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好消息:深圳航空公司签署购买100架ARJ21 -- 晨枫

共:💬58 🌺6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看这形势,后面的估计是

城赤、贺加、龙苍、龙飞、鹤翔、鹰飞、鹤瑞、鹰隼

家园 其实叫天照大神也没有意见---汉字都是咱中国的

只要中文,都行,不必忌讳曾经被倭人用过;

用他们祖宗的名字我也没有意见,据说是徐福?

倭人用的东西,来自我,不要紧

家园 只要不叫

睿比、岛雾、刚金就行……

家园 这才发现倭人的船名都比较抽象呀。

就赤城、加贺还能理解

家园 赞同啊

不过国内航空业的涂装水平也就那么回事,取名字也好不到哪儿去,算是跟我国的飞机制造业发展水平相适应吧~~汗

但不管怎么说还是很值得高兴的,希望ARJ系列可以顺利的发展下去,越来越好

家园 大多应该是地名

还有就是风、潮什么的自然现象名,加上“艺术想象”吧。

家园 错了错了

那都是船名,真正的大飞机名字是“亚也虎”!如假包换的大个萝卜。

家园 当年不买运十,更多的原因是买了没法用

用来飞哪呢?

中国民用飞机制造,技术不行是先天不足,不考虑客户属后天失调。而你敢不鸟用户需求,用户就敢整死你,公平合理。

我想,30年前从30-40座的小喷气开始做,今天不会比巴西人差

家园 其实很规律

战列舰是古国名,巡洋舰是山名,航母基本上是会飞的东东“龙凤鹰鹤”,风潮雨雪都是驱逐舰了

赤诚加贺属于跳槽了

家园 什么叫用来飞那
家园 波音707级别的飞机

从中国飞美国欧洲,运十腿稍微短了一点点。而且,1980年代初,大陆也没有几条国际航线。

如果在国内航线上使用,4发和较大的载油量,导致油耗高经济性差。而且150座的飞机,载客能力对于那个时代的中国民航,也大了点

如果那个时候,研制一种40座的支线,70-100座的小干线,应该可以生产不少自用的。研制的技术困难和风险小很多。而且有利于开展国际合作(中美蜜月),也有利于出口(给小国穷国)

家园 俺对这ARJ21的消息老是哆嗦着看

从心里,实实在在地希望她能一飞冲天,可是从实际上看到的,原航空部系统和民航系统这些年的距离感不是缩小了,而是拉大了,两家谁也不鸟谁,谁也不服谁,信息不沟通,人员不来往,形势上搞了个促进委员会还是什么推进委员会,也是困难一大堆,意见不统一的厉害.

我曾设想解决的方案是彻底改组CAAC以及原航空部系统,合并为一个类似FAA的机构,既解决适航方面的规章制度问题,也对生产厂家提供指导和帮助,适当进行协调.而原航空部的厂所,还是由国防科工委作为国家的代表,执行监督指导的职责,而不是纯粹的领导职责.但是这个在目前军事斗争需求迫切的情况下恐怕根本行不通.更不要说这个想法本身就涉及非常多的矛盾要解决.

恐怕到最后,如同中国政治经济的许多问题一样,解决了台湾问题,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可惜了,航空部和民航总局,本来是一家人,走得远了.

家园 当年早30-40座的小喷气也难,没有这个国内市场

像巴西那样依靠出口市场更加没戏,卖给谁?

家园 民航和航空官僚化的话,谁也不鸟谁是肯定的

民航不讲效益,航空老惦记着国家投资,只要这个局面不改变,大家都是死路一条。

FAA知道和帮助生产厂家吗?

原本一家人,要是个怀鬼胎的话,只会分家走得更远。共军的三军都是从陆军走出来的,现在不是也走远了吗?要不是协同作战和共同的战略目标,只会走得更远。民航和航空也是一样,共同目标在哪里?协同作战的需要在哪里?这些问题不解决,光靠行政协调是没有用的。

家园 其实,有些问题也很难说谁对谁错

老大居然还在线啊?

比如航空对于美国人来说,是从后院车库里出来的玩具,本来就是个玩儿的东西,不想玩儿大了,但是从本质上还是有一种人支配机器的态度.而对于中国来讲,航空是完全的舶来品,是神秘的,是庄严的,是神圣的,就如同汽车之二十年前还是官员的象征一样,而汽车走入中国百姓家庭才多少年,更别说航空了.再扯远一点,恐怕还是得提提"赛先生".比如山东当年宣传出来的什么"要屁股上冒烟儿,不要头上划圈儿",就是典型的无知长官论调 + 混蛋媒体造谣.而这种远离"赛先生"体现在普通群众身上例子就更多了----他可以抱怨737太窄,SAAB340太吵,但是我估计用一辆敞篷BMW去拉他跑180公里(比737窄,比SAAB340吵得更多),他下来反而面有得色.

对于民航产业而言,事实上,现在的航空公司对效益是非常看重的,然而,在不同的环境下,对效益的认识是不同的,甚至是有非常大局限性的,表现在操作上就是唯波音论,唯空客论,唯手册论.比如航空公司习惯了波音的完整的技术资料,就非常不愿意再抄起电话找西飞去讨论个部件,波音二十四小时AOG ON WING SUPPORT,不一定来得就比西飞派辆卡车连人带件一起过来更有效率.

FAA的帮助,体现在对生产者和使用者的双重指导身份---当然,FAA的官僚架子大了去了,不比中国任何一个政府部门架子小.而长久以来形成的中国民航,尤其是CAAC,实际上真正勉强理解的是航线的运行和保障,对于航空产业的认识一知半解.比如对于PMA件的理解和认识,还非常非常初级.

实际上,在民用航空生产领域,有一些公司已经作出了显著的成绩,比如襄樊的某所.只是在政策层面上,大家还有太多的不理解,不支持,不信任,所以我希望的是能有一个融合,彼此解决思想上,或者是知识结构上的欠缺,真正的航空产业才能发展.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