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Sony的DSLR能成大气候吗? -- 晨枫
Minolta倒下时,很多人为之唏嘘。确实,Minolta一直别有一功,值得尊敬。不说别的,自动对焦就是Minolta 7000最先开始的。那时Canon和Nikon还在吃AE-1和FM的老本呢。Sony把Minolta买下后,很多人对Sony的财力和电子技术实力与Minolta的相机技术相结合抱很大希望,认定Canon和Nikon的对头来了。几年下来,Sony推出了A100和A700,虽然成败还远没有定论,但苗头已经出来了。
Sony的A100是入门级DSLR,凭良心说,物美价廉,尤其在现在从标价上降下来之后。机内自带的稳像使所有镜头都具有稳像功能,而不是像Canon和Nikon那样只有专用镜头才有稳像功能。Sony巨大的销售网络和技术服务网络也是A100的售后服务有了保障,实际上比Canon和Nikon还要方便。但是,A100有点雷声大雨点小,两年下来,没有在DSLR的市场上砸出多少坑来。我手里没有数据,但感觉上好像在销售量和市场占有率上并不比Pentax K100系列更成功,和Canon 300D/350D/400D和Nikon D40/50/70/80的差距更远,还是徘徊在主流市场的周边,或者说是对系统升级没有期望的“永久性”入门级市场利。
Sony心有不甘,又推出A700。这是比A100更高级的面向高级业余和初级专业市场的中高级DSLR,和Canon 40D、Nikon D300大体对等。从技术指标和画质来说,A700不负重望;是机身构造的坚固性和使用方便上来说,也很出色。那么这一回合,Sony能不能最终砸开DSLR主流市场的大门呢?
从几个小地方看,Sony的期望可能依然要落空。出于设计上的决定,Sony在成像芯片上就固化了硬件降噪。从初步的测试报告来看,降噪质量颇有改进余地。然而固化的硬件降噪使RAW文件都已经是降噪后的结果,使得绕过Sony的降噪而使用外挂的效果更好的第三厂家降噪软件不可能。RAW本来就是“数码底片”,应该是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原始文件,用户有选择原厂后处理和第三厂家后处理的自由。把这个选择去掉了,RAW的吸引力就大大下降。Sony的这种做法和消费级电子产品的设计思路有关,“我比你懂,我帮你决定了”这种“霸王设计”在消费级电子产品中或许不一定是坏事,很多消费者并不想花太多功夫来微调设备性能,厂家帮你优化后,用户就不用动脑筋了,按键就成了。但专业人士或者喜欢自己捣鼓的人士就不会买足于这种做法。可巧,A700正是针对这一用户群的。
A700的基准ISO是200,而不是常见的80或者100。一般来说,最低ISO是画质最好的,但A700很奇怪,ISO100不是基准ISO,所以并不是最好的。不知道的人,平白无故地损失了一档速度,画质还不是最好,不知道Sony为什么还设这么一档ISO100,可能别的中高级相机都有这个速度,所以Sony也要有这么个速度?这就是消费级电子产品的设计思想,成不了大气候。Nikon的D300就用ISO200作为最低ISO。
从Minolta时代开始,Minolta DSLR就没有机顶LCD,全部依赖机背LCD。Minolta的理由是,既然机背已经有了LCD,所有显示都可以在那里进行,LCD大,可以显示的东西还多,机顶LCD没有必要了。想法不错,但机顶LCD的使用毫无疑问更方便,尤其挂上大镜头时,左手托住镜头,右手调节参数,这时还要从机背LCD读参数,就很不方便了。另外,机背LCD大,耗电也厉害,多用的话,电池寿命肯定受影响。这使得Sony DSLR在充满电之后,在实际使用环境中,可拍的张数相对较少。
Sony津津乐道的机内稳像在概念上很吸引人,但在实际上只有相当于一到一档半的效果,和Canon、Nikon的2-3档效果有相当的差距。
在镜头上,Minolta的镜头本来是很不错的,问题在于用户圈不大,品种不全。这是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Sony用Zeiss的名号推出一些新镜头,但骗人只能骗得了一时,如果没有能够在画质、使用、耐久上结结实实地打败Canon、Nikon,要不了多久,西洋镜就要戳穿了,好端端的一个Zeiss牌子也要蒙羞。
Sony是一个实力强大的公司,但Sony的公司文化里不乏傲慢,对专业用户要求的理解自以为是对Sony打入专业市场的雄心是毫无助益的。Sony的牌子对一些人很有吸引力,对另一些人则相当于电子市场里的Microsoft,是共讨之共诛之的对象。Sony DSLR能对Canon、Nikon的中高级DSLR构成真正的威胁吗?近期内还不能。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可还没到自成体系的份儿上,慢慢玩儿吧。
就像你说的,专业,半专业都会失去兴趣。晨老师这样一做“广告”,sony的粉丝就失望了。
就这点DSLR上SONY还不能 C和N竞争的。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返回] [关闭]
价钱卖的吼贵。
M的镜头本来就比不上C和N的
我觉得dslr的用户还是比较看重镜头,因为机身是不断升级的但镜头能使用相当长一段时间,其实大多数用户选品牌的时候都是考虑日后镜头升级的需要,很少有用户因为某个机身作的好而做决定的。C,N的用户之间因为机身跳槽则说明了这两个牌子都有充足的镜头可供用户选择,但从CN往别的品牌跳得就很少了,因为没有那么多的镜头。
但Sony目前还只有电器品牌成形了。在摄影人群中他还没有建立起这种影响力,估计也不可能了。
Powershot A650 IS
Powershot A630
Powershot A95
这个当然与DSLR不能比,但看中的是这款的新增的IS,就是镜头防抖,而且不是digital的,还有新的自动人脸识别对焦,最多可以识别九张脸。试过后发现居然连照片上的人脸也可以识别,但如果画张脸在纸上就不能识别,很有趣,希望这个功能在实际中能有用处。
不喜欢的方面是重量尺寸都有明显加大,说起来对powershot A系列是情有独钟,从早年的2MPixel,3MP,5MP,8MP一直买到这台12MP (见上图),几乎是每年换一台,除了被Pixel数的增加驱使外(当然硬软件也有所提高),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喜欢它的可翻转LCD,另外就是使用 AA电池,而且除了傻瓜功能外,还有不少的手动,虽然95%的时间都是在用傻瓜。本来每次换代重量外观都有改进,从5MP那台起就可以放在裤子口袋不再背机套了,但是这台A650的外型尺寸一举回到了2MP那台时的水平。价钱上也有同样的趋势,本来每代都在稳步下降中,但这次比上一代贵了$100多,不懂什么原因。 但在市场上别的厂家没有出现类似产品前,也只好与这个系列纠缠下去了,呵呵。
经常升级,支援R&D,我们好坐享其成,哈哈哈。
就图它个方便好使,傻瓜相机再买也没几个钱,还比不上专业发烧友买镜头的零头。不过傻瓜也有傻瓜的好处,其实主要是digital带来的好处,想那胶片的年代,除非是专业摄影的,家庭用机拍起来一张张都很认真的,出门玩一趟36张一卷能拍几卷,所以每张拍的都要摆个pose选个景什么的,随便不能浪费了胶片。 digital时代对使用方式的一大冲击就是想拍就拍,多多益善,内存卡也越来越便宜,拍得不好回头删了就是,最怕的反而是错过了什么精彩瞬间,因此这时对家庭用相机的最大需求除了传统相机的那些特点外,方便的重要性就非常突出了。方便携带,方便拍摄,最好以后能做成象手表这样的,随身戴着感觉不到带着什么东西,用的时候抬手就可以了。 这两年发现,也许是女士带的头,大众手中薄小型的傻瓜越来越多,象我喜欢的这款Powershot A系列,介于专业大块头与轻薄型之间的小型砖头型其实不很流行了,不过那个多角度后视镜LCD确是格外方便,比如小孩子在台上演出,去晚了台前家长们早就挤得密密麻麻,这时我就可以高高把相机举过头顶,只要把LCD转向下让自己看到就可以从人群后面拍摄。就这一项就让我觉得揣个小砖头很值。当然如果市场上有轻薄型也带有反转LCD的,我是不会忧豫继续更新换代的。因为,在我们这种用户眼里,真正无价的是抓拍出来的那些相片,其他的再好的相机都可以花钱买到,不是么?
要不是有点儿大,俺就买它了。论画质,Canon的P&S里大概除了G9就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