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一位理想主义者的理想 -- 淡淡微风

共:💬43 🌺3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我不过仿效这里的部份讨论而已,游离在主观客观之间

只取决于是否有助于支撑自己的看法。

:)至于想说明什么,恩,一开始只是来回答那个心目中的美好世界而已,真没企图说明什么了。

后来看到矿难一类,多嘴了一下。想来是主帖里的那大段佛经和佛家不只是解释还有处理办法什么的有点刺眼,对个人而言。

况且,原本每个人感受的世界就是不一样的,哪怕世界是现实的物理存在的。想来即便真正的唯物主义者也是不会否认这点的。

最后想起,偷换概念这样一类的辩术,貌似佛门中人最喜欢的了。

家园 嗯.....还是感觉不太对劲.

假如说她已具传统美德,却对人描绘自己如何美貌,未免有色诱之嫌.佛若宣扬极乐之境如何金堆玉砌,是不是利诱呀

我只期望宗教能让我平静超然一些.哪怕是蒙蔽呢.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家园 改变自己是改变环境的首要条件

心态不变,什么变了都是换汤而已。

个人看法啊。

家园 呵呵世界观人生观变了,心态自然就变了:)
家园 呵呵吾道一以贯之,先生不要抬杠:)

所谓真实,应该是大家都认可的世界,这叫“客观”。

家园 呵呵还记得鲁迅同志评红楼那句话么?

“道学家见其淫,才子见其缠绵,革命家见其排满,流言家见其宫闱秘史。然非慧眼巨识,殊难解其真味”。

漂亮不妨碍美德,美德也不妨碍漂亮,秀外慧中,相得益彰,有什么不好呢:)

平静超然不是宗教能给你的,而是你自己给自己的。蒙蔽的一时,不能蒙蔽一世。只有清净慧眼,才能看清楚世界人生的真相,然后一一实践证实,才能真正平静超然:)

家园 还是没有说服我

窃以为宗教应该做精神方面的引导。宣扬物质上的虚华总落了下乘。

我们这儿有个弘法寺。他家香火鼎盛啊,每年初一得劳动大批警察同志去封路维持秩序。我对弘法寺是尊重的,因为人家不但不收费,进门还赠三支香佛堂各处摆有很多经书,免费赠送。我往家里搬了不少,还不和别的书摆一块,恭恭敬敬干干净净地放在佛龛下的小柜子里可洗洗手取来读时却难免要心生不然,特别读到某人因信而得官得禄得子得长生时。总感觉落了俗。前些日子得了一位小师傅的名片,犯淘气时老想打电话去问诘问诘,最后还是算了。怕万一小师傅和我一样迷糊,不但无益,反而唐突了佛法

当年父亲去世时我很难承受,愿意相信另有一个世界,希望我的想念我的追悔冥冥中他能感知,希望他能以另一种方式和我同在。现在也让我停留在这个层面好了,莫要深究,莫要深究

家园 此时却又明白了

各人需求不同.喜物者,许以金马玉堂,惘心者,期以明镜菩提 .反正要得偿所愿,就得克己悯人,慈悲为怀.怀着不同的目的,遵循相同的行为规范.若每个人都能这样,且不管他死后是不是真有天堂,现实的世界至少会和谐点儿.也算是因人施教.

据说佛经瀚如烟海。除了路人皆知的普及版,还有别的什么说道么?我看西游记的时候就常常犯嘀咕,大帅哥辛辛苦苦取来的真经到底是什么呢?

家园 我也曾经有过一个理想

既然世界上有那么多不公平,那么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杀死所有人,这样大家无论如何都公平了,至少从人类的认知角度来看都公平了。无论是多么美好的政治制度,都无法抵消人类乃至所有物种自诞生而来借着“多样性”的名字而带给个体的痛苦。

说正经的,

不过,不管怎么说,不管什么原因,这样做大约都是太在乎自己了,如果一个人能把自己想的不那么重要,多想着为别人做些什么,应该会好些的吧。

我也是这么想的,如果我们仅仅重视自我,拼命往自己里头看,大概看到的只有自己的恐惧,看得越多,就越想保护自己。然而如果我们愿意向外看的话,也许世界就没有那么恐惧了。

家园 呵呵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佛经就是课堂笔记,不同的学生来了,就讲不同程度的课:)大学生来了,讲小学生的内容,他不满意,小学生来了,讲大学生的课,他听不懂:)

佛经确实太多,若要一言以蔽之,还要人每个人都明白,真是难了点儿:)这么说吧,那里有人生观,世界观,故事集,身心锻炼教科书,宇宙风光游记,各色人物传记,辩论集等等,包罗万象:)

呵呵唐僧到底取来了什么?去看看“大唐西域记”和“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就知道了:)——或者说,他就是去找我们的真心去了,找没找到呢?我也不知道,在西游记里,他取回的是“无字真经”:)

家园 呵呵您这个理想确实够牛的:)

不过,杀人和被杀的,还是不公平啊:)

不公平是现实,所以才那么多人费那么多力希望公平啊:)

从心理上说,痛苦来源于对自我的认知,所以佛家第一个问题,就是探讨“无我”。

家园 呵呵,老兄所言甚是。

改变自己(心)不光能改变周围的人事环境,连物质环境也连带转了。佛家所谓“依报随着正报转”嘛。颜兄道家中人,与佛家见解却是如出一辙。不论“儒”、“释”、“道”,归根结底,修证的手段和结果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同啊。

引一段“论语”中的话: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引一段“道德经”中的话:

圣人常无心 以百姓心为心

善者 吾善之 不善者 吾亦善之 德善

信者 吾信之 不信者 吾亦信之 德信

圣人在天下 歙歙焉 为天下浑其心 百姓皆注其耳目 圣人皆孩之

呵呵,跟大乘经典里面讲的道理不是完全一样的么。

南无阿弥陀佛!

家园 您不得不承认

其实仅仅是开个玩笑……

不过,开玩笑就开到第。干净了的确是目前为止可以找到的最公平的方法,如果A处于比较痛苦的位置,那么他应该感谢自己得到了安息,如果A处于比较有利的位置,那么他既然已经有利过了,也就扯平了。当然这一定违背A的意愿,无论他是痛苦还是有利,然而最终一定最大限度扯平了。扯平并不在乎是从100到0还是从100000到0还是从负无穷大到0,仅仅在于大家最后都平等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