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文化投资 -- 无聊嘛
股市是个博弈场,作为一个在国内市场上博弈了16年的人,我的感觉是,长期来看,正确的方法取决于投资者自身的文化,以及对市场文化基础的认识。
而所有的现成方法,比如价值投资、技术分析...等等的,都只是投资者手中的筹码。它们都有对的时候和错的时候。要做的,只是在正确的时候,把这筹码扔出去。
欺诈则是这个博弈场骨子里的文化。市场的欺诈就是当绝大多数人认为安全的方法,或时刻,就必然是危险的。然而不要把它和所谓“庄家操纵”画等号。这是市场这个系统内生的,自发形成的,有没有庄家都一样。当然,可以把所谓“庄家”看成是起了催化剂,加速反应的作用。
不过,在这个共同的基础上,各地的市场文化又各有区别。比如在国内,多年一直有“宣传部门”这么个地方来“统一思想”,至少目前的国内主力投资、消费人群,(60、70年代人吧)还是潜移默化、与生俱来的会受一点影响。这个影响,甚至是个人自身都不一定意识得到的。(别笑,我还真做过这方面的市场调查。问答或填表时,都不承认,认为自己很独立。然而真做事情的时候,羊群效应得一塌糊涂!)
这就形成了国内投资市场的某种文化基础。
换到美国,则所谓“自由、独立”的文化更深入人心,于是随机性也更大一点了。
这两种文化基础,在市场上表现的区别在哪里呢?很简单,数学上有个R/S值。国内是在大约0.7,美国是在0.6不到。(R/S以前在河里我记得发贴说明过,这里就不再说了,有兴趣可以搜一下)
0.5到0.7,或0.6,这是政治的文化区别。
0.6到0.7,这是人民的文化区别。
本话题太大了,写到这里发现缺氧。:)日后想起来再补吧。
帮补R/S文
谢谢。确实是没心思了,这东西要想多讲了,太....很矛盾。不是为了摆什么,这里我知道,高人多了。完全是个人原因。
这里先贴一篇几年前的东西,其中的错误很多,我也知道了。但为了流畅起见,也不改了。高人见谅则个!
股市的极初级数学理解
证券市场是因为有交易,才得以存在的。对这个交易的规律,已有了近百年的研究,但谁都仍没有头绪。
以下的东西是基于“交易属于混沌系统”这个大前提的,如果谁仍用“随机行走”的老概念来辩论,恕不奉陪。
我用一个最简单的数学模型,尽量使数学不好的人能看明白这个意思。
假设:某股价现在为 X0,由于多头的买进,该股的上长率为A,那么到T时刻的股价XT
XT=A*X0;
但是,也有空头在抛啊,随股价涨得越来越高,空头数量就会越多。那么,把空头也放进来的话,并把这个市场假设成最简单的模式:只有多头和空头,大家手里的钱一样多,只看涨跌来交易没有其他任何消息的干扰...
股价XT最后就会成为:
XT=A*X-A*X(T-1)^2
看不懂的不要紧,反正这只是一个极简化的假设,本身就不完全的,只是借用来最简单的说明以下问题。
这个方程在数学上是一个“迭代过程”,就是说把现在的价格X1根据该方程代入后,可以算出下个时间的价格X2,在把刚算出的X2代入,又可以算出下下个时间的价格X3......
好啦,具体怎么算搞不明白,就不要搞了,反正搞明白了也没用,靠这个是算不出实际股市的,只要看懂接下来我要借这个东西告诉你的结果。
这个方程,我们先假设X0=**,不会变化(具体等于多少,不要紧)。而增长率A会变化。这个的意思就是说,某股一开始在某个价钱,不会变,但它到底是用连续几个涨停板上去呢,还是一个停板歇两天,还是一点点小阳线的涨...,这个不一定。那么,让我们来看看这样的几种涨法,最后,按数学上的推论,会有什么结果。
首先,A=0.5话(这个就理解为一点点小阳线的涨吧),经过迭代后,最后X(股价)会涨到某一个价位后稳定下来,不会在变化了,或者理解为多空力量平衡了;
如果A=0.75,(中阳加回档吧),经过迭代计算后,最后X(股价)会在两个解之间来回振荡;(恩?高位箱子吧?)
A=0.87, (中阳加小回档),经过迭代计算后,最后X(股价)会在四个解之间来回振荡;(恩恩?高位菱型整理??)
A=0.8911,(中阳加小阳再回档),经过迭代计算后,最后X(股价)会在16个解之间来回振荡;(恩恩恩??高位不规则整理??)
A=0.8915,(中阳接中阳) , 经过迭代计算后,最后X(股价)会在32个解之间来回振荡;(恩恩恩恩?....)
.......
A=0.9, (停板+回档?),经过迭代计算后,最后X(股价)会有无限个解!!!!( 恩,晕了!)
以上只是把这个方程的解告诉你。至于其中的具体涨法等等,纯粹是为了便于理解打的比方,不要硬套。
看明白了吗?我们应该怎样去理解这个方程的意思呢?
很简单,就是说,在如此简单的假设下:只有多头和空头,大家手里的钱一样多,只看涨跌来交易没有其他任何消息的干扰...的情况下,
交易到最后居然会可能出现这样混乱的结果!
那么,在现实的复杂多多的市场中,如果大家由着性子,没约束的来交易,会把这市场做成什么样呢?今天5块,明天没道理的就会变8块,后天1块5....,这就是结局。
这样的市场,最后会有谁来参与呢?谁吃得消啊!
以上介绍的,其实是混沌理论中的一个基础函数,罗切斯第映射(logistic map),各位只要了解它的意思就行了,具体算法不明白就不要管了。它的意思就在于,说明我们的这个世界是多么的有可能进入混乱状态之下,而原先我们所知道的牛顿爱因斯坦等等所掌握的知识,只是摸到了世界的门把手而已。(但不是说我看不起他们,我比他们,算个屁啊)
该函数还可以用来推论比如一群老鼠遇到了一只猫等等的问题。但都是放在最简单的假设条件下的,根本与实际不够接轨。
呵呵,这就是世界的混乱本质。一碗米饭,有可能定出个“价值”,因为明天不吃会饿死,一个股票,这可太难说了。其实经济学界早几十年也一直是试图从“价值”的角度来衡量证券的,提出了诸如“理性人”假说和“CAMP”模型等一堆东西。但发现越来越混不下去了,与市场实际根本不接轨,造反的学者也越来越多。到近来,特别随着混沌理论(真的理论,不是鳄鱼线什么的骗人的狗屁)的发展,几乎除了老顽固,根本就没人信那些东西了。注意我说的这些,不是单指国内的市场,全世界都一样,只是程度略有不同而已。
哈,估计到这里,又晕掉不少人了。咳,没办法,90%会亏钱的市场中,要讲点东西又没人晕,不可能。
前面我说的函数什么的,其实在科学上叫做“非线性理论”,是最近几十年刚发展起来的东西,比电脑的历史可能还短。
线性,就是说,你给一个原因,他就会有个相应的,明确的结果。比如你老婆用棒子狠敲你一下,你就会叫“啊”,再比如太阳对地球有个引力,地球就只好绕着它转。而几百年来,人类的科技一直都是在线性的里面转悠的,因为这符合人类的基本要求。给你个苹果,再加两个,就等于3个或一顿饱饭,只有这样清楚的道理,才能用来做事,对吧?
但人类的基本要求不等于这个世界的实质。这个世界其实绝大部分的事物,都不是象上面所说的那样1+1=2的。只是人类在发展历史中,把那些混乱的东西先忽略掉了或尽量模拟成1+1=2了。比如天气,为什么不能预报成“明天9点05分到11点有总量50吨的雨分两批掉下来”;再比如打仗,为什么10万人未必赢得了5万人;
还有中医的穴位为什么西医解剖老也找不着,等等。至于平时做生意什么的,遇到1+1不=2的事情,就更多得不谈了。各位把自己生活的实际情况联系一下,就很可以明白,1+1多数时候不等于2。这个,就是所谓的“非线性”。我们以往的科技,其实一直对这些是回避的,或者把其中较简单的近似成线性来处理。因为这些要算的话,实在太大了,靠纸和笔是根本没戏。一直到电脑发展起来后的近30年,“非线性”的技术才有可能真正进入研究。
股票市场就是这样一个由人类自身创造出来的,但又没法把握住的“非线性”典型例子。即使只有一个人买,一个人卖,也不能肯定价格就在1/2处,今天买的人急点,明天卖的人急点,对吧?传统的金融学是认为,价格一定是要围绕着价值打转,人都很聪明,偏离了就会自动修正回来,而股价则是应该在一个均衡的正态分布内的。但金融市场上一次又一次的泡沫和张三大发李四恶亏等离奇古怪的事情,表明了股价的实际波动远不是那么回事。比如由于信息不对称;或者即使信息得到的都一样,但各人对信息的理解能力不同;再比如你虽然觉得现价格已经太离谱了,但你手头的钱是借来的就要到期了,所以你也没法再去做了...;也就是说,这市场上,每个人对股价都有一个看法和做法,有清楚的叫理性投资,有糊涂的叫噪声交易,(哈,这就又扯到行为金融学乐),反正是影响股价的因素恶多,且各种因素1+1的结果又绝对不会=2,所以,价值到底怎么个理解,不是象一碗米饭那样简单的。这就是传统金融学围绕着价值均衡搞来搞去也没人能把股价算清楚的原因。而传统的技术分析,为什么能一直流传至今,也是因为技术分析其实是人应付股价这种非线性波动的一种本能的反应,就象古人应付天气、打仗等等时的本能一样。尽管传统金融的有效市场理论一直想把技术分析等踢出圈外,但发展到现在,传统金融学一直不能解决真正的问题,而行为金融学、正反馈交易、分形分析等越来越兴起,(这些,在某种意义上说可以认为是技术分析的进阶发展),倒是大有倒踢传统金融学的意思了。
好啦,上面又兜了个圈子,把非线性和行为金融学超简单的介绍了点基础。该回到最开始我提到的那个方程了。
大家现在可以看到,就如该方程所表现的,再加上上面介绍的一些基础知识,即使在最简单假设之下的交易市场,都有可能交易到一塌糊涂的地步。更何况在现实的市场上呢。
那么,如此我们可以推断出哪些结论呢?我先开个头:
一个,庄家,或说长线交易者,或说做市商(反正叫什么不要紧),是一个有活力的市场上必不可少的部分。正如开始所计算的结果,如果大家都完全的、在所有方面都平等的来交易的话,结果可能会弄出“今天涨100%,一条线横盘两月,再没来头的突然跌50%...”这样的一个市场来,不要笑,北欧和韩国早期的股市,还真就是这样的!而只有大资金、长线交易者的存在,才能让市场保持住流动性,并用大资金的力量和意识,“相对”的约束一下市场的这种走向混沌的冲动。因此,不论我国,还是美国,还是LME,监管层对“庄家”其实都是网开一面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不要幻想那种纯粹的市场。
二:另一方面,既然市场有这种走向混沌的原动力,那么,一个股票是否有庄,庄的强弱,该去怎么看是否有启发呢?
三:还是既然市场有这种走向混沌的原动力,那么对庄家来说,短期则可以加以利用并有意识的去引导放大,而长期则是去约束,以达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那么,在千变万化的手法之下,你能否意识到不变的地方呢?
四:对于坐庄来说,市场的这种原动力是一把双面刀,因为“庄”依然是市场内的一部分,本身也处于这种力量之中。到底是引导,还是一起进入混沌,做法是绝对重要了。完(无聊嘛)
全文中,我都不想谈到政治,这是故意的。政策十分重要,但,幸好,大家都明白,不能乱来!
你要是能发系列讲成镇版之宝,也许经济管理版要来抢呢:)
不似tj,胜似tj。花一个。
被晕着了.....你你,混沌理论比相对论还难啊.......好像现在都只有计算方法数学模型,没有类似因果律这样的哲学解释,或许说他本身自成一套哲学.
我觉得的吧,股价有点象量子理论,具体的每个电子的走向位置是不能确定的,就连观测本身都把电子变成了薛定谔的猫,但是可以计算出电子数目比较多的位置
趋势是在追踪电子的具体位置,但是这个位置实本身是不确定的,只有电子自己知道下一个位置在哪.
价值投资比趋势投资偷懒,他就算好哪个位置电子一定要经过,然后就在那个位置守株待兔.
平时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么一种说法,“假如市场是理性的”或“理性投资者的行为”...等等的。到底什么是“理性”呢?有个大概的感觉,此人不发烧胡言乱语就算理性的?或对这个市场懂得比较多才算是理性的?得先把“理性”的定义给定清楚些。有一种定义我觉得挺好,引用过来:“如果一个决策者,在追逐其目标时,能前后一致的做决策,就称之为理性的”。
这其实是一个蛮宽泛的定义,因为它对“决策者”或我们这里就是“投资者”的专业知识,并不作什么要求,只要求“前后一致”便可。至于这前后一致依据的是什么东西,可以各显神通。您爱天天看着星象做投资,只要您确实坚持做到,那咱也就承认您是“理性”的。
不过,就着么一个宽泛的标准,这市场里能达到的有多少个呢?具体的统计是没法做了,明白着是做不到的事。但是,平时可以感受,比如技术派,今天看均线明天又改看RSI了;或者基本派,明明看好的是该股的长期业绩,但后天一个跌停板就给吓跑了;再或者专业些的,有大批的投行调查、市场分析...然后建了个股票池,天天找着某模型或交易规则低买高卖,这该理性了吧?然忽一日老板找你说“哎呀,我们的JJ销售近来...,你看是不是得...”(或其他更令人拍案惊奇的话),这只好修改原先辛苦定下的规则了吧,虽然它可能一点都没错。......这就前后也没法一致了。
喏,其实要做到理性,还蛮难的咧,虽然一般说说时,人人都认为自己“当然是理性的”。
正因为市场上有那么多不理性,咱们平时都能感受得到,因此市场整体,当然很难做到理性。传统有些认为,市场上那些非理性交易最后会互相抵消,达到“理性的效率”,老大,您说抵消就抵消啊?抵消一部分有可能,全抵咯,您可得拿证据。不利的证据倒是有不少,什么季节效应周末效应的一堆,还有个最直接的,就是俺上面提过的R/S。若是都全抵了,各市场之间为什么会差异那么大啊?甚至在同一个市场,不同的时段划分下也会有那么大的差异啊?
市场的非理性波动,正是导致相当大一部分人亏损的原因。特别是国内,可以说是绝大部分人。各个市场间的理性程度不一,这个,用数学,可以有许多表示,比如R/S,再比如volatility(波动率),也是国内长期比美国大,近年来差距有一点缩小。
不用数学,用生活的理解,就是文化的差别了。象在上一段中提过的国内主流人群的传统文化,就是一种导致市场如此行为的因素。更进一步,这样的文化因素,还可能影响到决策因素,而这样的决策,又进一步影响市场的基本文化...如此互相正反馈的话,啊呀扩散到离谱......。
还有若您还打算到越南、印度等“新兴市场”去投资股市,那该做哪一类的心理准备,美国类还是A股类,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