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请不要以外行的目光指责英雄——谈崔评《集结号》 -- 票姚校尉

共:💬114 🌺25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是的
家园 这么说可以吗?

每个部队都有胆怯的人,每个人都不能保证永远站在集体的利益上想问题,最后一战的九连四十六个人,一共有两个人胆怯了,或者说是站在小集体的利益上想问题了,不能允许吗?

不对吧,不是46个人,你如何知道已经牺牲的同志没有想法??没有发言的同志呢??他们的立场呢??谷连长有没有怀疑?如果大家都知道是要被牺牲的,换了五壮士,换了亮剑中的区小队,会有人怀疑吗??TG军队的法宝是什么??政治思想,是说觉悟的。

国军不能勇敢吗?国军都不勇敢拿什么打鬼子?军人可不是光勇敢就行的。

集结号是为了表现国军的勇敢??国军士兵为什么而战??九连为谁而战??如果他们是一样勇敢的,我真的没有什么可说了,那现在可能还在内战中,那有我们在这里聊天??

太简单了,因为大部分人都没当过兵,也不知道什么是军人

难道你认为军人都是你这么想的??我的家里人就有军人呀,没有你这么想,可见,军人也不是都一个想法的。(一个海军,间接参加过南海战斗,被自己船的锅炉炸伤,在海滩上缝的针,和麻花一样。有一个参加过朝鲜战争,没有负伤,军医,还有一个参加过淮海战争,说我军在战场上也是经常打麻将,还来钱,后当老师了)

照你这么说,我们人民的医生,连告诉癌症患者真实病情都不敢吗?况且有什么证据表明这四十六人在一开始就注定要全部战死的?

好吧,我现在告诉你,那个海军战士,现在已经患膀胱癌4年了,已经动过3次手术了,医院第一次检查,就告诉他本人的。病人有知情权。团长连可能将要发生的也不知道?团长如何知道这个连牵制了这么多敌人?团长如何知道阵地上一个活人都没有了?电影里没有交代,按纪念碑这段看,团长突围时,阵地上还有人在战斗。只不过看他们打的太好了,故意没有吹,怕吹了,自己被咬住。也就是说,就算自己突围成功了,也没有人吹号了,就算阵地上有人活着,也要一直打下去,一直战斗到死为止,不管大部队是不是成功突围,这个时候,有没有被抛弃?士兵的职业风险中有没有这条?可以被抛弃?

军人就是军人,为了完成任务,就得有听不到集结号的准备,没这点度量,就别当兵。丢卒保车对指挥员来说是无奈之举,对小兵来说就是职责。想当初你小时候,老妈老爸为你了治你的病告诉你药是甜的,你要不要也悲哀一下自己舌头上的味蕾成了“炮灰”?

国军是把当兵作为职业,问题是有太多的职业士兵没有职业精神呀!如果光看这个,三大战役,国军没有输的道理,你来说说,一样勇敢的士兵,装备又好,人有多,如果职业需要,也可以牺牲,为什么国军到台湾去了??难道除了勇敢,就没有别的?除了士兵是职责,就没有其它?我还告诉你,一个海军士兵,在自己被炸破肚子时,还去帮忙堵水,如果是职责,就该躺倒,等医护兵来救自己(作为军人,他已经尽责了)不过,这个士兵,回忆中,说不堵水,船就保不定会沉,更没有人来救自己了。(突然想起我的小孩,也是这样,被骗吃药后,会说爸爸妈妈坏,骗人,当然,团长也是为了九连好,成全了九连)

为了四十六个人的尸体就要把全团的命都搭上吗?越军觉悟高?松毛岭前面那三千具死尸难道是我军的?日军觉悟高?那瓜达卡纳尔岛上的死尸全是美军的?

你是说,团长知道46人阵亡了??团长是知道还有人在战斗,而且是打的太好了,怕被咬住,不叫了,说好有集结号的,这个时候,团长反悔了,赖皮了,看苗头不对,不要九连了。有没有上当的感觉?如果团长都可以这么耍赖,谷连长是不是可以投降?可以在后面帮国军打自己人??因为如果是职责,是团长先违背了,如果是合约,是团长先违约。

四十六分之二至于被你说成“都这样”么?别太杞人忧天了。三十八军还出了个谷中蛟呢,你还要把它撤回国不成?

还是这个问题,46人当时有几个人还活着??有几个人表示听到集结号了,有几个人表示没有听到??但是还有几个人不发表意见?谷连长有没有怀疑?士兵中有人听到集结号,是怕死还是觉得不值?他们为什么觉得不值?一个已经快死的人,怕死?一个老兵,最后还在白刃战的战士怕死?没有听到集结号的是当时还怕死的临时指导员。谷连长难道不知道要坚守多久,大部队才能突围?难道不知道这个大口子,他们退下,就放敌人进来了?

我“杞人忧天”的是活着突围出来的人,他们如何想(如果知道实情),下一个听到集结号的是不是有更多的人?既然是特例,如何九连有几个人活下来,并知道真相,几个本来就听到集结号的,是不是可以演绎一个“投名状”??我军打黑枪的不是没有。海军战士就告诉过我真实的事件。

家园 这些恰恰不能作为基本常识

与您想象的正好相反,《兄弟连》、《拯救大兵瑞恩》等片子中,正好都一直在告诉大家,美军是为何而战的,只是,他们做得比较隐蔽,用突出敌人的残忍来告诉你,而不是用喊口号的方式而已。不过,您如果坚持这是常识,我也没意见,各人有各人的看法。

家园 没觉得《兄弟连》和《大兵》里的德国人特别残忍啊

虽然战争场面残酷,但德国人打美国人和美国人打德国人,一样的血肉横飞。《大兵》和《兄弟连》还甚至特别都有“杀俘”的情节。

《大兵》里大概特别能提现德国人“残忍”的,也只有那个德军士兵被放走后又参与了小镇进攻,并杀死了一名美国士兵。其实也没什么,无非就是“怕死之心”和“各为其主”罢了。都是符合战争的逻辑的。

如果套用到《集结号》里,《集结号》显然也用了突出敌人的残忍来宣扬共军为何而战。

比如,电影的开头,国军就很阴险地打了共军的伏击。

比如,国军用比共军强大的火力把共军打的满地找牙,还把共军坚强英俊果敢的指导员(指导员可是共军特色)打成了血糊糊的两截;

比如;阻击战中国军和共军之间的“不对称”。不但是人数上的,更是武器装备上的,国军前后出来了三四辆坦克,共军只有一门破山炮。而且国军的坦克打的是添油战术,而共军凭着小山炮和战士的勇敢,就把国军几辆坦克一一敲掉。这岂不是很明白地在表现国军的愚蠢和共军的英勇吗?

家园 本来看你那个铸剑系列还挺好的,

但这话说的可太没水平了。

你说我用得着你一老百姓教我了解我军历史么?

唉。

是的
家园 更说明这个电影是失败的。

因为这个电影是给广大老百姓看到,不是专门给军人看的。如果很多人都看不明白,只能证明导演的失败了。

太简单了,因为大部分人都没当过兵,也不知道什么是军人。

另外,不知道,大伙在争什么?

没人否认战士很勇敢。只是觉得导演,编剧的立意和表达不清而已。

家园 就举两个例子吧

《拯救大兵瑞恩》里Caparzo之死。他为了救一个法国小女孩而死被狙击手杀了。

还有那个德军俘虏。给放了,结果后来他杀了Mellish。

更多的东西,只有在你能理解美国人文化和思维方式后才能感觉到。

家园 统一,集结号的影响不是正面的
家园 首先,你要让我真明白就别用洋话

其次,教授谈的是电影,但误解的却是电影中的人。是由于她的无知,才会将电影中的官兵评价为炮灰。我就是要告诉她,现实中的军人就是这个样子,你不能因为你的无知而指责他们是“炮灰”。

第三,我可没说我训斥了你就会让我的观点更正确,我只是秉承我的原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你要不是自以为是的教训我关于PLA历史的问题,我也不会给你傲气。所以我上一帖就说了,我傲,是因为你给了我傲的机会。

第四,我现在只是以一个普通河友的身份和你讨论,如果是以PLA的身份,我根本不屑于理会崔教授这种无知者。

家园 一条一条来说

不对吧,不是46个人,你如何知道已经牺牲的同志没有想法??没有发言的同志呢??他们的立场呢??谷连长有没有怀疑?如果大家都知道是要被牺牲的,换了五壮士,换了亮剑中的区小队,会有人怀疑吗??TG军队的法宝是什么??政治思想,是说觉悟的。

参加阻击战的就是46个人,以前牺牲的人不可能对这次阻击战有想法。请注意一个细节,连长问过“还有谁听见了”,没有人回答。其他人的立场显然已经在沉默中表明了。TG的法宝的确是政治思想工作,其中就包括军人的职责意识。政治思想工作可不是临到打仗时告诉你你死的会很伟大那么简单的。

集结号是为了表现国军的勇敢??国军士兵为什么而战??九连为谁而战??如果他们是一样勇敢的,我真的没有什么可说了,那现在可能还在内战中,那有我们在这里聊天??

《集结号》表现了国军的勇敢和《集结号》是为了表现国军的勇敢这是一回事吗?可不可以不要犯这么简单的逻辑错误?你以为战争胜负的天平只有勇敢才是砝码吗?国军为三民主义而战,共军为共产主义而战,历史会证明谁的主义更正确,但不妨碍他们都很勇敢。就象我们打小鬼子是为了民族独立,小鬼子是为了武士王道,你能说小鬼子就不勇敢吗?这就是我说的外行人的脸谱化意识,好象我军就一定得是破衣烂衫,满面红光,勇敢顽强,而敌军就一定要是衣着光鲜,贼眉鼠眼,胆怯猥琐。事实不是这样的。

难道你认为军人都是你这么想的??我的家里人就有军人呀,没有你这么想,可见,军人也不是都一个想法的。

当过兵,包括现在仍在当兵的,并不见得就是真正的军人。真正的军人是要能够明白军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我认识好多退伍兵讲起部队来就是一把血泪史,你觉得他们是真正的军人吗?

士兵的职业风险中有没有这条?可以被抛弃?

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有!你穿上军装那天起就要准备着为了大集体的利益而牺牲你自己。事实上你穿上军装的那天起就在用自己的利益换去其他大多数人的利益。

我还告诉你,一个海军士兵,在自己被炸破肚子时,还去帮忙堵水,如果是职责,就该躺倒,等医护兵来救自己(作为军人,他已经尽责了)

你的这个话是不会被真正的军人接受的。军人的职责是夺取胜利,而不是心安理得的因为某种困难(象你说的受伤)而放弃职责。你的那个“职责”,是泛人道主义者的“职责”,不是军人的“职责”。

因为如果是职责,是团长先违背了,如果是合约,是团长先违约。

团长的职责是保住全团,而不是一个加强排。军人的职责不是合同,军人的使命不是交易,你的“违约论”是在用商人的眼光看军人。况且团长只是说当你可以撤离时,我会吹集结号,没说我一定要吹集结号。既然全团都处在危险中,你九连自然必须钉在自己的阵地上,难道我吹了集结号让你撤下来,把全团丢给敌人就叫履行职责了?至于你说的叛变——《三百壮士》中那个小矮子也是先受了李奥尼达的排斥才叛变的,你觉得他做的对不对?

还是这个问题,46人当时有几个人还活着??有几个人表示听到集结号了,有几个人表示没有听到??但是还有几个人不发表意见?

当时活着的还有十来个人,连长问“还有谁听到”,没有一个人说话,还要怎么表达意见?怕死在什么时候都可能发生,刚上战场会怕死,眼看仗打完了的时候也会怕死,没什么不正常。如果你认为“打黑枪”的是真正的军人,那我们就没有什么可说的必要了。

军人的职责是没有什么先决条件可讲的。如果每个军人都可以以道德、利益等借口而不履行职责,军队就早瓦解了。而我军之所以能用小米加步枪在世界军队之林中打出自己的空间,靠的首先不是先进的武器,而是这种为了职责而勇于牺牲的精神。这种牺牲是一个真正的军人对自己使命的履行,而不是追求名利者向伟大崇高的献礼。

家园 如果我说因为我不懂

所以我看不出他们有哪些地方表达了美军是为何而战的,你会不会去批评斯皮尔伯格?何况片子我都看过,用不着想象

家园 如果你能证明他对我军历史的了解比我多

我就承认我没水平。

家园 要是从这个角度讲倒也有道理

只是我见过有的获奥斯卡奖的电影都有很多人看不懂,不知导演是不是也很失败。

家园 不争论了

我们都跑题,在讨论中,都打到对方了。

你说的是你自己心里的军人,你认为合格的军人。你觉得电影中的军人是合格的军人,真实的军人。这才是真实的。

我们都没有经历过战争,这个是不是真的真实,我不知道。其它很多参加过战争的人是不是这么想的,我也不知道。但是电影让绝大部份看电影的相信,团长骗了九连是真的。电影可没有说只给真正的军人看。(如果这是电影目的,电影是成功的)

部队不是活在真空中的,很多事,和地方上一样。如果你这么说(按你的标准),中国有多少是合格的军人?如果一定要说,我可以说几乎每个人都有一肚子牢骚,就绝对意义上,没有合格的。

你对军人的要求太高了。(官方在脸谱上的话,你在精神上)

就此打住,我的军人观可能和你的不完全一样。也许每个人都不一样。我们讨论的是电影想把我们带到什么地方?去想什么问题?看完后有什么感受!

同时谢谢你的回复和辩答

家园 关键其实是一个骗字

骗的前提是保证——团长先保证会吹集结号,后来没吹,这才叫骗。第一,军人的职责不是做生意,可以事先说好,谁也不能违约。而且就算是生意上的合同还有个不可抗力因素呢?第二,没有任何证据说明团长事先保证一定会吹集结号了。第三,战争是求利而不是求德的,不能把个人道德上的东西套用的战争中。退一步说,就算团长是骗九连,也没什么不对,不骗九连全团就完了,对于掌握着几千人命的团长来说,是救出这几千人中的大部分重要,还是让自己成为一个道德楷模重要?

我对崔大教授最大的不满也就是因为她作为一个老百姓在用个体的道德准则去要求战争中的指挥员。

另外,我不认为有牢骚就不是好军人,军人的底蕴在于对国家的忠诚和对职责的坚守,而不在于一定要有做或不做某件具体的事。有些军人满腹牢骚,但我认为他是好军人,因为他的牢骚都很有道理,而且他一边发牢骚一边照样干好工作。

我也感谢你的关注。

家园 谢谢!

对骗的理解不一样,也是没有办法的。

普通电影观众看到的是骗,有没有形成不能相信“组织”的感受?现在的口头禅大家都在传。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