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由周侗、卢俊义、林冲、岳飞的师徒关系说开去 (上) -- 煮酒正熟
最最广为流传也广为接受的说法是周侗与岳飞的师徒之谊。之所以这个说法最为人所接受,是因为这是在<<说岳全传>>上白纸黑字写出来的,而说岳这本书又广为流传,所以。。。
至于林冲和卢俊义,据我所知,无论哪个版本的水浒传都未载明二人曾拜周侗为师。因此酒某妄断一把:
随着说岳一书的广为传播,周侗做为武林名宿世外高人的形象也逐步深入人心,又由于喜欢水浒和喜欢说岳的人们基本上是同一个群体,而这个群体隐含着某种增强这两部书之间联系的要求,于是一些民间说书艺人就将周侗附会成卢、林二人的师父了。
实际上,说岳的作者钱彩为了赢得更多读者的心,已经让一些水浒好汉本人或其后人登场<<说岳全传>>,如呼延灼之战完颜兀术,董平、张青(不是清)、阮小二的后人以及大刀关胜的儿子关铃等。孰料他老先生这么一搞,把大伙儿的馋虫儿给逗起来了,于是纷纷将前朝的水浒人物引入说岳故事里,比较著名的包括刘兰芳演播的评书<<岳飞传>>中,不仅保留了说岳中呼延灼力战不支为兀术阵斩的情节,更在此之前安排了燕青与呼延相会,以及呼延战死后燕青遇兀术一个照面即削掉了兀术一层脑瓜皮的情节 -- 如果不是兀术临危使出同归于尽的招术,燕青即可一刀斩兀术于马下!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卢、林曾拜周侗为师”是民间艺人根据水浒、说岳这两部成书的再创作。我估计这个说法的出现应该早于刘兰芳那个“燕青战兀术”的出现时间(80年代初),但“始作俑者”估计是不可考了。
既然钱彩开了这个头,民间又有人不断地“发掘”出两部书中人物的“新关系”,那自然还会引出更新的人物关系 -- 于是“武松和徐宁皆曾得到过周侗点拨”的说法应运而生了。这回的“始作俑者”或“发扬光大者”却是家喻户晓、名扬华夏的一代宗师 -- 袁阔成!
袁大师首先在其根据水浒传进行的再创作 -- 评书<<神州擂>>中,明言周侗一生曾授艺四大弟子:大弟子林冲,二弟子卢俊义,三弟子徐宁,四弟子也即收宫弟子岳飞。这里,袁大师不仅凭借他在评书界首屈一指的影响力,将早已流传民间的“卢、林曾拜周侗为师”的说法进行了“合法化”,而且又给周老爷子新增了一位“三弟子”-- 金枪手徐宁。不过,若按水浒原书的描写,这位八骠骑中位列第二的徐某人的武艺和战阵表现,可实在有辱周老爷子的一世英名,也会让他的三位师兄弟无可奈何:冲锋陷阵勇冠三军之举乏善可陈,五虎和花荣就不要比啦,即使跟位居其后的索超、张清、史进和孙立相比,徐宁也有所不如;平生只遇到过两个高手,战董平50合堪堪不敌,斗辽将阿里奇更是30合即完败归阵,好不丢人!
(未完)
两句闲话:平心而论,<<神州擂>>以及它的姊妹篇<<祝家庄>>,单看每一部作品,都堪称好书!不仅主要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生动,一些次要人物的形象在袁大师的一张神嘴下也倏忽间站了起来 -- 如时迁、陶宗旺、王英、李衮等。
袁大师还新创造了一些艺术人物、或大大增强了原书中一些次要反面人物的份量,如“玉面小子都”就是位新人物,其人乃大名府钱中枢帐下骁将,位列索超之后,后与梁山黑旋风一场殊死恶战,被李逵侥幸击斩;再如擎天柱任原和生铁佛崔道成都是原书中就有的反派人物,但书中着墨并不多,二人的武艺和表现也很有限,但在袁大师的书中,这两位却分列江湖四大高人之三和之四(老大是栾廷玉,老二是史文恭),尤其是任原这个人物,与水浒原书中那个相扑莽汉相比,脱胎换骨成一个全新的形象 -- 相貌堂堂,武功超绝,在江湖四高人中论武艺仅略逊于史文恭而位居第二,在武艺上似乎还压林冲一头;即使是那个排位和武艺都是老四的生铁佛,也曾数合间连续击昏梁山数位好汉,并与史进大战20合后以一记“八步打灯”将九纹龙击昏。随着这些新人物的出场,许多引人入胜、惊险刺激的场面情节也被袁大师隆重推出,同时心理描写也得到了加强。
可惜,在水浒主要头领之间武艺差距的把握上,袁大师似乎过于保守了一些,他的原则似乎是:梁山好汉个个都厉害,因此他让韩滔硬抗了鲁智深60多合(乖乖,百胜将有这么厉害吗?),还让李衮跟索超缠斗了40合也没吃什么亏(嘿嘿,索超也太没用了)。最大的遗憾之处就在于,这两部书之间没有多少联系,甚至还有一些相互矛盾之处。但这两部书偏偏播出的时间相差不多,因此细心的听众在听第二部时会很轻易地发现与前一部书中相矛盾之处。可见激情型的创作,虽然可以写得气势旁礴热血沸腾,但却失之严谨合理,经不起推敲。所以金庸才会在暮年辛辛苦苦地修改自己的那些成名之作。。。
话扯远了。说袁大师的评书,是为了说明徐宁与周侗的“师徒渊源”,袁大师在他稍后的另一部评书<<武松>>中,又让周侗点拨了曾在少林学艺的武松一把。其时武松已是打虎英雄、阳谷县的武都头。在讲到武松遇周侗这一段时,袁大师特意安排一身神力的武松与暮年的周侗以肩相撞这个情节,结果当然是武松飞了出去!但也就因为武松飞得还不够高不够远,而且落地时还能站住,所以周老爷子对这条大汉也是刮目相看,于是武松才得了老爷子两下真传。因此,粗略说来,周侗与武松也曾有场师徒之谊。
不过,据一些博学的朋友们说,周侗与武松的师徒渊源,实际上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就见于民间流传了。因此,严格说来,袁大师应该算此说的“发扬光大者”。
至于周侗还收了其他什么徒弟,俺就不知道啦。估摸着再过两年,也许花荣、燕青什么的也都成了周侗的徒弟了吧?呵呵
最后,俺再妄断一把:若按流传广度和接受程度来说,“岳飞师承周侗”之说可以达到100%(因为有说岳这本书的缘故),“卢、林艺出周侗”之说则可达到70%,而“徐宁、武松曾拜周为师”的说法可能连10%都到不了。
难免会大力发挥一通。
听书的人只有当时紧张的份,哪里有时间去想里面的前后关系通不通。要是有人那么想着,恐怕,说书的要“呔”一声,还没愣过神,这脑袋就下来了。
兄弟特意把一本压箱底的民末《白话武松演义》翻了出来,里面对于武松周侗的关系所述十分清晰,而且全书结构紧凑,描述精彩,感觉比袁阔成老师的《神州擂》还要出色些 -- 袁老师抱歉。逻辑上甚至比水浒原作还要严瑾,其中人物塑造上,武松固然十分成功,寥寥数笔之下,金眼彪施恩,病大虫薛勇,石将军石勇都简洁洗练,毫无造作又令人服气,和张国良的前三国,是我所读过的最好评书。这本书我因为行李较多,用海运过来,因此可能过几天到达,等到了和老雕打擂台,西西河的朋友必定喜欢。为了做广告,先给出书中提到的武松四大不及,每一个都有精彩故事:“狮子楼变化不如西门庆,逍遥馆拳术不如蒋门神,蜈蚣岭力气不如李二僧,孔家庄智谋不如宋公明”,书中精彩之情节包括:景阳岗上山打虎 -- 武松可真的能饮十八大碗烈酒?这个不太现实否?为何见了告示不肯回头? 怒杀西门庆 -- 为何在狮子楼杀西门庆?西门庆可有帮手?为何杀人后刑罚不重? 打店十字坡,快活岭砸五馆,飞云浦斗顽敌,鸳鸯楼连杀二十七人,蜈蚣岭结仇蔡太师。。。 好了,不多说了,等书到了再说。
气力不敌蒋门神,技巧不敌西门庆,变化不敌李二僧,交友不敌宋公明。有点异曲同工的感觉啊。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岳飞师从周同一事, 见于金佗续编“从乡豪周同学射”, 宋史“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 看后来历史上岳飞于行伍中勇武的表现, 以一农家子而言, 得一高手指点而习得弓马之术, 也应数合理。 后来的说岳中所谓周侗, 当是本于此吧。而且, 小说中的周侗形象, 倒也似离“乡中武林高手”这一形象相去不远。
至于周侗又是卢俊义, 林冲之师, 大概是金, 钱作书时就以民间各种艺术形式流传着的。我们从水浒原书来看, 是找不到任何这方面的证据的。但说岳中却直书彼为卢林之师而不另加解释和叙述, 也许说岳书成之时, 此事当已在民间广泛流传而为大众认可, 故金, 钱以为当然之事不必赘言。
而有关武松拜师于周侗之事,倒亦不是罕闻, 早已流传于民间, 早年的苏州评弹中便有周侗教武松“猿猴坠枝”刀法之说, 以此看来, 袁阔成的武松学艺经历, 也算不得原创。
想想传说周老爷子在民间确是一个不世出的偶像级的人物啊。 四大弟子卢林武岳真是一个赛一个, 且出身性格命运理念各不相同。 能跟他有一拼的, 也就算东周坐拥孙庞苏张四超强的鬼谷子老先生了吧。
就是武松和西门庆决斗那场,对一招一式的描写非常精彩,写西门庆三番两次变化招式,搞得武松眼花缭乱,险象环生,但好在武松气力胜于西门庆,最后还是靠力量制服了西门庆。
这一段记得很清楚,虽然还是小时候在图书馆看的,封面好像是青色的,有个绣像。
还有一本黄封面的鲁智深传,里面也有鲁智深的四不及,只记得有一个是招式狠毒不及岳小乙,其他记不得了。
不错,应该是此书,一交手西门庆就把武松踢的刀出手,人一个跟头飞出去,而且还埋下了一条伏线,就是后来血溅鸳鸯楼,蒋氏(张都监的夫人,蒋门神的妹妹)也使出了这一手裙里腿,因为武松在西门庆身上见识过,因此没有再吃亏。
http://qlcs.ad184.com/hedong/hedong066.htm
这里说: “。。。这座真武庙,至迟创建于宋宣和年间。据传说,那时,陕西有位老侠客,姓周名侗字光祖。当年官居总兵,告老还乡之后,曾传武艺给梁山泊卢俊义、林冲、武松等好汉。梁山弟兄为给师傅周侗拜寿,分赴三路从梁山往陕西进发。其一路由武松带领,从山东横越太行山,西进至龙门县境(今河津县),正遇日落夜临,便来到一座大庙里(即原来的真武庙)。歇宿之间,与庙院方丈广智发生了不少误会,留下许多轶事传闻(见《新村》杂志梁山轶事)。”
有点意思。。。不想却原来是提辖家乡人啊。
有个问题,你记得《白话武松演义》的作者是谁吗?
看了你的简介,感觉和苏州评话里的内容差不多,我听过吴君玉的武松就是这么说的。
还有,张国良本身就是说苏州评话的,我听过他的师兄弟唐耿良和陆耀良的评话三国,和他的书简直一模一样。
所以觉得你这本书可能是根据苏州评话改编的。
苏州,是独特的地方,因为是大官致仕的地方,皇上尊宠地方畏惧,文化空气比较自由,而且为官之人多少有些烟水气,以次形成独特的享乐文化。苏州的食品精美,女孩子善解人意,是至今留下的遗风。至于评话,也是这里的最好,因为他不是给引车卖浆者的娱乐,因此不追求气魄夸张,比如《岳飞传》里面人物个个好像天神下凡一样,那个样子热闹是热闹,却不真实。苏州评话就特别讲究细腻而符合逻辑,富有韵味。相信这部《武松演义》也是那里的作品。