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讨论】由一个故事想到的:制造业大国的后果和粮食问题 -- earthcolor
以前有一个大国的首领,下令全国要穿丝绸的衣服,同时下令要多种庄稼,少种树。这个措施实施后,丝绸的需求大量增加,而树木没有增加。这样,树少,桑树肯定少,养的蚕少,自己生产的丝绸很少,市场上丝绸的价格大涨。邻国看到养蚕有利可图,纷纷养蚕,产丝绸,赚了大钱。赚了钱,扩大养蚕规模,庄稼不种了,全部的土地用来种桑树,养蚕,产丝绸。赚了钱,可以买来粮食。邻国过上了富裕的生活。若干以后,邻国已经没有可耕之地,全部用来种桑树。
这时,某大国的首领下令,全国只需穿棉衣,不许穿丝绸,同时下令粮食绝对不能贸易。
邻国因为没有粮食,从此没有出现在新闻中(不知道还存在不?没有人用一枪一炮,可死的人呢?唉!)
现在感觉,制造业大国,就像种桑树的邻国一样,是被别人培育、引导出来的。开始时,经济发展了,人民富裕了。可是,维持一个国家的正常发展的基本条件,控制在别人手里。现实中的资源,粮食,都是例子。
关键的问题是控制权之争:谁可以改变政策,决定市场的需求。这是关系生死的大问题。也许已经到了要解决的时候。
现在提倡生物能源,粮食用来造机器用的能源。美国、巴西和澳大利亚是产粮大国。他们没有问题。
可是对一些粮食不是那么富裕的国家,问题就严重了。
现在,虽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丝绸换棉衣,不许粮食贸易”,但相应的措施是有的。感觉已经到了大国首领改变政策的时候了。
不过,并非所有的邻国都没有讨价还价的本钱。结果如何,取决于实力(硬实力+软实力)。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猪是被养肥的。肥了的猪是要被杀掉的。国家好像也如此。
就看刀子在谁的手里了。
管仲指导的齐国对周边某国的经济战。
但是这种东西在现代社会要运用,受到的局限太多了。
局限一:涉及的商品必须是必需品,不能缺少,也无法替代。
局限二:必须独占商品供应者地位,或者联合其他供应国一起干。
局限三:商品数量必须很大,无法通过走私予以满足。
局限四:对方必须比较弱小,没有有效的报复措施。
局限五:必须确保对方国民相信,是本国政府而不是制裁国政府造成了问题。
同时满足五条的可能几乎没有,所以这种手段只能起到威胁和制裁的作用,要想把对手一下搞定,很困难。
前几年有一些乱,使用粮食原料的生物能源,其实就是玉米酒精有了一些。前几天刚刚调整产业政策。
国家还是看得到这个问题的。
现在的经济关系已经不是这样简单的故事可以比喻的了。
1。粮食是必需品,不能缺少,也无法替代。
2。美国的粮食出口,占全世界粮食出口的35%。世界只有三个粮食净出口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3。商品数目很大
4。有很多需要粮食的国家比较弱小。
5。新闻的控制在西方手里,可以由到对方国民相信是本国政府的问题。
经常有人说封锁台湾,不战而胜之类。实际上,中国怕不怕封锁?
中国目前的经济对资源,市场的依赖有多严重?
我们做一个假设。如果我们封锁或者攻打台湾。然后敌对国家利用传媒
挑动国民抵制中国货,既而展开对中国的经济封锁,
此时的中国已经不是20年前了。封锁的后果是什么?
大批工厂倒闭,机器停止运转,工人失业,这些都是容易想见的。
要知道,此时工人的失业已经不是过去,大批农民已经失去土地成了农民工。
此外,就算封锁几年。我们原来的市场很可能已经被人拿走,我们的机器可能已经陈旧。
当然,敌国百姓买不到便宜货了,但是,该国会通过传媒的影响力让国民牺牲个人福利维护所谓的正义。
遏制本国绝对是欧美日的既定目标,而我们目前经济模式的脆弱性难道不该引起重视?
中国怕被封锁,全世界都怕中国被封锁。
西方国家如果认为封锁中国有效,早就这么做了。它们现在是冀望中国国内乱,它们可以趁火打劫。
中国现在一年的进出口贸易总额是多少?1万4,5千亿美元.中国不只有巨大的出口,还有同样天量的进口.
如果全面封锁中国,后果只有一个---大家一起完蛋.绝对不是敌国只有老百姓吃亏,他们的"知识经济"的出口完蛋了,"知识经济"还能有多好?
在废墟上重建世界.中国只要粮食可以自给,就不会跨----可不比某些靠"知识经济"谋生的大国.
试问我国进口了多少知识经济的产品。如果真如您所说是天量的话,中国巨大的贸易顺差从何而来?
不要忘了每年中国要买多少电脑,其中有多少利润流到米国去了,也不要忘了每年中国要付多少专利费.小楼有帖子,自己翻去.光电子元件业,一年的逆差是900亿!都养活谁了???
你自己才坐在井底,还根本不愿意睁开眼睛.
本文楼主长篇大论一套,我接着搂住的意思写了几句,您上来没头没脑的就一句杞人忧天。
可给出的论证一点点。如果您真的存心讨论问题,为了对得起您这句杞人忧天也得多提供
一点信息吧。就这么几行字就论证这么一个还算大的问题,我们这里有句成语形容这种
情况叫井底之蛙,其实不是贬义词,就是说明一种情况。就是为了尊重别人,
在抛出一个贬损人的定语之前,一定要把理据想得充分些,写得充分些,否则,三言两语
容易露怯,也容易让人觉得修养不够,被说成井底之蛙。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你虽然肯动脑筋想问题,但不得不说你的经济学知识实在不敢恭维。你的帖子放在别的论坛可能会是质量比较高的,但在西西河,只能博人一笑了。总之,谦虚一点没坏处。
讲明一个道理,只需要几句话几个数字就够了.自己看不出,或者不愿意看,一门心思就叨咕自己的想法,绝对不看事实,那么说多少字又有什么用呢?
有句老话,夏虫不可以语冰.相对而言,井底之蛙真不是贬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