然都是副国级,但处于最高决策层中,实质政治地位当然远较国务委员和两高为高。

假如这就是将来政法委的走向,那么仍然出于专业性特点,孟建柱和两高负责人都可能成为将来政法委书记的人选。个人倾向于曹建明、王胜俊或刘京分别主掌两高,有全面党政部门和地方经验的孟建柱最有希望成为十八届的中央政法委书记并以此进入政治局和书记处。

当然,如果死抠王乐泉出生在1944年12月,十八大召开可能在11月之前,王乐泉差一个月才68岁因而可能留在十八届政治局的话,上面的话就要重新写了。不过比较怀疑这样的理由是否充分。王乐泉即使出任政法委二把手,也依然是去人大可能性大。

即使按照流行说法,目前王刚、王乐泉、王兆国、刘延东职务去向仍然大有可讨论空间。之前我曾经说过关于多设一名国家副主席的可能性。刘延东如真转去国务院系统是跳动极大的(怀疑),专业性上,除了文宣体妇儿方面似乎也没太多选择。统战部部长的继任者虽然传说是杜青林,心底里还是觉得王刚王乐泉都更合适。十五届政治局委员里,田纪云、谢非、姜春云都去了人大,(其实李铁映也该去人大),显然是浪费了,也说明僧多粥少,政治局委员也一样可能闲置。十七届这里,出于加强政协功能的目的,王刚、王乐泉即使都去二线岗位,也会有一个人去政协比较合适。王刚有对台经验,王乐泉有民族地区工作优势,谁去政协都可以。比较而言,王兆国并没有太多去处,最大可能仍是留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并主管群团工作。假如抛开传言,那么我个人认为王兆国留任现职、刘延东任国家副主席、王乐泉任人大副委员长兼管政法、王刚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分管对台是个还算不错的搭配。

关于政法口其他领导的去向,政府高层变动帖里说过不少了。现在看来,就是曹建明当选中央委员未曾提及。高院由专业法律人士出任较好,检察院则可以从政法或相关系统内提拔。两高负责人都应是中央委员,因而很久之前一带而过的张福森、许永跃、李金华等,应已被排除。最高检这里,王胜俊的胜面比刘京还是略高。王比刘年轻2岁,早8年成为副部级,早约3年成为正部级,更有资格获得提升。(还有一个隐讳的优势是王是安徽人。)白景富虽然成为副部级资格也很老,但迈进正部级门槛还只是3年前的事,加上新部长需要专业方面强的老部长辅佐,白可能就在同一位置上终老了。明年两会上,白、刘二人可望获得一届全国政协常委的安排。两人之后,常务副部长人选应该就是现任黑龙江省委政法委书记杨焕宁。目前50岁的中央候补委员杨焕宁96年便已是公安部党委委员、部长助理,这份资历无人能及。2004年黑龙江官场大地震时杨从部内调去主管政法,同时积累地方工作经验。他来担任常务副部长自然不会有异议。王胜俊调离后,陈冀平可能会顺接他的中央政法委秘书长职务;而陈的中央综治办主任的职务,或许会吸引杨焕宁回京,毕竟重新熟悉中央工作还是需要些时间的。当然,假如中央有要杨转行的意思那就另说。公安部现任几个副部长,年龄比杨大资格比杨低,反超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届时接替刘京的职位还是可能的。杨要重回部里,快些总是好的。另一种可能是借明年政府换届时机,白景富去顶王胜俊的空,杨自然可以顺势回京了。对培养了多年专业经验的杨来说,改行作其他实在是有亏。

杨如回京,黑省法检负责人南英或姜伟接其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的可能性要大于副省长王东华。王年龄太大,两届副省长到期后应会转去人大担任副主任。省委常委孙尧和赵克非当会出任副省长。黑龙江还会有变化,除了杨焕宁外,栗战书成为副省级将满15年,去何处转正是一个问题。黑省书记省长钱运录和张左己都够63岁,随时可能被替换。但栗战书如果准备坐地接班,还要有那么点耐心才行。不过好日子近了。

家园 精彩呀,看得过瘾

依我看,会有两个地方最想挖驴兄:中共中组部,美国中情局。

家园 新想法,关于书记处中的分管政法工作的领导

除之前的讨论【原创】中央书记处书记分工大局已定外,两会后又有新的想法。

两会前后,王乐泉仍坐镇新疆,相信是在奥运期间震慑破坏势力。但王乐泉下一步的去向,在奥运之后必将浮出台面。两会前后得知王的职务没有任何变动后的一个想法,就是猜想他奥运后可能会进入中央书记处,专司政法这个他最适合的角色。这样,本届中央书记处无人主持政法工作的疑问或许就容易得到解释了。

若真如此,则可视为王将在十八大后取代周永康的主要佐证。全国政法主管在就任前都有政法委副书记经历,这部分功课不可或缺。孟建柱非政治局、书记处领导成员,直接晋升政法委书记并成为政治局常委,说服力不够。

但人事上很难把话说死。孟建柱两会后显示已出任中央政法委副书记,5年后假如不能继续在政法战线上出力,现在的转行就意义不大。王乐泉如5年后任常委,那么孟建柱现在的位置就又该由王将来的接班人来坐,孟可能只得转去人大了。

应该说,若非奥运反恐因素,王乐泉也不会长留新疆。继十七大、两会后,“奥运后”可作第三大阶段,中央高层变化值得关注。除王乐泉外,同为有政治局委员身份的地方大员刘淇可能也会在特定时期有其他安排。奥运后的国家体育总局以及刘鹏本人的去留,也将成为看点。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为啥是这两个人分享利益?

说十六大是江和曾,十七大是胡和曾,曾到底凭啥跟前后两任Core分庭抗礼?

家园 看了老虎的文章

我就认为曾的资格要比这两位都要老,实际上是邓留下来的人,瞎猜,瞎猜。

家园 老虎是哪位啊?
家园 万里风中虎啊
家园 王孟分别作为胡曾提出的人选?

可不可以这么理解?另王十八大进常委年龄有没有问题?

家园 这种问题谁搞的清楚?

以前,曾都是被看作江的嫡系和总管这一身份的。但后来倒江声浪最盛的去年,曾据说已经被胡拉过去了,后来还传吴和李也被拉过去了。结果17大看来显然不是。

说曾江,曾胡分享,太夸张了点。但曾显露出的力量则不容小视。其地位也绝不是江的手下这样简单。这两人,两派,有一种盟友的意味在内。

曾可能是文革后第一批进掌中枢的太子党了,如果李鹏不算的话。

网上还有人发那什么“新四大家族”的贴子,不过有趣的是最后点到了邓。老兄可以去看看,不过也就是随便写了一点,也难分真假。

有很多“左派”的人(其实就是倒江派,因为他们对胡那是五体投地地支持的)对那些津津乐道,可最后那个邓,他们是完全不敢也不愿谈的。

至于书记处,确实如驴兄所说,12大的时候更多的是种整合和锻炼的功能。但之后,执行机构的色彩逐渐明显,权力日渐增大。到了16大后,看似离决策层远了,不过其“执行”的功能更突出了,并非如豹兄所说分量减轻,其实权不减反增。当然,限制并不是没有,书记处的功能基本限制在了党内和强力部门。由于温不在书记处了,书记处本身将不再对国务院有什么影响能力,这样也利于执行层面的行政和党务逐步分离。而书记处中军方成员的地位下降,也要联系到军方整体在高层中地位的问题,不能简单地认为书记处的地位低了。

家园 谢谢
家园 台下的事情很难看得明白说得清楚

周永康本届接管政法是5年前即已安排好的定数。而除周之外,目前十七届政治局尤其是书记处内无人分管政法,这是推翻先例的。从王孟各自背景出身来说,他们各自得到支持是很可能的。如果也用一下阴谋论看法,可以导出几个可能的解释:政法一系始终与团派绝缘,与政法工作最接近的王以奥运因素留在原地;但各让一步,孟也因此未能进入政治局和书记处。但将来周的接班人,却仍不易判断花落谁家。

另外,其他一个帖子里,我说过,以68岁为离任一线年龄界限,则王乐泉进退在两可之间。他生于1944年12月。因此将来十八大若在他满68岁之前举行,则升任政治局常委也就有了理由,虽然比较牵强。

家园 曾本来就是

邓制定的辅佐胡的人选。当初92年老邓为了防止自己百年之后被人反复辟,就是制定的“以胡制江,以曾制胡”。和美国佬的政策“以台制中,以独制台”颇为类似。不过人算不如天算,他也没有想到曾的实力和水平这么强,差点就联江倒胡了。不过,历史没有假设。呵呵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