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气话】胡温能力很有限 -- 同人于野
而且朱对于卖那些国企,扶植那些国企,万里空中虎有过大论,这里就不重复了。至于地方财政为什么吃紧?最大的关键我看不是来源紧张,而是挥霍无度。至于为什么会出现开支迅速上升的情况,这才是值得考虑的。
赤字不赤字要看效果,朱的时代通过财政手段进行大规模基础建设投资,的确拉动了经济的增长。跟布什,克林顿有什么关系。诡辩战胜不了事实
银行改革中,朱镕基引进的所谓战略投资者,也已经成为了笑话
证券市场上,朱镕基要求所有上市公司交给当时的五大会计公司审计,理由是人家更加公正,不会造假,结果安然事件直接就是一个耳光!
厉以宁的靓女先嫁理论,众多所谓行业龙头被人家买断,估计你也是选择性失明
做事要有團隊,有power才行。
以現在局面之復雜,能維持基本穩定已經很艱難了。
不是忍字可以簡單概括的。
一味讲好话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至于银行改革,我所知道的情况是这样的,以建行为例,开始计划引入的投资者是国内的,如宝钢等国内大型企业。结果这些国内大型企业嫌出价太高,纷纷拒绝。然后才到国际上广泛招标,结果开始也是到处碰壁,美国银行胆子大,赌了一把,最后证明赌对了。至于现在流行的版本,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确实值得思考。
是你说的前任栽树,我说栽的大规模赤字
你又说这是什么积极财政,敢情这些赤字都是可以不管的了
然后你改口说要看效果,效果是什么?
是国企变卖,工人下岗,大量资金涌入股市
朱98年正式执政,GDP增长率只有在03年达到了10%
而胡温,直到07年都是两位数
97,98是什么环境你也不看看。
对了,今年也举债不少呢,上来就4万亿,你怎么说?政府赤字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居然成了罪证了。
前面的话,算是我白讲了
温的智囊就是那一路下来的
怎么可能动刀子呢?
至于你讲的那些引进宝钢之类的战略投资者,估计是江湖传言居多
当时银行改革的目的,就是改成美国式银行,怎么还会真心找宝钢?
国家一纸命令就可以实现的事情,还用得着那么折腾?
差距很大的条件下对比没有意义。朱一开始执政对比就遇到东南亚经济危机,现在温也遇到了经济危机,确实可以由此好好比较一下了。
朱当了五年,留下的赤字,是温填平的
从去年就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比97年厉害多了
今年肯定要赤字,可那也是今年一年
是战术动作
而不是战略行为
一上来就是非典,外贸出口受到严重打击
比比皆是,你最好不要信口开河。
2004 赤字3098亿元
2005 赤字3197.68亿元
2006 比2005减少1.08亿元
2007 2000亿
2008 1110亿
2009 预计 9600亿
每年都有赤字,好不好
就总体而言,那时的外部经济形势是很好的。我受过还算正规的经济学教育,文宣材料对我没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