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对《窃明》中“袁崇焕是汉奸”情节的看法 -- 萨苏

共:💬214 🌺18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老萨
家园 他是学数学的

现在也是IT.

兄弟
家园 萨大还是不要再坚持反间计这个子虚乌有的说法吧!

反间计之说是袁死后一百多年才冒出来的,跟杞梁妻变孟姜女一样是个历史的大玩笑啊!

国府在大陆的最后几年行的可是特务政治,可是潘汉年当年就是被国府把他与日伪暗通的事情先晒出来,中央不信解放后发现是真的……

家园 子承父业啊
家园 我的看法没有否认反间计而已

推断反间计存在和认为它不存在,都是根据相同的史料,而且逻辑上都说得通。

您先冠以“子虚乌有”不太好,这事情谁定论了可以如此权威?兄弟对此的逻辑分析在下面有。

听到不同的看法紧张似不必要,这不是很值得紧张的事情,我们如果平和地看待另一种观点,可能从对方那里得到自己希望的东西,这被战胜对方甚至说服对方更有意义。关于反间计的逻辑,因为写过了,我就不再重复,有兴趣您可以往下查查。关于特务问题,您也还是和我的理解不同而已。我所说的特务政治,是在特殊历史时期不经过正常的法律程序对案件的处理。这样的结果,一个是特务权利的膨胀,另一个就是君王或者上级期望的审问结果,永远可以得到100%或者120%满意的东西。

家园 但问题是明朝审判袁的时候并没有用反间计这个证据

而且,老萨你相信这个评书一样的情节吗?一个太监,被俘,关在敌人主营,敌人用汉语而不是满洲话谈机密,被这位听到,然后神勇的跑掉。明朝官员本来普遍对太监就没好感,谁会相信他的话?

而且老萨你暗指审判袁的证据可能是特务们捏造的,但明朝公布的老袁的罪证根本没有全靠口供的东西啊,基本都是事实:其中斩帅,市米是毫无疑问的,特别是第二条,当初老袁是顶着压力争取到的,并拍着胸脯说出事他负责,老袁的一贯风格,呵呵。而在通州防守不利,调遣部队失算,让满洲人跑到北京城下基本也是事实吧?(当初老袁刚回来防守时还吹过牛,一定不会让敌人窜进来,他这个吹牛的毛病放现在就是进政治局的基本素质,可惜当时是战争,满洲人不配合他,人家不是吓大的)。其他的俺也懒得说了,反正都不是些死无对证,要靠打出口供来证明的。

客观的说,明朝那份判决书比国党大多数内奸,叛徒,特务的判决书都更公信

家园 不要问我相信什么

但我可以怀疑这个,您可以说您不相信或者您认为什么东西荒谬,但是您有您的理由,别人有别人的理由罢了。袁崇焕“好为大言”为什么呢?我们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反正我猜您认为这是个品质问题,为了进政治局 :)。当然我们可以辩论,不过我不觉得是个好主意。因为对方都已经有定论了,还要推翻人家,这种事情老萨觉得作来比较累而且完全没有好处(这种辩论几十年来几千回了,不会多这一回就有什么进步的,至少我相信这一点。)。这段审判如果仔细挖可就谈得深了,我手头没有资料,使我没法和您细谈,也是一个原因,并非纯然犯懒。

家园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力

“反间计”一说是不是子虚乌有网上讨论也很多了,这正是我们的分歧所在,实际上我们心目中的袁形象本来就差得很远,在我眼中袁的历史地位很低,不管他还在不在辽西督师的位置上后金也是把京亟之地当了后花园,想来就来想抢就抢,看不出他的消极防御战略能够对局势有何改变,让他在那个位置上呆着对后金毫无威胁。而你们认为他是国之干城,在其位一日后金一日无法入中原,所以不得不用“反间计”。

究竟哪一个是小说家言,留给专家们打嘴仗吧。

家园 您别生气呀。推论也有推论的作用

您说

袁的方略也是直接继承自熊廷弼和孙承宗

这个貌似不包括与满人和谈、感化吧,貌似袁大人在这方面是有著作权(笑)

东江蒙古和朝鲜的结果,是不是袁造成的,并没有直接证据。

历史不能倒退,小不当然也没本事预料袁大人不杀毛文龙江东军诸将会不会反,明朝救朝鲜是不是就能救的下来。只是您要一定说这些事情都是独立存在,完全没有相关关系是不是也有些牵强呢。

我不认为袁大人是“通敌”,至于说是满人的奸细就更可笑了。我相信袁崇焕当年留在宁远面对后金的时候,是抱着以死报国的勇气的。

不过看他的行为结果来说,放下“五年平辽”的大话,拿着政府预算的大头,却被满人打到了北京。这起码是办事不力或者渎职吧?

窃明里说袁是“奸佞”,我觉得是有偏颇的。我说了别人是怎么想的我们谁都猜不出来,或者说谁猜出来的都不算。只是窃明毕竟是小说,不是论文,有立场并非什么不得了的大事。倒不应该因此而去批判。一片穿越小说,若一定要从史学论文的角度去看,我认为责任不在作者而在读者。

昨天听萨大一席话很是有启发。作为一个普通人,对于事情有自己的判断是必然的事情。只是用有些没有十足根据的判断去贴标签或是去影响别人,这就不对了。这也是我昨天错误的地方。

把话说回来,是否说一个推论没有足够的证据就可以说没有这种可能性,倒也不然吧。推论的作用就是找出事情的可能性。也就是所谓的“大胆假设”,接下来的求证则需要足够的证据和判断。现在关于袁的种种,事实上还没有定论,也就是说还没有一个推论被证明。这也是为什么有这么多争议的原因。只是在这个证明的结果没有出来前,没有根据的排除任一个推论也都是不足取的不是么?

强烈的情感么……(笑)也许昨天有点儿吧,既然被您骂了,以后会注意的

家园 说得精辟

即使是当代的事,能完全弄明白都是难事

何况是本身就靠着他人的著作来研究的历史。

每个人写东西都难免代入自己的主观意念。

读史容易懂史难。。。。

家园 我希望您不要说我们你们

说咱们吧。

又不是敌我矛盾 :)

很多问题都可以探讨的,我的意思,一个兄弟再去多读写书,以免误解,也许您说的更有道理呢。另一个呢,等咱们都清静的时候,来谈,可好?

家园 老酒,咱自己心里有杆称,你也要相信大多数人和时间

老袁岂是他们想抹黑就抹黑的。

中国历来不缺叛徒,也不缺骂将,缺的就是干事的人。

为干事的人叫好。

家园 除了任用亲信还有一个,知道自己能力不及就不要那么大权独揽

整个大宋的防务都由他负责,合适么?内政干练就管管运输和城防建设不好么?

袁至少干的是跟自己能力相合的事情和职位,他的权力不但不大,我看还不够。

家园 彭上书的时候四川的灾难已经开始一年多了

58年就开始死人了。

家园 要是贾似道不揽权那他还算什么权臣?岂不成了千古名相了?

至于袁崇焕,如果还嫌他的权力不够大的话..........那本书叫做《回到明朝当王爷》

家园 刚才想起来的一个问题咱们再讨论下,关于特务政治。

白天我就觉得有哪里不对味儿,后来想起来了自宋以后没有特务活动的皇朝几乎是不存在的,老萨说明朝皇帝搞特务政治我起先不察翻了下书,结果是清朝的特务政治犹胜明朝,典型的就是文字狱特别是以乾隆年间为甚,一直到了近代,老舍先生在《茶馆》里那位说了句“大清国要完”就丢了铁杆庄稼的旗人是不是特务政治的牺牲品。对乾隆这样一个大肆禁毁篡改典籍的皇帝,经过他授意炮制出来的文献避讳夸大处屡见不鲜,可信度值得怀疑。

比如就说《明史·袁崇焕传》《明史·列传第一百四十七》中这句“我大清举兵,所向无不摧破,诸将罔敢议战守。议战守,自崇焕始。”一句话就把前人熊廷弼两次击退后金军攻势的胜利坚守辽东的主张(廷弼身长七尺……自按辽即持守边议,至是主守御益坚。),东江军收复失地后每城必坚守最后与城偕亡的英雄和悲壮(比如张盘的两次旅顺保卫战),统统用曲笔绕过去了,如果说张廷玉版《明史》是秉笔直书的正史恐怕他自己都会灵魂不安。

我的观点是袁崇焕的事绩单凭伪《明史》不足信,拔高处颇多,要准确判断他究竟是大贤还是大奸实在为难,也许正应了白诗所云:若是当时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

刀笔可以杀人也可以给人化妆,这里就是书评区几个人的恶搞,我比较欣赏替慈禧粉饰的那位

外链出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