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气话】胡温能力很有限 -- 同人于野
朱当政的时候,房产改革的方向是商品房与报障性住房并举的。到了2003,温当政改成了以商品房为主。
而且,最大的问题是现在利益集团利用房地产绑架了国家政策,而温却毫无对策,这是关键。
真的是并举吗?
大规模修经济适用房是什么时候?还是温当政的时候
朱镕基当总理的时候,京沪的房价就开始上涨了,只能说当时的利益集团还在成长之中
至于温执政后,已经是积重难返,而且也和地方政府形成了利益共同体
前面就说了,温的智囊就是赵、朱一线下来的
想在不损害利益集团的前提条件下,改善民生
的确是高难度的技术活啊
98年换届,就是陈至立的教育部长了
知道了。不知道河里有没有这样的专家。
至于说房价,举个例子来说,北京华清嘉园2002年4000,2008年24000上下,6年4倍啊,这正常吗?是谁在执政呢?
至于说积重难返,当年国企改革的时候也是积重难返呢,不也改革了嘛。当年军队走私不也是积重难返嘛,该停就停了。温在执政过程中,有不止一次机会可以控制房价,没做就是了。
按照wolfgan的建议,请高人把对比做出来
至于朱的国企改革,你认为是成功了吗?
解决军队做生意(不是走私),是江的功劳,好不好
从1998年至2002年,国家财政从当年赤字958.01亿元、亏损3310.93亿元,直到2002年赤字3096.87亿元、亏损5929亿元;当年赤字已从相当于总收入的五分之一升高到三分之一,当年亏损相当于总收入则分别是五分之三和二分之一!
根本就是左右互博。
不可能有亏损。
至于保障性住房的问题,回龙观社区大量的房子是在2002-2003年上市,早在2000年就开始规划了,这些想查都很容易。
国企改革问题嘛,只能说思路正确,手段粗暴。大家诟病的是没有顾及下岗职工的利益,改革是必要的,国企困境从80年代末就开始了,到了90年代中期,积重难返了,一方面大量国企不盈利,靠贷款生存。一方面,银行大量的坏账。最后,朱选择了保住银行,放弃一些亏损的国企。话说回来,你看赚钱的国企朱卖过吗?
走私问题,万里风中虎的文章中多处提到,请认真拜读。
地方财政的来源是什么?
一是税收,好企业,比如高科技、外资企业要享受税收优惠,差企业收不到钱,还不用说一大批偷税漏税的
二是卖国企,可是早几年,能卖的都卖了
三是卖地,这个才是真正可控的!
2000年经济起飞的要素之一,您老多学点吧。
至于走私问题,是从属于做生意问题之下的
国企的窘境,很大程度上是那些智囊的政策造成的,从赵紫阳那时就开始了
多的也不说了,说下去如同黄河之水滔滔不绝
居然还清了美国的巨额债务
什么是积极的财政政策?
是不是等同于负债经营吗?
这些债务就是你说的给后人乘凉的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