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青蒿素抗疟小记1 -- Silvia

共:💬78 🌺32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愿闻其详

O这个还是吃亏了 花 1 王二狗 2007-11-20 16:07:17

国内药厂和国外开始合作的时候,国内一方面是穷,另一方面知识产权意识淡薄,白白让外国人占了便宜。这个是教训。

这个过程究竟是怎么回事? 可不可以详细讲一讲? 多谢!

家园 1994年,瑞士诺华的前身,

基本的事情很简单,1994年,瑞士诺华的前身,Ciba-Geigy从中国相关单位手里花了600万(?不是太确定这个数字,不过反正是几百万)美元,买了复方蒿甲醚的制造销售权,这个药品是蒿甲醚和苯芴醇的复方药。按照协定,诺华将每年销售额的4%交给中方。

当然这个数字在中国药厂和科研机构看,就算是现在,在中国也的确是个大数。可是如果按西方标准看,还是把金子卖了个铜价钱。

当时出售的这个复方药,和单纯的蒿甲醚相比,多了一个苯芴醇,这也是中国独立开发的一种抗疟药,把它和蒿甲醚做成复方药,就大大降低了疟原虫对两个药同时产生抗药性的可能。这个道理很简单,一个生物的抗药性,也就是它的某些个体携带的低出现几率的突变,规避了药品的靶标。如果规避一个药的几率是万分之一,那么同时规避两种不同原理的药的几率,就是亿分之一。复方蒿甲醚就是结合了蒿甲醚和苯芴醇两种特效药,出现抗药性的可能是非常小的,如果这也被禁止,那基本上就没有药可以用了。

去年,世卫提出,由于单方蒿甲醚存在的抗药性危险,将限制在非洲销售单方蒿甲醚。所以实际上,复方蒿甲醚是现在唯一可以在非洲销售的蒿甲醚制剂,也是目前最有效的抗疟药,国际市场广阔,也符合政治导向——世卫要在本世纪内消灭疟疾,非洲受疟疾困扰的人口数量巨大,是疟疾的重灾区,今年有一期美国国家地理,封面是一只蚊子,就是专门讲非洲疟疾的事。非洲虽然穷,可是用于解决非洲疟疾疾患所需的药物,一定会有国际援助来买单,这个市场勿庸置疑是巨大的。复方蒿甲醚,从目前的情况看,简直就是一座金山,比治爱滋的药物市场前景要好得多。无论是诺华当时支付的600万美元,还是每年4%的销售额,跟已经实现的或者将要实现的利润比,简直是九牛一毛。而根据中国的复方蒿甲醚专利持有人和诺华的协定,所有的复方蒿甲醚的销售都是要通过瑞士诺华公司进行的。

中国国内目前有大规模生产蒿甲醚原药的能力,也有生产苯芴醇的能力,可是把它们做成复方药,在国际上销售,一方面违反了了诺华和国内单位的协定,侵犯了他们拥有的国际专利权,另一方面,国内药厂至今也仍然没有自己的国际销售渠道,还是处在打工仔的地位。关于这,最近还刚刚出了一件事:国内今年热炒蒿甲醚,结果各地的青蒿种植和蒿甲醚生产项目纷纷上马,临了却发现,瑞士诺华是唯一的上家,包括昆明制药也只是给人家提供蒿甲醚原药而已。现在诺华根本没有那么大的胃口吞进中国本土的生产能力,结果一个中国特色的药品,现在又被自己折腾成了买方市场——好像给人打工很过瘾似的。

具体说94年的协定,应该看到,80-90年代,中国开放不久,对国际的情况不很了解,做药赚大钱这个概念,还要等95年左右陈某回国来大力宣传。国内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情况和国外也有很大差距,跟诺华的那笔买卖按当时具体情况说,向外寻求发展的思路和决策还是很正确的,收益按国内标准来说也算不错的。只是受到时代的制约,仍旧卖得有点贱了。就像当初比尔盖茨给IBM打的第一份工,好像也是卖了600万美元。当时小盖茨还挺高兴,过了几年明白过来了,还是卖贱了,呵呵。

在西方开发一种药物,药厂投入几千万美元,进入到二期临床还没出现问题,投资方就得得乐得合不拢嘴。而这个新药还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或者被FDA枪毙,或者进入市场不久就发现有没有预料到的毒副作用,不得不撤回。我记得前些时就有一个新药,好像是治心脏病的,投放市场没几天就给撤回了,还惹了一堆的赔偿官司。

西方药品价格高,跟药厂极其高昂的研发支出是有直接联系的。药厂在研发上的花费,不仅包括支撑它们自己的研发部门,也有和科研单位合作的支出。在生物系,大家都知道,只要搭上了药厂这个粗腿,就能抖起来了。不幸的是,科研单位和药厂的合作往往是各取所需,同床异梦。比如我知道的,我们这块儿跟药厂合作的项目,就从来没出过什么能进临床的东西。但是药厂还是很贱的去拥抱科研单位,因为他们知道,撒这么多钱里面,只要有一个变成了真的药品,他们就捧上金饭碗了。

国内制药企业跟国外比,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不说,国内新药研制的成本就要比国外低无数倍。我看到过一个报告文学,据说复方蒿甲醚(专指复方药)开发初,研究所去找昆明制药谈合作,要30万经费,结果药厂还觉得冒了很大风险,老大不愿意的。现在怎么样,成了国内蒿甲醚的老大,除了原药销售收入,还可以拿专利提成。30万人民币出了一个特效药,这在西方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可是看现在的状况,多数国内药厂还是喜欢走老路吃现成饭,研发水平低,缺乏自己的国际销售渠道,有兴奋点的时候又喜欢一窝蜂,今年的蒿甲醚事件就是这些问题的好例子。这可不像与时俱进的样子。

关键词(Tags): #复方蒿甲醚(当生)#蒿甲醚(当生)#苯芴醇(当生)#瑞士诺华(当生)#Ciba-Geigy(当生)通宝推:迷途笨狼,年青是福,
家园 纯粹是这帮中国药厂自己把自己的路堵死了

产业深度不够,只能提供原药,又不去想办法挤国际市场,现在又开始争当原料供应商,当打工仔是自己找的。

家园 不光这些药厂
家园 那这个其实是很典型的biopiracy。

谢谢。

那这个其实是很典型的biopiracy。西方一贯在第三世界国家搞这一套,批判多了去了――比如印度的Vandana Shiva, 出名原因之一就是大力批评西方在印度的 biopiracy。 这样的批评尽管还不能把西方廉价弄去的专利拿回来,但至少打掉了他们的道德优越感。西方药厂在艾滋病鸡尾酒疗法药物的专利让了一些步,民间对它们biopiracy批评造成的压力也是原因之一。

反而中国的精英们,一心一意接轨,吃了洋人的亏屁都不敢放一个,在知识产权上一再被西方抓小辫子。其实,pirate 一下好来坞烂片的危害,比起诺华通过 biopirate 垄断蒿甲醚人为造成供不应求,哪一个危害更大?

通宝推:林风清逸,
家园 同感一下

当年刚出国,有一次和教授聊天就突然说了句青蒿素.当时英语不好,没听懂, 教授重复了一次,才明白是说中文青蒿素.心里小小的自豪了一下.

家园 盗版碟片和药品专利,这是两个事情吧?

不能因为别人的不道德而自己也不道德.

我是觉得国内的知识产权保护太过分了,中国是制造业大国,需要劳动密集产业来吸收巨大的劳动力,不可避免地要是用别人的专利.

等到我们发达了,不久也可以抓西方的小辫子了?

家园 你不保护,就拿不到好东西,损失更大

很多好的技术,就是因为到了中国就会被偷被仿造,而不愿意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在这方面已经吃了很多亏。

再不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只能在相关领域更加落后。

中国要实现产业转型,走技术路线,就必须开始重视知识产权问题。不重视支持产权,最受打击的是本土的技术。外国的技术大不了放弃中国市场,本土的技术可是需要本土市场进行培育的。

现在中国支持产权保护不是过分,而是根本就不足。

家园 他门不来就买,买不了就偷

以上论调选自---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国际经济研究所华民教授的一次演讲。

宝钢开始上COREX,村长怎么看?链接出处

家园 你以为这么好偷呀?

都这么好偷中国科技水平早就世界一流了。

中国很多领域落后的可不是二三十年,而是五六十年。

说句丧气话,国内偷技术的水平比日本人差远了。很多东西连偷都不会偷。

家园 社会主义国家嘛!都是公有制,偷什么偷?

我倒是觉得现在大学里面的科技情报专业因该教授如何进行情报的获取和分析的课程。

007已经过时了,现在是需要动脑筋来偷技术的年代了。

家园 纪念下河得到的第二枚通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National Geographic 对此有过一个深度报道

National Geographic中文版的第一期就用这个做的封面故事。楼主可以借鉴一下,挺有深度的。

家园 不是把,我都三枚通宝勒
家园 请给个链接, 先谢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