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旁证萨苏的关于1992年中国科学院一个研究员的工资100 -- 燕庐敕
您的核心和我的基础并不是一码事。
您那个实际上不是科学范畴,而是技术范畴。
看不见什么效益的基础研究。
板桥老弟啊,你这个是火力打在另一个阵地上。
按道德去琢磨事情解决事情,是条死路,没钱万事皆休。
你如果要预测经济危机,那么是很好的,时间一长,你是不是有远见自然知道。不过说领导干部道德不好,所以会经济危机,现在人也不好蒙了,说服力不够。
您是说出了很多当官的心里话:当官的不需要讲道德嘛。小平还要在这方面讲讲“两手都要硬”的面子话,您连这假面具都不要了。
我没有要求当官的当道德上的楷模,说实话我也知道道德上的楷模也不一定能把经济搞好,但如果说您连“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道理都不懂,那才是蒙人呢。
不少好东西国人还不太认,所以也不太卖得上价。
那两年天津耐克好象只要27一双,90后变了45。
李宁也就那会儿起来的,没少黑钱。运动鞋的质量不比天津耐克更好,算是当时最跟得上国际潮流的国牌运动鞋,不过不具功能性,只能一般穿。
老燕说的海拓普稍微热乎了一下就没再怎么热起来了。
英牌邓洛普、施拉辛格倒还不算贵,质量也不错。邓洛普当时可以做到鞋帮(面)穿烂鞋底没事。
Diadora也就那段时间比较火,是不错的东西,94、95还见人穿后来就不太行了,最后被那几个大牌占了市场。
当时的PUMA还不象今天这样变成了“时尚品牌”。
好象袋鼠那个时候也已经有卖了(谁知道是哪里牌子?)
乐图当时也属物美价廉,菲乐还没进中国(?),美津浓好象只是专业队才用。
赵括新郎(恭喜!)喜欢跑步,不知道对龙牌有没印象?
那时候饭还是2分1两,第一个月大概花了30多点,第二月就想看看我最低花多少钱,于是每年早上二两粥二两油条,中午4两饭一个木须黄瓜,晚上4两饭一个川白肉,总共每天花8毛钱,一个月24块。木须黄瓜和川白肉当时是最便宜的菜,2毛4一份。
我毕业的时候饭是4毛一两,最便宜的菜是麻婆豆腐8毛。
比如说搞翻译的在哪儿都吃香,还有天大的填料研究所,南开的保险金融专业都很有米
想想那些做基础学科的,都在等米下锅呢.毕业论文在化学所做,老板说"这试剂忒贵,你给我省着点用...那催化剂里有白金,别浪费".
看见上家提到了军工产民用,想歪了....
也是受家父的影响,家父提起邓公,最喜欢的就是说这个二十年不打仗,抓紧发展经济,毕竟军费开支同比减少了50% ,也算是大头了。光论这一点,我觉得上家说邓公败家有些不公平。逼研究人员去自己找活干是不对,但闭军工厂去生产点小玩意,还是不错的。至于基础研究的事情,板桥不好插嘴,毕竟不甚了解。嘴上跑马,还望一笑海涵
确实应该这样,老百姓为啥怀念老毛。患不平呗。
但是说到教育产业化,估计砖头马上就来了。
但是从实际效果而言,教育产业化救了老师,扩大了招生,同时也加大了老百姓的教育负担。我的马后炮观点来看,当时实在是穷的不行了,产业化可能是唯一的一个可行的选项了。
军费节约下来了,结果军队都忙着搞走私了。
军转民?不如说是“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
96年台海,我们可是暴露了许多问题。如果李登辉那时直接台独的话,我们就只有原子弹能做有效制止了。
生产飞机转向生产汽车很容易(有名的就是日产汽车),但反之就未必了。以为只要有钱,几年就能从无到有的设计制造飞机军舰呢?如果是这样,萨达姆怎么只能进口武器?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许多东西都是要技术积累的。我们这些年不缺钱,但战斗机方面依然远远达不到前苏联80年代的水平(su27是那时候出的吧)。J10刚出来的时候,由于我们的战斗机发动机的推重比低(联合国5常中,我们在这方面最差),而不得不用俄国的发动机。
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现在民众怀念太祖、怀念文革,并不是喜欢当年那种什么东西都要票、人整人的社会,只不过是一种对公平、公正的呼唤,希望国家不要忽视弱势群体。
就像歌里唱得那样“宣传的口号是大家都有钱,贫富的差距假装没看见”,虽然讲的是台湾,不过照样能套到我们的头上。现在说什么涨价不算快,真不知道他们是想和谁比?和津巴布韦比?那真是涨得不快。
军费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7.4%,400万军队的规模,我们的发动机如今就会比俄国,美国的先进?我们的经济会比现在要好?现在很多的问题恰恰就是因为我国工业的薄弱而导致的,军工业脱离于国家工业整体的发展,是不现实的。军工是一个国家工业综合实力的一个体现,只有工业的整体发展,才能带动军工的发展,而不是反之。打个比方就像驴子头上吊的胡萝卜,看似是领先驴子一步,在引导驴子,但事实上只有驴子前进了,胡萝卜才在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