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好消息:深圳航空公司签署购买100架ARJ21 -- 晨枫

共:💬58 🌺6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种支线客机用的发动机推力还不足?GE去死啦

摆明了坑偶们纯洁滴淫民

家园 美国人都是狡猾狡猾的

看你搞不出来,就技术封锁你,高价卖给你

快搞出眉目来了,就开始送上门了,谈合作了,最终还是想把国产的研制项目挤下马

家园 请看

晨枫:【原创】民航喷气式客机的发动机布局

个人认为,如果ARJ保持在100座以下,使用尾吊无可厚非,所谓尾吊不如翼吊安全,这是没有道理的。世界上最讲究安全的民航客机或许不是大型的波音和空客,而是小型的商务飞机,这些飞机坐的全是VIP,根本不在乎多几个钱少几个钱,小命反而是最重要的。小型商务飞机如Gulf Stream、Lear Jet、Raytheon Hawker 800/1000、Dassault Falcon、Sino Swearingen和其他,无一例外,都是尾吊发动机,美国副总统、国务卿出访时坐的就是Hawker 1000,所以尾吊没有本质安全不足的问题。

家园 这就有点战争时期的味道了

当年共军打天下的时候,战斗尖子哪个不是被首长当宝?在血雨腥风中,拍马屁尖子的位置就没有了。共军大有希望!

家园 整合好

要我说,除直接用于保卫空军基地的外,防空导弹和高炮应该归陆军建制,空降兵也应该归陆军建制,短程地地导弹也可以归陆军建制。这不是大陆军主义,而是当年为了给其他军种“凑数”的产物。陆军专业两栖作战的部队应该归建海军陆战队。

家园 再具体我也不太懂了

del

家园 这样也行

空降兵单独作战役级行动,必定是和陆军配合作战的,陆军接管指挥权理所应当,直接归建的话指挥链更顺,不过就不强求了。

家园 很怀念当年“蛮干”时代的“破除迷信”

现在在“科学”、“规范”的旗帜下,有点太固守成规了。就我的印象,国内对待进口设备时,能用到80%的能力就挺满意了,用到100%那是要庆祝了。这怎么行?

知识产权也是一个变化的东西,轮胎可以从波音认证的厂家买,但波音有责任告诉中国它用的是什么标准,如果中国能找到另一个满足同样标准的厂家,波音没有权利阻止,即使用知识产权的名目都不可以,当然中国也会承担相应的风险和责任。

FAA和EASA的事,中国没有像样的航空工业,CAA也没有独立认证能力,想有发言权都难。现在是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了,但一旦打破这个循环,CAA的独立认证就可以和FAA、EASA平起平坐,这个知识产权壁垒就可以打破了。关键是还是要我们自己去做,坐等条件从天上掉下来是没有出路的。“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不应该仅仅是当年的口号,和今天草根民企的座右铭,也应该是中央军的宗旨。

家园 老大啊 咱又想到一块了

中国没有像样的航空工业,CAA也没有独立认证能力,想有发言权都难。现在是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了,但一旦打破这个循环

这里的CAA应该是CAAC,CAA是英国的适航机构了(运12当初是申请了英国和美国的适航许可,当然,中国的早就有了).

实际上,CAAC一直在试图做鸡,依托目前以及未来广大的中国市场,开展了不少对等谈判.但是,没有自家的产品做后盾,你对市场以及技术的理解始终是肤浅的,规章制度然以及所以然的问题你根本不可能搞的清楚,于是CAAC的法规制度只能照着抄,当然也要改改标点符号什么的,但是因为国情不同,特点不同,美洲的凤凰到了中国变成鸡,这种事情也屡见不鲜. 而且,你没有自己的当家产品,只是拿市场来忽悠别人,你当别人都是傻子啊,况且现在航空产品越来越集中,越来越垄断,即使空客和波音对面拔枪,在面对后来者时候那是相当的有默契. 所以, CAAC在争取发言权的过程当中也经常办一些搬起石头砸自家人脚的事情. 例如,在对修理,翻修产品的态度上, CAAC 要求进入中国的产品一定要有AAC-038挂签( 相当于FAA 8130挂签), 但是在中国以外的广大修理厂, 二手件贸易机构中, 有CAAC认证的只是很少一部分(这个认证过程一般要三个月以上,费用是按照件号来收取的), 于是, 国内航空公司的采购渠道就受到了极大限制, 从而极大增加了成本(修理/翻新件比全新件要便宜三分之一甚至---- ).

这个事情,从出发点来讲可能没错----树立CAAC对等的权威性, 然而从实际操作上,由于几乎所有产品都来自海外,造成事实上你没有其它选择,手里没有牌又要条件,你以为你是达赖啊?

而且,随着国内航空市场的飞速发展,非主流机型也越来越多, 例如CESSNA, GULFSTREAM, DASSAULT, RAYTHEON,----- 这还只是飞机, 相关的部件厂家就更多了,由于飞机本身保有量低, 部件的维修市场相当有限,许多修理厂别说你让他缴费申请, 你请他都不一定愿意来,但是国内修理能力一时半会根本上不来,或者能上来他也不愿意做(因为同样要花钱申请, 上设备, 上资源, 人家也不傻). 于是飞机经营者和所有者处在一种相当的尴尬中, 客观上限制了国内航空市场的发展,尤其是通用和公务机市场的发展.

对于这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国内很多行业吃亏不是一次两次了,尤其是在军工等核心敏感行业,大家已经基本达成了共识, 但是在次敏感行业,目前的状况还是温水煮青蛙. 我们希望的,是国家的决策层从预警机,QTQ, 运8-F600, 等等许多实例中吸取教训, 利用现在有利的经济时机多年积累下来的经验教训,谋划大航空, 大市场, 综合布局, 综合考虑, 做好长远规划.

电视已经跳下去了, 冰箱也已经跳下去了, 汽车正在往下跳, 现在, 请你也跳下去吧!

家园 有老大这样的人在,中国航空就有希望

不要说中国航空市场有多大,小是不小,但大还谈不上,落实到具体机型、部件更是谈不上。现在鸡和蛋都比较少,一定的混乱是难免的。等到真正做大了,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不过怎么做大还要看老大这样的实干家了。国内企业现在也是唯利是图(不是坏事,搞经济不能总是按“战略产业”来干),利放在面前了,才会有动力。当然,有点远见和胆识的,眼光放到世界航空市场,那利已经在那里了,就看你有没有金刚钻揽这活了。

家园 关于陆、空权限划分问题

国土防空这一块,恐怕还是划给空军统一管理协调比较好。这涉及到空域监视、管制、空中拦截、地面拦截等四个要点,前三个要点都只能由空军担纲,没有理由把第四项划给陆军、徒增跨军种协调的麻烦。陆军建制内保留野战防空;如果脱离了国土防空圈的掩护,比如未来的台海战争、和周边国家的大规模战争(可能性很小),由空军编组防空特遣支队、划归陆军战役集团掌握使用。空地支援这块,建制在空军,部队建设和训练归空军负责,战时同样编组特遣支队(根据情况需要,也可能和前述的防空特遣支队合而为一)划给陆军战役集团直接指挥。空降兵应该划给陆军,如果空军实在不愿意放手,最起码也要长期隶属陆军集团、训练和作战都要在一起通盘考虑。

家园 俺可不敢混充老大啊

这世界造化弄人.不过,我的希望是在45岁以前,如果有合适的机会,就投降TG,钱挣的少点也没关系,现在----就权当卧底了吧.

家园 卧底好啊

别像我,卧底卧得过了点,现在要是回去,恐怕只能“海退”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