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也说“一个山东人发牢骚,突然感觉有点道理” -- 亡命之徒
而是群体问题,说远点就是1840年来这个民族被人打怕了,改革开放后一度崇洋媚外,缺乏自信。汉唐时候找个中国人出来一定不是这样的。
问题在于中上层的考生,外地的好多只能去个普通学校,甚至落榜,北京上海的多能进重点,好一些的还可以进顶尖的学校。我大学班上北京的同学最多,说的不好听点,他们的成绩在外地也就是个一般的重点。
不过北京的牛人那是真牛。
说实话,不管私下认识和这种面试,我这个年龄段或者再大一点的中国男生,很见过一些,这样儿的一点儿不希奇。
不过我们决定要这个了,我和我老板说的是,这人干活儿应该没问题。
最气人的是我们那时候,省内是名额分配到地区。搞得我们威海市比济南市高3、40分。所以有济南的学生到我们学校借读。
他给出的那个表4中,关于1991年的高考分数线,山东理工类的重点和一般分数都是531,文史类的重点和一般分数都是497。一般来说重点院校和一般院校的录取分数应该是不同的,不知这里为什么一样。
各市本科线不一样,好像是省内高校名额分配到地区吧.
不过,那个年龄的男孩子通通希望到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梦着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呢,所以省内高校没吸引力,我也没觉着这个分差对我们有啥用处.
颇为不平的倒是,越往下越天高皇帝远啥补课加课时不放假的招数都可以用,我们济南有省教委在旁边盯着,啥都不能出格,星期六上半天课都有人不放心,高三才敢加晚自习...
只有一个本科线,没有所谓的重点线或者一本线。实际上就是为了开后门留下了足够的余地。但是好的学校都有自己的最低调档线。比如说1992年,北大的调档线是560,(低的不可置信吧?肯定为了哪位公子设定的),山大的调档线是580,清华的调档线是620,天大是575等等。
实际上,我们都把本科线加30算作一本线。只是按照经验罢了。
我们这一年,是比以前的要嚣张多了。越到后来的越厉害。
中国人,好多时候就是太好使了。会哭的孩子有糖吃这个道理不是不明白,就是做不来阿。(腹诽一下老板不给我长工资)
有民族因素,比如说我们的美德从小被教育的就是谦受益,满招损。温良恭俭让,才是万世师表。
当然也有个人因素,比如说这里大多数人就挺谦虚,挺低调的,而妖道就挺招人恨的,要不然也不会被关禁闭刚放出来。
我是减负的受益者。记得高二下半年每周居然能休两天周末。当然高三就没这优惠了,不过寒假还是从休3天拉长到休5天。
我们一直以为威海的分数高,竞争是最激烈的。结果,到了大学以后,遇到郓城的同学,她们高中一个班100多号人也就考上20几个,我就觉得咱省的升学率太低了。
忍让谦虚在中华文明圈外可不是美德,至少不是大家推崇的美德。
你还说呢,我都还没找你算账呢。
我都四跳了还被你和那狗官压着。
北京最有利的就是这种“中产阶级”。
也更惨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